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域弹跳射线与BP算法的聚束SAR目标电磁成像快速仿真方法
1
作者 杨鹏举 张蓉 +1 位作者 吴瑞 田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射线追踪效率。使用TDSBR法分析了复杂电大尺寸目标的时域电磁响应特性,结合后向投影(back-projection,BP)算法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进而获得了复杂目标的高分辨SAR图像。通过与FEKO软件中的频域射线追踪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TDSBR算法在复杂群目标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K-D树 时域弹跳射线(TDSBR)法 后向投影(BP)算法 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
下载PDF
海面转向舰船尾迹的电磁散射建模与SAR成像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鹏举 贾浩文 吴瑞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针对海面转向舰船尾迹的电磁散射建模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模拟问题,基于开尔文舰船尾迹生成理论和线性海面建模方法构建了海面与转向舰船尾迹复合模型。采用面元化双尺度思想,借助基尔霍夫近似和微扰法分... 针对海面转向舰船尾迹的电磁散射建模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模拟问题,基于开尔文舰船尾迹生成理论和线性海面建模方法构建了海面与转向舰船尾迹复合模型。采用面元化双尺度思想,借助基尔霍夫近似和微扰法分别计算面元的相干与非相干散射分量,获得了成像场景分辨单元的散射系数。将散射系数和SAR系统冲激响应函数卷积得到了波束照射区域的回波信号,利用ωK成像算法对SAR原始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获得了场景的二维SAR图像。将仿真尾迹SAR图像与TerraSAR-X实测SAR图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似性,验证了本文基于面元双尺度电磁散射建模和SAR成像模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尾迹 面元双尺度模型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 SAR聚焦成像
下载PDF
单频涡旋电磁波雷达旋转目标微动参数提取方法
3
作者 罗迎 袁航 袁延鑫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7-1595,共9页
与传统平面电磁波雷达相比,涡旋电磁波雷达回波中蕴含更多的目标微动信息,综合利用线多普勒效应和角多普勒效应可获得更为准确的目标微动参数。现有线多普勒信号和角多普勒信号分离方法大多利用图像域方法对时频图像进行处理,此类方法... 与传统平面电磁波雷达相比,涡旋电磁波雷达回波中蕴含更多的目标微动信息,综合利用线多普勒效应和角多普勒效应可获得更为准确的目标微动参数。现有线多普勒信号和角多普勒信号分离方法大多利用图像域方法对时频图像进行处理,此类方法的性能受限于时频分辨率,且需解决复杂的时频曲线分离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角多普勒较小、旋转中心未知场景下的角多普勒信号分离方法。首先分析了单频涡旋电磁波雷达中旋转目标的多普勒效应;然后利用线多普勒获得旋转目标的径向微动参数,构造参考信号补偿涡旋电磁回波,利用滤波方法获得了较为纯净的角多普勒信号;最后基于压缩感知算法和旋转目标角多普勒的性质,准确获得了旋转目标的各项微动参数。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鲁棒性,并分析了所提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电磁波雷达 旋转目标 微动参数提取
下载PDF
电磁波在任意磁偏角等离子体中的传播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景 付海洋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9-637,共9页
本文将电流密度卷积时域有限差分(Current Density Convolution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JEC-FDTD)方法扩展到求解任意磁偏角电磁波在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和共振吸收问题.首先,验证数值算法正确性,分析了法拉第旋转角效应,以及... 本文将电流密度卷积时域有限差分(Current Density Convolution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JEC-FDTD)方法扩展到求解任意磁偏角电磁波在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和共振吸收问题.首先,验证数值算法正确性,分析了法拉第旋转角效应,以及任意磁偏角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然后,求解电磁波在磁化等离子体中的等离子体朗缪尔共振、电子回旋共振、高频混杂共振吸收特性.结合在电离层加热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等离子体高频混杂共振吸收特性,得到了高频混杂共振激发的频率匹配条件.数值结果表明,高频混杂共振吸收是电离层加热的有效方式,对于解释电离层加热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C-FDTD 磁化等离子体 反射/透射系数 共振吸收 高频混杂共振 电离层加热
下载PDF
基于涡旋电磁波雷达的人体目标步态精细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袁航 罗迎 +2 位作者 李开明 陈怡君 张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7-1174,共8页
基于雷达的人体目标识别技术在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涡旋电磁波中携带有轨道角动量,在运动目标回波中会引起线多普勒和角多普勒效应,可为识别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但与线多普勒相比,角多普勒较微弱,二者难以被分离。使用多发多收模型... 基于雷达的人体目标识别技术在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涡旋电磁波中携带有轨道角动量,在运动目标回波中会引起线多普勒和角多普勒效应,可为识别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但与线多普勒相比,角多普勒较微弱,二者难以被分离。使用多发多收模型产生线性调频涡旋电磁波,通过双模态回波干涉抑制线多普勒。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得双模态回波的线多普勒和角多普勒时频图,将时频图的幅度值输入到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得分类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将线多普勒和角多普勒分离,同时输入到分类模型中可以提升人体步态精细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电磁波雷达 人体目标 步态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JEC-FDTD等效循环神经网络的电磁建模和等离子体参数反演
6
作者 覃一澜 马嘉禹 +1 位作者 付海洋 徐丰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2-560,共9页
磁化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传播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特定场景下的电磁等离子耦合问题,进行有效且准确的方程建模与参数求解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和挑战性,这是探究电磁波与等离子体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的关键。文中设计了一种可用于电... 磁化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传播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特定场景下的电磁等离子耦合问题,进行有效且准确的方程建模与参数求解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和挑战性,这是探究电磁波与等离子体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的关键。文中设计了一种可用于电磁等离子体正逆向建模的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该网络正向传播过程等价于任意磁倾角情况下的电流密度卷积时域有限差分(current density convolution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JEC-FDTD)方法,因此可以求解给定的电磁建模问题,并易于大规模并行计算。通过构建前向可微模拟过程,JEC-FDTD方法可以使用自动微分技术准确且高效地计算梯度,然后通过训练网络来解决反问题。因此,该方法可以有效利用观测到的时域散射场信号反演重要的等离子体参数。JEC-FDTD方法和RNN相结合,形成了较强的协同效应,使得模型具有可解释性和高效的计算效率,受益于深度学习提供的优化策略和专用硬件支持,可以适用于不同仿真场景下的电磁建模和等离子体参数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密度卷积时域有限差分(JEC-FDTD)方法 磁化等离子体 循环神经网络(RNN) 物理启发的机器学习算法 参数反演
下载PDF
基于多区多求解器的金属-介质复合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7
作者 刘露 邓世豪 +2 位作者 米晓林 江明 杨毅 《制导与引信》 2024年第3期46-53,共8页
在导弹类金属-介质复合目标电磁散射特性求解过程中,采用常规迭代求解方法存在难以收敛以及内迭代边界积分区域重复求解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在传统有限元边界积分区域分解法(finite element boundary integral domain decomposition met... 在导弹类金属-介质复合目标电磁散射特性求解过程中,采用常规迭代求解方法存在难以收敛以及内迭代边界积分区域重复求解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在传统有限元边界积分区域分解法(finite element boundary integral 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FE-BI-DDM)的基础上,采用了更为灵活的多区多求解器的方法(multi domain multi solver method,MDMSM)。该方法对导弹类金属-介质复合目标中难以收敛的金属区域,使用快速直接求逆的方法求解,由于可以使用独立的网格模型进行电磁建模,避免了内迭代部分的模型重复建立过程,从而大幅减少了整体模型求解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相同计算精度的条件下,以不过多增加内存空间为前提,大幅缩短了导弹类目标的金属-介质复合模型的电磁求解时间。该方法为开展导弹类目标特性分析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边界积分区域分解法 多区多求解器方法 金属-介质复合目标 迭代求解 快速直接求解
下载PDF
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土壤表面与置于其上组合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特性仿真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玉清 刘鹏 +3 位作者 任新成 朱小敏 赵晔 杨鹏举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312,共10页
为了满足置于粗糙面之上组合目标雷达回波特性的数据采集、特征提取的需要,采用Topp模型和电介质复介电常数计算公式模拟土壤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应用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模拟土壤表面,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带限... 为了满足置于粗糙面之上组合目标雷达回波特性的数据采集、特征提取的需要,采用Topp模型和电介质复介电常数计算公式模拟土壤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应用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模拟土壤表面,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土壤表面与置于其上组合目标的复合散射,并仿真了复合散射系数的角分布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散射系数随散射角振荡地变化,在镜反射方向处产生散射增强效应;土壤表面高度起伏均方根越大,复合散射系数越大;分维越大,复合散射系数越大;湿度对复合散射系数影响虽小,但有固定的规律可循;组合目标尺度、介电常数、入射角对复合散射系数影响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标度区间、空间基频对复合散射系数基本上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散射 时域有限差分法 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 土壤表面 组合目标 复合散射系数
下载PDF
土壤表面与置于其上组合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任新成 刘鹏 +2 位作者 朱小敏 杨鹏举 赵晔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29-2635,共7页
为了满足置于粗糙面之上组合目标测量和检测的需要,该文分别采用Dobson半经验模型和电介质复介电常数公式表示土壤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应用指数型分布粗糙面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实际的土壤表面。通过与矩量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比较,验... 为了满足置于粗糙面之上组合目标测量和检测的需要,该文分别采用Dobson半经验模型和电介质复介电常数公式表示土壤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应用指数型分布粗糙面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实际的土壤表面。通过与矩量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粗糙面与目标复合散射问题的有效性,进而运用该方法研究了土壤表面与置于其上组合目标的复合散射,得出了复合散射系数的角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复合散射系数随散射角振荡地变化,在镜反射方向处发生散射增强效应;土壤表面高度起伏均方根越大,复合散射系数越大;相关长度越大,复合散射系数越小;湿度越大,复合散射系数越小;组合目标尺度、介电常数、入射角对复合散射系数影响比较复杂。该文结果可用于求解地、海粗糙面与置于其上任意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问题,与其它数值计算方法相比较,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既可获得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又可减少计算时间和内存占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散射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土壤表面 组合目标
下载PDF
大地土壤表面与浅埋多目标宽带复合电磁散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任新成 朱小敏 刘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7-54,共8页
为了满足浅埋于粗糙面下方多目标测量和检测的需要,采用土水混合物介电常数的Topp方程模型表示大地土壤的介电特性,应用指数型分布粗糙面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大地土壤表面,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大地土壤表面与浅埋多目标的宽带复... 为了满足浅埋于粗糙面下方多目标测量和检测的需要,采用土水混合物介电常数的Topp方程模型表示大地土壤的介电特性,应用指数型分布粗糙面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大地土壤表面,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大地土壤表面与浅埋多目标的宽带复合电磁散射,得出了复合散射系数的频率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复合散射系数随频率振荡地变化;随土壤表面均方根、土壤含水率、目标截面高度和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目标截面宽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电磁波入射角的变化较大且较为复杂;随土壤表面相关长度、目标埋藏深度、目标介电参数的变化较小但较为复杂.与其他数值计算方法相比较,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既可获得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又可减少计算时间和内存占用量,而且可以计算地、海粗糙面与附近任意多目标的宽带复合散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宽带复合电磁散射 大地土壤表面 多目标
下载PDF
多模式遥感智能信息与目标识别:微波视觉的物理智能 被引量:19
11
作者 金亚秋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0-716,共7页
多模式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发展,对天空地海环境目标信息感知与特征获取提出了新的挑战,空间遥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交叉是自动目标识别(ATR)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与重大应用领域。该文提出,在电磁波与目标相互作用的物理... 多模式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发展,对天空地海环境目标信息感知与特征获取提出了新的挑战,空间遥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交叉是自动目标识别(ATR)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与重大应用领域。该文提出,在电磁波与目标相互作用的物理背景下进行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研究,即“物理智能”,以发展在人眼不能识别的电磁频谱上形成信息感知的“微波视觉”,实现多模式遥感智能信息与目标识别。该文主要内容基于作者2019年8月15日在“雷达学报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上的学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微波视觉 物理智能 多模式遥感 自动目标识别
下载PDF
空间磁化等离子体非线性受激电磁辐射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海洋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电磁波和磁化等离子体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复杂,高功率电磁波调控电离层实验提供了研究非线性基本问题的主动方式.为构建空间磁化等离子体受激电磁辐射(stimulated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SEEs)体系,本文首先总结了磁化等离子体中可能... 电磁波和磁化等离子体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复杂,高功率电磁波调控电离层实验提供了研究非线性基本问题的主动方式.为构建空间磁化等离子体受激电磁辐射(stimulated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SEEs)体系,本文首先总结了磁化等离子体中可能发生的参量不稳定性;其次,回顾了近十年国际电离层加热激发SEEs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对受激布里渊散射、受激伯恩斯坦波散射、二次谐波激发进行总结;再次,围绕空间SEEs应用,分析了其与人工等离子体层、多尺度等离子体不规则体、能量转化波粒和波波相互作用、低频波激发等四方面的关系;最后,给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应用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电磁波 电离层加热 磁化等离子体 非线性效应 受激电磁辐射(SEEs)
下载PDF
W波段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传输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龙 肖江南 余建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实验研究了工作在W波段的正交频分复用毫米波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系统中应用了优化信道估计的符号内频域平均技术和减少信号峰均比的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扩频技术(DFT-Spread)来提高传输性能。实验成功地将21.2 Gb/s 84.5 GHz载频的16... 实验研究了工作在W波段的正交频分复用毫米波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系统中应用了优化信道估计的符号内频域平均技术和减少信号峰均比的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扩频技术(DFT-Spread)来提高传输性能。实验成功地将21.2 Gb/s 84.5 GHz载频的16QAM OFDM信号传输2 m的无线距离,误码率控制在7%冗余度的软判决纠错码门限内(比特误码率为3.8×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光载毫米波 符号内频域平均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扩频技术
下载PDF
三角网格的融合与优化及其在电磁散射计算中的应用
14
作者 丁娟娟 孙玉鑫 刘鹏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2-718,共7页
为实现数值计算中复合模型的三角网格融合、优化电磁散射计算,提出基于三角形求交、面元内角控制的网格模型融合与优化算法.通过两个独立模型中三角面元的交点计算和模块内点云的Delaunay剖分,获得初始融合网格,再通过查找、消除畸形面... 为实现数值计算中复合模型的三角网格融合、优化电磁散射计算,提出基于三角形求交、面元内角控制的网格模型融合与优化算法.通过两个独立模型中三角面元的交点计算和模块内点云的Delaunay剖分,获得初始融合网格,再通过查找、消除畸形面元来优化融合后的网格.一系列模型的测试表明,在保持网格采样信息与几何外观的前提下,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可稳健、有效地实现不同网格密度、不同结构特征的三角面元模型融合,去除畸形面元减少网格面元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融合 DELAUNAY剖分 畸形三角面元 电磁散射计算
下载PDF
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全球变化与大数据的遥感信息科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亚秋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共1页
全球变化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了解地球大气、气候、海洋、陆地、水文等时间(多年多季等)与空间(全球与区域)多尺度的定量定性科学信息,特别包括重大环境变化的特征信息、变化信息及其响应信息,如极端气候(... 全球变化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了解地球大气、气候、海洋、陆地、水文等时间(多年多季等)与空间(全球与区域)多尺度的定量定性科学信息,特别包括重大环境变化的特征信息、变化信息及其响应信息,如极端气候(高温、低温等)、突发频发自然灾害事件(暴雪冰冻、暴雨洪涝、干旱、沙暴、台风、地震、污染等)的检测、监测、预警与及时评估,土壤植被积雪冻土等陆地表和大气温湿度等季节变化对地表生态系统(如碳、氮释放与循环变化等)等是全球时空环境变化及其引起其他相关变化的科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极端气候 地球大气 循环变化 暴雨洪涝 自然灾害事件 信息科学研究 环境变化 氮释放 时空环境
原文传递
面向6G的高速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验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博宇 冯叶青 +5 位作者 李国强 贾俊连 张俊文 付杰尉 迟楠 朱伏生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太赫兹通信以其可提供更高速、更大容量和更安全的数据传输的独特优势,在未来6G中成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固态电子的太赫兹通信系统存在带宽受限、频谱响应不平坦等问题,需要先进的信号形式结合灵活高效的处理方法来提升系统性能... 太赫兹通信以其可提供更高速、更大容量和更安全的数据传输的独特优势,在未来6G中成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固态电子的太赫兹通信系统存在带宽受限、频谱响应不平坦等问题,需要先进的信号形式结合灵活高效的处理方法来提升系统性能。搭建了基于固态电子的G波段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通过采用比特-功率加载的离散多音(Bit and Power Loading-Discrete Multitone, BPL-DM)调制技术,实现了对系统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通信速率的灵活调整、自适应削波和基于三阶多项式的后均衡技术,解决了峰值功率约束带来的挑战,提升了整体传输性能,实现了在195 GHz中心频率下,单通道130 Gbit/s的通信线路速率。基于以上技术,为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搭建了4×4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太赫兹通信系统,总线路速率超过399 G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无线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离散多音调制 比特-功率加载 自适应削波
下载PDF
基于波前整形和自适应光学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超旭 徐迟 +1 位作者 施剑阳 迟楠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1,共6页
为了解决水下可见光通信中复杂的水下湍流、散射环境对光束造成的畸变而导致信号传输失败的问题,使用随机相位屏方法模拟了水下湍流信道,在发射端对光束进行波前整形实现远距离聚焦,接收端使用自适应相位恢复算法对接收端光斑进行恢复。... 为了解决水下可见光通信中复杂的水下湍流、散射环境对光束造成的畸变而导致信号传输失败的问题,使用随机相位屏方法模拟了水下湍流信道,在发射端对光束进行波前整形实现远距离聚焦,接收端使用自适应相位恢复算法对接收端光斑进行恢复。在1.2 m水下实验平台使用比特功率加载技术发射离散多音信号(discrete multi-tone, DMT)信号测量接收光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基于此,预测了100 m湍流环境下可见光信号的传输速率,与经过波前整形以及自适应相位恢复后的结果对比得到,所提出的方法可以使得水下可见光系统的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可见光通信 波前整形 随机相位屏 湍流 自适应光学
下载PDF
FY-3D MWRI在轨交叉辐射定标和海表温度反演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子翀 蒋耿明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在气候监测、海洋学研究、渔业经济研究和污染监测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成像仪(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MWRI)数据对海表温度进行了反演。首先,以全球降... 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在气候监测、海洋学研究、渔业经济研究和污染监测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成像仪(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MWRI)数据对海表温度进行了反演。首先,以全球降水测量(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卫星微波成像仪(GPM Microwave Imager,GMI)作为参考传感器,采用基于海洋微波辐射传输模型(radiative transfer model,RTM)的双差异方法对FY-3D MWRI进行交叉辐射定标,消除了其在轨辐射定标偏差,为精确反演海表温度奠定了基础;然后,在波段选择的基础上提出耦合微波海表发射率的海表温度多波段反演新算法,与传统的多波段反演算法相比,新反演算法的均方根误差从0.74 K减少至0.69 K;最后,用新反演算法从2020年的FY-3D MWRI数据反演得到全球的海表温度,并用时空匹配的iQuam浮标数据和GMI海表温度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误差分别为0.04±1.13 K和−0.07±1.18 K。另外,在相同的条件下,用传统多波段算法反演得到的海表温度的误差分别为0.30±1.17 K和0.10±1.17 K。新算法的理论精度和实际反演精度均优于传统的多波段算法,说明本文发展的耦合微波海表发射率的多通道反演新算法是有效和精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D星微波成像仪(FY-3D MWRI) 交叉辐射定标 微波海表发射率 海表温度反演新算法 精度验证
下载PDF
直接检测的全电子THz无线系统中混合PGS设计
19
作者 韩扬 田鹏 +6 位作者 王明旭 谭景文 徐思聪 张冰 魏怡 杨雄伟 余建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12期1313-1319,共7页
太赫兹通信由于具有极大的带宽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太赫兹系统中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也成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PGS)的方案对全电子元件构成的太赫兹系统进行优化,使用成对优化(PO)算法对完成概率整形(PS... 太赫兹通信由于具有极大的带宽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太赫兹系统中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也成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PGS)的方案对全电子元件构成的太赫兹系统进行优化,使用成对优化(PO)算法对完成概率整形(PS)后的16阶正交幅度调制(PS-16QAM)的星座点进行位置调整,获得所需的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的16阶正交振幅调制(PGS-16QAM)信号。通过测试PS-16QAM、几何整形后的16阶正交幅度调制(GS-16QAM)和PGS-16QAM在不同净速率下对16QAM的优化,验证了混合PGS具有最佳的优化效果。实验证明,当无线传输距离设置为2 m、NGMI阈值设置为0.92时,PGS-16QAM相较于传统的16QAM、PS-16QAM和GS-16QAM,净传输速率分别提升了15.6%、11.8%和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概率整形 几何整形 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 成对优化 归一化广义互信息
下载PDF
基于光子辅助的太赫兹MIMO系统的研究与展望
20
作者 张冰 余建军 《移动通信》 2024年第12期21-30,共10页
太赫兹频段(0.1~10 THz)通信与传统无线通信相比,在高速数据传输、透射与成像方面、医疗成像和药物检测、物联网以及6G通信[1]等领域的独特优势,使其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有望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在多个领域带来创新应用。但是太赫兹频... 太赫兹频段(0.1~10 THz)通信与传统无线通信相比,在高速数据传输、透射与成像方面、医疗成像和药物检测、物联网以及6G通信[1]等领域的独特优势,使其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有望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在多个领域带来创新应用。但是太赫兹频段信号也具有弱穿透性、强大气层衰减、电路和天线设计复杂以及信号处理复杂的特性使其当前发展受限,针对此项,结合基于光子辅助的太赫兹技术和天线MIMO技术,通过分析基于光子辅助的太赫兹MIMO系统的研究现状、关键器件以及关键技术,展望了太赫兹通信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太赫兹频段信号的未来应用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通信 光子辅助技术 MIMO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