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肌功能训练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瑛 陈磐 +4 位作者 吴振启 颜伟 李慧峰 李伟亮 王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34-135,共2页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自主的尿液外漏现象,女性人群的患病率高达23%~45%[1]。当前,对于SUI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研究比较盆底肌功能训练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对...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自主的尿液外漏现象,女性人群的患病率高达23%~45%[1]。当前,对于SUI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研究比较盆底肌功能训练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3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盆底肌功能训练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使用吡柔比星或丝裂霉素定期灌注化疗治疗膀胱肿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伟亮 谢宁 吴振启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902-904,共3页
目的:对比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使用吡柔比星及丝裂霉素两种药物定期灌注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并且行TUR-Bt手术治疗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丝裂霉素组、吡柔比星组,每组... 目的:对比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使用吡柔比星及丝裂霉素两种药物定期灌注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并且行TUR-Bt手术治疗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丝裂霉素组、吡柔比星组,每组各21例。吡柔比星组术后使用30mg吡柔比星定期膀胱灌注,丝裂霉素组术后使用20mg丝裂霉素定期灌注肿瘤。观察两组复发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2~48个月,期间共有3例患者失访,随访3年期间吡柔比星组共复发8例,复发率40.00%,丝裂霉素组共复发15例,复发率71.43%,3年总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灌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膀胱刺激症状、恶心、胸闷、心悸、尿道狭窄等最为常见,其中吡柔比星组发生14例次,丝裂霉素组发生22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TUR-Bt术后给予吡柔比星或丝裂霉素两种药物进行定期灌注化疗,两种药物均能起到一定的预防肿瘤复发作用,但以吡柔比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治疗 电化学疗法 @吡柔比星 丝裂霉素 化学疗法 肿瘤局部灌注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3
作者 颜伟 郭剑明 +2 位作者 吴振启 张菊根 李慧峰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400-401,共2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和经输尿管镜取石术(trans-ureteroscope lithotripsy,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和经输尿管镜取石术(trans-ureteroscope lithotripsy,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组(MPCNL组)和经输尿管镜取石术组(URL组),每组各65例。观察两组术后3~5d和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PCNL组术后3~5d和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2.31%和96.92%,URL组术后3~5d和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4.62%和84.62%,MPCNL组术后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URL组(P<0.05)。MPCN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67%,UR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7%,2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优于URL,对于较大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MPCNL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输尿管镜取石术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
下载PDF
新型输尿管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敏 颜伟 +1 位作者 李慧峰 朱同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996-4001,共6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聚乙烯高分子合成的输尿管支架在体内实验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实验发现其毒副作用,诱导机体产生的炎症、热原、过敏反应均较明显,故对于新研发的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的新型输尿管支架在生物相容性、毒副... 背景:有研究表明,聚乙烯高分子合成的输尿管支架在体内实验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实验发现其毒副作用,诱导机体产生的炎症、热原、过敏反应均较明显,故对于新研发的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的新型输尿管支架在生物相容性、毒副作用、机体炎症反应等方面的探索是实验研究的重点内容。目的:通过对临床上使用的聚乙烯高分子合成输尿管支架和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的新型输尿管支架在细胞毒性试验、动物体植入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致死率等生物相容性方面的比较,为临床上引入新型输尿管支架材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使用正常培养基培养;新型材料组细胞采用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材料浸提液进行培养;聚乙烯组细胞采用聚乙烯浸提液进行培养。结果与结论:活细胞数目检测结果显示,在尿道上皮细胞培养皿中加入两种输尿管支架浸提液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毒性反应均明显增强(P<0.05),但两组毒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将两种材料植入大鼠体内2,6周后,肌肉组织均有明显的炎性浸润、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加,但植入新型材料组的炎性浸润和组织损伤明显少于植入聚乙烯组(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植入两种材料6周后,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23的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但植入新型材料组的炎性因子表达量明显低于植入聚乙烯组(P<0.05)。支架植入6周后,新型材料组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和热原反应的数量均少于聚乙烯组。结果证实,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的新型输尿管支架材料能减少组织对于材料的炎症反应、过敏反应、热原反应,具有比聚乙烯合成材料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输尿管支架 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材料 聚乙烯合成材料 生物相容性 毒副作用 细胞增殖率 炎性因子 过敏反应 热原反应 组织损伤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瑛 郭剑明 +1 位作者 刘敏 李慧峰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7例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SCTU检查结果,并与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RGP)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47例中,输尿管结石24例,肾盂输尿...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7例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SCTU检查结果,并与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RGP)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47例中,输尿管结石2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4例,膀胱癌累及输尿管开口4例,输尿管肿瘤4例,输尿管炎性狭窄3例,腹腔内病变累及输尿管3例,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2例,肾输尿管结核2例,前列腺癌1例。结果:MSCTU对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准确率达到100.0%,B超的诊断准确率为78.7%,IVU诊断准确率为75%,RGP诊断准确率为66.7%。MSCTU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诊断方法。结论:MSCTU可以多角度三维重建尿路,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 输尿管梗阻 诊断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患者前列腺体积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磐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患者前列腺体积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经尿道前列...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患者前列腺体积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lasmakinetic 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of prostate,PKEP)组和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supra public prostatectomy,SPP)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RU)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前列腺CT表现接近,均可看到手术达到前列腺外科包膜层面。术前SPP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明显大于PKE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前列腺体积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前列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KEP和SPP术后残留前列腺的体积均约占术前体积的26%,且主要为外科包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Qmax、RU和IPSS等疗效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外科包膜为界进行经尿道前列腺手术可以有效解除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梗阻症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索利那新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伟亮 吴振启 陈瑛 《海峡药学》 2015年第10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索利那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5月接受索利那新治疗的94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患者性功能(PISQ-12)问卷对患者进行随访评分。结果 81例(86.1%)... 目的研究索利那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性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2013年12月~2014年5月接受索利那新治疗的94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患者性功能(PISQ-12)问卷对患者进行随访评分。结果 81例(86.1%)患者回答了PISQ-12问卷,服药前前PISQ总评分为(83.9±10.6)min,服药后为(84.6±15.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服药前后情感因素评分为(27.1±10.7)min和(30.5±6.7)min,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溢尿组性生活改善率为67.5%(25/37),无溢尿组性生活改善率为22.7%(10/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组PISQ总评分升高率为67.5%(27/35),中度组PISQ总评分升高率为32.6%(15/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对性生活中不自主溢尿者和尿失禁重度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可显著提高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索利那新 性功能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3
8
作者 皇甫佳文 颜伟 +2 位作者 张菊根 吴振启 郭剑明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683-1685,共3页
目的:通过采用两种手术方法-经皮肾镜碎石术或输尿管软镜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接受肾结石治疗的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患者4... 目的:通过采用两种手术方法-经皮肾镜碎石术或输尿管软镜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接受肾结石治疗的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PCNL组,42例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治疗,为URL组;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率及结石清除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手术方法对肾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率比较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但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大出血;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则使伤口接近无创,同时具有出血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效果优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下载PDF
西地那非联合苁蓉益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费夏玮 李慧峰 +2 位作者 吴振启 颜伟 陈瑛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5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苁蓉益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70例二甲双胍药物控制的2型糖尿病性ED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5例,服用西地那非;B组35例,联合服用西地那非和...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苁蓉益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70例二甲双胍药物控制的2型糖尿病性ED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5例,服用西地那非;B组35例,联合服用西地那非和苁蓉益肾颗粒,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对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评分(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每周性交频率、夫妻双方性生活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在IIEF-5评分、每周性交频率、夫妻双方性生活满意程度方面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治疗后在IIEF-5评分、夫妻双方性生活满意程度高于A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西地那非联合苁蓉益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性ED较单用西地那非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提高夫妻性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苁蓉益肾颗粒 勃起功能障碍 PDE5抑制剂 西地那非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汽化电切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老年晚期前列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尧 颜伟 《中国性科学》 2014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汽化电切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老年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8例(研究组),对其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后加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对照组行常... 目的:探讨汽化电切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老年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8例(研究组),对其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后加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每2个月交替口服氟他胺、康士得的联合内分泌疗法,比较术后两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术后2年及以下和2年以上生存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PSA、IPSS分、残余尿量均下降,尿流率、膀胱压力均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结论:对老年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能解除下尿路梗阻,联合内分泌疗法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切除术 双侧睾丸切除术 内分泌疗法 老年
下载PDF
常规输尿管镜行微通道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颜伟 皇甫佳文 +1 位作者 陈磐 李圆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47-248,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用常规输尿管镜行微通道经皮肾镜(MPCNL)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SMP)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PCNL治疗的71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工作通道分为MPCNL组(n=40)和SMP组(n=31),比... 目的对比分析用常规输尿管镜行微通道经皮肾镜(MPCNL)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SMP)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PCNL治疗的71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工作通道分为MPCNL组(n=40)和SMP组(n=3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清除率、无管化率、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P组无管化率高于MPCNL组,SMP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MPCNL组(P<0.05)。结论常规输尿管镜行MPCNL和SMP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兼顾安全和效益,临床疗效显著,SMP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镜 微通道 超微通道
下载PDF
便携式多功能尿道镜开发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费夏玮 李慧峰 +5 位作者 李圆 张菊根 黄蔚 沈彦婷 刘敏 吴振启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37-839,共3页
膀胱镜检查、双J管拔除、尿道扩张等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下尿路操作,借助膀胱镜、尿道探子泌尿外科医师可以较为方便、快捷完成。但其也有自身的缺点,如最常见的膀胱镜系统,其系统构成复杂、移动性差,同时需护士的协助方可完成医疗操作;由... 膀胱镜检查、双J管拔除、尿道扩张等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下尿路操作,借助膀胱镜、尿道探子泌尿外科医师可以较为方便、快捷完成。但其也有自身的缺点,如最常见的膀胱镜系统,其系统构成复杂、移动性差,同时需护士的协助方可完成医疗操作;由于医生无法直视存在狭窄的尿道,尿道扩张盲目性较大,易造成患者医源性尿道损伤。鉴于此,本研究拟设计生产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尿道镜以改善在门急诊、床旁进行常规有创操作不便的问题。该镜具有以下功能:(1)术者可在门急诊、床旁单独完成膀胱镜检查、拔除双J管;(2)配备不同的外鞘以达到不同医疗目的,如可视化尿道扩张、可视化留置导尿(尿道狭窄患者)。目前我科已完成该多功能尿道镜的专利申报,同时初代验证机已生产以验证该镜功能设计的可行性,二代机的改进生产也正紧锣密鼓的进行,后续将完成动物实验以验证可行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内窥镜 便携式 医疗设备 膀胱镜检查 光学成像系统
下载PDF
便携式多功能尿道镜开发的改进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费夏玮 李圆 +4 位作者 张菊根 戴黎阳 沈彦婷 李慧峰 吴振启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20-422,共3页
膀胱镜检查、膀胱镜下D-J管取出、留置等是泌尿外科最常规的下尿路操作之一,但这类操作需在现有的内镜系统下完成,该系统构成复杂、移动不便等,不便于医师门诊、床旁完成。本课题组为满足泌尿外科微创化、直观化、便携化的临床需求,以... 膀胱镜检查、膀胱镜下D-J管取出、留置等是泌尿外科最常规的下尿路操作之一,但这类操作需在现有的内镜系统下完成,该系统构成复杂、移动不便等,不便于医师门诊、床旁完成。本课题组为满足泌尿外科微创化、直观化、便携化的临床需求,以腔道内镜新技术的发展为契机,开展新型便携式多功能尿道镜(改进型)的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多功能尿道镜,为尿道镜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提高我国内镜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内窥镜 便携式 医疗设备 膀胱镜检查 光学成像系统 多功能尿道镜
下载PDF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4
作者 沈彦婷 徐君妍 +1 位作者 戴黎阳 费夏玮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975-983,共9页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与前列腺癌(PCa)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期建立新的预测PCa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使用开放数据集和PCa组织芯片评估METTL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METTL3与Gleason评分(GS)之间的相关性以及METTL3预测PCa不良...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与前列腺癌(PCa)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期建立新的预测PCa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使用开放数据集和PCa组织芯片评估METTL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METTL3与Gleason评分(GS)之间的相关性以及METTL3预测PCa不良预后的能力,构建列线图模型定量评估PCa预后。结果与正常前列腺组织比较,PCa组织中METTL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ETTL3在高危PCa组(GS>7分)中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危PCa组(GS≤7分)(P<0.05)。METTL3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均较METTL3基因低表达组患者差(P<0.05)。此外,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由7个受METTL3 N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调控的靶基因组成的风险模型。该风险模型中的7个靶基因主要与细胞周期过程密切相关,METTL3蛋白表达水平与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0,P=0.0025)。结论METTL3具有预测PCa预后的潜力,其可能通过m6A修饰调控与细胞周期过程密切相关的靶基因的表达来影响PCa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预后预测 无进展间隔期 无进展生存期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 N6-甲基腺嘌呤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1例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并发多部位感染的案例分析
15
作者 李曼 谢宁 李伟亮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1例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伴泌尿系统和肺部感染的案例,探讨老年患者同时发生多部位感染时诊疗方案的确定及用药合理性。方法:患者入院后出现感染指标升高和呼吸系统症状,须结合患者情况确定抗感染方案,分析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的... 目的:分析1例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伴泌尿系统和肺部感染的案例,探讨老年患者同时发生多部位感染时诊疗方案的确定及用药合理性。方法:患者入院后出现感染指标升高和呼吸系统症状,须结合患者情况确定抗感染方案,分析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医师、临床药师共同确立抗感染的方案、药师进行药学监护,患者情况逐渐好转。结论:本例反映了在感染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医生与药师合作调整治疗方案,守护病患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泌尿系统感染 肺部感染 用药调整
下载PDF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9
16
作者 颜伟 李慧峰 +3 位作者 吴振启 陈瑛 陈磐 郭剑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4期64-67,共4页
目的 评价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采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0例(71侧),对其... 目的 评价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采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0例(71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期手术60例(61侧),Ⅱ期手术9例(9侧),Ⅲ期手术1例(1侧);单通道取石66例(67侧),双通道取石4例(4侧).手术时间53~115 min,平均71 min.术后2个月复查,结石总取尽率78.9% (56/71),其中Ⅰ期取尽率66.2% (47/71),Ⅱ期11.3% (8/71),Ⅲ期1.4%(1/71).5例术中发现肾盂尿脓性,均在低压灌注下Ⅰ期碎石,术后未出现感染性休克;2例术后4~5 d继发大出血,1例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行介入治疗后治愈;1例出现肠穿孔,禁食2周,肠内外营养对症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发生输尿管中下段石阶,保留肾造瘘管2周,术后第10天行输尿管镜下取石术;未发生感染性休克、胸膜损伤、肾蒂损伤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8.5 d.结论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效等优势,但术前需更完善的准备,注意预防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通道 经皮肾镜 气压弹道联合超声 复杂性肾结石
下载PDF
青风藤中总生物碱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振启 郭剑明 +4 位作者 陈琴华 李慧峰 李伟亮 张菊根 王国民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497,共3页
目的采用索氏提取法对青风藤中总生物碱进行提取分离,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90%无水乙醇提取,盐酸酸化后,氨水碱化后三氯甲烷萃取,利用GC-MS对总生物碱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对其中的15... 目的采用索氏提取法对青风藤中总生物碱进行提取分离,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90%无水乙醇提取,盐酸酸化后,氨水碱化后三氯甲烷萃取,利用GC-MS对总生物碱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对其中的15种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该方法提取时青藤碱含量高,达到80.18%,安贝灵碱3.44%,光千金藤碱3.05%。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所鉴定的成分占总流出峰面积的95.1%。结论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研究青风藤中生物碱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风藤 青藤碱 总生物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DD3 mRNA及DD3 mRNA/D定量检测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灰区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慧峰 吴振启 +3 位作者 刘敏 陈磐 陈瑛 郭剑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15-718,共4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组织中DD3 mRNA及DD3 mRNA/D定量检测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灰区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sPSA 4~10 ng/ml的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112例和前列腺癌( PC)患者25例,进行RT-PCR、PSA检测、B型... 目的:研究前列腺组织中DD3 mRNA及DD3 mRNA/D定量检测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灰区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sPSA 4~10 ng/ml的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112例和前列腺癌( PC)患者25例,进行RT-PCR、PSA检测、B型超声检查及前列腺穿刺活检。观察其DD3 mRNA、DD3 mRNA/D、血清PSA( sP-SA)、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PSA(uPSA)、总PSA/游离PSA比值(f/tPSA)、s/uPSA、PSA密度(PSAD)等参数的差异,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2滗.87、12.31, P >0.05);tPSA、PSA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7.31、6.89, P <0.05);PC组DD3 mRNA/PSA mRNA比值明显高于BPH 组( t =7.86, P =0.009);PC组DD3 mRNA/D比值明显高于BPH组( t =7.28, P =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以0.27为截断值,DD3 mRNA/PSA mRNA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 0.666~0.997);以2.01为截断值,DD3 mRNA/D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 0.790~0.869)。结论 DD3 mRNA含量、DD3 mRNA/D定量检测可以显著提高检出PSA灰区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对PSA灰区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意义重大,DD3 mRNA/D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灰区前列腺癌 DD3mRNA/D DD3 MRNA
下载PDF
地奥斯明对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及前列腺液内免疫介导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敏 朱同玉 +1 位作者 颜伟 李慧峰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21-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对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及前列腺液免疫介导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已确诊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老年男性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予普适泰片治疗,实验组4...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对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及前列腺液免疫介导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已确诊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老年男性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予普适泰片治疗,实验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地奥司明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及前列腺液MIP-2、MIP-1α含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前列腺液中MIP-1α、MIP-2含量较低(P<0.05),NIH-CPSI评分及QOL评分较低(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奥司明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能够降低患者血清、前列腺液中MIP-1α、MIP-2含量,改善盆腔疼痛、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等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MIP-1Α MIP-2 地奥司明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伟亮 谢宁 +1 位作者 陈瑛 吴振启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男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双盲、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男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双盲、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进行治疗。结束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前列腺质量以及治疗疗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和IP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Qmax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V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和前列腺质量均小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2.97%(P〈0.05)。结论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且有效的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其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