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部对护理单元绩效评估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方婷妮 丁万红 《医学信息》 2010年第23期4467-4468,共2页
目的研究护理部对护理单元绩效评估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管理的模式。方法对各护理单元绩效评估中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3个方面提出管理设计方案,由计算机专家编制软件,在医院HIS系统上运行。结果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快了护理部对护理... 目的研究护理部对护理单元绩效评估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管理的模式。方法对各护理单元绩效评估中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3个方面提出管理设计方案,由计算机专家编制软件,在医院HIS系统上运行。结果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快了护理部对护理单元各类信息的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绩效评估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护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护理单元绩效评估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上海市 19 所三级医院护士主观社会地位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杜玉 张玉侠 +18 位作者 陆小英 奚慧琴 顾艳荭 顾莺 沈南平 毛燕君 施忠英 叶丽萍 郭琦 丰青 沈英 周花仙 张华春 江萍 李红 朱晓萍 王秀芳 王艳梅 陈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4-59,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9所三级医院的6539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acArthur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和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 目的了解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9所三级医院的6539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acArthur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和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主观社会地位总分为(5.50±1.34)分,组织公平感总分为(77.97±14.83)分,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15.90±19.3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有子女、初始学历、税后年薪、工作科室、职务、户口所在地、经历医患冲突的次数、组织公平感和职业获益感是护士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5.7%。结论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可以通过提高护士收入,推进护理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护理工作专业性,提高组织公平感和职业获益感等措施提高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护士 主观社会地位 组织公平感 职业获益感 医患冲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门诊妇科阴道炎护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建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2期241-242,共2页
目的:研究阴道炎疾病患者在门诊妇科治疗期间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门诊妇科接受治疗的阴道炎疾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妇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目的:研究阴道炎疾病患者在门诊妇科治疗期间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门诊妇科接受治疗的阴道炎疾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妇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阴道炎治疗期间门诊妇科护理服务满意度、阴道炎症状消失时间、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阴道炎治疗期间门诊妇科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5.2%,高于对照组的78.6%,组间差异显著(P<0.05);阴道炎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期间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10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炎疾病患者在门诊妇科治疗期间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门诊 妇科 健康教育干预 效果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秀芳 邱取英 +1 位作者 董文平 丁万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自我管理、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经某院治疗后出院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自我管理、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经某院治疗后出院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物联网云平台模式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COPD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肺功能、自我管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AT评分为(14.56±3.00)分,低于对照组(15.67±2.99)分(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云平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护理
下载PDF
移动智能延续护理联合吸入剂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董文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5期1785-1788,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COPD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以及气短[1]。在对COPD患者的健康管理中,长期而且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于病情的延缓具有显著意义。在对患者的实际治疗中,COPD的反复性以及长期性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COPD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以及气短[1]。在对COPD患者的健康管理中,长期而且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于病情的延缓具有显著意义。在对患者的实际治疗中,COPD的反复性以及长期性造成了患者自我能力以及自我效能的显著降低,对于康复训练行为的坚持性具有负面影响[2]。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完善,通过数字化的模式,目前可以通过多种电子设备将健康管理延伸到患者的床旁[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患者 延续护理 慢性呼吸道疾病 吸入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康复训练 咳痰 自我效能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科门诊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丽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6年7月期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中选择200例,使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6年7月期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中选择200例,使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诊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小儿常见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应用在儿科门诊中可提高患儿的诊疗依从性和患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并增加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 护理干预 儿科门诊
下载PDF
“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董文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7期128-130,共3页
目的:研究“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就诊的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就诊的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延续护理模式,试验组实施“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心率(HR)、FEV_(1)/FVC、脉指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C、FEV_(1)、FEV_(1)/FVC、脉指氧饱和度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R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职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互联网 延续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宗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门诊输液患儿中抽取104例作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52)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52)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门诊输液患儿中抽取104例作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52)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52)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是96.15%,其护理满意度是100.00%;对照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是84.62%,其护理满意度是92.31%;两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其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其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心理护理 门诊 输液 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探究门诊分诊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9
作者 戴芬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对门诊分诊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门诊6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结果:优质护理组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后护理风险事故... 目的:对门诊分诊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门诊6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结果:优质护理组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3.23%、0.00%、0.00%和25.81%、29.03%、22.5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门诊分诊中优质护理措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分诊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耐受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金伟魏 陈卫英 +2 位作者 蒋晖 蒋芳 徐建芳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3期421-422,共2页
目的:比较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耐受性。方法:将300例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前10 min、B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用一次性16号导尿包严格按标准导尿术进行操作... 目的:比较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的耐受性。方法:将300例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前10 min、B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用一次性16号导尿包严格按标准导尿术进行操作。分别记录全身麻醉前、气管拔管后5 min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评定躁动程度。结果:A组中、重度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A组全身麻醉前平均心率高于B组,气管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前留置尿管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 全身麻醉 时机
下载PDF
基于医联体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平台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董文平 王秀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916-1919,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联体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平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2020年7~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住院的COPD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82例,分别采... 目的探讨基于医联体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平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2020年7~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住院的COPD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8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基于医联体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平台进行护理。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以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护理期间考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显著下降,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其中护理后3个月及6个月时,干预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British Research Council,mMRC)评分明显更低,ESCA和SF-36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期间,干预组的急性发作次数和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COPD患者构建基于医联体的"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平台有利于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提升,改善不良预后,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医联体 延续护理平台 自我管理能力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个性化健康管理在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秀芳 董文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管理在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择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管理在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择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应用血液透析患者知识水平问卷、血液透析患者饮食及液体摄入依从性问卷及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水平和饮食及液体摄入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内瘘并发症例数降低(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管理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知识水平及饮食和液体摄入依从性,减少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健康管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依从性 并发症
下载PDF
乳腺癌:了解它,离它远一点
13
作者 沈晓伟 陆思怡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第4期44-45,共2页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被称为“粉红杀手”。虽然乳腺癌的预后比其他很多肿瘤好,大多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获得治愈,但仍会有一部分患者发现的时候已经出现多发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另一部分在...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被称为“粉红杀手”。虽然乳腺癌的预后比其他很多肿瘤好,大多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获得治愈,但仍会有一部分患者发现的时候已经出现多发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另一部分在手术几年后出现复发转移。因此,只有充分了解、认识乳腺癌,才可以更好地防范它,同时能提高女性乳腺癌筛查的参与度,以尽早发现病情,减少危重病情的发生。下面,笔者将通过4个问题,带您了解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筛查 复发转移 多发转移 女性恶性肿瘤 早期乳腺癌患者 参与度 手术机会 危重病情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4
14
作者 夏昌华 吴小虹 +2 位作者 陆叶 房永芳 蒋静洁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55-157,168,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干预组(7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干预组(7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之间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D,NDS,ADL评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上述量表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干预组的HAMD,NDS,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合并心理护理能够使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显下降,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心理护理 神经功能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韧性育儿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疲乏的影响
15
作者 王莲萍 丁万红 +3 位作者 仲惠琴 徐丹花 陈丽芳 蒋连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5期2799-2803,共5页
目的:探讨韧性育儿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住院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以及出院后的常规随访,试验组在... 目的:探讨韧性育儿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住院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以及出院后的常规随访,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4 w的韧性育儿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干预后2 w和干预后6 w产后疲乏量表(FS-14)、一般自我效能评分(GSES)得分。结果:对照组产后6 w周及产后10 w的脑力疲乏、FS-14总分较产后2~3 d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2 w、干预后6 w躯体疲乏、脑力疲乏及FS-14总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2 w和干预后6 w GSE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未加干预的情况下产后疲乏程度随着时间推移在加重,韧性育儿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对提高产妇自我效能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产后疲乏 韧性育儿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