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7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腔内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颐 王小林 +2 位作者 程洁敏 龚高全 张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 研究胆道腔内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其疗效。方法  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胆道腔内放射治疗。结果  4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 ,1例完成CT随访的患者瘤体缩小。结论 初步观察表明胆道腔内... 目的 研究胆道腔内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其疗效。方法  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胆道腔内放射治疗。结果  4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 ,1例完成CT随访的患者瘤体缩小。结论 初步观察表明胆道腔内放射可安全有效地控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腔内放射治疗 胆道支架
下载PDF
胆道腔内放射治疗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颐 王小林 程洁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腔内放射治疗 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术 胆道金属支架置放术 放射剂量
下载PDF
后肾腺瘤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
3
作者 潘冬梅 王敏 +3 位作者 李正腾 王作祥 于永梅 戴辰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后肾腺瘤(MA)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MA及26例PRCC患者的术前临床及CT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组的临床特征(性别、临床症状、侧别)及CT表现... 目的 对比分析后肾腺瘤(MA)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MA及26例PRCC患者的术前临床及CT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组的临床特征(性别、临床症状、侧别)及CT表现(病灶位置、与肾窦的关系、生长模式、边界、形状、成分、平扫密度、钙化、出血)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的年龄、病灶长短径、平扫及增强两期病灶CT值、增强两期肿瘤的相对增强率进行比较。结果 PRCC组男性多发,MA组女性多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与肾窦的关系、两组肿瘤的皮质期相对增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与肾窦关系、皮质期相对增强率对于鉴别MA和PRCC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95%CI:0.663~0.968)、0.738(95%CI:0.579~0.898)、0.754(95%CI:0.599~0.908)。结论 MA与PRCC的临床特征和增强CT表现(性别、与肾窦关系、皮质期相对增强率)有一定差异,有助于临床术前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肾腺瘤 乳头状肾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马骏 王建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由于肝细胞肝癌(HCC)的快速进展和肝硬化背景下多发性病灶的特点,大多数病人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以动脉化疗栓塞姑息性治疗为主,其中肝癌的内照射治疗,尤其是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得到了重视。通过对影响肝癌放射免疫治疗(RAIT)的3... 由于肝细胞肝癌(HCC)的快速进展和肝硬化背景下多发性病灶的特点,大多数病人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以动脉化疗栓塞姑息性治疗为主,其中肝癌的内照射治疗,尤其是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得到了重视。通过对影响肝癌放射免疫治疗(RAIT)的3个主要因素、肿瘤的内照射剂量-疗效关系以及联合治疗等的分析证明,对于小病灶和微小转移灶的HCCRAIT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未来发展仍需专注于增加肿瘤组织中放射性药物的摄取和分布,以提高肿瘤与非肿瘤组织放射性比值来获得更好的肿瘤靶向性。RAIT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及减轻正常组织由辐射导致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单克隆抗体 放射免疫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姜懿轩 胡肖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3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疑似CHD患者200例,均实施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检查的金标准,分析CTA...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疑似CHD患者200例,均实施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检查的金标准,分析CT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经CAG诊断确诊CHD患者168例;经CTA检查检出CHD患者161例,CTA诊断灵敏度为95.24%(160/168)、特异度84.38%(27/32)、准确率93.50%(187/200)、阳性预测值96.97%(160/165)、阴性预测值77.14%(27/35),Kappa值=0.767,与金标准一致性良好。CAG诊断结果显示,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轻度、中度、重度、闭塞、无狭窄的例数分别为61例、68例、39例、0例、32例,CTA诊断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的准确率为86.00%(172/200)。CTA检查患者的最小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结果与CAG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HD诊断中,CTA的应用价值较高,同时可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CT
下载PDF
能谱CT在糖尿病足部动脉成像中小血管的图像质量应用探究
6
作者 臧奕恺 李静 +1 位作者 陆秀良 严诚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探究能谱CT在糖尿病患者足部动脉造影中小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放射科行下肢血管CTA检查的30例糖尿病患者。在患者行下肢CT血管造影(传统CTA组)后,立即采集足部血管的能谱图像,获... 目的:探究能谱CT在糖尿病患者足部动脉造影中小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放射科行下肢血管CTA检查的30例糖尿病患者。在患者行下肢CT血管造影(传统CTA组)后,立即采集足部血管的能谱图像,获得最佳虚拟单能图像(能谱CTA组),将两组的足部图像进行比较,以观察足部动脉小血管的显示并且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使用5分法对动脉走向和小血管显示进行评分。结果:能谱CTA组中的CNR和SNR显著优于传统CTA组。能谱CTA组的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主观评分也显著高于传统CTA组(均>3分)。结论:与传统CTA成像相比,能谱成像能够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提高足动脉造影的诊断性能,增加医生对疾病诊断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足部血管CT造影 虚拟单能图像 图像质量 糖尿病
原文传递
胰腺偶发囊肿的管理--美国放射学院(ACR)偶发病变委员会白皮书 被引量:2
7
作者 Alec J.Megibow Mark E.Baker +11 位作者 Desiree E.Morgan Ihab R.Kamel Dushyant V.Sahani Elliot Newman William R.Brugge Lincoln L.Berland Pari V.Pandharipande 赵心明 曾蒙苏 薛华丹 刘再毅 石喻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偶发病变委员会(Incidental Findings Committee,IFC)发布了CT或MR偶发胰腺囊肿的管理建议。该建议是对美国放射学院杂志(JACR)2010年发布的肾上腺、肾脏、肝脏以及胰腺偶发病变管理白... 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偶发病变委员会(Incidental Findings Committee,IFC)发布了CT或MR偶发胰腺囊肿的管理建议。该建议是对美国放射学院杂志(JACR)2010年发布的肾上腺、肾脏、肝脏以及胰腺偶发病变管理白皮书中胰腺部分的更新。该管理方案由多位腹部影像医师、1位胃肠道学医师以及1位胰腺外科医师所组成的胰腺亚组委员会制定。该方案参考已发表的文献和专家意见,经反复协商,最终达成共识。该方案的分支成功地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特征将胰腺囊肿进行分类,评估终点为良性和/或进展缓慢病变的诊断(足以结束随访)或具体的管理建议。该方案适用于大多数但非全部的病理及临床情况。该方案旨在通过提供胰腺偶发囊肿的管理指导,来提高患者的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囊肿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偶发病变
下载PDF
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肝癌的MRI对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莎莎 纪元 +2 位作者 王明亮 王青乐 曾蒙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HEMAL)和无肝硬化背景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MRI征象特点。方法选取32例HEAML(HEAML组)和51例无肝硬化背景的HCC(HCC组)患者的临床及MRI...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HEMAL)和无肝硬化背景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MRI征象特点。方法选取32例HEAML(HEAML组)和51例无肝硬化背景的HCC(HCC组)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图像分析包括病灶的位置、大小、形状、有无出血及脂肪,延迟期信号、供血动脉、早期引流静脉、中心血管征、包膜及周围血管关系,对比MRI特征有无差异。结果两组病灶的位置:HEAML组左叶(15/32),右叶(16/32),尾状叶(1/32),HCC组左叶(13/51),右叶(36/51),尾状叶(2/51)。最大径为(39.28±22.68)mm vs(39.22±25.97)mm。病灶有脂肪(13/32 vs 5/51)、出血(2/32 vs 15/51),ADC值与肝脏比值(1.07±0.38)vs(0.9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明显强化(31/32 vs 42/51)、延迟期低信号(10/32 vs 45/51),强化方式:快进快出(10/32 vs 44/51),有供血动脉(1/32 vs 13/51),早期引流静脉(20/32 vs 2/51),中心血管征(14/32 vs 1/51),有包膜(7/32 vs 36/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周围血管关系:受压(11/32 vs 8/51)、肝胆期低信号(4/5 vs 1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AML与HCC的MRI表现有一定差异。特别是病灶在有无脂肪及出血、早期引流静脉、中心血管征和强化信号及方式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肝硬化背景 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肝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MRI特征
9
作者 黄日升 汪星星 +2 位作者 陈杰云 曾蒙苏 王明亮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探讨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脏FDCS的术前MRI表现特征。MRI图像分析包括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边缘、病灶内囊变、出血、脂肪,平扫信号、强化方式和其他伴随征象,有... 目的:探讨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脏FDCS的术前MRI表现特征。MRI图像分析包括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边缘、病灶内囊变、出血、脂肪,平扫信号、强化方式和其他伴随征象,有无肝包膜回缩,邻近胆管有无扩张、肝门区及腹膜后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征象。结果:7个病灶均为肝内单发类圆形或椭圆形病灶,边缘清晰光滑,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图实性部分呈低或稍低信号,2个病灶表现为信号均匀的实性肿块,5个病灶为实性肿块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其中1个病灶囊变明显,并见出血。动态增强扫描5个病灶表现为“速升平台型”模式;2个病灶表现为“速升缓降型”模式;1个病灶周围异常灌注,2个病灶见延迟强化的包膜;1个病灶周围胆管轻度扩张,所有病例肝门区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结论:肝脏FDCS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常伴有不同程度囊变,实性部分信号均质,动脉期均呈明显强化,多数表现为明显持续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脏硬化性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分析
10
作者 杨晓燕 王明亮 +1 位作者 陈伶俐 曾蒙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肝脏硬化性血管瘤(HSH)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21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HS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6例行MR检查,2例行CT检查,2例行MR+CT检查。图像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 目的 探讨肝脏硬化性血管瘤(HSH)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21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HS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6例行MR检查,2例行CT检查,2例行MR+CT检查。图像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强化方式、相邻肝包膜等影像学特征,并测量病灶与肝实质的ADC值,两者ADC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大小(35.8±44.4)mm,8例类圆形、1例类椭圆形、1例分叶状,边缘均清楚。CT平扫均为低密度,2例轻度均匀持续强化,2例向心性强化;T1WI呈低、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病灶内见低信号,增强扫描4例向心性强化,2例轻度环形持续强化,1例延迟强化,1例类似环形“快进快出”强化,病灶与肝实质的ADC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例出现相邻肝包膜皱缩现象。结论HSH影像表现不典型但具有一定特点:动脉期环形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不减退,病灶ADC值高于肝实质AD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硬化性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影像诊断更新解读——聚焦亚厘米肝癌的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饶圣祥 张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9-532,共4页
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第1版,2019年、2022年先后2次发布修订版。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再次更新指南,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该指南旨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原发性肝癌及提高原发性肝癌... 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第1版,2019年、2022年先后2次发布修订版。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再次更新指南,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该指南旨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原发性肝癌及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影像诊断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024新版指南影像诊断方面的重要更新为亚厘米肝癌(直径≤1.0 cm)的早期影像诊断。本文将着重对亚厘米肝癌早期诊断方面的更新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钆塞酸二钠 诊断 指南 解读
下载PDF
成人后肾腺瘤的CT与MRI表现
12
作者 潘冬梅 刘洪梅 +4 位作者 李正腾 王作祥 王敏 于永梅 戴辰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CT、MRI特征,以提高对MA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实的13例MA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13例中男性2例,女性11例,发生在肾皮质10例,皮髓质区3例。实性7例(53.8%),囊实性6例(46.2%),其中3例病灶内见分隔,含...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A)的CT、MRI特征,以提高对MA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实的13例MA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13例中男性2例,女性11例,发生在肾皮质10例,皮髓质区3例。实性7例(53.8%),囊实性6例(46.2%),其中3例病灶内见分隔,含钙化4例(30.8%)。10例行CT扫描,实性部分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8例行MRI扫描,T_(2)WI有完整假包膜2例,不完整假包膜4例,无假包膜2例,DWI均呈高信号,ADC值减低,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3例内见出血,T_(2)WI呈等-稍低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渐进性延迟强化,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肾实质,分隔持续强化。其中1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MA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呈外生性生长,实性或囊实性,呈轻中度渐进性延迟强化,囊实性的病灶内可有分隔,可伴钙化。CT与MRI检查相结合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肾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感兴趣区范围对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ICC分化程度的影响
13
作者 王晴 马喜娟 +3 位作者 钱贤灵 杨春 钱宝鑫 师毅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感兴趣(ROI)范围对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病理分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ICC患者191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133)和验证组(n=58)。两位医师在MRI平扫及增强序列上沿肿瘤... 目的探讨不同感兴趣(ROI)范围对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病理分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ICC患者191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133)和验证组(n=58)。两位医师在MRI平扫及增强序列上沿肿瘤边缘手动逐层勾画ROI,随后由软件自动外扩8、10、12mm并手动调整,得到ROItumor、ROI 8mm、ROI 10mm、ROI 12mm。分别提取以上4种ROI的组学特征,经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特征,利用逻辑回归建立模型,并用验证组进行验证。最后采用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对模型效能进行综合评估。结果验证组10mm模型AUC最高为0.754。Hosmer-Lemeshow检验所有模型校准曲线均表现良好(P>0.05)。决策曲线显示当阈值为0.24时,获益最高为10mm模型。结论ROI范围的选择对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ICC的分化程度有一定影响,10mm可能为最佳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肝内胆管细胞癌 分化程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的术前影像学诊断及鉴别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进进 肖美玲 +3 位作者 周建军 计一丁 蔡宋琪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对照分析卵巢甲状腺肿(SO)与Ⅰ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SO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42例SO与40例Ⅰ期EO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年龄、肿瘤指标(CA125、... 目的:对照分析卵巢甲状腺肿(SO)与Ⅰ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SO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42例SO与40例Ⅰ期EO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年龄、肿瘤指标(CA125、HE4和CA19-9),影像学资料包括病变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质地、囊壁及分隔厚度、CT密度、MRI信号特征、强化方式及程度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影像学特征是否有统计学差异;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独立预测因素,并计算诊断效能。结果:Ⅰ期EOC组CA125(P<0.001)及HE4(P<0.001)异常升高、绝经后阴道流血症状(P=0.005)的发生率均高于SO组。两组肿瘤的质地、蜂房、壁结节、囊液密度、实性信号、肿块强化方式及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A125及肿瘤实性部分强化程度是鉴别SO与I期EOC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2,OR=0.128;P=0.002,OR=11.148),两者联合诊断SO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0.0%。结论:SO与Ⅰ期EOC在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特征上均有差异,其中CA125及肿瘤实性成分强化程度是两者鉴别诊断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上皮性卵巢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海嘉 何玮 +3 位作者 过伟锋 杨姗 都业弘 陆海锋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00-207,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构建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构建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稳定性CAD患者90例,包括狭窄程度在30%~90%的目标血管135支。所有患者2周内均接受了CCTA、侵入性冠脉造影和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量。根据有无血流动力学显著性狭窄,分为心肌缺血人群(FFR≤0.80,n=30)和非缺血人群(FFR>0.8,n=60),将135支目标血管分为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组(FFR≤0.8,n=36)和非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组(FFR>0.8,n=99)。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指数的回归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稳定性CAD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结果心肌缺血人群与非缺血人群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缺血组相比,心肌缺血组的斑块长度、斑块面积、面积狭窄百分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体积、血管体积、脂质斑块体积水平较高,点状钙化、正性重塑、餐巾环征的比例较高,而最小管腔面积较小(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小管腔面积(OR=0.303,95%CI 0.178~0.517,P<0.001)和总动脉粥样硬化体积(OR=1.006,95%CI 1.002~1.010,P=0.003)为稳定性CAD患者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指数预测概率的回归方程为P=1/[1+e-(-1.19441×MLA+0.006058×TAV+0.600912)],其诊断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的AUC为0.879(95%CI 0.811~0.928),总体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0.0%、83.3%、78.8%、58.8%、92.9%。结论在稳定性CAD患者中,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指数对病变特异性心肌缺血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斑块特征指数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3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刘林成 张宝伟 +3 位作者 安超 李建龙 赵梦龙 赵记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分析归纳3例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病变均位于肝右叶包膜下Ⅶ段,肿瘤呈单发。CT表现... 目的分析归纳3例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病变均位于肝右叶包膜下Ⅶ段,肿瘤呈单发。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肿块影。MRI表现为T_(1)WI同相位稍低信号,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T_(2)WI稍高信号;DWI扩散受限;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局部呈相对低信号,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1例延迟期见包膜样强化。3例均有脂肪变性。结论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影像学特征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对该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异位肾上腺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5.0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显示脑小静脉及检测脑微出血 被引量:1
17
作者 缪熙音 史张 +5 位作者 韩世鸿 王睿 陈财忠 饶圣祥 林江 曾蒙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660,共4页
目的观察5.0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示脑小静脉及检测脑微出血(CMB)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30例疑因脑小血管病致脑卒中患者行3.0T及5.0T头颅MR检查,对比不同场强下SWI图像质量、显示脑小静脉及检出CMB效果。结果5.0T SWI图像质量评分... 目的观察5.0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示脑小静脉及检测脑微出血(CMB)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30例疑因脑小血管病致脑卒中患者行3.0T及5.0T头颅MR检查,对比不同场强下SWI图像质量、显示脑小静脉及检出CMB效果。结果5.0T SWI图像质量评分、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显示脑深部静脉及皮层下静脉评分、检测CMB数量及脑皮质表面铁沉积检出率均高于3.0T SWI(P均<0.05)。3.0T及5.0T SWI评估CMB位置一致性极好(Kappa=1.0)。结论5.0T SWI显示脑小静脉及检测CMB效果均优于3.0T SWI,可用于评估脑小血管病所致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卒中 大脑静脉 颅内出血 磁共振成像 图像质量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与KLCA-NCC指南(2022年版)和JSH指南(2021年版)影像诊断比较: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18
作者 舒俊杰 张嘉诚 +2 位作者 张岚 王文涛 饶圣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1-646,共6页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高,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亚洲地区,韩国肝脏协会-国家癌症中心指南、日本肝病学会指南和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均在原发性肝癌的诊疗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和指导意义。以上指南依据各...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高,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亚洲地区,韩国肝脏协会-国家癌症中心指南、日本肝病学会指南和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均在原发性肝癌的诊疗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和指导意义。以上指南依据各自的国情、背景、循证证据和临床实践,在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上既体现出共性,又表现出差异。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以上指南在肝癌筛查监测、影像学诊断及分期的内容,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全面、科学的参考依据,促进原发性肝癌的规范化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JSH指南 KLCA-NCC指南 诊断 分期 筛查 解读
下载PDF
多参数MRI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晓亮 沈敏花 +4 位作者 马凤华 张国福 周建军 曾蒙苏 强金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6-314,322,共10页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组学列线图模型治疗前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al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EA)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于2020...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组学列线图模型治疗前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al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EA)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前瞻性收集205例EEA临床及MRI资料,按6∶4随机分为训练集(n=123)和验证集(n=82)。分别在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图)及动态增强MRI序列勾画全肿瘤体积感兴趣区提取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变量分析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LVSI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预测模型;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特征筛选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采用临床独立预测因子与组学标签构建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模型验证。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估模型效能,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05例EEA中,LVSI(-)144例,LVSI(+)61例。患者绝经状态、CA125及CA199为LVSI(+)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三者联合组成的临床预测模型AUC为0.714(训练集)和0.731(验证集)。从多参数MRI图像中共提取的8240个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出5个最佳特征构建MRI组学标签,AUC为0.860(训练集)和0.759(验证集)。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AUC为0.887(训练集)和0.807(验证集),优于单独的临床模型及组学模型,且在较大的阈值概率范围内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可获得更大的临床净收益。结论基于多参数MRI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可在治疗前有效预测EEA的LVSI状态,为临床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子宫内膜癌 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列线图
下载PDF
14例肠道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泳 龚沈初 +5 位作者 王睿婷 侯凯 陆秀良 刘立恒 周建军 丁玉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研究肠道神经鞘瘤(intestinal schwannoma,I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评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性质、生长方式、CT密度、MRI信号、PET/CT代... 目的研究肠道神经鞘瘤(intestinal schwannoma,IS)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评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性质、生长方式、CT密度、MRI信号、PET/CT代谢等特征。结果14例IS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3例,盲肠2例,结肠8例,直肠1例。病灶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最大径平均(2.4±1.1)cm。病灶为实性13例,肠腔外生长型10例,囊变1例,黏液变性1例。9例病变肠周可见慢性炎性淋巴结,其中6例淋巴结短径>5 mm。14例IS的CT平扫均为低密度,增强后均为渐进性强化,其中轻度强化1例,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11例。2例IS在MRI上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DWI明显高信号,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2例IS在^(18)F-FDG-PET/CT上均表现为高代谢,病灶SUVmax分别为9.4和8.8。结论I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主要表现为肠道黏膜下来源的实质性结节或肿块,密度或信号均匀,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18)F-FDG-PET/CT上肿瘤明显高代谢,灶周常见均质稍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神经鞘瘤(IS)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