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学综合性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俊琪 谢幼华 +3 位作者 王葳 刘晶 袁正宏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第6期365-370,共6页
通过综合性实验"人体肠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让医学本科生接受包括传统的细菌学分离鉴定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16SrRNA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在内的系统培训,更新了知识体系,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 通过综合性实验"人体肠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让医学本科生接受包括传统的细菌学分离鉴定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16SrRNA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在内的系统培训,更新了知识体系,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综合性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实验准备及技术人员在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雪萍 潘婷婷 +2 位作者 钱利生 袁正宏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第6期355-361,共7页
实验课是现代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考虑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实验课教学准备工作及实验技术人员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中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复旦大学2000年前、2000—2010年及现阶段医学微生... 实验课是现代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考虑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实验课教学准备工作及实验技术人员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中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复旦大学2000年前、2000—2010年及现阶段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情况,分析并讨论实验课教学准备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及所需实验条件,提出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及实验课教学准备在保证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 实验准备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技术人员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感染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白金金 龙健儿 《微生物与感染》 2018年第4期198-206,共9页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感染常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重症,甚至死亡。研究认为,EV71诱发重症的原因主要与病毒感染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感染常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重症,甚至死亡。研究认为,EV71诱发重症的原因主要与病毒感染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及诱导细胞产生大量炎症因子有关。病毒感染可通过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主要包括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细胞焦亡,以及非caspase依赖的细胞坏死性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EV71感染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利用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EV71感染后细胞形态变化,JC-1染色检测感染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流式细胞术及Annexin VFITC/PI双染法、乳酸脱氢酶释放量法检测感染细胞的细胞膜损伤程度,结合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病毒感染后细胞中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caspase-9、caspase-3等凋亡因子,以及细胞焦亡关键效应蛋白Gasdermin D、坏死性凋亡效应蛋白MLKL的磷酸化情况。结果显示,EV71感染后细胞主要呈现凋亡特征,并伴随少量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相关的PARP被剪切,caspase-9和caspase-3等相关因子被激活。经泛caspase抑制剂处理后,细胞程序性死亡被抑制,但仍有部分细胞坏死。结果提示,EV71感染以细胞凋亡为主,也可能存在非caspase依赖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细胞程序性死亡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坏死性凋亡
下载PDF
结构生物学在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赵晏庆(综述) 程训佳(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7-922,共6页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Eh)是寄生于人类肠道的原生动物,可引起阿米巴性结肠炎和肠外脓肿。结构生物学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生命大分子结构和功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方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已应用于生物...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Eh)是寄生于人类肠道的原生动物,可引起阿米巴性结肠炎和肠外脓肿。结构生物学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生命大分子结构和功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方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已应用于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目前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并以阿米巴穿孔素A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为例介绍结构生物学在Eh致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总结了今后结构生物学在Eh研究领域可能的应用方向和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组织内阿米巴(Eh) 结构生物学 阿米巴穿孔素 半胱氨酸蛋白酶(CP)
下载PDF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内切酶的功能与机制
5
作者 芦鑫荣 童永亮 +9 位作者 孔维溧 邹琳 沈旦枫 吕绍衔 刘瑞杰 张绍兴 张瑜芯 侯琳琳 孙桂芹 陈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5-999,共15页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内切酶(endo-beta-N-acetylglucosaminidase,ENGase)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中,主要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糖蛋白,参与细胞和生命的调控。ENGase也是糖链编辑的有效工具酶,可专一性水解游离寡糖链及糖肽或糖蛋白上核心五糖...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内切酶(endo-beta-N-acetylglucosaminidase,ENGase)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中,主要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糖蛋白,参与细胞和生命的调控。ENGase也是糖链编辑的有效工具酶,可专一性水解游离寡糖链及糖肽或糖蛋白上核心五糖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之间的β-14糖苷键。其水解产物是寡糖链和一个GlcNAc,或带有一个GlcNAc的糖肽或糖蛋白。本文对ENGase的发现、分布、蛋白质结构、酶学反应及生物学功能进行阐述,为ENGase的生物学研究提供思路,为糖生物学与糖组学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内切酶 N-糖基化 游离寡糖 糖链编辑 糖生物学
原文传递
糖蛋白过敏原N-糖链与过敏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张瑜芯 刘瑞杰 +8 位作者 张绍兴 袁舒颖 陈妍雯 叶以琳 林谦阁 芦鑫荣 童永亮 陈力 孙桂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3-1033,共11页
糖蛋白是一种含有寡糖链的蛋白质,糖链与蛋白质之间以共价键相连。N-糖蛋白为常见过敏原之一,主要来源于食物、吸入物、昆虫毒素等,能够引起过敏反应。N-糖蛋白过敏原的N-糖链结构影响过敏原与IgE的结合,影响抗原提呈细胞(APC)对过敏原... 糖蛋白是一种含有寡糖链的蛋白质,糖链与蛋白质之间以共价键相连。N-糖蛋白为常见过敏原之一,主要来源于食物、吸入物、昆虫毒素等,能够引起过敏反应。N-糖蛋白过敏原的N-糖链结构影响过敏原与IgE的结合,影响抗原提呈细胞(APC)对过敏原的识别和提呈。本文在介绍与过敏相关的N-糖蛋白、常见N-糖蛋白过敏原的N-糖链结构及与过敏相关的糖基化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过敏原N-糖链影响过敏的机制,为临床预防与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反应 N-糖基化 N-糖链结构 糖基化相关酶 过敏机制
原文传递
罕见病NGLY 1型先天性去糖基化障碍CDDG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袁舒颖 邹琳 +3 位作者 库尔班江·阿布都西库尔 王建设 陈力 孙桂芹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2期1845-1848,共4页
Need等[1]于2012年发现,由NGLY1基因突变导致的N-糖苷酶缺陷,会引起一种新的糖基化障碍(congenital disorder of glycosylation,CDG)。后续的研究发现,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4],又命名为NGLY1型先天性去糖基化障碍(NGLY1-rela... Need等[1]于2012年发现,由NGLY1基因突变导致的N-糖苷酶缺陷,会引起一种新的糖基化障碍(congenital disorder of glycosylation,CDG)。后续的研究发现,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4],又命名为NGLY1型先天性去糖基化障碍(NGLY1-related congenital disorder of deglycosylation,简写为NGLY1-CDDG)[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糖基化 罕见病 基因突变 CDD 临床和基础研究 NGL 先天性
下载PDF
布鲁菌病的生物安全及防控 被引量:1
8
作者 胡高维 陈明亮 +1 位作者 蔡霞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2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布鲁菌入侵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易被忽视。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阻碍正常国际贸易,还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布鲁菌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破损处等途径...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布鲁菌入侵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易被忽视。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影响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阻碍正常国际贸易,还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布鲁菌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破损处等途径传播至人。人群对布鲁菌的易感性无年龄和性别差异,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从事布鲁氏菌研究的实验室操作人员有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风险,但可通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布鲁菌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防止疾病慢性化。本文对布鲁菌病的生物安全及其防控原则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生物安全 预防控制
下载PDF
表皮葡萄球菌YycG单克隆抗体抗生物膜活性的研究
9
作者 龚婷 韩海燕 +5 位作者 吕智慧 王小飞 曹鋆 程训佳 吴旸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第3期166-172,共7页
YycFG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调控葡萄球菌细胞壁合成、代谢及生物膜形成,PAS是组氨酸激酶YycG的胞外信号感应区域。本研究针对胞外PAS区域制备抗YycG-PAS单克隆抗体(YycG-PAS MAb)。免疫鉴定结果表明,YycG-PAS MAb可与重组YycG-PAS蛋白和... YycFG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调控葡萄球菌细胞壁合成、代谢及生物膜形成,PAS是组氨酸激酶YycG的胞外信号感应区域。本研究针对胞外PAS区域制备抗YycG-PAS单克隆抗体(YycG-PAS MAb)。免疫鉴定结果表明,YycG-PAS MAb可与重组YycG-PAS蛋白和表皮葡萄球菌菌体YycG蛋白结合,属于IgG2a亚型,效价为log 215。YycG-PAS MAb(80μg/ml)与表皮葡萄球菌RP62A菌株共培养24h,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率达46.5%,与mIgG(80μg/mL)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YycG-PAS MAb(80μg/ml)与低浓度万古霉素(1μg/ml)联用可增强对24h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抑制率由57.6%提高至93.0%(P<0.01)。YycG-PAS MAb对浮游状态表皮葡萄球菌的生长及存活无显著影响。本研究为YycGPAS MAb在抗生物膜感染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YycG组氨酸激酶 PAS区域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肠球菌属生物膜表型和基因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丽 吴旸 +1 位作者 李培 林东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了解肠球菌属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率,分析生物膜的形成能力与毒力基因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5-2017年临床分离自无菌体液的肠球菌属细菌,使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肠球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并进行形成... 目的了解肠球菌属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率,分析生物膜的形成能力与毒力基因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5-2017年临床分离自无菌体液的肠球菌属细菌,使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肠球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并进行形成能力的强弱分级,采用PCR方法筛查7种常见的肠球菌毒力基因以及Fsr群体感应系统基因(fsrA、fsrB、fsrC)。结果共收集了112株肠球菌菌株,其中粪肠球菌52株,屎肠球菌60株;两者生物膜形成的阳性率分别为63.46%和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2株粪肠球菌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esp 40.38%、gelE 69.23%、sprE 73.08%、asa157.69%、cylA 46.15%、cylB 48.08%、cylM 50.00%、fsrA 40.38%、fsrB 42.31%、fsrC 80.77%,携带esp、asa1、cylA、cylB、cylM和fsrB基因的菌株更易形成生物膜。60株屎肠球菌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esp 65.00%、gelE 10.00%。结论粪肠球菌比屎肠球菌更容易形成生物膜;多种毒力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相关,提示生物膜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基因调控,而是由多个基因多系统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生物膜 毒力基因
下载PDF
HBV感染对肝癌细胞脂类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白金金 庞智 方钟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5期257-268,共12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非细胞病变的病毒,其持续感染造成的肝脏损伤逐步引起肝脏炎症,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引发了80%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癌基因的异常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非细胞病变的病毒,其持续感染造成的肝脏损伤逐步引起肝脏炎症,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引发了80%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癌基因的异常活化以及抑癌基因的抑制失活会造成细胞代谢水平以及代谢方式的改变,此过程被称为细胞代谢重编程(metabolism reprogramming),代谢重编程是肝脏炎症向癌症转化的关键步骤。本研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多重荧光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HBV阳性细胞(或组织)与对照细胞(或组织)中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功能和脂代谢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稳定表达HBV的HepG2.2.15及HBsAg的Hep3B细胞中,脂代谢相关基因HMGCR、SREBP-2以及PSCK9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且在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中相应蛋白表达水平也同步提高,提示HBV感染导致了相应代谢基因的高表达,且HBsAg是调控脂质代谢酶基因紊乱的关键蛋白。通过分析365例大样本肝癌患者的病理资料,本文发现脂代谢相关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有预后变差的趋势,提示脂质代谢的紊乱可能是影响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脂质代谢重编程 肝细胞肝癌
下载PDF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及其疫苗和特异性药物的研发 被引量:3
12
作者 瞿涤 陆路 姜世勃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第4期200-207,共8页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是引起MERS的病原。本文就MERS-CoV的分类、特性、决定宿主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及其疫苗研究状况和特异性药物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 疫苗 抗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和抗体
下载PDF
Zika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志刚 王蔚 胡芸文 《微生物与感染》 2016年第3期137-143,共7页
Zika病毒是一种新现虫媒黄病毒,近期在美洲暴发流行,并有向全球扩散的趋势,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Zika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文就Zika病毒的核酸检测、抗原和抗体检测、病毒分离鉴定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Zika病毒 实验室检测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蔚 田棣 胡芸文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第4期215-220,共6页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一种由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诊断需依据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本文就MERS-CoV的核酸检测、抗原和抗体检测、病毒分离鉴定及基因变异监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一种由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诊断需依据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本文就MERS-CoV的核酸检测、抗原和抗体检测、病毒分离鉴定及基因变异监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实验室诊断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不同疾病来源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可庆 杨晨 +5 位作者 吴旸 郭丽敏 刘华勇 吉建 陈小英 郑春泉 《微生物与感染》 2016年第4期228-233,共6页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利用光敏剂与光源反应后产生的活性氧,破坏细菌组分,进而致细菌死亡。其多靶位杀伤特性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方面有应用前景,...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利用光敏剂与光源反应后产生的活性氧,破坏细菌组分,进而致细菌死亡。其多靶位杀伤特性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方面有应用前景,但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MRSA菌株取自烧伤、急性咽炎、鼻窦炎和肺炎4类临床常见MRSA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敏剂、发光二极管光源,于体外检测ALA介导的PDT(ALA-PDT)对MRSA菌株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经5mmol/L ALA孵育1h后,给予360J/cm^2强光[(633±10)nm]照射1h,ALA-PDT对MRSA菌株具有1.80log_(10)cfu的有效杀伤作用。结果提示,在相同实验条件和参数下,ALA-PDT对上述4种疾病来源的MRSA菌株体外杀伤作用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5-氨基酮戊酸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Zika病毒与Zika病毒病 被引量:3
16
作者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2016年第3期130-136,共7页
Zika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新现虫媒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其感染后临床表现为轻症发热,因病重住院者罕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Zika病毒病的流行与自身免疫性神经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及先天性小头畸形有关,引起了专家和公... Zika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新现虫媒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其感染后临床表现为轻症发热,因病重住院者罕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Zika病毒病的流行与自身免疫性神经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及先天性小头畸形有关,引起了专家和公众的关注,但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ka病毒 Zika病毒病 格林-巴利综合征 先天性小头畸形
下载PDF
导读与评议(2017年第4期) 被引量:1
17
作者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第4期197-197,242,共2页
由于历史原因和结核病的特殊性,中国是世界上紧随印度之后的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经济发展。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2030年结核病死亡率降低90%,发病率降低80%;
关键词 结核病死亡率 疫苗研究 亚单位疫苗 抗原特异性 细胞免疫应答 树突细胞 治疗性疫苗 经济发展 脓肿分枝杆菌 中和抗体
下载PDF
导读与评议(2017年第2期)
18
作者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第2期65-65,共1页
结合目前出现的新现和再现传染病及其病原体,本刊特邀请专家撰写了有关专题。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的潘浩等报道了我国首次在来自安哥拉的上海入境人员中发现Ekpoma病毒(Ekpoma virus,EKV)(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行... 结合目前出现的新现和再现传染病及其病原体,本刊特邀请专家撰写了有关专题。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的潘浩等报道了我国首次在来自安哥拉的上海入境人员中发现Ekpoma病毒(Ekpoma virus,EKV)(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行核酸检测),并评估了其对上海市公共卫生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急性传染病 导读 VIRUS 上海市 核酸检测 潜在风险
下载PDF
导读与评议(2017年第3期)
19
作者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第3期131-131,共1页
目前,人体微生物组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有关成果将改变以往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本刊特邀请有关专家撰写了人体微生物组方面的文章。郭晓奎教授在《人体微生物群与微生物组》一文中,对微生物群和微生物组的概念进行了解释,阐述了... 目前,人体微生物组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有关成果将改变以往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本刊特邀请有关专家撰写了人体微生物组方面的文章。郭晓奎教授在《人体微生物群与微生物组》一文中,对微生物群和微生物组的概念进行了解释,阐述了人体微生物群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模式,概括了微生物群与人体有关疾病的关系,提出了人体微生物组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础研究技术的发展、相关数据的规范化和挖掘、微生物群与宿主如何相互作用、人体微生物群致病机制、以微生物群为靶标的疾病诊断技术和产品及干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相关诊断和干预技术或产品的规范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模式 微生物群 诊断技术 导读 生物医学 基础研究 致病机制 产品
下载PDF
荧光标记pH敏感胶束的制备及其药物控释 被引量:4
20
作者 郝伟举 张俊琪 +2 位作者 尚亚卓 徐首红 刘洪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28-2635,共8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ATRP)合成了pH敏感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m PEG-b-PDPA_n(聚合度n=100-200)及荧光修饰的嵌段聚合物异硫氰酸荧光素-聚乙二醇-聚N,N-二异丙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FITCPEG_(45)-PDPA_(100))。采用溶剂挥发的方法制...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ATRP)合成了pH敏感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m PEG-b-PDPA_n(聚合度n=100-200)及荧光修饰的嵌段聚合物异硫氰酸荧光素-聚乙二醇-聚N,N-二异丙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FITCPEG_(45)-PDPA_(100))。采用溶剂挥发的方法制备胶束,此胶束呈现均一的球形分布,平均粒径180-240 nm(0.3mg?m L^(-1))。以阿霉素(DOX)为模拟药物,其胶束载药量约11%(w,质量分数)左右,外环境pH对载药胶束的粒径和体外释放行为有显著影响。在弱酸环境下,胶束核质子化发生膨胀甚至解体,在2-3h内药物可释放80%左右。体外毒性试验表明,空白胶束与人类肝癌细胞(Huh7)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与此细胞共同孵育5h的荧光聚合物胶束体现了较好的转染效果。因此,这类荧光标记胶束可能会为实时跟踪化疗药物的输送或分布打开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聚合物 自组装胶束 靶向运输 可控释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