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肾本质研究回顾 被引量:102
1
作者 沈自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6,共3页
中西医结合,概言之是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中医的长处是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调节性治疗;西医的长处是从局部出发,针对功能采取拮抗性治疗,从研究的角度是与时俱进,使中西医有高起点的结合。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肾本质 调节性治疗 优势互补 与时俱进 拮抗性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
2
作者 沈自尹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420-422,共3页
整体观、系统论是中医药的重要特点,中医药理论中也充满许多具有原创性的思想。课题组先是以还原论为指导,进行了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研究,近来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在肾虚证(以衰老为模型)研究领域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整体观、系统论是中医药的重要特点,中医药理论中也充满许多具有原创性的思想。课题组先是以还原论为指导,进行了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研究,近来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在肾虚证(以衰老为模型)研究领域也进行了一些尝试。肾精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根据对中医肾精概念的深入发掘,提出肾精内涵的干细胞理论,并初步论证了肾精与干细胞的关联以及补肾填精药物激活内源性干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还原论 肾虚 肾精 干细胞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树海 王文健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R)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近年来脂肪细胞内分泌功能和炎症反应参与IR的发病机制及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对胰岛素抵抗的病机及治疗... 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R)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近年来脂肪细胞内分泌功能和炎症反应参与IR的发病机制及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对胰岛素抵抗的病机及治疗也进行了探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中西医结合 防治措施 IR 脂肪细胞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在老年医学中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建华 李文伟 +1 位作者 邰先桃 夏世金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56-358,共3页
至2008年底,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已达5亿,并以每月87万的速度增长。在中国,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7.17%,约为2.48亿,中国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面对这样的人口分布形态,老年医学不再... 至2008年底,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已达5亿,并以每月87万的速度增长。在中国,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7.17%,约为2.48亿,中国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面对这样的人口分布形态,老年医学不再局限于医学领域,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老年医学的目的不仅是提高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治疗老年疾病,更重要的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预防老年疾病的发生,其理想状态是:无疾而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老年医学
下载PDF
关于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共识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文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7-838,共2页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世界,多极政治、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相互之间的碰撞、互补和融合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科学领域多学科的交叉更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学 多元文化 社会进步 价值观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逻辑和现实可能性的哲学分析(上)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建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7期4-6,共3页
从哲学层面阐述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和现实可能性。认为产生不同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划分世界的标准和方式,一个理论体系正式被接受常以建立属于自身的本体论语言体系为标志;采用直观的集合观念对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可能性进行分析... 从哲学层面阐述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和现实可能性。认为产生不同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划分世界的标准和方式,一个理论体系正式被接受常以建立属于自身的本体论语言体系为标志;采用直观的集合观念对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可能性进行分析,发现不可能现实地产生属于中西医结合自身的本体论语言体系;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身份问题,取决于采用何种衡量标准;基于相关理论考察,分析影响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本体论 语言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逻辑和现实可能性的哲学分析(下)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建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8期8-12,共5页
从哲学层面阐述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和现实可能性。认为产生不同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划分世界的标准和方式,一个理论体系正式被接受常以建立属于自身的本体论语言体系为标志。采用直观的集合观念对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可能性进行分析... 从哲学层面阐述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和现实可能性。认为产生不同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划分世界的标准和方式,一个理论体系正式被接受常以建立属于自身的本体论语言体系为标志。采用直观的集合观念对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可能性进行分析,发现不可能现实地产生属于中西医结合自身的本体论语言体系;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身份问题,取决于采用何种衡量标准。基于相关理论考察,分析影响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本体论 语言
原文传递
中西医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松下和子 王兴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1期191-193,196,共4页
复发性流产是妇科常见的妊娠疾病之一,也是世界性共同关注的疑难病症,据统计,其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为0.5%-1%,且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妇女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有关复发性流产的文献也发表得越... 复发性流产是妇科常见的妊娠疾病之一,也是世界性共同关注的疑难病症,据统计,其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为0.5%-1%,且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妇女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有关复发性流产的文献也发表得越来越多。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多样,治疗方式有多种。笔者通过查阅一些有关复发性流产的文章,总结了一些复发性流产的中西医治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中西医治疗 中医 中药 妇产科
下载PDF
呼吸道病毒感染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羽华 董竞成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 药物治疗 利巴韦林 中医药治疗 西医药治疗
下载PDF
从整体论到系统生物学进行肾虚和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54
10
作者 沈自尹 黄建华 +6 位作者 林伟 王琦 吴斌 刘小雨 张新民 许世雄 张卫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8-550,共3页
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之一就是整体观,我们从整体观出发研究了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紊乱的联系;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老年大鼠(肾虚证)及中药干预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HPAT)轴的分子网络调控规律;通过基因芯片也揭... 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之一就是整体观,我们从整体观出发研究了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紊乱的联系;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老年大鼠(肾虚证)及中药干预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HPAT)轴的分子网络调控规律;通过基因芯片也揭示存在于老年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淋巴细胞、骨骼、肝脏、肾脏等与"肾"相关组织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以及神经-内分泌-骨代谢两大基因网络路线,从而推进"证"的整体性研究。近年按照系统生物学的动态、干预、多层面整合的要求,在全基因组转录水平、代谢组和单个衰老相关信号通路3个不同层面揭示衰老在不同层面的共同规律;揭示出基因的时空关联随着衰老进程逐渐弱化;并且中药淫羊藿总黄酮能有效改善衰老在上述两方面的系统改变。因此从整体观到系统生物学的转变可能促进中医学进入现代生命科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观 中医学 肾阳虚 系统生物学 衰老
下载PDF
淫羊藿激活内源性干细胞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沈自尹 黄建华 +3 位作者 吴斌 董竞成 张新民 陈伟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通过激活内源性的干细胞而改善再生反应为治疗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笔者在皮质酮大鼠(肾阳虚证模型)观察到淫羊藿总黄酮(EF)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采用基因芯片技术...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通过激活内源性的干细胞而改善再生反应为治疗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笔者在皮质酮大鼠(肾阳虚证模型)观察到淫羊藿总黄酮(EF)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发现EF对皮质酮大鼠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及各类促生长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神经生长因子(NGF)等具有显著上调作用。在自然衰老大鼠(肾虚证模型)发现EF能使多个组织的基因表达年轻化,也使老年大鼠下调的GH、GHRH及IGFBP、NGF等的表达上调。采用体外分离的胚鼠神经干细胞进一步证明淫羊藿及其提取物对干细胞具有直接促增殖作用。上述一系列的研究提示淫羊藿及其提取物对干细胞的作用可能是其拮抗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和延缓衰老的细胞学基础;也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动员与提高激素、细胞因子水平激活内源性干细胞,发挥机体储备的潜力而治疗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淫羊藿总黄酮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衰老
下载PDF
从补肾益气法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浅释中医“异病同治” 被引量:28
12
作者 董竞成 吴金峰 +3 位作者 张红英 弓唯一 刘宝君 徐海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5-700,共6页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其作为一个主要的治则、治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疗效确切。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应该是"异病同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异病同证"才能"...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其作为一个主要的治则、治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疗效确切。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应该是"异病同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异病同证"才能"同治"。补肾益气法是运用较为广泛的"异病同治"之法,研究表明,补肾益气之法对多种疾病和状态均具有较好疗效,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从整体上改善了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等有关,从而对局部病变产生了"调节整体,改善局部"的治疗效果。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青春期崩漏、无排卵不孕症、肾病综合征和衰老,尽管分属不同的疾病和状态,但只要同属肾气虚证型,皆可"异病同治"用补肾益气之法取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补肾益气法 辨病 辨证
下载PDF
EF延缓HPAT轴衰老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49
13
作者 沈自尹 陈瑜 +1 位作者 黄建华 胡作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淫羊藿总黄酮(EF)延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HPAT)轴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别检测淫羊藿总黄酮组、右归饮组、桃红四物汤组、老年大鼠对照组及青年大鼠对照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脾脏淋巴细胞的基因表达... 目的:淫羊藿总黄酮(EF)延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HPAT)轴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别检测淫羊藿总黄酮组、右归饮组、桃红四物汤组、老年大鼠对照组及青年大鼠对照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脾脏淋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老年大鼠和青年大鼠相比,HPAT轴多种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或其受体表达下调;EF组HPAT轴多种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或其受体表达上调;右归饮组及桃红四物汤组未见广泛的调节作用。结论:老年大鼠HPAT轴与生长、发育、衰老相关的基因表达以衰退的表现为主;EF能上调神经递质受体的表达并通过NEI网络的下行通路激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通过下调促凋亡、抗增殖基因,上调抗凋亡、促增殖基因的表达,重塑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平衡,延缓免疫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衰老 HPAT轴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炎性衰老机制与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夏世金 沈自尹 +3 位作者 俞卓伟 李亚明 汪海东 黄建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595-2598,共4页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筛选与炎性衰老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与受体特征基因,探讨其炎性细胞因子网络调控机制;观察淫羊藿总黄酮(EF)和淫羊藿苷(Ica)对该网络的干预效果与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4月龄(4m)、24m、24m+EF和24m+Ica组,每组10只。分...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筛选与炎性衰老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与受体特征基因,探讨其炎性细胞因子网络调控机制;观察淫羊藿总黄酮(EF)和淫羊藿苷(Ica)对该网络的干预效果与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4月龄(4m)、24m、24m+EF和24m+Ica组,每组10只。分别取各组大鼠海马和肺组织,用炎症细胞因子与受体基因芯片对各组组织分别进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1)海马组织:24m组与4m组比较,促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上调;同时抗炎症细胞因子下调。24m+EF组、24m+Ica组与24m组比较,可见大量抗炎症细胞因子上调而促炎症细胞因子下调。(2)肺组织:24m组与4m组比较,促炎症细胞因子上调,同时抗炎症细胞因子下调。24m+EF组、24m+Ica组与24m组比较,发现大量抗炎症细胞因子上调而促炎症细胞因子下调。结论老年大鼠存在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和抗炎性因子表达下调,导致促-抗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失调;EF和Ica可能通过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和上调抗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重塑促-抗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平衡而干预炎性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衰老 基因芯片 大鼠 炎症细胞因子与受体 淫羊藿总黄酮 淫羊藿苷
下载PDF
以药测证对肾虚和肾阳虚大鼠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5
15
作者 沈自尹 黄建华 陈伟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在分子水平揭示肾虚和肾阳虚内涵的异同。方法肾虚证采用自然衰老大鼠模型,肾阳虚证采用皮质酮大鼠模型,均用淫羊藿总黄酮(epi mediumflavonids,EF)以药测证,分别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淋巴细胞(HPAT)组织,采用Affymetrix公司的... 目的在分子水平揭示肾虚和肾阳虚内涵的异同。方法肾虚证采用自然衰老大鼠模型,肾阳虚证采用皮质酮大鼠模型,均用淫羊藿总黄酮(epi mediumflavonids,EF)以药测证,分别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淋巴细胞(HPAT)组织,采用Affymetrix公司的大鼠全基因组芯片,各两次重复基因表达谱研究。结果老年大鼠和皮质酮大鼠与青年大鼠比较,在HPAT轴上首先是众多的神经递质显著下调,接下来是生长激素类和性激素类都显著下调,其表达下调的模式呈高度一致,EF能逆转上述基因的表达;但EF在皮质酮大鼠显著上调热休克蛋白(HSP)和细胞色素P450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大幅度上调。结论两组大鼠均具有肾虚的内涵,但肾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甲状腺激素促进能量代谢的氧化磷酸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 肾阳虚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麝香酮抗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梁辉 陈虎 +1 位作者 高颖 蔡定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研究麝香酮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梗塞体积及缺血海马神经元谷氨酸转运体EAAC1mRAN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 ,用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造模前半小时予灌服麝香酮 ,采用四氮唑红(TTC)染色和半... 目的 :研究麝香酮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梗塞体积及缺血海马神经元谷氨酸转运体EAAC1mRAN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 ,用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造模前半小时予灌服麝香酮 ,采用四氮唑红(TTC)染色和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法 ,测定麝香酮对梗塞体积和海马EAACl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麝香酮可缩小缺血大鼠梗塞体积 ,有效下调EAAClmRNA表达。结论 :麝香酮具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神经元保护 神经元谷氨酸转运体 麝香酮
下载PDF
基于文献的中药复方治疗肾纤维化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戚莉 易韬 +2 位作者 王晓柠 刘平 刘成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肾纤维化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治疗慢性肾病肾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对复方...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肾纤维化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治疗慢性肾病肾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对复方中主要药物、药对(药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治疗肾纤维化38首中药复方涉及95味中药,总频次为362次。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主要为补益类、化瘀类、利湿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规则18条,药组(3味药或4味药)规则31条。结论大多数医家治疗肾纤维化多用补益、活血化瘀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中药复方 频数分析 聚类分析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从分子水平研究补肾法对性早熟与衰老的调控规律 被引量:30
18
作者 沈自尹 蔡德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9-551,共3页
肾阴肾阳失衡是性早熟和衰老的病理基础,衰老是“生理性肾虚”,其阴阳失衡是以肾阳虚为主;性早熟的本质是阴虚火旺,其阴阳失调是以肾阴虚为主。由肾气盛衰主导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主要涉及生长激素轴和性腺轴,性早熟患儿可见这两... 肾阴肾阳失衡是性早熟和衰老的病理基础,衰老是“生理性肾虚”,其阴阳失衡是以肾阳虚为主;性早熟的本质是阴虚火旺,其阴阳失调是以肾阴虚为主。由肾气盛衰主导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主要涉及生长激素轴和性腺轴,性早熟患儿可见这两轴的提前启动,表现为阴虚火旺;而衰老时是这两轴的率先衰退,表现为阳气虚损。分别采用温补肾阳方药以延缓衰老与滋阴泻火方药以抑制性早熟取得临床与实验的显著效果,通过以药测证,推测发病部位,证明性早熟或衰老,其病理损害是在下丘脑或更高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分子水平研究 补肾法 调控 阴虚火旺 生理性肾虚 病理基础 肾阴肾阳 阴阳失衡 阴阳失调 肾气盛衰 衰老过程 生长激素 滋阴泻火 延缓衰老 温补肾阳 以药测证 发病部位 病理损害 肾阳虚 肾阴虚 性腺轴 下丘脑 方药
下载PDF
淫羊藿次苷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坚 张新民 +3 位作者 陈伟华 应健 蔡外娇 刘闰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Ⅱ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次苷Ⅱ与刀豆素A(Concanavalin A,ConA)体外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观察淫羊藿次苷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确定其发挥作用的最佳浓度;...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Ⅱ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次苷Ⅱ与刀豆素A(Concanavalin A,ConA)体外处理小鼠脾淋巴细胞,观察淫羊藿次苷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确定其发挥作用的最佳浓度;然后以最佳浓度淫羊藿次苷Ⅱ在不同时间点与ConA协同处理细胞,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增殖能力;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用荧光定量分析仪检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结果:淫羊藿次苷Ⅱ在10-12~10-9mol/L的浓度范围作用48小时,对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10-7~10-4mol/L范围出现抑制作用。以10-9mol/L的淫羊藿次苷Ⅱ处理细胞,发现其与ConA在不同时间点促进细胞增殖作用显著优于ConA单独应用;并且促进细胞由G0/G1期进入S与G2/M期,并以第24小时效果更明显;促进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效果以第12小时最明显。结论:不同浓度的淫羊藿次苷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有浓度、时间依赖性,这种促增殖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升高细胞内Ca2+浓度,进而加快细胞由G0/G1期进入S与G2/M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次苷Ⅱ 脾淋巴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内CA2+
下载PDF
滋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刚 蔡定芳 +1 位作者 董淑范 范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4-445,共2页
目的:观察滋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5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滋肾方及常规西药处理,对照组常规西药处理。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各测雌激素1次,在治疗初中末期分别测定腰椎骨密... 目的:观察滋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5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滋肾方及常规西药处理,对照组常规西药处理。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各测雌激素1次,在治疗初中末期分别测定腰椎骨密度(BMD)。结果:治疗8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50%)(P<0.05);雌二醇水平及BMD明显增加(P<0.05)。结论:滋肾方具有改善临床症状、增加雌激素水平和BMD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紊乱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方 治疗 绝经 骨质疏松症 PMOP 中医药疗法 雌激素 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