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殊临床表型及特殊人群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现状
1
作者 韩冰 涂传涛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4期16-21,共6页
随着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报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再认为是少见疾病。对典型表现的AIH患者可遵循指南进行诊断与治疗。然而,AIH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少部分特殊人群或特殊临床表型的患者... 随着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报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再认为是少见疾病。对典型表现的AIH患者可遵循指南进行诊断与治疗。然而,AIH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少部分特殊人群或特殊临床表型的患者,临床诊治仍面临困难与挑战。临床实践中,尤其应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个体化精准施策。本文基于相关临床最新进展并结合最新指南共识的意见,就如何准确把握这类特殊临床问题以及实施个体化的处理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免疫抑制剂 特殊人群 治疗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大麻二酚调控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炎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
2
作者 韩冰 任建峰 涂传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炎中肝脏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A模型组、CBD实验组(低剂量5 mg/kg、中剂量15 mg/kg、高剂量30 mg/... 目的探讨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炎中肝脏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A模型组、CBD实验组(低剂量5 mg/kg、中剂量15 mg/kg、高剂量30 mg/kg)。实验结束后称取小鼠肝重,取外周血测定ALT和AST水平,ELISA法测定肝内细胞因子TNF-α、IL-6、TGF-β和IL-10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肝脏中巨噬细胞的分型和比例。结果ConA模型组小鼠肝重较正常对照组减轻,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P<0.01),肝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升高,TGF-β和IL-10水平降低(P<0.05),同时M1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下降(P<0.05)。与ConA模型组相比,CBD实验组小鼠肝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血清ALT和AST水平下降,以中、高剂量组下降更显著(P<0.01和P<0.05),同时小鼠肝内TNF-α和IL-6水平下降,TGF-β和IL-10水平升高,中、高剂量组TNF-α、IL-6下降以及TGF-β升高更显著(P<0.05)。另外,低、中剂量CBD实验组M1型巨噬细胞比例下降,M2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以中剂量实验组M2型巨噬细胞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CBD可以通过促进肝脏中巨噬细胞M1向M2极化来缓解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免疫性肝炎 大麻二酚 巨噬细胞 极化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抗病毒治疗伴发溃疡性回结肠炎1例报道 被引量:1
3
作者 程计林 黄绍萍 +4 位作者 马学东 赵玉洁 唐荣 史佩炯 冯艳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147-1149,共3页
肝炎肝硬化大便潜血阳性临床诊断首先考虑的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没有内镜检查,肝炎肝硬化合并溃疡性回结肠炎症极易被漏诊。国外一些个例报道证实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可以诱发或加重炎症性肠病,然而,涉及肝炎肝硬化乙型代偿期核苷(... 肝炎肝硬化大便潜血阳性临床诊断首先考虑的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没有内镜检查,肝炎肝硬化合并溃疡性回结肠炎症极易被漏诊。国外一些个例报道证实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可以诱发或加重炎症性肠病,然而,涉及肝炎肝硬化乙型代偿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溃疡性回结肠炎的国内外报道尚未见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核苷(类)药 炎症性肠病
下载PDF
Notch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方园 涂传涛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4期23-28,共6页
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肝病可经过肝纤维化阶段最终进展至肝硬化,而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是可逆转的。因此,除强调针对肝病的基础病因防治外,临床中还迫切需要抗肝纤维化治疗。然而,目前尚缺乏公认... 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肝病可经过肝纤维化阶段最终进展至肝硬化,而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是可逆转的。因此,除强调针对肝病的基础病因防治外,临床中还迫切需要抗肝纤维化治疗。然而,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肝纤维化形成、进展和逆转的细胞分子机制,从而开发针对特异性靶点的药物,最终实现临床转化。Notch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近年来倍受关注,其可能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新的潜在靶点,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就Notch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Notch信号转导通路 肝星状细胞 巨噬细胞 肝细胞 肝祖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