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神经爪内肌萎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虞庆 提力曼江·托乎提 王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移植治疗失神经爪内肌萎缩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24侧,随机平均分成尺神经切断组、干细胞移植组、培养液注射组、对照组。将体外培养增殖的...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移植治疗失神经爪内肌萎缩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24侧,随机平均分成尺神经切断组、干细胞移植组、培养液注射组、对照组。将体外培养增殖的BMSC局部注射于爪内肌中,1个月后采用组织学、免疫荧光、PCR等方法检测。结果移植后1个月,干细胞移植组的肌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为对照组的66%和63%,但为尺神经切断组和培养液注射组的2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爪内肌注射部位仍可检测到GFP蛋白阳性的干细胞,干细胞移植组VEGF、HGF、CNTF、bFGF等神经营养因子高于尺神经切断组和培养液注射组,凋亡指数(凋亡细胞/总细胞)小于尺神经切断组和培养液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能有效延缓失神经爪内肌萎缩,作用机制可能与分泌相关的神经营养因子减轻肌肉组织凋亡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肌萎缩 爪内肌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采用改良清晰脂质交换丙烯酰胺杂交精细成像相容性组织水凝胶法透明正中神经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虞庆 提力曼江·托乎提 王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采用改良清晰脂质交换丙烯酰胺杂交精细成像相容性组织水凝胶(Clear Lipid-exchanged Acrylamide-hybridized Rigid Imaging-compatible Tissue-hYdtogel,CLARITY)法将正中神经透明化,观察神经纤维的分布和走行。方法取成年雌... 目的采用改良清晰脂质交换丙烯酰胺杂交精细成像相容性组织水凝胶(Clear Lipid-exchanged Acrylamide-hybridized Rigid Imaging-compatible Tissue-hYdtogel,CLARITY)法将正中神经透明化,观察神经纤维的分布和走行。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的正中神经,进行多聚甲醛固定,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包埋,免疫荧光标记,透明化处理,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多聚甲醛固定和水凝胶包埋后的神经组织呈乳白色,柔软富有弹性。透明化处理后的正中神经完全透明,荧光显微镜视下可清晰观察到深部纵向走行的神经纤维。结论改良CLARITY法能有效透明化周围神经,为神经功能束分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动物实验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组织透明技术
原文传递
膈神经端侧缝合移位术后呼吸功能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沈云东 郑谋雄 +2 位作者 徐文东 徐建光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膈神经端侧缝合移位术后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5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接受了膈神经端侧缝合移位至臂丛上于前股或肌皮神经,术后35个月通过肺功能、胸部动态透视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呼吸功能及术侧... 目的研究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膈神经端侧缝合移位术后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5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接受了膈神经端侧缝合移位至臂丛上于前股或肌皮神经,术后35个月通过肺功能、胸部动态透视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呼吸功能及术侧膈肌的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用力呼气量(FVC)、IS用力呼气量(FEVI)和肺总量(TCL)与术前水平相同,术后x线片及胸透显示术侧膈肌均未出现抬高或活动度下降,膈神经传导潜伏期平均延长2.9ms,动作电位波幅平均下降32.4%。此外,5例患者肱二头肌都获得了神经再支配,其中3例患者的肱二头肌肌力达到№或地以上。结论膈神经端侧缝合移位术恢复屈肘功能的同时呼吸功能不受影响,对于需要保留膈肌功能的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神经 神经移位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肘部尺神经内囊肿三例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峰 杨剑云 +4 位作者 虞聪 吴鹏 张莉 黄绍敏 陈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总结3例肘部尺神经内囊肿的诊治过程,并对该病进行相关的文献综述,为临床提供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对3例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诊断为肘部尺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尺神经主干外膜下有囊性肿块,... 目的总结3例肘部尺神经内囊肿的诊治过程,并对该病进行相关的文献综述,为临床提供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对3例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诊断为肘部尺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尺神经主干外膜下有囊性肿块,囊肿位于肘关节下方,均行囊肿切开引流术,对其中2例含有囊肿的尺神经关节支予以结扎、切除。结果术后随访2~16个月,平均8.7个月。术后肘部胀痛消失,尺侧一指半刺痛觉好转。按照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良2例,可1例。结论肘部尺神经内囊肿十分罕见。对于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目前多行神经外膜切开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 治疗结果 神经内囊肿
原文传递
颈7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运动终板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宗圆 顾施辉 +2 位作者 徐雷 徐建光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颈,神经根切断后主要靶肌肉内运动终板形态学的变化过程,探索颈7神经根切断术后的代偿机制。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6只。同一只大鼠右侧建成颈,神经根切断模型,左侧为对照组。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银.乙... 目的研究颈,神经根切断后主要靶肌肉内运动终板形态学的变化过程,探索颈7神经根切断术后的代偿机制。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6只。同一只大鼠右侧建成颈,神经根切断模型,左侧为对照组。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银.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电镜等技术手段检测术后第1、2、4、6、8、12周大鼠的肱三头肌、背阔肌和指总伸肌内运动终板形态学的变化过程。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进行均值、标准差计算和方差统计学分析。结果颈,神经根切断后1~3周,主要靶肌肉内运动终板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颈,神经根切断后4—8周,靶肌肉内某些区域出现少数面积明显增大,乙酰胆碱酯酶淡染,电镜下超微结构严重退变的运动终板。术后12周,运动终板结构得以恢复,并可能在老运动终板附近出现多个小的特化的突触后膜聚集区,以形成新的运动终板。结论颈,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内运动终板微观形态学会出现改变,并在术后12周基本恢复正常。而来源于邻近正常神经的轴突出芽可能是重要的颈,神经根切断术的代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显微镜检查 电子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颈7神经根 轴突出芽
原文传递
全臂丛神经损伤后对侧大脑运动皮层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6
作者 江烨 徐秀玥 +3 位作者 赵新 劳杰 金红 张磊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 建立全臂丛神经损伤(total brachial plexus injury,TBPI)后对侧大脑皮层差异蛋白质谱,从分子水平研究TBPI后大脑运动皮层重组表现.方法 应用SD大鼠建立TBPI模型,随后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 目的 建立全臂丛神经损伤(total brachial plexus injury,TBPI)后对侧大脑皮层差异蛋白质谱,从分子水平研究TBPI后大脑运动皮层重组表现.方法 应用SD大鼠建立TBPI模型,随后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鉴定大鼠TBPI后1d大脑运动皮层的差异蛋白质.结果 共鉴定到1 293个蛋白质,其中差异表达蛋白质259个,包括214个上调的差异蛋白质和45个下调的差异蛋白质.其中有关大脑神经活动的差异蛋白质18个.差异蛋白质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发挥蛋白质定位、蛋白质转运、细胞内运输等生物过程,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离子结合与核苷酸结合.结论 TBPI后对侧大脑运动皮层有多种蛋白质表达异常,可能是损伤的急性期即出现了皮层重组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蛋白质组学 大脑运动皮层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
原文传递
利用经皮克氏针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7
作者 高凯鸣 劳杰 +3 位作者 庄永青 赵新 方有生 刘靖波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介绍经皮克氏针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这一微创技术,并且评价其在临床使用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11例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的者进行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2周内接受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联... 目的介绍经皮克氏针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这一微创技术,并且评价其在临床使用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11例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的者进行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2周内接受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术中通过外固定支架的牵引和手法复位将骨折满意复位后以2枚克氏针经皮将第五掌骨与第四、第三掌骨固定。6周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及克氏针。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7周,随访内容包括X线片、患肢VAS评分、手部运动功能以及手指握力,运动功能评价标准为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TAM评分系统。结果11例患者术后X线片均显示骨折愈合,均未出现钉道感染或钉棒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平均VAS评分为1.13分。患手握力平均达到健侧的89.3%。患手运动功能根据TAM评分系统的评定标准:优6例,良4例,可1例。结论经皮克氏针联合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手术操作简便,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外固定器 第五掌骨基底部 微创技术
原文传递
丛内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郭金鼎 高凯鸣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77,共4页
臂丛神经损伤因其致残率高、修复效果差成为临床的治疗难题。神经移位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重要手段,包括丛内神经移位及丛外神经移位。丛内神经移位指利用同侧臂丛功能正常的神经作为供体修复损伤的神经。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移位修复 丛外神经移位 修复效果 致残率 治疗
原文传递
健侧颈7移位术30年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文东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7-249,共3页
距上海华山医院实施世界首例健侧颈,移位术,至今已有30年。本文旨在总结健侧颈,移位术自诞生以来的技术经验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移位术 健侧颈 颈7 上海华山医院 世界首例
原文传递
旋后肌肌支移位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雷 董震 +1 位作者 张成钢 陈亮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桡神经旋后肌肌支和骨间后神经的显微解剖,为旋后肌肌支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设计旋后肌肌支移位术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选择13侧甲醛固定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肘以远桡神经及各肌支,记录旋后肌肌支及骨间后神经的形态特... 目的通过对桡神经旋后肌肌支和骨间后神经的显微解剖,为旋后肌肌支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设计旋后肌肌支移位术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选择13侧甲醛固定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肘以远桡神经及各肌支,记录旋后肌肌支及骨间后神经的形态特征、分布情况和直径。结果旋后肌肌支一般有3支,旋后肌Frohse弓近端2支,旋后肌肌管内1支,管外肌支恒定,可直接与骨间后神经缝合,且口径匹配。结论旋后肌肌支可用来移位修复骨间后神经,为臂丛神经中下干损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神经移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 臂丛 旋后肌 肌支 骨间后神经
原文传递
大鼠股后侧穿支皮瓣模型及血流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世强 张莉 +4 位作者 陈琳 王涛 杨剑云 韩栋 彭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8-471,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股后侧穿支皮瓣模型以及皮瓣血管、血流检测方法。方法取12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左侧为实验侧。以股后动脉发出的股二头肌肌皮穿支为蒂设计股后侧穿支皮瓣,并根据皮瓣血管特点分为穿支蒂组与主干蒂组。应用高频超声检... 目的建立大鼠股后侧穿支皮瓣模型以及皮瓣血管、血流检测方法。方法取12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左侧为实验侧。以股后动脉发出的股二头肌肌皮穿支为蒂设计股后侧穿支皮瓣,并根据皮瓣血管特点分为穿支蒂组与主干蒂组。应用高频超声检测两组大鼠肢体的股后动脉以及股二头肌肌皮穿支的内径以及血流速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利用激光多普勒灌注成像仪对术后2h、ld、3d、5d、7d、14d的两组皮瓣血流灌注(perfusionunit,PU)值以及血流灌注图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穿支蒂组、主干蒂组股后动脉内径分别为(0.92±0.09)、(0.85±0.22)mm;血流速度分别为(14.36±7.86)、(13.10±6.78)cm/s。穿支蒂组、主干蒂组股二头肌肌皮穿支的内径分别为(0.68±0.09)、(0.64±0.17)mm;血流速度分别为(11.11±3.87)、(9.41±3.08)cm/s。不同组别之间各级血管内径与血流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激光多普勒灌注成像可见穿支蒂组与主干组皮瓣的血流在术后不同时间呈现不同的PU值分布,同时血流灌注表现不同,且变化规律不同。结论大鼠股后侧穿支皮瓣可根据血管蒂分为穿支型与主干型,均易于切取。高频超声检测可稳定、准确地获取皮瓣血管内径以及血流速度,激光多普勒灌注成像仪可对术后皮瓣的血供进行无创、即时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模型 动物 高频超声 激光多普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