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白艳乐 江开达 +2 位作者 王立伟 吴彦 诸索宇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同时研究精神分裂症,尤其是首发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随机分为奎硫平组(45例)与氯丙嗪组(46例)两治疗组,疗程8...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同时研究精神分裂症,尤其是首发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随机分为奎硫平组(45例)与氯丙嗪组(46例)两治疗组,疗程8周。治疗前及8周末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韦氏成人记忆测验(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测定。结果治疗前,患者包括首发患者均有认知功能损害。8周后,奎硫平与氯丙嗪两组患者成绩均明显提高,而奎硫平组的改善显著优于氯丙嗪组。结论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之一,奎硫平对其的治疗作用优于氯丙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氯丙嗪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混合家系的遗传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洪武 苑成梅 +5 位作者 方贻儒 江开达 施慎逊 赵兰英 王祖承 江三多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混合家系的遗传效应。方法 采用严格的纳入标准,应用家族史法对55例混合家系的各级亲属2134人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分三组进行分析。结果 (1)精神分裂症为先证者组,各级亲属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1.1%,与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混合家系的遗传效应。方法 采用严格的纳入标准,应用家族史法对55例混合家系的各级亲属2134人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分三组进行分析。结果 (1)精神分裂症为先证者组,各级亲属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1.1%,与1993年全国七地区调查精神分裂症的群体患病率0.655%比较,P>0.05,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一级亲属患病率为4.79%,各群体比较,P<0.05。各级亲属情感障碍的患病率为3.78%,与1992年全国七地区调查情感障碍的群体患病0.083%比较,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一级亲属患病率为17.96%。(2)情感障碍为先证者组,各级亲属情感障碍患者率为1.234%,与群体比较,P<0.05,一级亲属患病为4.76%。各级亲属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3.67%,与群体比较,P<0.05,一级亲属患病率为12.24%。(3)混合组,各级亲属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2.27%,与群体比较,P<0.05,一级亲属患病率为9.44%。结论 混合家系中,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的患病率越高;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在遗传传递上可能具有交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情感障碍 混合家系 遗传效应
下载PDF
COMT基因多态性与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卫红 江开达 +3 位作者 汪栋祥 钱伊萍 陈红芳 丁会蓉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口中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08/158Met多态性与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82例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口中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08/158Met多态性与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82例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选用连线测验(TMT)、韦氏记忆测验(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COMT基因与TMT成绩显著相关,其中高活性G/G基因型PartA成绩显著低于中等活性G/A基因型,PartB成绩也显著低于低活性A/A基因型及中等活性G/A基因型。(2)COMT基因与记忆商数、背数成绩显著相关,其中G/G基因型记忆商数分显著低于A/A及G/A基因型,背数分也显著低于A/A基因型。(3)COMT基因与WCST成绩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OMT基因与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高活性G/G基因型患者认知损害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多态性(遗传) 迟发性运动障碍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卫红 江开达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早发性精神分裂症 酶基因多态性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2q11 神经组织 COMT基因 前额叶皮层
下载PDF
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卫红 江开达 +1 位作者 陈红芳 丁会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548-549,共2页
目的:了解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以82例伴TD的(TD组)、70例不伴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非TD组)为研究对象,两组一般情况相匹配,选用韦氏记忆测验(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连... 目的:了解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以82例伴TD的(TD组)、70例不伴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非TD组)为研究对象,两组一般情况相匹配,选用韦氏记忆测验(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连线测验(TMT)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①两组在WMS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在WCST方面比较,TD组错误应答数、选择错误率、错误思考时间、持续应答数及概念化水平百分数成绩均显著差于非TD组。③两组在TMT方面比较,TD组PartB耗时数显著长于非TD组,而两组PartA耗时数无显著差异。结论:伴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且可能涉及额叶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引发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琳 施慎逊 +1 位作者 陈剑华 徐一峰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危险因素。方法入组单一使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代谢疾病家族史、服药时间、服药剂量、体质量指数(BMI)、... 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危险因素。方法入组单一使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代谢疾病家族史、服药时间、服药剂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是否发生MS分为两组,分析组间代谢相关因素的差异,并进行Logostic回归分析。结果MS组的腰围、TG、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高于非MS组(P<0.05);MS组的年龄、吸烟史、TC、服用氯氮平时间、BMI高于非MS组(P<0.05)。而MS组的PANSS量表总分低于非MS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年龄(P=0.008)、腰围(P=0.002)及PANSS总分(P=0.011)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氯氮平治疗发生MS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更高的年龄、吸烟比率、腰围、服药时间、BMI、空腹血糖、血压、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但精神症状评分较低。发生M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腰围增加、精神症状评分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剑华 周敏 +4 位作者 陆燕华 王秀华 李岩 王立伟 焦玉梅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46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肝胆B超检查,并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ALT、GGT、AKP等生化指标。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比例为32.19%,女性、...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46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肝胆B超检查,并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ALT、GGT、AKP等生化指标。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比例为32.19%,女性、BMI值较大者与患脂肪肝有关(回归系数分别为:-1.113,0.339)。大于50岁的女性患者伴发脂肪肝的比例、平均FBS、TC、LDL、ApoB、AKP明显大于男性患者。结论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比例高,老年、女性、腹型肥胖等是风险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脂肪肝 超声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脂联素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琳 陈剑华 徐一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Ps)可导致代谢综合征(MS),其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脂肪组织通过分泌脂肪因子调控机体能量代谢。研究表明AAPs对脂肪因子的影响是药源性MS的潜在机制之一,而脂联素是一种与MS发病关系密切的脂肪因子。文章综述AAP...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APs)可导致代谢综合征(MS),其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脂肪组织通过分泌脂肪因子调控机体能量代谢。研究表明AAPs对脂肪因子的影响是药源性MS的潜在机制之一,而脂联素是一种与MS发病关系密切的脂肪因子。文章综述AAPs所致MS与脂联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代谢综合征 脂肪因子 脂联素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遗传方式探讨
9
作者 洪武 苑成梅 +4 位作者 方贻儒 张野 钱伊萍 江三多 施慎逊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的遗传方式。方法选取混合家系作为研究对象,视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为同一疾病谱(其中亦包括分裂样精神病及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采用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在混合家系...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的遗传方式。方法选取混合家系作为研究对象,视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为同一疾病谱(其中亦包括分裂样精神病及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采用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在混合家系中,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作为一个疾病谱,其遗传方式符合隐性遗传,校正后分离率为0.262(P>0.05),同时符合多基因遗传,遗传率为(142.698±4.809)%。结论在混合家系中,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作为一个疾病谱,可能符合具有隐性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混合家系 遗传方式 隐性主基因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及其与症状关系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焦玉梅 孙莲芳 +4 位作者 王立伟 章连生 陈剑华 周敏 施慎逊 《上海精神医学》 2006年第5期266-269,共4页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糖脂代谢的情况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以HAMD17和HAMA评定92例近期未服用精神药物的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了解他们简易体质参数、测定其空腹血糖和血脂,并与60例健康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组的甘...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糖脂代谢的情况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以HAMD17和HAMA评定92例近期未服用精神药物的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了解他们简易体质参数、测定其空腹血糖和血脂,并与60例健康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组的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载脂蛋白A1(ApoA1)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载脂蛋白B(ApoB)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发现,抑郁症患者的HAMA总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以及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TG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糖脂代谢异常,临床医师应该对抑郁症患者的血糖、血脂进行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空腹血糖 胆固醇 甘油三脂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利培酮对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薛振康 盛建华 +1 位作者 曹秋云 谢斌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2,60,共3页
目的 研究利培酮引起心电图改变的特征及其与服药时间、剂量之间的关系,并与氯氮平引起的心电图改变作比较。方法 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在服药前、服药后4周、8周分别作心电图检查,记录服药剂量与... 目的 研究利培酮引起心电图改变的特征及其与服药时间、剂量之间的关系,并与氯氮平引起的心电图改变作比较。方法 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在服药前、服药后4周、8周分别作心电图检查,记录服药剂量与心电图改变的情况,并在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之间作显著性检验。结果 利培酮引起的心电图改变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T波变化,其程度及发生率均低于氯氮平,一般不影响治疗。并且与服药天数、剂量大小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利培酮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其程度及发生率低于氯氮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心电图 精神分裂症 副反应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神经心理测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曹秋云 江开达 +4 位作者 张明园 肖世富 黄红芳 左传涛 刘永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1-435,共5页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脑葡萄糖代谢、神经心理学特点及AD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photography,PET)诊断。方法 对13例AD患者和11例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进行...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脑葡萄糖代谢、神经心理学特点及AD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photography,PET)诊断。方法 对13例AD患者和11例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进行PET检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韦克斯勒记忆量表测定(wechsler memory scale,WM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测定。结果 ①AD组MMSE、WMS分值明显低于HC组(P<0.01)。②肉眼读片,AD组存在脑萎缩,尤其是颞叶萎缩;大脑皮层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健康老人可出现顶叶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regional cerebral metabolism rate of glucose,rCMRglc)的减低,但程度较轻;AD组全脑rGMRglc减低,以顶叶为最明显,其次为颞叶,再次为额叶。③AD组在双侧额叶上、中、下回、眶回、直回、颞叶中下回、顶上小叶、缘上回、前扣带回、尾状核、岛叶、丘脑,左侧角回、左侧杏仁核等脑区rCMRglc半定量指标降低较明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P<0.05-P<0.001);AD组病人额叶上中下回葡萄糖代谢半定量指标降低最为明显,其次为丘脑和尾状核。④相关分析表明,MMSE评分与性别呈负相关(P=0.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CT 神经心理测定 放射性核素成像
下载PDF
多巴胺D_2受体基因-141C Ins/Del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邵春红 李一峰 +7 位作者 江开达 赵敏 林凌 宋立升 徐一峰 朱敏 王秋颖 周伟航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10期885-886,共2页
目的分析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141CIns/Del多态是否与海洛因成瘾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380名海洛因依赖者(依赖组)和27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DRD2-141CIns/Del基因多态,比较依赖组和对照组DRD2-141CIns/Del多态基... 目的分析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141CIns/Del多态是否与海洛因成瘾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380名海洛因依赖者(依赖组)和275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DRD2-141CIns/Del基因多态,比较依赖组和对照组DRD2-141CIns/Del多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是否有差异。结果依赖组与对照组相比,DRD2-141CIns/Del的基因型频率(Del/Del:4.3vs6.5;Ins/Del:24.8vs27.2;Ins/Ins:70.9vs66.2)和等位基因频率(Del:23.6vs20.2;Ins:76.4vs79.8)差异均无显著性(分别为2=2.789,P=0.248;2=2.103,P=0.210)。结论DRD2-141CIns/Del基因多态与海洛因成瘾易感性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多巴胺D2受体 多态性 多巴胺D2受体 D2受体基因 海洛因依赖者 多态性 PCR-RFLP 等位基因频率 海洛因成瘾 基因型频率 基因多态
下载PDF
氯氮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剑华 刘登堂 +1 位作者 李岩 徐一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4-1427,共4页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空腹血糖升高、中心性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氯氮平对体质量、血脂浓度和血糖控制具有不良作用,可导致代谢异常的风险加大。文章通过检索国内外近年文献,明...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空腹血糖升高、中心性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氯氮平对体质量、血脂浓度和血糖控制具有不良作用,可导致代谢异常的风险加大。文章通过检索国内外近年文献,明确代谢综合征的概念,综述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中的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江敏俊 徐一峰 《上海精神医学》 2006年第5期302-305,共4页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993年,加拿大女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乳腺癌。美国每年有超过180,000人被诊断为乳腺癌,其中大约10%患者将发生转移...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993年,加拿大女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乳腺癌。美国每年有超过180,000人被诊断为乳腺癌,其中大约10%患者将发生转移,50%~70%患者最终将复发。我国虽然属乳腺癌相对低发地区,但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在某些大城市已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H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患者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量表 女性恶性肿瘤 癌发病率 欧美国家 女性肿瘤 死亡率
下载PDF
孕妇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27
16
作者 汤月芬 施慎逊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9-221,208,共4页
目的 调查孕妇孕期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妊娠满 16周者入组 ,予HAD量表及自制产前因素调查表等填写 ,追踪至孕 38~ 4 0周再予一般情况调查表及HAD量表填写。结果 孕 16周时焦虑发生率 10 .8% ,抑郁发生率 6 .9% ;孕 38... 目的 调查孕妇孕期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妊娠满 16周者入组 ,予HAD量表及自制产前因素调查表等填写 ,追踪至孕 38~ 4 0周再予一般情况调查表及HAD量表填写。结果 孕 16周时焦虑发生率 10 .8% ,抑郁发生率 6 .9% ;孕 38~ 4 0周时焦虑发生率 6 .6 % ,抑郁发生率 6 .9%。孕 16周和孕 38~ 4 0周焦虑和抑郁共同的相关因素为 :经济问题、担心分娩安全、孩子喂养、孩子健康 ;孕 16周时焦虑还与年龄、既往不良孕产史、担心产后避孕等相关 ,而孕 38~ 4 0周还与胎位、夫妻关系、胎儿性别等密切相关。结论 孕期焦虑情绪占主要地位。孩子的健康及照料、经济问题和分娩安全是焦虑和抑郁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焦虑 抑郁 调查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奎硫平国外资料介绍 被引量:164
17
作者 曹秋云 江开达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适应证 药理 副作用 奎硫平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的APOE基因多态性及血脂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焦玉梅 宋立升 +5 位作者 刘燕 汪栋祥 王立伟 章连生 禹顺英 施慎逊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6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索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抑郁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92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第三版(CCMD-3)抑郁发作的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进行APOE基因分型、测量他们的体重、身高、... 目的探索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抑郁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92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第三版(CCMD-3)抑郁发作的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进行APOE基因分型、测量他们的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并测定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以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结果抑郁症与对照组间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抑郁症组中,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患者平均TC显著高于不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者与不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者相比,体质参数、血脂平均值均无差异(P(0.05)。携带和不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抑郁症患者TG值均分别高于携带和不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对照组TG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携带和不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抑郁症患者的HDL值分别比对照组相应者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1);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抑郁症患者的HAMD17阻滞项评分高于不携带此等位基因的抑郁症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与APOE基因多态性无明显关联。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血脂紊乱,尤其是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有更多的血脂代谢问题,而且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抑郁症患者HAMD17阻滞项评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APOE基因 多态性 血脂
下载PDF
多巴胺D_2受体TaqI A多态性与海洛因渴求程度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邵春红 江开达 +7 位作者 李一峰 赵敏 宋立升 徐一峰 金力 周伟航 刘培勇 秦海鸥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巴胺D2 受体TaqIA多态性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程度的关系。 方法 380名海洛因依赖者接受环境诱发渴求实验 ,用PCR RFLP技术检测DRD2 受体TaqIA多态性 ,比较不同基因型与线索暴露前后渴求程度的关系。结果 强制戒毒被试者... 目的 探讨多巴胺D2 受体TaqIA多态性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程度的关系。 方法 380名海洛因依赖者接受环境诱发渴求实验 ,用PCR RFLP技术检测DRD2 受体TaqIA多态性 ,比较不同基因型与线索暴露前后渴求程度的关系。结果 强制戒毒被试者基因型与暴露前后渴求程度未见显示差异 (P >0 0 5 )。自愿戒断被试者基因型与诱发后渴求分值、暴露前后渴求分差值的差异有显著性 (F =4 5 2 3,P =0 0 12 ;F =3 936 ,P =0 0 2 1) ,A1/A1基因型被试者暴露后渴求程度高于A2 /A2 (P =0 0 2 7,P =0 0 19)和A1/A2 (P =0 0 32 ,P =0 0 35 )被试者。三者基因型在成瘾、加量和海洛因使用时间差异上有显著性 (P =0 0 14 ,P =0 0 0 1,P =0 0 0 4 )。A1/A1基因型个体成瘾时间和加量时间小于A2 /A2 (P =0 0 0 7,P =0 0 0 1)和A1/A2 (P =0 0 2 3,P =0 0 0 1)基因型个体 ,但吸毒时间大于A1/A2 (P =0 0 0 3)和A2 /A2 (P =0 0 0 2 )基因型个体。结论 DRD2 受体基因TaqIA多态性可能与环境诱发海洛因渴求程度易感性和成瘾、加量及毒品使用时间有关 ,A2 + (A2 /A2 ,A1/A2 )基因型可能在海洛因依赖中起保护作用 ,而A2 -(A1/A1)基因型则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2受体 TaqIA 基因多态性 海洛因渴求 海洛因依赖 戒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