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60
1
作者 门雪娇 陈玮琪 +29 位作者 许玉园 朱以诚 胡文立 程忻 柏峰 王丽华 毛玲 曲辉 吕佩源 刘军 孙中武 孙莉 李玉生 吴中亮 吴丹红 吴波 谷文萍 范玉华 周国钰 倪俊 高峰 黄仕雄 曹勇军 彭丹涛 谢春明 蔡志友 徐运 王伊龙 陆正齐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5期508-514,共7页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类型,最早由Caplan[1]于1989年提出,Caplan认为BAD是一个“被忽视的、疏于研究且未被应用的概念”。常见的穿支动脉包括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类型,最早由Caplan[1]于1989年提出,Caplan认为BAD是一个“被忽视的、疏于研究且未被应用的概念”。常见的穿支动脉包括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LSA)、脑桥旁正中动脉(paramedian pontine arteries,P PA)、丘脑膝状体动脉、脉络膜前动脉、Heubner’s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等。BAD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病因的10%~15%,临床上多表现为以进行性运动功能缺失(progressive motor deficiency,PDM)为主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多发生在发病48~72 h,临床预后差[2-3]。传统影像学很难发现BAD的血管病变,导致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基于临床及头颅MRI表现,目前临床研究较多的是发生在LSA和PPA部位的B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缺血性卒中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内源性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任传成 时芳芳 +1 位作者 靳峥 章军建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7-360,共4页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并不多,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卒中单元、抗血小板治疗得到了认可,而脑保护治疗虽然经基础研究证实有效,但临床运用并没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并不多,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卒中单元、抗血小板治疗得到了认可,而脑保护治疗虽然经基础研究证实有效,但临床运用并没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源性给予脑保护药物常常作用于单一靶点,而脑缺血损害的病理生理涉及多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保护治疗 内源性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缺血性脑血管病 抗血小板治疗 脑保护药物 脑缺血损害 高发病率
原文传递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
3
作者 任传成 谢连红 +2 位作者 孟令平 周玲 余桂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214-1215,共2页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脑梗死 安全性 病人 溶栓治疗 R-TPA 发病后 FDA MRI
原文传递
α-核突触蛋白和自噬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康永 石际俊 +2 位作者 倪夏珺 沈黎玮 刘春风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α-核突触蛋白(α-synuclein)是路易小体的重要组分与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如何调控其表达一直是阐明其致病机制以及防治的研究热点。在蛋白质量调控系统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和自噬-溶酶体途径(ALP)都参与了α-核突触蛋... α-核突触蛋白(α-synuclein)是路易小体的重要组分与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如何调控其表达一直是阐明其致病机制以及防治的研究热点。在蛋白质量调控系统中,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和自噬-溶酶体途径(ALP)都参与了α-核突触蛋白的降解。在老化、外源性毒素和基因突变等情况下,UPS和ALP都可以被诱导。如果上述两条途径,尤其是自噬出现功能障碍就会导致神经变性和细胞死亡。因而,通过调控自噬进而促进易聚集蛋白α-核突触蛋白的清除成为延缓PD疾病进展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核突触蛋白 自噬
原文传递
线粒体突变与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 被引量:5
5
作者 白亚辉 任传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3-876,共4页
耳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相当一部分由遗传因素引起。关于遗传性聋的总发病率在我国还没有可靠的统计资料,在发达国家,60%的耳聋因遗传缺陷引起,发生率约为1/800—1/1000。遗传性聋是指因... 耳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相当一部分由遗传因素引起。关于遗传性聋的总发病率在我国还没有可靠的统计资料,在发达国家,60%的耳聋因遗传缺陷引起,发生率约为1/800—1/1000。遗传性聋是指因遗传因素造成的内耳畸形或内耳毛细胞功能失常所导致的先天或迟发的感音神经性聋。目前至少有一半的严重先天性聋和部分的后天无诱因的渐进性聋是由遗传因素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聋 非综合征型 线粒体突变 遗传因素 感音神经性聋 先天性聋 耳鼻咽喉科 内耳毛细胞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的更为稳定可靠的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任传成 杨立刚 +1 位作者 靳峥 章军建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9-654,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脑缺血研究模型。方法(1)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dMCAO)模型的制作:SD大鼠(270—350g),异氟烷麻醉,永久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0min即制作成功dMCAO模型。(2)模型的评定:分别于术后...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脑缺血研究模型。方法(1)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dMCAO)模型的制作:SD大鼠(270—350g),异氟烷麻醉,永久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0min即制作成功dMCAO模型。(2)模型的评定:分别于术后10h行PET扫描、术后24h行MRI扫描;术后48h行1Trc染色进行梗死面积的评定;分别于术前,术后1、2、7、10、14、21、30、37、44、51、60d进行行为学评定;CV染色评定细胞受损情况;并计算死亡率。结果MRI测定梗死面积为45.30%±2.35%(95%可信限:42.94~47.86),TTC测得梗死面积为43.39%±2.33%(95%可信限:40.94~45.84),PET测得缺血面积为54.50%±3.15%(95%可信限:49.49~59.51)。术后60dCV染色测得梗死面积为30.10%±2.22%(95%可信限:28.05—32.15),行为学评定:基线评分两组无差异,60d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各时间点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模型制作过程中无个体排除,无死亡。结论30min一过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加永久性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远端所产生的dMCAO模型稳定、可靠,适用于脑缺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脑缺血 疾病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