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胡索乙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1
作者 徐婷 金昔陆 曹惠明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素 药理作用 镇痛机制 钙拮抗作用
下载PDF
问题导向教学法临床药学教学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何炜 刘振威 +2 位作者 顾宇彤 蔡映云 程能能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问题导向教学法 临床药学教学 医学教育 课前准备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3
作者 施文 王永铭 +2 位作者 程能能 陈斌艳 李端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2,共6页
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由于该类药物确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何提高疗效,有效预防不良反应也一直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研究、药品经济学、药物基因学、循... 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由于该类药物确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何提高疗效,有效预防不良反应也一直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研究、药品经济学、药物基因学、循证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对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预防、发展、转归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这将为临床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药物不良反应 机制 药品经济学 药物基因学
下载PDF
上海市口服降糖药用药的5年动态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汤文璐 王永铭 +2 位作者 杜文民 程能能 陈斌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93-495,共3页
目的 :了解上海市 4 6家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临床用药情况及发展趋势 ,探讨降糖药的合理选用和医药卫生资源更合理的利用。方法 :应用标准总金额排序法及用药人次排序法对上海市医院近 5年 (1996~ 2 0 0 0年 )口服降糖药的利用情况进行分... 目的 :了解上海市 4 6家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临床用药情况及发展趋势 ,探讨降糖药的合理选用和医药卫生资源更合理的利用。方法 :应用标准总金额排序法及用药人次排序法对上海市医院近 5年 (1996~ 2 0 0 0年 )口服降糖药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近 5年来 ,上海市口服降糖药用药金额和用药人次均有大幅度的增长 (增幅分别为 2 34.31%和 111.77% )。用药金额排序为格列齐特、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 ;用药人次排序为格列齐特、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结论 :5年间口服降糖药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服药人数大大增多 ,且人们更多选用了新型降糖药。在临床应用中磺脲类的格列齐特仍居主导地位 ;双胍类的二甲双胍用量增长很快 ;阿卡波糖用药人次与金额的同步性较差 ,临床应进一步掌握好合理用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糖尿病 临床药学 发展趋势 上海
下载PDF
国内42年文献源抗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汤文璐 王永铭 +2 位作者 杜文民 陈斌艳 程能能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53-758,共6页
目的 :探讨我国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有关特点 ,为临床用药提供资料。方法 :对个人呈报的ADR报告 ,参照国家卫生部ADR监测中心指定的原则列入分析文献源 ,ADR按世界卫生组织 (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的药物ADR... 目的 :探讨我国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有关特点 ,为临床用药提供资料。方法 :对个人呈报的ADR报告 ,参照国家卫生部ADR监测中心指定的原则列入分析文献源 ,ADR按世界卫生组织 (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的药物ADR分类方法分类 ,我们收集了国内 4 2a文献源抗糖尿病药物的ADR资料 ,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抗糖尿病药物ADR的发生男性、女性数量相当 ;从年龄结构来看 ,ADR发生集中于 4 5~ 74a年龄段。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是以代谢和营养障碍、神经系统损害、精神紊乱、胃肠系统损害为主 ,其中除胃肠系统损害主要由阿卡波糖引起外 ,其余以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占绝大多数 ;抗糖尿病药物的ADR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但亦有相当数量的ADR留有后遗症甚至死亡 ,其中以格列本脲和苯乙双胍引起的ADR预后较差。结论 :抗糖尿病药物ADR涉及系统广泛 ,有些后果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药 文献计量学 糖尿病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在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施文 王永铭 +2 位作者 李端 程能能 陈斌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3-235,共3页
关键词 流行病学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治疗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3
7
作者 杜文民 王永铭 +2 位作者 陈斌艳 范维琥 耿晓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4-439,共6页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药物在大范围人群应用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促进高血压人群的合理用药。方法:建立了一个社区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监测系统。统计血压控制率和药物不良反应,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27个变...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药物在大范围人群应用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促进高血压人群的合理用药。方法:建立了一个社区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监测系统。统计血压控制率和药物不良反应,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27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率很低(13.48%);服药依从性差、四药以上联合、糖尿病、吸烟、药物不良反应、心脑血管病是血压控制率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有经济来源、二药联合、非药物治疗是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率的保护因素。其中二药联合、非药物治疗是主要的独立保护因素。由各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看,不规则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次数远大于规则用药组;四药以上联合、服药依从性差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二药联合、非药物治疗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血压控制率 药物不良反应 LOGISTIC回归 社区高血压人群
下载PDF
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的诱导及病变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力弘 章蕴毅 +3 位作者 黄晞益 孙雅楠 贾永锋 李端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80-484,共5页
目的 :用ConA活化淋巴细胞的染色质免疫小鼠 ,建立稳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样自身免疫反应亢进小鼠模型 ,并进一步观察模型的各项改变。方法 :ConA活化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中提取活性染色质。每只以染色质 10 0 μg在d 0 ,14 ,2 8背... 目的 :用ConA活化淋巴细胞的染色质免疫小鼠 ,建立稳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样自身免疫反应亢进小鼠模型 ,并进一步观察模型的各项改变。方法 :ConA活化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中提取活性染色质。每只以染色质 10 0 μg在d 0 ,14 ,2 8背部皮内注射免疫小鼠 3次 ,建立SLE样自身免疫反应亢进小鼠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免疫后血清中抗自身抗体、总IgG的动态生成情况 ;用Hep 2细胞作抗核抗体核型检测。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小鼠尿蛋白含量 ;对小鼠肾脏做病理检查。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 ,用ELISA方法测定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水平。用 5 0 %溶血试验法测定血清中总补体含量。进行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 :模型小鼠血清抗核抗体 ,总IgG ,NO水平均升高 ,补体下降 ,血象中血小板减少 ,抗核抗体核型为均质型和胞浆型。小鼠有狼疮样肾炎 ,尿蛋白 ,腹腔巨噬细胞TNF α产生减少。结论 :自身活化染色质诱导的SLE样综合征小鼠模型具有与SLE类似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染色质 抗体 抗核 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氮 补体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喹诺酮类药物对离体兔软骨细胞的毒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萍 王永铭 +1 位作者 程能能 陈斌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1-335,共5页
目的 :评价几种喹诺酮类药物对幼龄兔软骨细胞的相对毒性 ,软骨毒性与浓度、时间、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兔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 ,观察细胞形态 ,四氮甲基唑蓝 (MTT)法评价细胞的增殖 ,二甲基亚甲蓝 (DMB)法评价细胞蛋白多糖的含量... 目的 :评价几种喹诺酮类药物对幼龄兔软骨细胞的相对毒性 ,软骨毒性与浓度、时间、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兔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 ,观察细胞形态 ,四氮甲基唑蓝 (MTT)法评价细胞的增殖 ,二甲基亚甲蓝 (DMB)法评价细胞蛋白多糖的含量。观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帕珠沙星对 1月龄兔软骨细胞的影响 ,及环丙沙星对 1,3,5月龄兔软骨细胞的影响。结果 :喹诺酮类药物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抑制细胞的增殖的作用依次为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 >帕珠沙星 ;对蛋白多糖含量的作用为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帕珠沙星 ;环丙沙星的抑制作用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兔年龄的增大而减少。结论 :喹诺酮类几种药物的软骨毒性存在着差异 ,且随浓度、时间、年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 软骨细胞 软骨毒性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4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施文 王永铭 +4 位作者 李端 李少丽 颜敏 陈斌艳 程能能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13-517,共5页
目的 :探讨 4种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6mo的成本和效果。方法 :4 6 1例病人随机分成 4组 ,双氯芬酸组 131例 ,服用双氯芬酸 75~ 10 0mg·d- 1,萘丁美酮组 131例 ,服用萘丁美酮 10 0 0mg·d- 1,美洛昔康组 14 4... 目的 :探讨 4种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6mo的成本和效果。方法 :4 6 1例病人随机分成 4组 ,双氯芬酸组 131例 ,服用双氯芬酸 75~ 10 0mg·d- 1,萘丁美酮组 131例 ,服用萘丁美酮 10 0 0mg·d- 1,美洛昔康组 14 4例 ,服用美洛昔康 15mg·d- 1,塞来昔布组 5 5例 ,服用塞来昔布 2 0 0mg·d- 1,疗程均为 6mo。运用成本 -效果分析对 4组病人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 4组完成疗程病例数分别为12 5 ,12 7,139和 5 5例。在疗程结束时 ,4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塞来昔布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其他 3组 (P <0 .0 1)。 4组总成本分别为(14 0 0±s 32 6 ) ,(15 31± 36 ) ,(2 0 18± 5 2 7) ,(32 2 5±76 7)元 ;成本 -效果比为 (2 0 4 1± 6 12 ) ,(2 5 6 0±6 81) ,(2 985± 70 6 ) ,(4 6 6 7± 1389)元·例 - 1;经敏感度分析后的成本 -效果比为 (1896± 4 5 5 ) ,(2 36 6±6 38) ,(2 6 6 9± 5 89) ,(3978± 96 3)元·例 - 1。结论 :双氯芬酸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较佳方案 ,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 ,偏重考虑药物安全性 ,塞来昔布也是一个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消炎药 非甾类 经济学 药学 成本及成本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
下载PDF
不仅是“益母”草:益母草的心脏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新华 辛宏 朱依谆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8-584,共7页
益母草作为一种传统的妇科中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心血管方面,益母草能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提高心功能,其机制主要是在氧化应激状态下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活性氧簇生成发挥抗氧化作用。益母草心脏... 益母草作为一种传统的妇科中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心血管方面,益母草能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提高心功能,其机制主要是在氧化应激状态下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活性氧簇生成发挥抗氧化作用。益母草心脏保护作用的另一机制是促进血管发生。临床试验也表明,益母草能抑制冠心病人的血小板聚集,起抗凝、抗血栓形成作用,从而改善血流变学参数。本文根据目前研究进展,对益母草的心脏保护作用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心血管保护 氧化应激 血管发生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施文 王永铭 +4 位作者 李端 李少丽 颜敏 程能能 陈斌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27-331,共5页
目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和布洛芬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每组30例。其中对乙酰氨基酚组口服1300mg,bid;双氯芬酸钠组口服25mg,tid;美洛昔康组口服7.5mg,qd;布洛芬组口服... 目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和布洛芬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每组30例。其中对乙酰氨基酚组口服1300mg,bid;双氯芬酸钠组口服25mg,tid;美洛昔康组口服7.5mg,qd;布洛芬组口服300mg,bid,共观察4周。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组的有效率为73.33%,双氯芬酸钠组为76.67%,美洛昔康组为76.67%,布洛芬组为70.00%,各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4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部分项目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以3种非甾体抗炎药尤为显著。结论经4种药物治疗,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4种药物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临床长期运用要注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氨基酚 非甾体抗炎药 治疗 骨关节炎 疗效观察 安全性
下载PDF
30例健康志愿者口服双环醇片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计焱焱 程能能 姚光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口服双环醇片剂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30名健康志愿者 ,随机分成 2 5、 5 0、10 0mg3个剂量组 ,分别给予单一剂量、多次剂量、餐前、餐后给药 ,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 ,用3p97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 药代动力... 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口服双环醇片剂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30名健康志愿者 ,随机分成 2 5、 5 0、10 0mg3个剂量组 ,分别给予单一剂量、多次剂量、餐前、餐后给药 ,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 ,用3p97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 药代动力学符合一房室模型及一级动力学消除规律 ,3个剂量单次给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 1/2 )ka(0 .84±0 .6 8)、(0 .33± 0 .0 9)、(1.19± 10 .9)h。t( 1/2 )ke为(6 .2 6± 6 .2 4 )、(6 .17± 2 .0 1)、(4.6 6± 1.2 1)h。Vd/F 为 (45 5 .0 2± 135 .35 )、(6 2 2 .94± 32 5 .37)、(6 88.83± 30 8.14 )L。CL/F为 (93.4 5± 6 7.6 6 )、(83.31± 71.97)、(10 4 .30± 4 5 .76 )L·h- 1。cmax和AUC与剂量成正比。单次和多次口服双环醇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体内无蓄积现象。餐前、餐后的cmax分别为 (15 1.2 6± 39.0 0 )和 (2 2 2 .6 4± 4 3.2 2 ) μg·L- 1(P<0 .0 1) ,但AUC0~∞ 无明显差异 ,这可能与双环醇片剂的脂溶性有关。结论 双环醇片剂的药代动力学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线性动力学
下载PDF
布洛芬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分析和判别(英文) 被引量:6
14
作者 施文 王永铭 +2 位作者 陈斌艳 李端 程能能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2,共6页
目的 :观察分析布洛芬的不良反应和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 ,回顾性访问的方法调查了上海市 9家医院的风湿科门诊病人 ,采用R×C χ2 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分... 目的 :观察分析布洛芬的不良反应和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 ,回顾性访问的方法调查了上海市 9家医院的风湿科门诊病人 ,采用R×C χ2 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分析引起布洛芬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 ,并建立判别方程。结果 :共 447位病人入选本次调查 ,其中有 1 4 4例(32 .2 % )发生不良反应。经过分析判别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用药史”、“疾病家族史”、“服用可乐的时间”、“与服药以前半年的健康状况比较”、“过去 4wk内感到心情抑郁的程度”、“在服药NSAIDs前 4wk内感到筋疲力尽的程度”、“觉得无助从而影响生活质量”、“觉得无法自控从而影响生活质量”、“觉得仇视从而影响生活质量”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进一步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8个因子“合并用药史”、“吸烟史”、“能接受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对服药前自身健康的总体评价”、“可乐的服药时间”、“与服药以前半年的健康状况比较”、“健康状况对活动影响 (第 1主成分 )”、“个人财务对生活的影响”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同时得出了引起布洛芬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以及判别方程并进行了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LOGISTIC模型 消炎药 非甾类 回顾性研究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人群生活质量及知信行的调查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杜文民 王永铭 +2 位作者 陈斌艳 范维琥 耿晓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91-193,共3页
目的 :了解我国社区高血压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知 (Knowledge)、信 (Belief)、行 (Practice)的情况。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和知、信、行调查表。结果 :由生活质量来看 ,用药组、不规则用药组、规则用药组的得分均低于未用药组 ,说明抗... 目的 :了解我国社区高血压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知 (Knowledge)、信 (Belief)、行 (Practice)的情况。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和知、信、行调查表。结果 :由生活质量来看 ,用药组、不规则用药组、规则用药组的得分均低于未用药组 ,说明抗高血压药物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联合用药组的得分则高于未用药组 ,说明联合用药降低了不良反应 ,提高了生活质量 ;高血压总知识得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知识得分与亲友有无高血压患者、亲友有无医务工作者、文化程度正相关。从知识来源分析 ,认为医务人员、医学书籍传播知识最可信的比较多 ,这就要求在知识的传播中要充分利用医务人员和医学书籍。信念得分的回归分析发现 ,信念得分的高低与知识得分呈正相关 ,证明良好的信念是建立于良好的知识之上的。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联合用药降低了不良反应 ,提高了生活质量 ;社区高血压人群中 ,只有在较高的知识得分的基础上 ,才能建立良好的知识 ,促进正确的信念 ,并进一步指导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生活质量 知识-信念-行为 社区调查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队列研究的样本量估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施文 王永铭 +3 位作者 程能能 陈斌艳 李端 钱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估算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队列研究的样本量,为临床科研设计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及统计分析计划选择样本量的估算方法,多种估算方法相结合,提出几种方案以供决策和选择。结果:依据文献资料数据以及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计... 目的:估算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队列研究的样本量,为临床科研设计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及统计分析计划选择样本量的估算方法,多种估算方法相结合,提出几种方案以供决策和选择。结果:依据文献资料数据以及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计算并给了多种前提条件下的最小观测例数。结论:在考虑样本增量的条件下,根据本研究的具体情况确定每一平行组观测例数为150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实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不良反应 队列研究 样本量
下载PDF
黄杨宁改进片增加动物冠脉流量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章蕴毅 王锦平 +3 位作者 李佩芬 陈滨凌 李端 袁厚亮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10-313,共4页
目的:比较黄杨宁改进片和黄杨宁片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方法:猫经心房直接插管,测量静脉窦的血流量以反映冠脉流量;利用垂体后叶素引起心肌急性缺血,观察黄杨宁改进片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观察黄杨宁改进片对乌头碱诱发的心... 目的:比较黄杨宁改进片和黄杨宁片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方法:猫经心房直接插管,测量静脉窦的血流量以反映冠脉流量;利用垂体后叶素引起心肌急性缺血,观察黄杨宁改进片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观察黄杨宁改进片对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①经胃直接给予黄杨宁改进片4mg/kg能显著提高猫冠脉流量,其峰值在给药后的min3,作用维持10min左右;2mg/kg黄杨宁改进片对冠脉流量的作用仅在给药后的min5~8时有显著意义。黄杨宁片4mg/kg也有作用,其效果虽小于同等剂量的黄杨宁改进片,但无统计学意义;②经胃直接给予黄杨宁片能减少由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电图ST段抬高。黄杨宁改进片5 mg/kg组在15s时起效并维持3 min,2.5 mg/kg黄杨宁改进片组和5 mg/kg黄杨宁片在30s时起效,分别维持2min和1min;③经胃直接给予黄杨宁改进片2.5,5mg/kg和黄杨宁片5mg/kg均能显著缩短由乌头碱诱发的心率失常持续时间,同等剂量下,黄杨宁改进片缩短心律失常时间与黄杨宁片有显著差异。结论:黄杨宁改进片能增加冠脉流量,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电图ST段改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与黄杨宁片相比,在同等剂量下,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杨宁碱 心律失常 黄杨宁改进片 冠脉流量 心电图 ST段改变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流感药——奥司他韦 被引量:30
18
作者 程能能 陈斌艳 王永铭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5-59,共5页
关键词 抗流感药 口服药 奥司他韦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危险性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汤文璐 王永铭 +1 位作者 程能能 陈斌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7-10,13,共5页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危险性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药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汤文璐 王永铭 +2 位作者 杜文民 程能能 陈斌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评价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不同药物治疗方式中不同用药方案所产生的经济结果。方法: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分别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和应用胰岛素治疗两种治疗方式中各3种主要的用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格列齐特、二甲双胍联合用药... 目的:评价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不同药物治疗方式中不同用药方案所产生的经济结果。方法: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分别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和应用胰岛素治疗两种治疗方式中各3种主要的用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格列齐特、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是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方式中的较优方案;格列齐特、阿卡波糖、胰岛素联合用药是应用胰岛素的药物治疗方式中的较优方案。结论: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老年糖尿病 药物治疗 格列齐特 胰岛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