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Th1/Th2及CD28^+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9
1
作者 周韵娇 李鹏 +2 位作者 张丽红 钱英俊 牛建英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外周血Th1/Th2及CD28+细胞百分率的变化在疾病进程中可能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CGN患者及30名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Th1/Th2和CD28+细胞的百分率,用SPSS 16.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外周血Th1/Th2及CD28+细胞百分率的变化在疾病进程中可能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CGN患者及30名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Th1/Th2和CD28+细胞的百分率,用SPSS 16.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GN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Th1和Th2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h1/Th2比值明显增高(P<0.05);CGN患者CD28+、CD4+CD28+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 CGN患者体内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活化受限,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h1和Th2细胞失衡,通过对CGN患者外周血Th1/Th2及CD28+细胞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细胞 CD28^+细胞 流式细胞术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IL-17和IL-23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周韵娇 张丽红 +2 位作者 李鹏 叶鲜妩 牛建英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变化,探讨其在PNS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次就诊并激素治疗有效的PNS住院患者35例(实验组),按常规剂量给予强的松治疗;选取同期健...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的变化,探讨其在PNS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次就诊并激素治疗有效的PNS住院患者35例(实验组),按常规剂量给予强的松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PNS患者治疗前和完全缓解时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和24 h尿液中IL-17、IL-23、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别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NS患者外周血CD3+、CD3+CD4+细胞数减少(P<0.05),血清IL-17、IL-6和24 h尿液中IL-17、IL-23、IL-6水平明显增加(P<0.05);经治疗,PNS患者CD3+、CD3+CD4+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24 h尿液中IL-17、IL-23、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NS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和24 h尿液IL-17、IL-23水平均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 IL-17和IL-23可能与PNS患者大量蛋白尿的形成有关;激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PN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T细胞亚群失衡;监测PNS患者血清和24 h尿液中IL-17和IL-23的水平,可能有助于病情的判断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6 T细胞亚群 24H尿蛋白定量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遗传性肾间质疾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红 钟晓菁 牛建英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8-370,共3页
遗传性肾间质疾病的发病率低,通常起病隐匿,患者可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有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最终进展为慢性肾衰竭。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明确的家族史,依赖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认识,及对基因连锁、变异进行相关检测是确... 遗传性肾间质疾病的发病率低,通常起病隐匿,患者可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有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最终进展为慢性肾衰竭。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明确的家族史,依赖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认识,及对基因连锁、变异进行相关检测是确诊的依据。无确切的诊断手段,因此,易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肾间质疾病 髓质囊性肾病 尿调节蛋白相关肾脏疾病
下载PDF
心肾综合征的诊断处理 被引量:3
4
作者 牛建英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49,共2页
心肾综合征(CRS)是指心脏或肾脏中一个器官的功能不全导致另一个器官严重而持久的功能损害,反映了心肾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性.临床CRS并不少见,约25%的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合并出现CRS的... 心肾综合征(CRS)是指心脏或肾脏中一个器官的功能不全导致另一个器官严重而持久的功能损害,反映了心肾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性.临床CRS并不少见,约25%的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合并出现CRS的更为多见.目前对CRS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一共存性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综合征 分型 治疗
下载PDF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勇 金晓红 牛建英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537-538,共2页
目前,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患病人数呈增加趋势,但是控制率仅约35%。高血压危害极其严重,它是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最终可导致死亡。在慢性肾脏疾病(CKD)及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问题更为突出。... 目前,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患病人数呈增加趋势,但是控制率仅约35%。高血压危害极其严重,它是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最终可导致死亡。在慢性肾脏疾病(CKD)及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问题更为突出。MDRD研究显示,在各种CKD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可高达65%~90%。高血压显著地增加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加快肾功能恶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终末期肾脏疾病 治疗 慢性肾脏疾病 高血压患者 心血管事件 肾功能恶化 患病人数
下载PDF
肾康栓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对甲酚和硫酸吲哚酚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鹏 钟晓菁 +3 位作者 张丽红 余莹 牛建英 覃乔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959-961,共3页
目的:探讨肾康栓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indoxylsulfate,IS)、硫酸对甲酚(p-cresylsulfate,PCS)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KD3~4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肾康栓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indoxylsulfate,IS)、硫酸对甲酚(p-cresylsulfate,PCS)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KD3~4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栓;8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生化指标变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HPLC-ESI-MS/MS)法测定两组血清IS及PCS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肾康栓组血清IS、PCS均显著降低,对照组仅PCS轻度降低(P<0.05)。结论:CKD患者采用肾康栓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症状,减轻或延缓肾功能损害,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康栓 硫酸吲哚酚 硫酸对甲酚
下载PDF
老年单纯性肾囊肿人群并发高血压及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鹏 钟晓菁 +2 位作者 范伟峰 吴青 牛建英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4期702-705,72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单纯性肾囊肿(SRC)与高血压和肾功能下降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12月,纳入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60岁体检人群14173例。根据肾脏B超结果分为SRC组和无SRC组,比较2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 目的探讨老年人单纯性肾囊肿(SRC)与高血压和肾功能下降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12月,纳入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60岁体检人群14173例。根据肾脏B超结果分为SRC组和无SRC组,比较2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常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SUA)、空腹血糖、胆固醇(TC)1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尿常规等。分析SRC合并高血压和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2646例受试者,年龄60~97岁,平均(69.3±7.2)岁,SRC患病率为13.68%(1730/12646)。年龄、性别、SCr、TC、肾结石和高血压是SRC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TG、糖尿病及多发肾囊肿是SRC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SCr、BUN、SUA、蛋白尿和高血压是SRC合并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UA、TG、糖尿病及多发肾囊肿可能是SRC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SCr、BUN、SUA、蛋白尿和高血压可能是SRC合并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肾囊肿 危险因素 高血压 肾功能下降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社冉 牛建英 顾勇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635-638,共4页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发病率及患病率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据美国肾病数据登记系统(the Unit-ed State...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发病率及患病率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据美国肾病数据登记系统(the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USRDS)显示,在2010年,美国ESRD患者达到594374例,产生的医疗费用为475亿美元[1]。根据中国透析登记,截止2011年,全国透析总人数达248628例,其中血液透析患者221628例,腹膜透析患者27000例,还有绝大部分 ESRD 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未能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糖尿病是引起 CKD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欧美国家 ESRD的首位病因。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疾病,1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可出现,部分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已存在肾损害。由于糖尿病是一个常见病,糖尿病患者也可合并发生非糖尿病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s,NDRD)。对糖尿病患者进行 CKD 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延缓其进展,降低ESRD发病率,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意义重大。这也成为近几年内分泌学及肾脏病学领域研究焦点。本文主要就该领域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流行病学 ESRD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 diseases 非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56例肾淀粉样变性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覃乔静 常凯利 +1 位作者 赵仲华 刘学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分析肾淀粉样变性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肾活检病例中确诊的56例肾淀粉样变性,经免疫染色检测肾组织中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及淀粉样蛋白A(a... 目的分析肾淀粉样变性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2007年1月至2016年7月肾活检病例中确诊的56例肾淀粉样变性,经免疫染色检测肾组织中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及淀粉样蛋白A(amyloid A,AA)的表达,并分析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56例肾淀粉样变性的发病年龄为(58.6±9.3)岁,高峰年龄段为50~69岁。42例(75.0%)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0例(17.9%)伴2个或以上多器官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及电镜检查显示淀粉样物广泛沉积于肾小球、肾小管基膜、间质及血管壁,肾小球重度沉积者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高于轻度沉积者。43例(76.8%)为AL型(36例ALλ型、7例ALκ型),3例(5.4%)为AA型,其余10例(17.9%)免疫染色均为阴性。46例确定分型的病例中,免疫染色显示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轻度沉积于各型尤其ALλ型,电镜下多未发现电子致密物沉积,提示为非特异性沉积。电镜检查显著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结论ALλ型是本组肾淀粉样变性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电镜检查可显著提高其早期病变的确诊率;应常规应用免疫染色确定前体蛋白类型,必要时应进行质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肾脏 病理分型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激素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IgA肾病44例
10
作者 徐旭东 顾勇 +1 位作者 张绮 牛建英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23,共2页
为观察宁泌泰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对照组22例服用激素治疗,治疗组22例采用激素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为观察宁泌泰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对照组22例服用激素治疗,治疗组22例采用激素联合宁泌泰胶囊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宁泌泰胶囊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Rac1及Cdc42在肾上腺髓质肽(AM)缓解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所诱导足细胞损伤中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覃乔静 常凯利 +3 位作者 孟利霞 董楠 赵仲华 刘学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6-505,共10页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肽(adrenomedullin,AM)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所诱导受损足细胞的作用以及Rac1/Cdc42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肾足细胞株分为对照组、PAN处理组(100μg/mL)、PAN联合AM...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肽(adrenomedullin,AM)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所诱导受损足细胞的作用以及Rac1/Cdc42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肾足细胞株分为对照组、PAN处理组(100μg/mL)、PAN联合AM处理组(10-7mol/L)及PAN联合AM和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10-6mol/L)处理组。经一次性腹腔注射PAN(150 mg/kg)建立大鼠足细胞损伤模型,每天经尾静脉注射AM蛋白(66μg/kg)进行干预。SDS-PAGE法检测尿蛋白水平,电镜观察足细胞足突宽度变化,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或Western blot观察足细胞特异性骨架蛋白(synaptopodin、nephrin)、Rac1及Cdc42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synaptopodin、nephrin的mRNA表达,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拉下实验(GST-pull down assay)法检测Rac1及Cdc42活性变化。结果PAN在体内、外均显著降低synaptopodin、nephrin的蛋白或/及mRNA表达水平,且显著升高desmin表达;大鼠PAN肾病模型的尿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足突宽度显著增加;PAN显著降低Rac1、Cdc42总蛋白及活性水平。上述由PAN所介导的效应被AM显著抑制;H89显著阻断AM的体外作用。结论AM主要通过PKA通路促进受损足细胞的修复,该保护机制与AM调控Rac1/Cdc42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肽(AM) Rho GTPases 足细胞 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 细胞骨架蛋白 大鼠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菡青 牛建英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0-574,共5页
近年来,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攀升。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与发展,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大幅延长。肾功能水平与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它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迄今为止,临床上有诸多评估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的指标,本... 近年来,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攀升。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与发展,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大幅延长。肾功能水平与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它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迄今为止,临床上有诸多评估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的指标,本文就此进行阐述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肾功能 评估
下载PDF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合并横纹肌溶解症一例
13
作者 邓皇英 牛建英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0-21,共2页
患者,男,69岁,因“反复四肢乏力发作半年,再发2天”于2015年3月16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因“感冒”就诊,发现低钾血症(具体不详),当时伴有四肢乏力,未查动脉血气。抗感染及静脉口服补充氯化钾后症状好转,血钾恢复正常。
关键词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横纹肌溶解症 四肢乏力 低钾血症 动脉血气 氯化钾 抗感染 患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口服降血糖药物选择及剂量调整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建英 陈瑜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5-28,共4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终末期肾脏病的最主要病因之一。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规范诊疗、合理用药、细化管理等问题仍有待解决。随着新型降血糖药物的上市和应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策略不断更新。... 糖尿病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终末期肾脏病的最主要病因之一。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规范诊疗、合理用药、细化管理等问题仍有待解决。随着新型降血糖药物的上市和应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策略不断更新。严格控制血糖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然而,随着肾功能减退,患者体内降血糖药物蓄积,药物不良反应和低血糖事件会增加。所以,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如何有效且安全地使用降血糖药物至关重要。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就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的口服降血糖药物选择及剂量调整要求作一概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口服降血糖药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关节不痛也有害,高尿酸扎肾又扎心
15
作者 钟晓菁 牛建英 《康复》 2024年第2期48-49,共2页
很多年轻人在喝奶茶、吃海鲜后会关节疼痛,到医院一查才知道自己得了痛风。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还有很多人对这个病不了解,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尿酸偏高也是一脸惜:“如果我平时没感觉,还需要到... 很多年轻人在喝奶茶、吃海鲜后会关节疼痛,到医院一查才知道自己得了痛风。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还有很多人对这个病不了解,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尿酸偏高也是一脸惜:“如果我平时没感觉,还需要到医院诊治吗?”本期“专家门诊”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常见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门诊 高尿酸血症 关节疼痛 痛风 年轻化 患病率 不痛 常见病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联 被引量:18
16
作者 钟晓菁 吴青 +4 位作者 张丽红 范伟峰 罗丽红 顾勇 牛建英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血红蛋白难以维持稳定。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红蛋白变异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关联,为探索并制定更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9个月,每月检测... 目的: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血红蛋白难以维持稳定。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红蛋白变异性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关联,为探索并制定更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9个月,每月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对血红蛋白及各变异性指标组间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标准差、变异系数(%)、差值平均值;而血红蛋白平均值为其保护性因素。影响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影响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差值平均值。生存回归显示血红蛋白差值平均值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平均值为保护性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血红蛋白波动,其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相关性可能因判断血红蛋白变异性的标准不同而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脑血管事件 死亡 血红蛋白变异性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因素及黄芪注射液对其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青 沈泉泉 +4 位作者 范伟峰 张丽红 罗丽红 牛建英 顾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血液透析过程中滴注黄芪注射液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血液净化中心5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指标包括人体学测量、血生化指标、透析充分性指标(eKt/V)、氧化...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血液透析过程中滴注黄芪注射液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血液净化中心5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指标包括人体学测量、血生化指标、透析充分性指标(eKt/V)、氧化应激指标(AOPP、MDA)等。同时,观察血透过程中予以黄芪注射液滴注维持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1)AOPP与干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三酰甘油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eKt/V呈负相关(P<0.05);MDA与干体重、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是影响AOPP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是影响MDA的独立危险因素;(2)透后AOPP较透前明显升高(P<0.05),透后MDA较透前也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应用黄芪注射液后透析前后AOPP差值较未用药时明显减少(P<0.05)。结论:(1)维持性血透患者氧化应激状态与营养不良、脂代谢紊乱、透析充分性相关,其中三酰甘油、BMI是影响氧化应激的独立危险因素;(2)透析过程能加重氧化应激状态;(3)滴注黄芪注射液能部分改善透析过程中的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氧化应激 黄芪注射液
下载PDF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血压节律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莹 牛建英 +4 位作者 范伟锋 罗丽红 钱英俊 张绮 顾勇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1年第5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动态血压节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8例老年MHD患者,均于透析间期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完善血液生化指标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监测中夜间收缩压下降率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动态血压节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8例老年MHD患者,均于透析间期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完善血液生化指标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监测中夜间收缩压下降率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血压节律正常组和血压节律异常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指标、动态血压参数、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HD患者透析间期血压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1)血压节律异常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左室质量指数高于血压节律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旁腺激素、对称性动念动脉硬化指数、左室肥大是动态血压节血律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动脉硬化、左室肥大是老年MHD患者透析间期动态血压节律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血液透析 动态血压
下载PDF
二硫苏糖醇对流式细胞术分析诱导痰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韵娇 牛建英 张丽红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二硫苏糖醇(DTT)对流式细胞术测定诱导痰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5名健康人的诱导痰各分为2份,1份按DTT液化诱导痰液程序处理(DTT组),另1份在实行该处理程序后,再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2次(DTT+PBS组),以除去残留... 目的探讨二硫苏糖醇(DTT)对流式细胞术测定诱导痰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5名健康人的诱导痰各分为2份,1份按DTT液化诱导痰液程序处理(DTT组),另1份在实行该处理程序后,再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2次(DTT+PBS组),以除去残留DTT。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组样本中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与DTT+PBS组比较,DTT组CD3+CD4+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P<0.01),CD3+CD8+和CD3-CD19+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P均<0.01);CD3+CD8+和CD3-CD19+细胞MFI均明显减弱(P<0.01、P<0.05),NK细胞MFI明显增强(P<0.05)。2组CD3+细胞百分率及CD3+、CD3+CD4+细胞MF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T对诱导痰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MFI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诱导痰经DTT液化后应增加PBS洗涤步骤,以去除残留的DTT,降低DTT前处理对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二硫苏糖醇 诱导痰液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尿毒症呃逆的效果及护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8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尿毒症呃逆的效果,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尿毒症出现呃逆症状的患者125例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观察呃逆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呃逆症状治愈76例,好转41例,无效8例,且治疗护理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尿毒症呃逆的效果,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尿毒症出现呃逆症状的患者125例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观察呃逆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呃逆症状治愈76例,好转41例,无效8例,且治疗护理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93.6%(117/125)。结论采用穴位注射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尿毒症呃逆相对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患者容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呃逆 尿毒症 穴位注射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