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多样性信息学:一个正在兴起的新方向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钟扬 张亮 +1 位作者 任文伟 陈家宽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97-404,共8页
生物多样性科学和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中两个极为重要也是十分活跃的交叉学科 ,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则是目前正在兴起的一个新方向 ,其发展必将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该领域的主要目标与进展 ... 生物多样性科学和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中两个极为重要也是十分活跃的交叉学科 ,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则是目前正在兴起的一个新方向 ,其发展必将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该领域的主要目标与进展 ,讨论了有关的关键技术 (如数据库间的互操作与数字图书馆 ) ,并列出了两个原型系统 (Species 2 0 0 0和GBIF)和其他相关系统的网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物信息学 互操作性 数字图书馆
下载PDF
马里亚纳海沟共培养细菌多样性动态变化及潜在微生物互作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跃维 丁文冕 +3 位作者 王跃澎 原野 黄艳燕 南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122-8138,共17页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沟,其寡营养、高压、低温、低氧等极端的深海环境孕育出独特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选取寡营养培养基对马里亚纳海沟海水及表层沉积物分别进行液体共培养,并在不同培养阶段取样进行高通量测序,分...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沟,其寡营养、高压、低温、低氧等极端的深海环境孕育出独特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选取寡营养培养基对马里亚纳海沟海水及表层沉积物分别进行液体共培养,并在不同培养阶段取样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微生物之间可能的互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共培养样品中一共检测到19个门、34个纲、76个目、131个科、227个属的细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菌群,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其他样品相比,1000米海水样品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最高,并且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具有更高的相对丰度。共培养样品中细菌丰富度、多样性、群落结构均随培养时间而改变,其中共培养中期样品的细菌多样性较高;表层沉积物样本中,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可能由于较强的竞争能力在共培养后期占据优势地位。基因功能预测与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增加,微生物生长相关的代谢通路丰度明显下降,而与互作相关的代谢通路丰度明显增加。共培养样品检测到的细菌多样性远高于单独分离培养的多样性,仅有少量菌属为单独分离培养与共培养样品均检测到的共有属。综上所述,马里亚纳海沟细菌群落中存在竞争、互利共生的相互作用,共培养法有利于揭示细菌间的互作关系。研究为深渊及深海等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生态系统组成及维持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研究极端微生物的生存策略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海沟 细菌多样性 微生物互作 液体共培养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的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大雪山片区的地面层和林冠层鸟兽多样性
3
作者 胡兴润 房以好 +6 位作者 雷银 李延鹏 曾智 李军杰 赵锐 孙兴旭 谭坤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2期78-89,共12页
【目的】从森林垂直分层视角调查云南省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雪山片区的鸟兽多样性,分析林冠层与地面层的鸟兽群落组成,探讨林冠层与地面层结合的红外相机监测方法的应用。【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将40台红外相机安装在林... 【目的】从森林垂直分层视角调查云南省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雪山片区的鸟兽多样性,分析林冠层与地面层的鸟兽群落组成,探讨林冠层与地面层结合的红外相机监测方法的应用。【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将40台红外相机安装在林冠层(23台)与地面层(17台),监测大雪山片区(海拔2000~3000 m)的鸟兽多样性。【结果】共监测到42种鸟兽,包括20种鸟类(隶属4目12科)和22种兽类(隶属5目12科)。所有相机拍摄到的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较高的鸟类依次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RAI=1.121)和蓝眉林鸲(Tarsiger rufilatus,1.007),RAI较高的兽类依次为中缅灰叶猴(Trachypithecus melamera,12.873)、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7.212)、云南鼯鼠(Petaurista yunnanensis,5.605)、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3.570)、珀氏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2.282)、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1.974)、毛耳飞鼠(Belomys pearsonii,1.460)、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1.430)。调查记录到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中缅灰叶猴;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鹰雕(Nisaetus nipalensis)、灰林鸮(Strix nivicolum)、白鹇、红面猴、熊猴(M.assamensis)和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等。林冠层拍摄到23个物种(鸟类5、兽类18),地面层拍摄到36个物种(鸟类18、兽类18),t检验结果表明林冠层和地面层拍摄到的鸟兽物种数差异显著(P=0.006),但拍摄鸟兽独立照片数无显著差异(P=0.910)。林冠层与地面层调查的鸟类群落Jaccard相似度指数为0.15,为极不相似;林冠层与地面层的兽类群落Jaccard相似度指数为0.61,为中等相似。中缅灰叶猴(RAI=11.745)是林冠层相对丰富度最高的物种,明显高于地面拍摄(RAI=1.128);地面层相对丰富度最高的物种为帚尾豪猪(7.212)。【结论】大雪山片区有较高的鸟兽多样性,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的多样性水平相似。中缅灰叶猴是该区域的优势物种和旗舰物种,建议加强其保护和调查。地面层拍摄的物种数高于林冠层,而且林冠层和地面层拍摄的物种组成差异显著。建议使用红外相机进行森林动物监测和研究时兼顾林冠层和地面层监测,以便全面反映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和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大雪山片区 鸟兽多样性 红外相机 林冠 地面
下载PDF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50
4
作者 蒋日进 钟俊生 +1 位作者 张冬良 傅萃长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7-304,共8页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点的水深0.5-1.5m处,两人沿海岸平行方向步行拖曳小型拖网(1m×4m,网目1mm)采集仔稚鱼样本。周年共拖... 为了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点的水深0.5-1.5m处,两人沿海岸平行方向步行拖曳小型拖网(1m×4m,网目1mm)采集仔稚鱼样本。周年共拖网397网次,采集到仔稚鱼49045尾。仔稚鱼隶属于31科,共84种,其中海洋性鱼类16种,河口性鱼类30种,洄游性鱼类4种,淡水性鱼类34种。洄游性鱼类刀鲚占总个体数的82.63%,为最优势种。仔稚鱼的物种数、个体数和丰度在冬季较低,以3月份最低,夏季最高。Margalef丰富度指数2006年11月—2007年4月相对较低,2006年10月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0月最高,7月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全年较恒定,2006年7月和2007年6月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碎波带 仔稚鱼 种类组成 多样性 季节动态
下载PDF
云南地方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保护意义 被引量:38
5
作者 朱明雨 王云月 +1 位作者 朱有勇 卢宝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7-191,共5页
为了研究云南地方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对采自云南17个村落的82份品种以及代表籼粳不同类型的3份标准样的遗传背景进行SSR分析。19对引物共检测出83条多态带(分子量变异范围是100~500bp)。根据UPGMA法用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 为了研究云南地方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对采自云南17个村落的82份品种以及代表籼粳不同类型的3份标准样的遗传背景进行SSR分析。19对引物共检测出83条多态带(分子量变异范围是100~500bp)。根据UPGMA法用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85份水稻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152~0.900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非均匀的按地理位置分布,而是在相似系数为0.152的水平上明显分为2个不同类群:籼稻类群和粳稻类群。从不同村落采集的叫同一名称的品种的遗传背景并不相近。研究表明,保护云南地方水稻品种十分必要,但是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确保有效保护活动。另外选择合适的SSR引物是区分籼粳类型的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云南 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 保护 SSR 聚类分析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地理位置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涂敏 王云月 +1 位作者 卢宝荣 董树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6期998-1003,共6页
在云南省的6个试验点收集了160个生产上使用的水稻(Oryzasativa)品种,用2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4个标记都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324个等位基因,每个多态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7~20个,平均13.46个,总群体平均香... 在云南省的6个试验点收集了160个生产上使用的水稻(Oryzasativa)品种,用2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4个标记都具有多态性,共检测到324个等位基因,每个多态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7~20个,平均13.46个,总群体平均香农指数为2.035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353。160个品种在相似系数0.101~0.996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AMOVA分析表明,水稻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地区内品种间(54%),只有7%遗传变异存在于地区间,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占39%。各试验点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布不均匀,由高到低依次为:永德>元阳>石屏>保山>玉溪>石林。本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水稻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不同地理位置的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这也为有效进行水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水稻 遗传多样性 地理位置
下载PDF
海洋资源的多样性、经济特性和开发趋势 被引量:8
7
作者 马涛 陈家宽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98-300,共3页
海洋资源不仅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根据海洋资源的特点,将其分为空间资源、矿物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资源,分析了其经济特征,剖析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国际趋势。
关键词 海洋资源 多样性 经济特征 开发趋势
下载PDF
杂草稻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蔡海滨 韩光煜 +5 位作者 涂敏 官鑫 汪智 傅泳维 王云月 卢宝荣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75-2285,共11页
杂草稻是生长形态与栽培稻相似,而稻米质量、落粒性和休眠性等性状不符合栽培稻生产需求的一类杂草。江苏省是我国杂草稻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杂草稻的起源、性状和防控,杂草稻群体作为种质资源用于栽培稻品种改良... 杂草稻是生长形态与栽培稻相似,而稻米质量、落粒性和休眠性等性状不符合栽培稻生产需求的一类杂草。江苏省是我国杂草稻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杂草稻的起源、性状和防控,杂草稻群体作为种质资源用于栽培稻品种改良尚无系统研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优良种质资源是栽培稻育种以及品种改良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本研究收集21个江苏省不同地区的杂草稻群体、6个栽培稻品种和2个杂草稻对照群体为材料,通过在海南同质园种植,测定18个表型性状,分析其性状的多样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的齐穗期和齐花期均明显早于栽培稻,杂草稻的实粒数和总粒数均较优于栽培稻,杂草稻资源群体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2.99%~196.29%,多样性指数为0.27~2.06,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结实率,其次为实粒数、剑叶长/宽和总粒数。相关性分析表明,18个表型性状之间大部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始穗期和始花期与株高、穗长、剑叶长宽比、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分蘖数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穗长、剑叶长宽比、分蘖数、始穗期、始花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8个表型性状集中在累计贡献率为70.57%的6个主成份,其中正相关影响最大的性状是杂草稻的始穗期、始花期、齐穗期、齐花期、总粒数、实粒数等性状。聚类分析将23个杂草稻群体在欧式距离为5时分为5大类。18个指标综合评价D值>0.68的有3个群体,其中,来自南通如皋WJ-NJ1的D值最高(0.715),其次是来自常州金坛WJ-CZ1(0.698)和盐城市辖区WJ-YC2(0.682)。本研究为杂草稻种质资源在未来的辅助育种以及栽培稻品种改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生物学、生态学及管理 被引量:75
9
作者 潘晓云 耿宇鹏 +3 位作者 Alejandro SOSA 张文驹 李博 陈家宽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4-900,共17页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原产于南美洲,属于苋科Amaranthaceae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一百多年来,该物种通过压舱水或军马饲料被传播到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以及东南亚和中国等地,成为暖温带-热带湿润气候区淡水生态系...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原产于南美洲,属于苋科Amaranthaceae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一百多年来,该物种通过压舱水或军马饲料被传播到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以及东南亚和中国等地,成为暖温带-热带湿润气候区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外来入侵种。本文结合对喜旱莲子草在原产地的分布状况的考察、原产地和入侵地喜旱莲子草的比较研究,以及入侵生态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该物种在原产地的地理分布和种内变异、生活史特征、入侵机制和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评述,以提高我国科研人员对这一外来入侵种的认识,为科学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旱莲子草 生物入侵 扩散 干扰 种内变异 生活史 集合种群 流域管理
下载PDF
生态系统工程师: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唐龙 高扬 +2 位作者 赵斌 梁宗锁 李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344-3355,共12页
生物通过非同化——异化过程影响环境的事实普遍存在,生态学家对此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相应理论框架的指导,使得这些工作的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者Clive G.Jones等提出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概念,概括了此类生... 生物通过非同化——异化过程影响环境的事实普遍存在,生态学家对此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缺乏相应理论框架的指导,使得这些工作的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者Clive G.Jones等提出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概念,概括了此类生态学现象的一般特征,为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介绍了生态系统工程师概念及相关的理论体系,包括3个术语、2类生态系统工程师、5种生态系统工程概念模型以及工程效应的测定方法。同时,论述了该概念在入侵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预料,生态系统工程师概念及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将有助于对生态学本质的认识,并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工程师 生态系统工程效应 保护生物学 恢复生态学 生物入侵
下载PDF
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维持与丧失
11
作者 刘聪 骆杨青 +4 位作者 闫昱晶 杨阳河山 曾頔 赵郁豪 斯幸峰 《遗传》 2025年第1期101-132,共32页
岛屿因数量众多、自然隔离、形成历史多样等独特的地理特征,成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相较于大陆,岛屿生物具有很高的特有性和失调性,这为探究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围绕岛屿生态系统,从岛屿生物... 岛屿因数量众多、自然隔离、形成历史多样等独特的地理特征,成为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相较于大陆,岛屿生物具有很高的特有性和失调性,这为探究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围绕岛屿生态系统,从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维持和丧失3个部分阐述近些年国内外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对于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本文以全球几个代表性的岛屿系统为例,从物种的扩散迁入、种群建立和选择、物种进化和适应性辐射等过程介绍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以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为基础,回顾了种-面积关系、种-隔离度关系,着重对戴蒙德法则、嵌套格局、岛屿生物群落结构理论框架和岛屿生物种间互作等群落构建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在岛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机制,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了岛屿物种所面临的严峻的灭绝风险,尤其是生境丧失和改变、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以及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岛屿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影响。最后,基于岛屿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岛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和展望了未来可能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岛屿 适应性辐射 群落构建 趋同进化 种间互作 人为干扰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我国转基因水稻商品化应用的潜在环境生物安全问题 被引量:37
12
作者 卢宝荣 傅强 沈志成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6-436,共11页
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和商品化应用将为提高我国水稻的生产力提供新的机遇,并缓解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转基因水稻的大规模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生产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转基因水稻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通常所指的... 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和商品化应用将为提高我国水稻的生产力提供新的机遇,并缓解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转基因水稻的大规模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生产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转基因水稻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通常所指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生物胁迫转基因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及效应;(2)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作物和野生近缘种逃逸及其可能带来的生态后果;(3)转基因作物对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4)抗生物胁迫转基因的长期使用导致靶标生物对转基因产生抗性等。为了安全有效和持续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品,有必要对转基因水稻的环境生物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价。基于风险评价的原则,本文对转基因水稻在我国商品化生产和大规模种植可能带来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希望为我国转基因水稻商品化应用的决策和生物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生态风险 非靶标生物 基因漂移 生物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 抗性进化
下载PDF
上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高宇 赵斌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6年第4期58-64,共7页
上海是一座湿地面积占23.5%的海滨特大城市。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多面性,给人类尤其是上海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海湿地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屏障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和过滤等生态... 上海是一座湿地面积占23.5%的海滨特大城市。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多面性,给人类尤其是上海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海湿地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屏障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和过滤等生态服务以及防风暴及保护海岸线功能。上海湿地的社会效益主要有旅游休闲、历史及文化价值、教育及科学研究等价值,促进湿地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海湿地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指湿地生态系统产生的产品的价值,它包括食品、农业产品及其它生产原料、景观娱乐等产生的直接价值,直接经济效益可用产品的市场价格来估算。同时上海还有国际重要湿地,涉及国际共同利益和效益。因此,为求得上海湿地可持续开发和保护,必须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条件上,不能片面追求单个效益目标,正确的做法是在提高经济效益中十分重视生态效益,在提高生态效益中尽可能争取高的经济效益,并达到社会效益的有效提高,从而实现上海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上海
下载PDF
滨海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宇 刘鉴毅 +3 位作者 张婷婷 张涛 冯广朋 庄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第4期16-1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当前气候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阐明了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潮汐作用作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变量,不仅可以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量、物种丰富度、有机物的积累及物质的循环... 本文介绍了当前气候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阐明了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潮汐作用作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变量,不仅可以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量、物种丰富度、有机物的积累及物质的循环,而且还可以影响近海及湿地生态系统中溶解有机碳和凋落物等的重新分布,但是其影响程度和规模目前的研究进展还无统一结论。因此,要充分结合国内外滨海河口湿地横向通量的研究进展,以潮汐过程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滨海河口湿地碳收支研究,提高对不同区域及滨海河口滩涂湿地类型的固碳效率、碳库总量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认识,从而改善滨海河口湿地碳通量估算的量化水平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河口 横向碳通量 潮汐 湿地
下载PDF
中国滨海河口海湾湿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以长江口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宇 黄晓荣 +3 位作者 张婷婷 王妤 杨刚 庄平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年第4期59-63,共5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条件下,中国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研究热点开始关注国际公约中的重要生态敏感区,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学术界同类研究的差距。以长江口为例,由于河口海湾地区处于海洋、陆地和河流生态系统相互作用...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条件下,中国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研究热点开始关注国际公约中的重要生态敏感区,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学术界同类研究的差距。以长江口为例,由于河口海湾地区处于海洋、陆地和河流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界面上,具有开放度高、敏感度高、脆弱性高和稳定性低的"三高一低"特征。针对长江口大量滩涂栖息地被围垦和侵占的现状,提出了在长江口受损湿地构建人工替代栖息地进行人工优化的途径。中国河口海湾研究不仅需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还要广泛争取国际组织的资助和合作,探索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参与动态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使以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中国滨海河口海湾三角洲地区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河口海湾 湿地 人工优化
下载PDF
海洋新经济与海洋大科学——兼论上海市海洋科技力量整合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涛 李博 +1 位作者 赵斌 陈家宽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年第5期160-164,共5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科技发展相辅相成。文章提出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将其分为空间资源、矿物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资源,分析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今后必须要依靠海洋大科学,发...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科技发展相辅相成。文章提出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将其分为空间资源、矿物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资源,分析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今后必须要依靠海洋大科学,发展海洋新经济。最后分析了上海市海洋科技力量的现状、优势和不足,提出要通过科技力量的整合来推动地方海洋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 海洋新经济 海洋大科学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市南汇东滩滩涂围垦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畅 方长明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3-558,573,共7页
针对上海市南汇东滩围垦区农业开发特点,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作为研究方法,构建了反映和体现滩涂围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加权评分法对南汇东滩围垦区农业发展进行生态评... 针对上海市南汇东滩围垦区农业开发特点,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作为研究方法,构建了反映和体现滩涂围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加权评分法对南汇东滩围垦区农业发展进行生态评价,并对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安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南汇东滩围垦区围垦初期(2009—2012)农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范围为4.1—4.8,其安全状况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15—2050年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从5.3到7.0,都高于围垦初期,其中2020年将达到良好安全状态,主要原因是社会响应的增加。可见,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下,企业自主经营的模式有利于推动围垦区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可直接为南汇东滩围垦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其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围垦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围垦 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麦黄草休眠芽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映辉 简永兴 +2 位作者 倪乐意 李仁东 陈家宽 《经济林研究》 2002年第4期34-36,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萌发实验 ,研究了生态因子对麦黄草 (Potamogeton crispus)休眠芽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1)底质类型对麦黄草休眠芽的萌发几无影响。 (2 )光照能促进麦黄草休眠芽萌发。 (3 )水深的增加可显著延长萌发起始时间 ,但不改... 通过野外调查和萌发实验 ,研究了生态因子对麦黄草 (Potamogeton crispus)休眠芽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1)底质类型对麦黄草休眠芽的萌发几无影响。 (2 )光照能促进麦黄草休眠芽萌发。 (3 )水深的增加可显著延长萌发起始时间 ,但不改变休眠芽的最终萌发率。 (4 )休眠芽在自然状况下萌发第 2幼苗的百分率极小 ,但取食幼苗能极显著地提高其萌发第 2幼苗的百分率。研究结果提示 :可在不同底质的水体播种麦黄草休眠芽以引种麦黄草 ;休眠芽极强的萌发出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因子 麦黄草 休眠芽 萌发 光照 水产养殖 水质
下载PDF
中国东部的水盾草:一种入侵的水生植物及其潜在的生态后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晓艳 钟扬 陈家宽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3年第2期158-159,共2页
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是一种淡水多年生植物,根茎较短,具沉水叶(有时具漂浮叶),原产于美洲东北和东南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关键词 中国 水盾草 水生植物 生物入侵 生态后果 危害 水生生态系统
下载PDF
转基因逃逸及其环境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抗虫水稻案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卢宝荣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4期217-223,共7页
转基因技术研发为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和减少劳动力投入提供了巨大机遇。我国对转基因水稻研发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目前已培育了具有不同新性状的转基因水稻品系,许多品系已进入生物安全评价阶段。风险评价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转基因技术研发为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和减少劳动力投入提供了巨大机遇。我国对转基因水稻研发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目前已培育了具有不同新性状的转基因水稻品系,许多品系已进入生物安全评价阶段。风险评价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是其商品化生产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转基因逃逸及其潜在环境影响。对水稻抗虫转基因逃逸及其潜在环境风险的评价包括3个重要环节:(1)通过田间试验和模型模拟检测转基因漂移到非转基因栽培稻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频率;(2)检测转基因在栽培稻和野生近缘种后代中的表达;(3)确定转基因对野生近缘种群体适合度和进化潜力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在近距离的空间范围内栽培稻品种之间的基因漂移频率很低(>0.1%),但栽培稻与其野生近缘种的基因漂移频率变异很大。进一步研究还表明,Bt抗虫转基因在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后代中均能正常表达,但在其不同生长阶段,表达量有很大变异。在有较高水平的害虫虫压下,含有抗虫转基因的栽培稻及野生近缘种杂交后代与不含转基因的对照相比,抗虫性显著提高且适合度利益明显;但是,在虫害发生水平较低时,含有抗虫转基因的群体与不含抗虫转基因的群体相比没有显著的适合度优势。综上,转基因逃逸到非转基因水稻的频率极低,并且可以通过空间隔离阻断其逃逸。虽然抗虫转基因向杂草稻以及与栽培稻距离较近的野生稻群体的逃逸无法避免,但是野生稻和杂草稻群体周围环境中的总体虫压较低,所以基因漂移带来的环境影响应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基因渐渗 天然杂交 生物安全 生态风险 野生近缘种 适合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