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使用硝酸甘油对心血管病预后不良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应花 文小军 +1 位作者 孙爱军 葛均波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硝酸甘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但硝酸甘油耐药的出现,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有关硝酸酯类药物长期使用不良预后及生物活化机制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对此进行综述。
关键词 硝酸甘油 心血管病 生物活化
下载PDF
2020年心血管病研究回顾
2
作者 钱菊英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1期18-22,共5页
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的全球蔓延,是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心血管的同道们不仅关注COVID-19对心血管的影响,并及时提出了疫情流行下心血管疾病患者救治的专家建议。此外,2... 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的全球蔓延,是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心血管的同道们不仅关注COVID-19对心血管的影响,并及时提出了疫情流行下心血管疾病患者救治的专家建议。此外,2020年世界心血管领域还有很多重要的研究和突破,这些新的发现和认识必将对我们的临床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并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研究 心血管领域 疫情流行 心血管疾病患者 临床实践 新型冠状病毒 专家建议
下载PDF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心血管病病种变迁和流行情况(摘要)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灏珠 金雪娟 +2 位作者 周俊 范维琥 王倩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2期77-77,共1页
第五届岭南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暨近年来心血管病防治的前沿问题及新观点学习班于 2 0 0 3年 4月 3~ 7日在广州市广东大厦举行 ,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海南及其他中南各省、市自治区从事心血管疾病专业人员共 10 0 0余人进行了专题讲... 第五届岭南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暨近年来心血管病防治的前沿问题及新观点学习班于 2 0 0 3年 4月 3~ 7日在广州市广东大厦举行 ,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海南及其他中南各省、市自治区从事心血管疾病专业人员共 10 0 0余人进行了专题讲座 ,深受好评 ,本刊特将专家讲稿汇集刊登 ,以满足广大读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病种变迁 内科 住院病人 心脏病 流行情况 人中 住院病例 流行病学研究 病死率
下载PDF
ACE/AngⅡ/AT1轴与ACE2/Ang(1-7)/Mas轴的平衡失调在心血管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剑 邹云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6期38-42,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的所有成分如血管紧张素原、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在循环和组织(如心脏、肾脏)中均有发现,是心血管功能调节的一个重要系统,在维持血压和水电解质的内环境稳定...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的所有成分如血管紧张素原、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在循环和组织(如心脏、肾脏)中均有发现,是心血管功能调节的一个重要系统,在维持血压和水电解质的内环境稳定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ACE2是2000年始有报道的RAS成员,可降解ACE的水解产物,与ACE具有较高同源性。循环和组织中的RAS还包括ACE2的各种代谢产物,如血管紧张素Ang(1-9)、Ang(1-7)和受体 Mas 等。ACE2与 Ang1-7、Mas受体构成ACE2/Ang(1-7)/Mas轴,其与ACE/AngⅡ/AT1轴的相互制约和动态平衡,日益受到关注。我们在此略论ACE/AngⅡ/AT1轴与ACE2/Ang(1-7)/Mas轴在心血管病中的角色及近年来的突破性成果,并展望其转化医学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2/Ang 受体 MAS AT1 心血管病 心脏血管疾病
下载PDF
循证医学与心血管病临床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灏珠 金雪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 心血管病 临床医学模式 SACKETT 科学证据 医学概念 JAMA
下载PDF
心血管病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灏珠 金雪娟 《中国处方药》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指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王吉耀.2004)。1992年由Gordon Guyatt领导的加拿大McMaster大学临床流行病教学组首次在JAMA上提出循证医学概念(Guyatt GH,Rennie D.1992),随后由被称为“...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指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王吉耀.2004)。1992年由Gordon Guyatt领导的加拿大McMaster大学临床流行病教学组首次在JAMA上提出循证医学概念(Guyatt GH,Rennie D.1992),随后由被称为“循证医学之父”的Sackett等出版专著陈述循证医学含义及方法(Sackett D,Rosenberg WMC,Gray JAM,et al.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实践 心血管病 MEDICINE SACKETT 临床医学 科学证据 医学概念
下载PDF
新型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涂层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燕超 刘学波 +5 位作者 葛均波 龚飞荣 陈功雨 胡源浚 程树军 陈建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8-442,共5页
采用共价键连接技术,以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为偶联剂,将肝素与具有官能侧基的脱保护聚乳酸和吗啉二酮衍生物共聚物材料连接,肝素本体重量含量达到15%。与共混肝素材料的肝素体外释放实验对比结果证明该连接技术对肝素有良好的控制... 采用共价键连接技术,以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为偶联剂,将肝素与具有官能侧基的脱保护聚乳酸和吗啉二酮衍生物共聚物材料连接,肝素本体重量含量达到15%。与共混肝素材料的肝素体外释放实验对比结果证明该连接技术对肝素有良好的控制释放效果。并且利用独特的计算机控制喷涂工艺将共聚物的四氢呋喃(THF)溶液喷涂到支架上,制备出了心血管涂层支架,扩张后表面涂层无脱落和撕裂。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对比动物实验发现,1、2和3个月的动物实验血管切片显示涂层支架无急性血栓和再狭窄情况的发生。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化 生物可降解涂层 聚乳酸共聚物 心血管支架 再狭窄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
8
作者 陈学颖 孙爱军 +1 位作者 李清 葛均波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很多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整体上研究不同病理状态下线粒体内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渐受关注。本文综述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的主要技术方法进展及其在心血管疾...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很多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整体上研究不同病理状态下线粒体内蛋白质的含量变化渐受关注。本文综述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的主要技术方法进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蛋白质组学 应激 心力衰竭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游洁芸 吴剑 邹云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24-727,共4页
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技术是利用超声微泡表面的固有生物学特性构建成靶向超声微泡,或将靶向于病变组织特定分子的特异配体连接至超声微泡外壳,经静脉将靶向超声微泡注入体内,使其选择性地聚集于靶组织,通过对比超声检查产生靶组织细胞... 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技术是利用超声微泡表面的固有生物学特性构建成靶向超声微泡,或将靶向于病变组织特定分子的特异配体连接至超声微泡外壳,经静脉将靶向超声微泡注入体内,使其选择性地聚集于靶组织,通过对比超声检查产生靶组织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显影1-2。该技术是目前分子影像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高空间时间分辨率、早期定量评价、分子显像、无创、无放射污染、相对安全性、仪器便携等优点3-7。近年来,其在涉及炎症、血栓、血管新生等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成像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超声检查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cTnI/T与不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瑞珍 卜丽萍 +6 位作者 虞勇 西雁 韩蓓蓓 高开屏 郭棋 蔡迺绳 杨英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n)I/T(cTnI/cTnT)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中的意义以及其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11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病因分为高血压、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3组,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TnI/T水平,用超声...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n)I/T(cTnI/cTnT)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中的意义以及其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11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病因分为高血压、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3组,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TnI/T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大小(LVDd、LVDs),同时进行肝、肾功能的常规检测.其中20例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跟踪随访3~6个月,观察心功能的变化与cTnI/T的关系.结果血清cTnI在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患者中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cTnI的阳性率在LVEF 31%~40%段明显增高,与LVEF≤30%、LVEF 41%~50%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cTnT升高与血肌酐异常者呈显著相关,(r=0.345,P=0.005),而血清cTnI的升高与肌酐的高低无关.随访发现,经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患者,血清cTnI/T显著下降;但是,若疗效不佳,心功能有恶化时,血清cTnI/T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能存在慢性心肌损伤,其损伤程度在LVEF 30%~41%可能较重;慢性心衰患者肾功能损害对血清cTnT的影响较大,而cTnI不变,因此血清cTnI可作为评判慢性心肌损伤的特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肌钙蛋白I/T 心功能 肝肾功能
下载PDF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爱军 王克强 葛均波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87-189,共3页
CNB3基因C825T多态位点的发现已有五年历程,它在不同种族中的分布不同。由于C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分子开关”作用,介导许多血管活性及增殖有关的细胞内效应,所以该位点的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确定该位点... CNB3基因C825T多态位点的发现已有五年历程,它在不同种族中的分布不同。由于C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分子开关”作用,介导许多血管活性及增殖有关的细胞内效应,所以该位点的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确定该位点与白种人高血压、肥胖显著相关。在亚洲人群的研究资料较少,目前缺乏它与高血压、肥胖相关的证据。它与左室肥厚、冠心病发生的关联性尚存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B3基因 C825T多态 高血压 肥胖 冠心病
下载PDF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朝霞 舒先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lips Sonos 7500超声诊断仪、X4探头和TomTec三维工作站,对13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研究(共18种基础心脏疾病)。与经胸二维超声比较,其中97例患者进一步予手术或... 目的:探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lips Sonos 7500超声诊断仪、X4探头和TomTec三维工作站,对13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研究(共18种基础心脏疾病)。与经胸二维超声比较,其中97例患者进一步予手术或导管、磁共振检查,评价其准确性和优越性。结果: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可对多种心血管病变的病理结构进行各个角度立体、客观的显示,能够模拟手术途径动态三维显示,准确诊断病变程度和范围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可预先了解手术范围和可能采用的方式。97例患者得到了手术或导管、磁共振的证实。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技术能够提供二维超声心动图不能力及的形态学信息,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可在机迅速获得三维图像,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显像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2015年心血管领域大事记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均波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1高血压脑卒中预防进展脑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世界第二死亡原因[1]。研究发现,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叶酸缺乏的原发性高血压(H型高血压)是脑卒中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2]。独特的遗传背景及其与低叶酸水平的... 1高血压脑卒中预防进展脑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世界第二死亡原因[1]。研究发现,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叶酸缺乏的原发性高血压(H型高血压)是脑卒中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2]。独特的遗传背景及其与低叶酸水平的相互作用是我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高发的重要因素。不同于美国整体人群谷物强化叶酸的公共卫生措施[3],中国在饮食特点、烹饪方式等方面均无强化叶酸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领域 叶酸缺乏 公共卫生 烹饪方式 比伐卢定 血运重建 叶酸片 心血管事件 罪犯血管 非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四重保护抵御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1
14
作者 舒先红 程蕾蕾 《中老年保健》 2009年第3期52-52,共1页
补硒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研究发现,在美国和芬兰等国家的高硒地区。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脑血栓、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死亡率也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这些结果均表明,硒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 补硒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研究发现,在美国和芬兰等国家的高硒地区。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脑血栓、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死亡率也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这些结果均表明,硒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上起着重要作用。缺硒是导致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而补硒不仅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症状,还可以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保护 风湿性心脏病 低硒地区 心血管系统 疾病发生 高硒地区 动脉硬化
下载PDF
硒与心血管疾病——补硒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被引量:1
15
作者 舒先红 程蕾蕾 《中老年保健》 2013年第11期51-51,共1页
研究发现.在美国和芬兰等国家的高硒地区,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脑血栓、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死亡率也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这些结果均表明,硒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缺硒是导致心肌病... 研究发现.在美国和芬兰等国家的高硒地区,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脑血栓、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死亡率也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这些结果均表明,硒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缺硒是导致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而补硒不仅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症状.还可以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补硒 疾病发生 风湿性心脏病 低硒地区 心血管系统 高硒地区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中国成人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防治 被引量:56
16
作者 卜军 陈章炜 +29 位作者 崔晓通 范凡 高平进 高鑫 高秀芳 葛均波 何奔 胡凯 姜林娣 李小英 李燕 李毅刚 李勇 梁春 刘学波 刘宗军 彭永德 钱菊英 沈成兴 盛长生 孙爱军 王大英 王继光 谢坤 徐磊 闫小响 张瑞岩 赵仙先 周京敏 邹云增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9-164,共36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含糖饮料消费额明显增加,加工肉类、红肉摄入量增多,以车代步的交通方式使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与此对应,居民平均BMI和收缩压(SBP)水平明显升高[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含糖饮料消费额明显增加,加工肉类、红肉摄入量增多,以车代步的交通方式使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与此对应,居民平均BMI和收缩压(SBP)水平明显升高[1]。近20年,中国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1.5~5倍[1-3]。肥胖人数也在40年间增加45倍,现已接近9000万人,高居全球首位[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饮料 体力活动 居民生活方式 代谢异常 心血管疾病防治 血脂异常 消费额 高血压
下载PDF
补硒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17
作者 舒先红 程蕾蕾 《中老年保健》 2017年第8期64-64,共1页
研究发现,在美国和芬兰等国家的高硒地区.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脑血栓、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死亡率也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这些结果均表明,硒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上起着重要作用。缺硒是导致心肌... 研究发现,在美国和芬兰等国家的高硒地区.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脑血栓、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死亡率也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这些结果均表明,硒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上起着重要作用。缺硒是导致心肌病、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疾病发生 补硒 风湿性心脏病 低硒地区 高硒地区 动脉硬化 正常结构
下载PDF
四重保护抵御心血管疾病
18
作者 舒先红 程蕾蕾 《中老年保健》 2016年第2期64-64,共1页
研究发现,在美国和芬兰等国家的高硒地区,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脑血栓、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死亡率也明显低于低硒地区。这些结果均表明,硒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上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保护 风湿性心脏病 高硒地区 低硒地区 心血管系统 动脉硬化 正常结构
下载PDF
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闻勇 王鹏 赵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后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接受中、高危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39)和非MACE组(n=...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后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接受中、高危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39)和非MACE组(n=61)。比较两组NLR、PLR、修订的心脏风险指数(RCRI)及改进修订的心脏风险指数(R-RCRI),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LR、RCRI及R-RCRI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共26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急性左心衰2例,心搏骤停、肺水肿及心源性猝死均为1例;MACE组NLR、PLR、RCRI、R-RCRI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NLR、PLR、RCRI、R-RCRI单指标用于MACE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及联合诊断时AUC分别为0.740、0.706、0.661、0.688、0.849,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LR用于不稳定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预测AUC分别为0.732、0.738、0.717及0.686、0.671、0.69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NLR和PLR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后MAC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优于RCRI和R-RC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从腰围大小判断心血管疾病风险
20
作者 程蕾蕾 《健康促进》 2010年第3期37-38,共2页
一般人都知道肥胖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脂肪分布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相对于全身肥胖的人来说,腹型肥胖的人(也就是俗称苹果形身材的人)有更高的危险性。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疾病风险 腰围 腹型肥胖 高危因素 脂肪分布 危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