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腹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志英 徐晶 +5 位作者 杨毕伟 唐文清 陈荣新 葛宁灵 陈漪 夏景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中等量以上腹水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腹水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腹水均在中等量以上。结果 4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0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中等量以上腹水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腹水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腹水均在中等量以上。结果 4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0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8%、34.0%、34.0%。白蛋白≤35 g/L是影响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0.090,P=0.001)。有23例(52.3%)患者术后1月随访腹水较术前消失或明显减少,21例(47.7%)与术前相当。44例术后无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中等量以上腹水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治疗性 肝细胞 治疗 抗肿瘤药 投药和剂量 腹水 存活率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与纤维化-4指数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曹杰 李嘉浚 +5 位作者 徐叶 陈茂培 罗剑锋 任正刚 杨欣荣 陈荣新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液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纤维化-4指数(FIB-4)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2月至2017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30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液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纤维化-4指数(FIB-4)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2月至2017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30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肝癌复发和生存情况,分析APRI、FIB-4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生存的关系,应用ROC曲线评价APRI、FIB-4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0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1个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PRI、FIB-4、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DFS(HR=1.518,95%CI 1.024~2.252,P=0.038)、OS(HR=2.301,95%CI 1.270~4.167,P=0.006)的独立危险因素。时间依赖ROC(time-ROC)结果显示,APRI、FIB-4预测术后1年、3年和5年DF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55~0.596,预测术后1年、3年和5年OS的AUC为0.600~0.679。结论基于血液生化检测的肝硬化指标APRI与FIB-4对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预后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 纤维化-4指数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毕伟 徐晓晶 +6 位作者 赵志英 田慧 唐文清 陈荣新 葛宁灵 陈漪 夏景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证实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收集介入术前后临床资料,总结瘘口... 目的探讨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证实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收集介入术前后临床资料,总结瘘口栓塞方法、栓塞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分析血生化指标改变。结果 38例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中的31例(81.6%)和4例肝动脉-肝静脉瘘中的2例(50.0%)瘘口栓塞有效;介入及封堵术后无明显肝功能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联合瘘口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 动静脉瘘 并发症 动静脉瘘 治疗 肝肿瘤 并发症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治疗性 肝细胞 治疗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无水乙醇对肝脏射频消融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杨毕伟 王耀辉 +2 位作者 夏景林 公方晓 徐小晶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6期860-862,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法下集束型cool-tip水冷射频针在离体牛肝上的消融范围,为临床制定消融方案和改善局部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美国cool-tip射频治疗仪和集束型中空冷循环消融电极,对离体牛肝进行消融。实验分为3组,Ⅰ组:射频...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法下集束型cool-tip水冷射频针在离体牛肝上的消融范围,为临床制定消融方案和改善局部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美国cool-tip射频治疗仪和集束型中空冷循环消融电极,对离体牛肝进行消融。实验分为3组,Ⅰ组:射频消融组(对照组);Ⅱ组:联合无水乙醇注射组;Ⅲ组:延长消融时间组。消融结束后沿针道切开牛肝,观测组织凝固性坏死形态和范围。结果:牛肝上射频消融后的凝固性坏死灶多呈类圆形;Ⅱ组和Ⅲ组形成的消融体积较其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联合无水乙醇注射和适当延长射频消融时间可以增大射频消融的坏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坏死范围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江雪梅 任正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71-874,共4页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组学方法,也是目前组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代谢组学以其独特的研究角度和技术优势,迅速而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代谢组学技术在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组学方法,也是目前组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代谢组学以其独特的研究角度和技术优势,迅速而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代谢组学技术在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的应用初步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本文就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特别是代谢组学在肿瘤个体化治疗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个体化治疗 肿瘤
下载PDF
2018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肝细胞癌临床实践指南推荐要点 被引量:568
6
作者 薛同春 叶胜龙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01-604,共4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居高不下,且呈全球化增长的趋势。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最近发布了2018年版肝细胞癌临床实践指南,依据近年来大量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2012年EASL与欧洲癌...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居高不下,且呈全球化增长的趋势。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最近发布了2018年版肝细胞癌临床实践指南,依据近年来大量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2012年EASL与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联合发布的肝细胞癌诊疗指南进行全面更新和充实,旨在优化HC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肝脏研究学会 肝细胞癌 欧洲 CARCINOMA 循证医学证据 世界范围 诊疗指南
下载PDF
肝癌伴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介入治疗:策略与哲学思想 被引量:5
7
作者 夏景林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传统观点认为,黄疸、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低蛋白血症合并腹腔积液、脾功能亢进所致的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是肝癌伴肝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忌证。笔者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肝癌伴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介入治疗策略。首先,改良肝动脉... 传统观点认为,黄疸、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低蛋白血症合并腹腔积液、脾功能亢进所致的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是肝癌伴肝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忌证。笔者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肝癌伴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介入治疗策略。首先,改良肝动脉化疗栓塞方法(减量化疗栓塞),即将化疗药物减量、栓塞剂剂量不变。其次,对伴有的肝功能不全需分析其原因,如属肿瘤压迫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肿瘤引起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应该先治本,即直接行减量化疗栓塞,而不是先行退黄护肝治疗;对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腹腔积液、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也可以先治本再治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功能不全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下载PDF
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细胞癌临床指南更新版解读 被引量:11
8
作者 叶胜龙 陈荣新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29-32,共4页
美国肝病学会(AASLD)2005年发布的《肝细胞癌(HCC)临床指南》[1](简称:2005年指南)是国际上最广泛公认的HCC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南,也是国际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最主要的依据。2010年。
关键词 临床指南 肝移植 肝细胞癌 肝硬化患者 监测方法 医学证据 肝功能 超声检查 影像学诊断 高危人群
下载PDF
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细胞癌临床指南更新版解读 被引量:13
9
作者 叶胜龙 陈荣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美国肝病学会(AASLD)2005年发布的<肝细胞癌(HCC)临床指南>[1](简称:2005年指南)是国际上最广泛公认的HCC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南,也是国际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最主要的依据。2010年,AASLD在线发表了<HCC临床指南更新>[2](简称:... 美国肝病学会(AASLD)2005年发布的<肝细胞癌(HCC)临床指南>[1](简称:2005年指南)是国际上最广泛公认的HCC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南,也是国际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最主要的依据。2010年,AASLD在线发表了<HCC临床指南更新>[2](简称:更新版指南),根据5年来HCC临床实践的循证医学证据,对2005年指南进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 病灶 临床指南 更新版 肝细胞癌 索拉非尼 美国肝病学会 AFP 2010
下载PDF
肝细胞癌多学科团队(MDT)协作诊疗模式的重要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葛宁灵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05-608,共4页
肝细胞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肝癌患者病情复杂,不仅存在肝癌,还存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肝癌治疗方法多样,多数医院按治疗方法将肝癌患者分专科治疗。多学科团队(MDT)协作诊疗模式为各专科医师提供相互交流合... 肝细胞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肝癌患者病情复杂,不仅存在肝癌,还存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肝癌治疗方法多样,多数医院按治疗方法将肝癌患者分专科治疗。多学科团队(MDT)协作诊疗模式为各专科医师提供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及时、合理、综合考虑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也有利于提高医师个人综合能力、提升学科综合水平、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多学科团队
下载PDF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策略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中晨 任正刚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6期909-916,共8页
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s,ICIs)的应用显著改善了多种肿瘤的预后,是当前肿瘤治疗中备受重视的手段。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 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s,ICIs)的应用显著改善了多种肿瘤的预后,是当前肿瘤治疗中备受重视的手段。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单克隆抗体为主的免疫检查点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单一ICIs临床效果有限。不同ICIs的联合治疗、联合化疗及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可明显提高疗效,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 cell immunoglobulin mucin-3,TIM-3)、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域(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TIGIT)等抑制剂的转化和联合应用,对难治性或ICIs耐药患者的疗效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 联合治疗
下载PDF
2012年肝癌领域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叶胜龙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7-169,共3页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癌(HCC)最为多见,据2011年全球最新估计,2008年新发肝癌患者74.9万,死亡患者69.4万。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地区,肝癌新发和死亡患者均占全球总数的54%。我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肝癌死亡率...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癌(HCC)最为多见,据2011年全球最新估计,2008年新发肝癌患者74.9万,死亡患者69.4万。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地区,肝癌新发和死亡患者均占全球总数的54%。我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肝癌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本文择要回顾2012年原发性肝癌领域特别是HCC研究的部分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初发小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毕伟 干育红 +6 位作者 夏景林 任正刚 王艳红 张博恒 葛宁灵 陈漪 叶胜龙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初发小于5 cm 肝细胞癌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探索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适应证及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分析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期间,124例在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行射频消融治疗初发...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初发小于5 cm 肝细胞癌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探索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适应证及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分析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期间,124例在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行射频消融治疗初发小于5 cm肝细胞癌135个病灶,随访期至2008年3月.结果 中位随访期22个月,中位、平均总体生存期为46个月、(42.7± 2.7)个月;1、2、3、4、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86.8%、66.5%、56.5%、45.6%、36.5%.与总体生存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白蛋白(P=0.007,r=2.227)和凝血酶原时间(P=0.035,r=2.010).白蛋白≤35 g/L且凝血酶原时间>13 s(45例)和白蛋白>35 g/L且凝血酶原时间≤13 s(42例)两组病人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21个月和67%、63个月.结论 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的初发小肝癌病人接受射频消融治疗能获得较高的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射频消融 预后 白蛋白 凝血酶原时间
原文传递
上皮间质转化与肝细胞癌肺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妍 薛同春 +3 位作者 谢晓莺 陈漪 叶胜龙 任正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24-1627,共4页
目的研究上皮间质转化和肝细胞癌肺转移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于中山医院肝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的患者中,根据术后随访期内有无肺转移分为有肺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每组随机选择50例患者的原位肝癌组织制成组织芯... 目的研究上皮间质转化和肝细胞癌肺转移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于中山医院肝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的患者中,根据术后随访期内有无肺转移分为有肺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每组随机选择50例患者的原位肝癌组织制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步法)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上肺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患者的肝癌组织的上皮间质转化的标志(E—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这些标志和肝细胞癌肺转移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了性别、年龄、HbsAg、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数目、癌栓、包膜、肝门淋巴结、肿瘤分化程度、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与肺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患者AFP水平〉400ng/ml、肿瘤直径〉10cm、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低、E—cadherin的低表达、Fibronectin的高表达、Vimentin的高表达与肝细胞癌肺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10cm、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低、Fibronectin高表达是肝细胞癌肺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肝癌组织的上皮间质转化与其发生肺转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重视原发性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被引量:22
15
作者 叶胜龙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1-323,共3页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地区,全世界每年新增和死亡的肝癌患者54%左右发生在中国。根据最新公布的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居第四位,而病死率仍高居第二位。肝癌防治任务艰巨,探索适...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地区,全世界每年新增和死亡的肝癌患者54%左右发生在中国。根据最新公布的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居第四位,而病死率仍高居第二位。肝癌防治任务艰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合理规范的肝癌诊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容易复发转移;而且我国肝癌多发生在肝炎、肝硬化基础之上,不仅造成机体的损伤,还降低肝脏的储备功能,严重影响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 治疗 循证医学
原文传递
肝癌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正刚 杨秉辉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年第6期329-331,共3页
关键词 肝癌 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无水酒精 射频毁损
原文传递
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被引量:28
17
作者 施国明 黄晓勇 +29 位作者 任正刚 陈漪 程蕾蕾 杜世锁 方艺 葛宁灵 李爱民 李苏 李晓牧 卢倩 陆品相 孙建方 王汉萍 魏来 徐立 杨国欢 曾昭冲 张岚 张力 赵海涛 赵灵 赵明 周爱萍 刘荣乐 刘新会 伍家鸣 张莹 樊嘉 周俭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1-1258,共18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临床应用显著改善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病人预后随着ICIs在肝癌中的广泛应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越来越受到重视,肝癌复杂的疾病特征和多手段结合的治疗模式对irAE管理提出挑战。因此,《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临床应用显著改善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病人预后随着ICIs在肝癌中的广泛应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越来越受到重视,肝癌复杂的疾病特征和多手段结合的治疗模式对irAE管理提出挑战。因此,《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编审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并制订该共识该共识聚焦肝癌irAE管理相关问题,提出建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规范、安全用药的能力,从而使病人从免疫治疗中得到最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不良反应 管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8
作者 叶涛 王耀辉 +6 位作者 夏景林 杨毕伟 陈漪 葛宁灵 干育红 王艳红 任正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6-709,共4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和价值,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183例接受TACE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结果,以Logrank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以Cox比例...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和价值,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183例接受TACE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结果,以Logrank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以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18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经TACE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0.5、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9%、81.1%、39.8%、18.2%和3.9%。肝转移瘤累及多叶、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而女性患者、TACE治疗〉2次、联合局部治疗、治疗后行Ⅱ期手术是具有保护性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1)。结论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TACE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接受多次TACE、联合局部治疗、治疗后行Ⅱ期手术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肝动脉化疗栓塞 预后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相关不良反应及管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中晨 任正刚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0-603,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多种实体瘤的免疫治疗效果。随着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肝癌的二线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特别是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多种实体瘤的免疫治疗效果。随着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肝癌的二线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特别是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些药物在接触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激发了自身免疫引起的相关副作用。其副作用发生特点与传统化疗及靶向药物有很大差异,有效地监测、发现及干预免疫相关副作用是保证病人获得临床获益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