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胶质生长因子对阿霉素中毒性心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党红波 葛均波 +3 位作者 王克强 虞勇 张英明 史剑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2-547,共6页
目的:观察人类重组神经胶质生长因子(rhGGF)对阿霉素(ADR)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的心肌细胞。培养72h后,分为三组(对照组、ADR组、rhGGF+ADR组)。作用4/小时后,检测心肌细胞搏动频率,评定心肌细胞... 目的:观察人类重组神经胶质生长因子(rhGGF)对阿霉素(ADR)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的心肌细胞。培养72h后,分为三组(对照组、ADR组、rhGGF+ADR组)。作用4/小时后,检测心肌细胞搏动频率,评定心肌细胞搏动功能;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力,测定培养基中肌钙蛋白Ⅰ(cTnI)含量。结果:rhGGF+ADR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74.33±3.58)较ADR组(55.33±2.82)加快(P<0.05);透射电镜观察rhGGF+ADR组心肌细胞线粒体破坏较ADR轻;MTT法测ADR组心肌细胞存活力下降(OD=0.301±0.011),rhGGF+ADR组心肌细胞存活力增强(OD=0.495±0.024)(P<0.05);rhGGF+ADR组测定的cTnI含量(0.642±0.145)较ADR组(1.668±0.702)降低(P<0.05)。结论:rhG-GF对ADR中毒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心肌细胞 阿霉素 神经胶质生长因子 病毒性心肌炎
下载PDF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杜九中 于小华 +7 位作者 吕建华 邓晖 李双杰 赵刚 张新刚 王时俊 陈瑞珍 杨英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30-932,共3页
目的 研究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Balb/c小鼠感染和未感染CVB3m(Nancy株)病毒后心肌组织中d3、d7、d15、d30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表达。结果 小鼠感染CVB3m... 目的 研究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Balb/c小鼠感染和未感染CVB3m(Nancy株)病毒后心肌组织中d3、d7、d15、d30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表达。结果 小鼠感染CVB3m病毒后心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均较正常增高且以d3表达最高,d7次之,d15、d30依次降低。d3、d7、d15与正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增高与心肌损伤程度基本一致。结论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在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 组织蛋白酶B 心肌炎 病毒性
下载PDF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L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杜九中 于小华 +7 位作者 吕建华 邓晖 李双杰 赵刚 张新刚 王时俊 陈瑞珍 杨英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8-390,共3页
目的观察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CVB3m(Nancy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不同时点(正常和感染后第3、7、15、30天)... 目的观察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CVB3m(Nancy株)病毒感染Balb/c小鼠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不同时点(正常和感染后第3、7、15、30天)cathepsinL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与RT-PCR结果显示,感染CVB3m后小鼠心肌组织中cathepsinL的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至30d表达最高,各时点cathepsinL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小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thepsinL在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酶体 组织蛋白酶L 病毒性心肌炎 小鼠
下载PDF
1200例活动平板试验诱发心律失常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曾俭英 武佩佩 +2 位作者 景怀根 王根娣 李高平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4期591-592,共2页
关键词 活动平板试验 心律失常 心血管病 无创性诊断试验 心电图
下载PDF
组织工程学血管构建中脐带内皮细胞分离及冻存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红军 贾兵 +1 位作者 陈张根 王克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为制备组织工程学血管随时提供种子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离、体外培养、传代及鉴定方法进行研究,并研究其冻存技术,探讨建立脐带血管内皮细胞库的可能性。方法 新鲜脐带49条,脐静脉内灌注消化酶消化,获得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 目的 为制备组织工程学血管随时提供种子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离、体外培养、传代及鉴定方法进行研究,并研究其冻存技术,探讨建立脐带血管内皮细胞库的可能性。方法 新鲜脐带49条,脐静脉内灌注消化酶消化,获得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酶消化结果及所荻内皮细胞贴壁生长规律;采用VⅢ因子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所获内皮细胞及其纯度;加入冻存液,置于液氮进行保存,复苏后,分别进行台酚蓝拒染试验及MTT还原试验,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血管内灌注消化液法可获得取高纯度的内皮细胞,胰酶和胶原酶混合灌注法消化结果优于单纯胰酶及胰酶和EDTA组,各组消化时间均以10~15min为佳;混合酶消化组细胞获得率及贴壁结果均较其他二组为优。与未冻存细胞相比,复苏的细胞活力保持在95%以上。复苏后的内皮细胞的生长曲线与未冻存细胞的生长曲线无差异。结论 脐静脉灌注酶消化法可获取足够数量及纯度的内皮细胞,混合酶消化法消化效果最佳,经体外培养扩增后,可提供足够数量及纯度的内皮细胞。冻存的内皮细胞复苏后仍保持较高的活力及体外增殖能力,能及时提供制备组织工程学血管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学 血管 脐带 内皮细胞 冻存技术 心脏病 心血管
下载PDF
通心络对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响
6
作者 郝颖 陆浩 +2 位作者 姚康 黄榕冲 周京敏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98-198,共1页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人单个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溶解方法制备通心络超微粉溶液.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含rhGM-CSF(100 ng/ml)和rhIL-4(20 ng/ml)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5 d...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人单个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溶解方法制备通心络超微粉溶液.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含rhGM-CSF(100 ng/ml)和rhIL-4(20 ng/ml)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5 d,使其分化为未成熟DC。施予不同干预同时作用48 h。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加等量RPMI 1640干预),阳性对照组(加脂多糖100 ng/mL干预),通心络50μl干预组,通心络100μl干预组,通心络200μl干预组。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CD1a,CD83,CD86), FITC-Dextran检测DC吞噬功能,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L-12,IL-10)浓度。扫描电镜下观察DC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通心络三组均能显著提高DC表面分子CD83、CD86的表达(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脂多糖组DC和通心络组DC吞噬功能均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5)。ELISA检测结果表明,通心络三组和脂多糖组能显著促进IL-12、IL-10的表达(P<0.05),通心络不同剂量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DC的超微结构,可见通心络组DC突起增多,形态上更加成熟。结论通心络能促进入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表型及功能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树突状细胞 空白对照组 检测细胞培养 超微结构 细胞因子 干预组 人外周血 DEXTRAN 经含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室肌复极离散程度观察
7
作者 曾俭英 吴学青 +3 位作者 王根娣 武佩佩 李高平 李顺妹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5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电描记术 心室复极离散度
下载PDF
内皮素-1及其受体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党红波 张英民 +2 位作者 贾建国 王克强 葛均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1(ET- 1)及其特异性内皮素 A受体 (ETA- R)拮抗剂 (BQ12 3)对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SMC)凋亡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培养 HU SMC,传代后分为对照组、ET- 1组、BQ12 3+ET- 1组。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核 DNA降解规律、...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1(ET- 1)及其特异性内皮素 A受体 (ETA- R)拮抗剂 (BQ12 3)对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SMC)凋亡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培养 HU SMC,传代后分为对照组、ET- 1组、BQ12 3+ET- 1组。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核 DNA降解规律、凋亡细胞数、及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细胞的变化。结果  ET- 1组可见明显 Ap峰 ,凋亡细胞百分比 (13.86 %± 4 .85 % )较对照组 (1.5 8%± 0 .2 3% )显著增加 (P<0 .0 5 )。ET- 1组 HUSMC的 G0 / G1 期细胞百分数 (31.5 6 %± 2 .73% ) ,较对照组 (71.15 %± 1.34% )明显降低 (P <0 .0 1)。 S期细胞百分数 (37.6 5 %±3.0 1% )和 G2 / M期细胞百分数 (30 .78%± 0 .30 % ) ,分别较对照组 (19.10 %± 1.99% )和 (12 .2 1%± 1.86 % )明显升高 (P<0 .0 1)。 BQ12 3+ET- 1组各期细胞百分数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统计学均无差异 (P>0 .0 5 )。结论  ET- 1促 HU SMC凋亡和增殖的程度不同 ,产生增殖与凋亡的失平衡。BQ12 3可完全抑制 ET- 1的上述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内皮素-1 受体拮抗剂 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凋亡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与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增殖和自身分化的影响
9
作者 瞿海龙 陈晓春 +1 位作者 张冰 邹云增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3期3528-3530,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联合培养细胞增殖及自身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lpha-actin,α-actin SM)的影响。方法建立MSCs与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直接共培养体系,对M...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联合培养细胞增殖及自身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lpha-actin,α-actin SM)的影响。方法建立MSCs与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直接共培养体系,对MSCs与SMCs直接共培养组和单纯SMCs组及MSCs组在不同时间点细胞计数。对共培养组和单纯MSCs组行4’6’-二乙酰基-2-苯基吲哚(DAPI)(5 ng/ml)标记,利用抗α-actin SM荧光抗体,检测2组MSCs胞浆内-actin SM表达。结果共培养组细胞计数较单独SMCs培养组明显减少,以第4天为著(P<0.01),与SMCs共培养5 d,MSCs在共培养组较单纯MSCs组表达α-actin SM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无干预因素情况下,MSCs与SMCs直接共培养明显抑制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增殖,且抑制MSCs表达α-actin 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平滑肌细胞 共培养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与血管重构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
10
作者 党红波 王克强 葛均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的防治,成为目前心血管病研究的热点.PCI后,对损伤近乎一致的细胞学反应是新生内膜的增生,增生组织内的细胞主要源于经过增生、迁移进入内膜的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血管再狭窄过程中起重要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的防治,成为目前心血管病研究的热点.PCI后,对损伤近乎一致的细胞学反应是新生内膜的增生,增生组织内的细胞主要源于经过增生、迁移进入内膜的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血管再狭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还包括血小板、单核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EC)等,以及细胞受刺激后合成、分泌的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血管活性的物质,它们在引发和维持增殖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重构 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PCI后血管重构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
11
作者 党红波 王克强 葛均波 《医学综述》 2004年第3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血管重构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因子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这些症状可能与心力衰竭有关
12
作者 王琦 邹云增(指导专家) 《康复》 2019年第6期56-56,共1页
如今,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国人群疾病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最严重阶段,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5年生存率几乎和恶性肿瘤一样。所以说了解心力衰竭的症状和治疗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症状 心血管疾病 5年生存率 死亡原因 中国人群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