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P靶向分子影像探针在疾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潇 许晓平 宋少莉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5期457-469,共13页
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凭借其无创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诊断。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是一种Ⅱ型丝氨酸蛋白酶,其在90%的恶性实体瘤中高表达。目前以FAP为靶... 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凭借其无创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诊断。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是一种Ⅱ型丝氨酸蛋白酶,其在90%的恶性实体瘤中高表达。目前以FAP为靶点,已经开发了多种FAP抑制剂(FAP inhibitor,FAPI),其中大多数都具有纳摩尔水平的FAP亲和力以及高FAP选择性,应用于肿瘤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此外,FAP还在活化的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有部分学者探究了FAPI PET/CT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将针对于FAP靶向分子影像探针以及在肿瘤疾病和非肿瘤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分子影像 核医学
下载PDF
^(99m)Tc标记PSMA小分子抑制剂靶向前列腺癌分子影像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四龙 许晓平 +6 位作者 朱耀 宿恒川 叶定伟 姚之丰 潘禾戎 郭小毛 章英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8-615,共8页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在前列腺癌细胞表面特异性高表达,是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极具有吸引力的靶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PSMA小分子抑制剂能够高效、特异性探测前列腺癌病灶并进行分...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在前列腺癌细胞表面特异性高表达,是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极具有吸引力的靶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PSMA小分子抑制剂能够高效、特异性探测前列腺癌病灶并进行分期。本研究初步探讨^(99m)Tc标记PSMA小分子抑制剂(HYNIC-GluUrea-A,简称^(99m)Tc-PSMA)SPECT/CT显像诊断前列腺原发灶和转移灶的价值。方法:24例前列腺癌和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静脉注射^(99m)Tc-PSMA 2 h后行全身平面扫描和腹盆部SPECT/CT断层显像,采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肿瘤和肌肉摄取^(99m)Tc-PSMA比值(T/N)进行半定量分析,评价全身平面显像结合断层显像检测前列腺癌原发灶和(或)转移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99m)Tc-PSMA阳性率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的关系。结果:以患者为单位,^(99m)Tc-PSMA SPECT/CT对前列腺癌原发灶或转移灶检测的灵敏度为72.7%(16/22)、特异度为100%(3/3)。^(99m)Tc-PSMA阳性患者,(中位数17.31 ng/m L,范围2.26~3 239.00 ng/m L)水平明显高于^(99m)Tc-PSMA阴性患者PSA(中位数0.49 ng/m L,范围0.07~9.28 ng/m L)(Z=-3.51,P<0.001);在初诊和PSA大于2 ng/m L的复发患者中,^(99m)Tc-PSMA阳性率明显提高,灵敏度达94.1%(16/17);^(99m)Tc-PSMA的阳性率与Gleason评分高低无关(Z=-0.69,P=0.52)。结论:^(99m)Tc-PSMA全身平面显像结合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对前列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探测有较高应用价值,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GLEASON评分 99mTc-PSMA显像
下载PDF
以核素标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小分子抑制剂为探针的前列腺癌分子影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四龙 许晓平 章英剑 《肿瘤影像学》 2015年第3期161-167,共7页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于前列腺癌及其转移灶中,可作为生物分子靶点,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复发检测、预后判断及靶向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重点综述以核素标记PSMA小分子抑制剂为探针的前列腺癌分子影像研究进展。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分子影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分子影像探针^(18)F-FE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思敏 曹天野 章英剑 《肿瘤影像学》 2014年第3期178-183,共6页
分子影像探针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能靶向肿瘤的雌激素受体(ER),通过PET/CT反映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ER表达水平和生物学活性,可用于筛选合适的内分泌治疗患者,并早期预测疗效。18F-FES联合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有助于... 分子影像探针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能靶向肿瘤的雌激素受体(ER),通过PET/CT反映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ER表达水平和生物学活性,可用于筛选合适的内分泌治疗患者,并早期预测疗效。18F-FES联合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有助于包括乳腺和子宫肿瘤在内的原发和转移灶的定性、制订正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此外,18F-FES也被作为报告探针用于监测基因和细胞治疗的疗效而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18F-FES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ES PET/CT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内分泌治疗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PET/CT影像组学在临床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陈雯 聂生东 宋少莉 《肿瘤影像学》 2021年第6期433-438,共6页
近年来,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医学影像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本文对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组学技术在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分析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 近年来,影像组学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医学影像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本文对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组学技术在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分析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PET/CT精准医学分析提供参考。首先,概述基于人工智能的PET/CT影像组学技术的两类不同的思路与方法;其次,归纳PET/CT影像组学分析在临床肿瘤诊疗中的各类典型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梳理;最后,列举该领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更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基于人工智能的PET/CT影像组学在临床肿瘤诊疗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与进展,但若要应用于临床,还需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PET/CT 精准医学 个体化医学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PET/CT影像纹理分析在头颈部和食管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建平 章英剑 《肿瘤影像学》 2017年第2期91-96,共6页
肿瘤的异质性无所不在,与肿瘤浸润、耐药和转移正相关。^(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分子影像是研究肿瘤异质性的最佳手段,其纹理分析已成为异质性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其用于头颈部和食管肿瘤研... 肿瘤的异质性无所不在,与肿瘤浸润、耐药和转移正相关。^(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分子影像是研究肿瘤异质性的最佳手段,其纹理分析已成为异质性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其用于头颈部和食管肿瘤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纹理分析 肿瘤异质性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标记HER2抗体和纳米抗体的分子影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宏杰 周治国 +1 位作者 宋少莉 王明伟 《肿瘤影像学》 2020年第5期510-519,共10页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在多种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中高表达,是一个重要的肿瘤分子靶点,临床上迫切需要发展体内检测肿瘤组织HER2表达水平的分子影像学方法。核素分子影像即正电子发射...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在多种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中高表达,是一个重要的肿瘤分子靶点,临床上迫切需要发展体内检测肿瘤组织HER2表达水平的分子影像学方法。核素分子影像即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具有全身、半定量、实时和动态等内在优势,已经成为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因此,核素标记HER2靶向的分子影像探针及其应用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重点综述了核素标记HER2完整抗体和纳米抗体的分子影像探针及HER2阳性肿瘤PET/CT和SPECT/CT显像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标记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抗体 纳米抗体 分子影像探针 肿瘤
下载PDF
PET/CT影像组学研究现状、进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洪星 吉爱兵 宋少莉 《肿瘤影像学》 2021年第6期450-458,共9页
影像组学概念于2012年首次提出,现已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超声检查、诊断等研究应用领域取得迅速发展。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 影像组学概念于2012年首次提出,现已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超声检查、诊断等研究应用领域取得迅速发展。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影像组学的研究应用同样取得了长足进步,迄今为止已成功应用于头颈部、胸部、腹盆部等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及影像基因组学等诸多领域。本文对PET/CT影像组学的概念、工作流程、临床应用进展、发展趋势及面临挑战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影像基因组学 PET/CT
下载PDF
^(177)Lu-DOTATATE治疗GEP-NEN的体外辐射剂量学研究
9
作者 戚鸣 张建平 +7 位作者 陈峙昊 杨洪星 乔莹 黄正文 唐亦睿 刘菲 徐俊彦 宋少莉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5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讨^(177)Lu-DOTATATE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后不同时间点患者体外辐射水平,为辐射安全及患者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5—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 目的:探讨^(177)Lu-DOTATATE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后不同时间点患者体外辐射水平,为辐射安全及患者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5—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177)Lu-DOTATATE住院治疗的GEP-NE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单次静脉给予(7618.5±241.9)MBq的^(177)Lu-DOTATATE治疗,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测量其正前方1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分析周围剂量当量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纳入的30例GEP-NEN患者共行78次^(177)Lu-DOTATATE治疗,给药结束后即刻其正前1 m处的平均剂量当量率为20.0μSv/h。周围剂量当量率随时间呈指数衰减,其降至10μSv/h的平均时间为3.95 h,95%CI上限时间为4.6 h。24 h内周围剂量当量率的有效半衰期为1.42 h。结论:在每次^(177)Lu-DOTATATE治疗后,其周围剂量当量率随时间快速降低,平均3.95 h时其在1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降至10μSv/h。在4.6 h时,95%的患者可降至10μSv/h以下。本研究为中国制定^(177)Lu-DOTATATE治疗时患者的出院标准或患者的管理提供试验数据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7)Lu-DOTATATE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周围剂量当量率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小分子抑制剂显像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晓平 张建平 +5 位作者 何思敏 罗建民 鲍晓 王小方 郭小毛 章英剑 《肿瘤影像学》 2015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是前列腺癌诊疗的一个有效靶点。本研究组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99mTc标记PSMA抑制剂99mTc-HYNIC-Glu-Urea-A,本研究主要探讨该分子影像探针在前列腺癌模型中的靶向能力,并将其与目前临床常用PET显像剂18F-... 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是前列腺癌诊疗的一个有效靶点。本研究组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99mTc标记PSMA抑制剂99mTc-HYNIC-Glu-Urea-A,本研究主要探讨该分子影像探针在前列腺癌模型中的靶向能力,并将其与目前临床常用PET显像剂18F-脱氧葡萄糖(18F-FDG)、11C-胆碱进行比较。方法:利用小动物SPECT/CT显像,在PC-3和LNCa P肿瘤模型中研究99mTc-HYNIC-Glu-Urea-A的靶向能力;同时在LNCa P肿瘤模型中评估18F-FDG和11C-胆碱小动物PET/CT显像效果。结果:99mTc-HYNIC-Glu-Urea-A血液清除迅速,主要通过肾代谢,肠道有少量放射性摄取,其余主要器官无明显放射性摄取。PSMA不表达的PC-3模型肿瘤没有放射性摄取,PSMA高表达的LNCa P模型肿瘤高度放射性浓聚,肿瘤/肌肉比值达20.4;经2-PMPA阻断后,LNCa P肿瘤的放射性摄取大幅度降低。LNCa P模型的18F-FDG和11C-胆碱的肿瘤/肌肉比值分别仅为2.1和2.6,远远低于99mTc-HYNIC-Glu-Urea-A。结论:99mTc-HYNIC-Glu-Urea-A体内清除快,肿瘤摄取高,是一个理想的靶向PSMA的分子影像探针,对PSMA阳性肿瘤的显像优于18F-FDG和11C-胆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小分子抑制剂 99mTc 小动物SPECT/CT
下载PDF
^(18)F-FDG PET/CT和^(68)Ga-FAPI PET/CT对不同类型淋巴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11
作者 邢泽华 马光 +5 位作者 刘菲 张建平 许晓平 胡四龙 宋少莉 刘晓晟 《肿瘤影像学》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目的:比较^(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68)G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 目的:比较^(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68)G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or,FAPI)PET/CT在不同类型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1周内行^(18)F-FDG和^(68)Ga-FAPI PET/CT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显像剂对病灶的检出率,同时比较两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max))、肿瘤与肌肉本底比值(target-to-background ratio,TBR)及肿瘤与肝脏本底比值(target-to-liver ratio,TLR)的差异。结果:纳入28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淋巴瘤患者,共计197个淋巴瘤病灶(其中淋巴结病灶167个、结外病灶30个),^(18)F-FDG PET/CT检出191个病灶(其中淋巴结病灶161个、结外病灶30个),而^(68)Ga-FAPI PET/CT检出病灶98个(其中淋巴结病灶74个、结外病灶24个),^(18)F-FDG PET/CT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68)Ga-FAPI PET/CT;但对于胃肠道浸润,^(18)F-FDG PET/CT具有更高的假阳性。所有淋巴瘤患者SUV_(max)-FDG>SUV_(max)-FAPI,TBR-FDG>TBR-FA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4 vs 6.5,13.3 vs 3.4,P<0.05)。但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的^(18)F-FDG PET/CT和^(68)Ga-FAPI PET/CT的SUV_(max)及TBR为12.3 vs 6.5及11.6 vs 5.1(均P>0.05);惰性淋巴瘤的SUV_(max)及TBR为10.2 vs 10.9及21.4 vs 5.1(均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淋巴瘤患者两种检查的TLR差异均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5.2 vs 5.2,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淋巴瘤的诊断价值优于^(68)Ga-FAPI PET/CT,但是对于HL及惰性淋巴瘤,两者间代谢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F-FDG PET/CT的优势不明显;^(68)Ga-FAPI PET/CT对于胃肠道浸润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氟代脱氧葡萄糖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
下载PDF
^(18)F-雌二醇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慧瑜 许晓平 +6 位作者 张勇平 王明伟 杨忠毅 何思敏 张建平 鲍晓 章英剑 《肿瘤影像学》 2015年第3期190-195,共6页
目的:研究18F-雌二醇(18F-FES)的质量分析方法以完善质量控制操作规范。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Eclipse ST加速器和Explora GN/LC模块,制备18F-FES,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具体实践研究质量分析方法。结果:按18F-FES合成标准操作规... 目的:研究18F-雌二醇(18F-FES)的质量分析方法以完善质量控制操作规范。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Eclipse ST加速器和Explora GN/LC模块,制备18F-FES,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具体实践研究质量分析方法。结果:按18F-FES合成标准操作规程,其校正后放射化学产率为38%,终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临床检查要求。结论:本研究中18F-FES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雌二醇 质量控制 标准
下载PDF
^(99m)Tc-转铁蛋白-DTPA-Gd核素/磁性双模态分子影像探针基于转铁蛋白受体表达水平的肿瘤成像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丙新 孙玉云 +3 位作者 杨忠毅 罗建民 张建平 章英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4,共6页
背景与目的:转铁蛋白(Holo-Transferrin,Tf)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广泛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并被认为是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99m)Tc-Tf-DTPA-Gd在体、无创性检测多种人源性肿瘤TfR表达情况的可行性。方法:... 背景与目的:转铁蛋白(Holo-Transferrin,Tf)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广泛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并被认为是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99m)Tc-Tf-DTPA-Gd在体、无创性检测多种人源性肿瘤TfR表达情况的可行性。方法:制作10种人肿瘤细胞的BALB/c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经荷瘤鼠尾静脉注射^(99m)Tc-Tf-DTPA-Gd或Tf-DTPA-Gd 4 h后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靶本比值即靶区/肌肉组织(target-to-muscle ratios,T/M)或相对信号增强值(relative signal enhancement,rSE);显像结束后取肿瘤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H-score法评估10种肿瘤表达TfR水平。选用两样本t检验及Spearman分析数据。结果:10种移植瘤模型均可用于成像。注射双模态探针4 h后,有9种肿瘤摄取^(99m)Tc-Tf-DTPA-Gd,其中胶质瘤细胞U87的T/M值最高,乳腺癌细胞MDA-MB-468也有较高的T/M值;而前列腺癌细胞PC-3肿瘤几乎不摄取,T/M值接近1,与MDA-MB-468 T/M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19,P=0.002)。MRI显示,MDA-MB-468肿瘤强化明显,rSE达(154.88±8.71)%,而PC-3肿瘤为(111.3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41,P=0.001)。PC-3肿瘤几乎不表达TfR,其余9种肿瘤均不同程度地表达TfR。Tf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探针的T/M值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915,P<0.001)。结论:^(99m)Tc-Tf-DTPA-Gd可在体、无创性反映肿瘤表达TfR受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受体 分子影像 双模态 磁共振成像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18)F-FDG和^(68)Ga-FAPI PET/CT在不同恶性肿瘤肺转移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梓怡 顾丙新 +1 位作者 许晓平 宋少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9-833,共5页
背景与目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诊断恶性肿瘤伴远处转移的常用方法,但对肺部转移灶尤其是小病灶... 背景与目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诊断恶性肿瘤伴远处转移的常用方法,但对肺部转移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测仍不理想。^(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68)Ga-labeled 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ors,^(68)Ga-FAPI)已被用于靶向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和肿瘤基质的可视化。^(68)Ga-FAPI PET/CT对大多数癌症的原发灶及其转移灶的诊断价值均高于^(18)F-FDG,但至今尚未见到对恶性肿瘤肺部转移性病变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和^(68)Ga-FAPI PET/CT对不同恶性肿瘤肺转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5月—2022年3月于1周内行^(18)F-FDG和^(68)Ga-FAPI PET/CT检查的20例恶性肿瘤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其中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癌)11例,间叶源性恶性肿瘤(肉瘤)9例。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68)Ga-FAPI和^(18)F-FDG的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和肿瘤与本底比值(target-to-background ratio,TBR)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线性相关性分析SUVmax和TBR与肺转移灶短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例患者共81个肺转移灶(51个来自癌转移,30个来自肉瘤转移),^(18)F-FDG检出阳性病灶72个,^(68)Ga-FAPI检查阳性病灶70个。与^(68)Ga-FAPI相比,肺转移灶^(18)F-FDG摄取值更高,尤其是癌来源的肺转移病灶(P<0.001)。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显像探针的半定量代谢参数值与肺转移病灶短径之间呈正相关(P<0.001)。结论:^(68)Ga-FAPI在检测恶性肿瘤肺转移病变时并无明显优势,尤其是在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肺转移诊断中,^(18)F-FDG摄取值往往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肺转移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
下载PDF
^99mTc(V)-DMSA与^99mTc-HYNIC-TOC显像诊断甲状腺髓样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毅 潘禾戎 +4 位作者 许晓平 朱蓓玲 杨忠毅 徐俊彦 章英剑 《肿瘤影像学》 2018年第3期150-156,共7页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99m)Tc(V)-DMSA与^(99m)Tc-HYNIC-TOC在定位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术后复发和转移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10月24例因术后复发或转移而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99m)Tc(V)-DMSA与^(99m)Tc-HYNIC-TOC在定位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术后复发和转移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10月24例因术后复发或转移而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同期行^(99m)Tc(V)-DMSA(以下简称DMSA)和^(99m)Tc-HYNICTOC(以下简称TOC)显像的MTC患者。通过对比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资料,来判断两种显像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基于患者的研究中,DMSA和TOC的灵敏度分别为62.5%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基于病灶(n=44)的研究中,前者灵敏度(93.2%)高于后者(43.2%)(P<0.000 1)。以降钙素水平500 pg/m L为界将病灶分成两组,当降钙素水平≤500 pg/m L(n=11)时,DMSA和TOC的灵敏度分别为81.8%和18.2%(P=0.016);当降钙素水平>500 pg/m L(n=33)时,两者灵敏度分别为97.0%和51.5%(P<0.000 1)。对于软组织病灶(n=36),DMSA灵敏度高于TOC(P<0.000 1);对于骨病灶(n=8),两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结论:DMSA在定位M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优于T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癌胚抗原 ^99MTC(V)-DMSA ^99mTc-HYNIC-TOC 甲状腺髓样癌
下载PDF
^(18)F-PSMA-1007 PET/CT和mpMRI在前列腺癌原发灶检测及病灶腺体内定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斌 刘畅 +2 位作者 许晓平 胡四龙 宋少莉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3期226-236,共11页
目的:^(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1007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 目的:^(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1007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图像与金标准前列腺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对应,比较两者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原发灶的价值,进一步评价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max))在预测前列腺原发灶良恶性及PCa危险度分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并纳入2019年9月—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PSMA-1007 PET/CT检查的疑诊PCa患者共56例。其中48例患者行mpMRI检查。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两侧中央腺体区与两侧外周带4个分区,与前列腺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对应。组间原发灶检出率的差异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GS)和SUV_(max)之间的相关性。SUV_(max)差异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得出SUV_(max)的最佳诊断阈值。结果:以穿刺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57.1%(32/56)患者为PCa,42.9%(24/56)患者为良性(10例患者伴有前列腺炎症)。PCa患者的PSA、SUV_(max)均显著高于良性患者(P=0.002,P<0.001)。基于分区分析构建以SUV_(max)预测前列腺原发灶良恶性的ROC曲线(AUC=0.93),当截断值为9.4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0%和89.6%。基于分区分析,^(18)F-PSMA-1007对PCa分区的检出率相较于mp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7%vs 77.1%,P=0.568)。^(18)F-PSMA-1007和mpMRI联合使用检测出更多分区的病灶(84.3%,70/83),但与单独^(18)F-PSMA-1007和单独mpMR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0,P=0.238)。穿刺病理学检查为良性的患者,分区分析结果提示前列腺炎症分区的SUV_(max)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组织的分区(P=0.007)。基于患者分析,^(18)F-PSMA-1007检测前列腺原发灶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略高于mpMRI,分别为78.1%、73.2%、69.6%和76.7%、72.9%、63.2%。在区域淋巴结及骨转移的检出率方面,^(18)F-PSMA-1007均高于mpMRI。PCa原发灶SUV_(max)与PSA水平和GS均呈正相关(r=0.467,P=0.008;r=0.571,P<0.001)。当SUV_(max)≥18.00时,PCa的检出率为100%。通过ROC曲线(AUC=0.79)分析确定SUV_(max)=22.40为区别PCa高危险度和低-中危险度的最佳诊断截断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7%和100.0%。结论:对于PCa原发灶的诊断^(18)F-PSMA-1007有更好的效能,与mpMRI联用可以提高肿瘤范围的检测。半定量指标SUV_(max)对于PCa良恶性和危险度分层有着很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显像剂68Ga-PSMA11标记和小动物显像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骥 许晓平 +6 位作者 刘成 张建平 罗建民 刘畅 胡四龙 宋少莉 章英剑 《肿瘤影像学》 2019年第4期209-215,共7页
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靶点。该研究成功制备了1种新型68Ga标记PSMA小分子抑制剂PSMA11,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同时探讨该分子影像探针... 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靶点。该研究成功制备了1种新型68Ga标记PSMA小分子抑制剂PSMA11,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同时探讨该分子影像探针在前列腺癌动物模型中的靶向显像效果。方法:利用68Ge/68Ga发生器淋洗产生68Ga液,标记PSMA11制备正电子分子探针68Ga-PSMA11;建立符合药典标准的质量标准草案,对药品进行质量控制;利用小动物PET/CT,在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的SCID小鼠移植瘤模型上研究68Ga-PSMA11在注射后体内动态分布情况。结果:成功制备获得68GaPSMA11,质量控制符合规定,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9%,其在体内除肾脏及膀胱放射性生理性高分布外,在肿瘤部位有较明显特异性浓聚,其余器官组织放射性分布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68Ga-PSMA11标记方法简便,在体内肿瘤中特异性摄取程度高,是一个理想的正电子型PSMA特异性分子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镓-68 小动物PET/CT
下载PDF
7.0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系统几个常用线圈T1 mapping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戚鸣 张建平 章英剑 《肿瘤影像学》 2020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旨在评估7.0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几个常用线圈采集T1 mapping的均匀性。方法:分别用大/小鼠脑表面线圈、小鼠头/体部容积线圈测量去离子水、0.2 mmol/L及0.4 mmol/L马根维显溶液的T1mapping,并勾画... 目的:旨在评估7.0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几个常用线圈采集T1 mapping的均匀性。方法:分别用大/小鼠脑表面线圈、小鼠头/体部容积线圈测量去离子水、0.2 mmol/L及0.4 mmol/L马根维显溶液的T1mapping,并勾画多个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比较T1 mapping空间均匀性。结果:不同线圈对T1值的测量存在空间均匀性差异,并且特定情况下容积线圈中T1 mapping差异比信号强度差异更灵敏。总体而言,小口径线圈均匀性优于大口径线圈;X方向(左右)均匀性相对较好,优于Y方向(上下)均匀性。结论:建议将T1 mapping均匀性作为质控参考指标之一。采集T1 mapping时尽可能采用小口径线圈。当实验动物采用仰卧或俯卧位时,选取对侧组织T1值作对比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物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均匀性
下载PDF
99mTc-HYNIC-TOC人体内照射剂量研究
19
作者 卢麟俊 许晓平 +4 位作者 徐俊彦 张建岗 章英剑 宋少莉 张建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2-878,共7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显像药物在人体内的剂量分布、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及全身有效剂量数据非常重要。研究99mTc标记的经肼基烟酰胺修饰的奥曲肽(99mTc-Hydrazinonicotinyl-Tyr3-Octreotide,99mTc-HYNIC-TOC)在人体内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全身...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显像药物在人体内的剂量分布、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及全身有效剂量数据非常重要。研究99mTc标记的经肼基烟酰胺修饰的奥曲肽(99mTc-Hydrazinonicotinyl-Tyr3-Octreotide,99mTc-HYNIC-TOC)在人体内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全身吸收剂量及全身有效剂量。方法:对2018年5—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静脉注射370 MBq 99mTc-HYNIC-TOC后于0.5、1.0、2.0、4.0和8.0 h行全身平面采集,其中2.0 h平面采集后即刻行全身断层采集。断层数据经迭代重建后,将数据导入GE Dosimetry Toolkit处理,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融合图像上勾画各器官生成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获得相应时间-活度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得到滞留时间。依据美国核医学会医用内照射剂量学(Medical Internal Radiation Dose,MIRD)委员会提出的内照射剂量计算方法(MIRD体系),利用OLINDA/EXM软件计算99mTc-HYNIC-TOC在人体内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全身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结果:脾脏、膀胱、肾脏的单位活度吸收剂量较高,男性分别为0.042、0.019和0.016 mGy/MBq,女性分别为0.026、0.027和0.017 mGy/MBq。大脑、皮肤、甲状腺的单位活度吸收剂量较低,男性分别为0.0003、0.0005和0.0005 mGy/MBq,女性分别为0.0003、0.0005和0.0006 mGy/MBq。对放射线敏感的器官如骨原细胞、胸腺和红骨髓的单位活度吸收剂量均较低,范围为0.0012~0.0022 mGy/MBq。全身平均单位活度吸收剂量男性为0.0017 mGy/MBq,女性为0.0016 mGy/MBq。全身单位活度有效剂量男性为0.00458 mSv/MBq,女性为0.00455 mSv/MBq。结论:99mTc-HYNIC-TOC可安全地用于人体,其有效剂量低于允许范围上限。该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安全使用99mTc-HYNIC-TOC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放射性药物的安全性评估和加快临床转化提供新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标记的经肼基烟酰胺修饰的奥曲肽 生物分布 医用内照射剂量学方法 人体吸收剂量
下载PDF
^(68)Ga-DOTA-PDL1P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杨梓怡 李盼丽 +3 位作者 顾丙新 刘成 宋少莉 许晓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360,共7页
背景与目的: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上获得巨大成功,但整体有效率差异很大。现阶段在肿瘤开始治疗前,检测患者PD-1/... 背景与目的: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上获得巨大成功,但整体有效率差异很大。现阶段在肿瘤开始治疗前,检测患者PD-1/PD-L1的表达情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检测PD-L1表达的方法需要获取患者的标本,而获取标本存在创伤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无创性活体内特异性检测PD-L1表达的方法。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靶向PD-L1多肽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显像剂^(68)Ga-DOTA-PDL1P,本研究通过对^(68)GaDOTA-PDL1P的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及稳定性进行质量控制评估,并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进行应用评价,以期获得有转化前景的^(68)Ga-DOTA-PDL1P新型免疫PET探针。方法:利用镓-68(^(68)Ga)标记DOTA-PDL1P,并对其放射性化学纯度和稳定性进行质量控制评估;使用鼠源性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系进行体外细胞摄取及阻断实验以评价其特异靶向性能;采用B16-F10荷瘤小鼠进行生物分布实验分析该PET显像剂在体内的代谢情况;通过PET/CT显像观察^(68)Ga-DOTA-PDL1P在B16-F10荷瘤小鼠中的肿瘤摄取程度并进行半定量分析肿瘤靶本比(tumor/muscle,T/M);另外对肿瘤样本进行放射自显影进一步分析肿瘤对^(68)Ga-DOTA-PDL1P探针的摄取情况。采用肿瘤细胞阳性比例分数(tumor cell proportion score,TPS)及联合阳性分数(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指标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评价肿瘤组织的PD-L1表达情况。结果:^(68)Ga-DOTA-PDL1P的标记率及放射化学纯度均大于99%,并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和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中温育3 h后仍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放化纯度均在90%以上)。细胞摄取结果示,^(68)Ga-DOTAPDL1P可被B16-F10细胞特异性摄取,且该特异性摄取能够被PD-L1P多肽竞争结合阻断。生物分布实验结果示^(68)Ga-DOTAPDL1P主要经泌尿系统排泄。荷瘤小鼠microPET/CT显像结果表明肿瘤组织高度摄取^(68)Ga-DOTA-PDL1P,T/M为6.7。放射自显影结果证实肿瘤^(68)Ga-DOTA-PDL1P高摄取部位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D-L1表达阳性区域一致,证明^(68)Ga-DOTA-PDL1P能够特异性与PD-L1阳性的肿瘤细胞结合。结论:本研究合成的^(68)Ga-DOTA-PDL1P新型PET显像剂稳定性好,能特异性靶向PD-L1阳性肿瘤细胞,是一种有转化前景的靶向PD-L1蛋白的新型免疫PET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黑色素瘤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