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属实验动物耳蜗毛细胞年龄相关性缺失的不同模式
1
作者 丁大连 李鹏 +3 位作者 亓卫东 张建辉 蒋海燕 宣伟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7-13,共7页
目的展示自然衰老和耳聋相关基因遗传缺陷之间耳蜗毛细胞缺失的不同模式。方法用不同龄的长尾猴、南美栗鼠、豚鼠、Sprague-Dawley大鼠、CBA/CaJ小鼠、C57BL/6J小鼠、A/J小鼠、DBA/2J小鼠和侏儒灰色突变纯合子(dwg/dwg)小鼠作为受试对... 目的展示自然衰老和耳聋相关基因遗传缺陷之间耳蜗毛细胞缺失的不同模式。方法用不同龄的长尾猴、南美栗鼠、豚鼠、Sprague-Dawley大鼠、CBA/CaJ小鼠、C57BL/6J小鼠、A/J小鼠、DBA/2J小鼠和侏儒灰色突变纯合子(dwg/dwg)小鼠作为受试对象。所有测试动物的耳蜗基底膜都被制作成平坦的耳蜗基底膜铺片。沿着耳蜗基底膜的全长,基底膜上所有的内外毛细胞都被完整计数,毛细胞的计数结果被输入到耳蜗图软件并自动生成每组实验条件的平均耳蜗图。结果在天然衰老的动物中,耳蜗毛细胞的缺失总是发生在老年阶段。与此不同的是,在耳聋相关基因缺陷的动物中,耳蜗毛细胞的缺失却是发生在青年阶段甚至幼年阶段。发生在天然老化动物的耳蜗毛细胞缺失总是呈均匀分布或从耳蜗的顶回向底回扩展。但是,发生在具有耳聋相关基因遗传缺陷动物的耳蜗毛细胞缺失却通常表现为从耳蜗的底回向顶回扩展。结论本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发生在天然衰老的不具备耳聋相关基因缺陷动物身上的年龄相关性耳蜗毛细胞缺失反映的是真正由衰老引起的耳蜗退化性病变,而发生在伴有耳聋相关基因遗传缺陷的年幼动物身上的年龄相关性耳蜗毛细胞缺失可能与耳聋相关基因的遗传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耳蜗毛细胞图 毛细胞缺失 年龄相关性耳蜗毛细胞缺失 耳聋相关基因缺陷
下载PDF
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国梁 赵霞 陈仲春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5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65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围手...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65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65例患者中,治愈42例(64.6%),显效18例(27.7%),无效5例(7.7%),总有效率为92.3%。发生局部并发症6例(9.2%),经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原有系统性疾病的加重或出现新的系统性并发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好,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鼻窦炎 鼻息肉 围手术期医护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唐鸣 赵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由于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该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却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由于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由于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该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却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由于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的高安全性和可靠疗效,渐渐成为AR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针对近年来流行的两种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的产生背景、机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特异性免疫治疗 舌下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技巧 被引量:8
4
作者 高海河 唐鸣 赵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技巧,尤其是软骨支架部分的处理。方法 2006年2月~2009年5月行59例鼻中隔偏曲手术,其中42例鼻中隔软骨偏曲在非支架部位,行常规切除;6例为鼻中隔软骨部前部偏曲,以"软骨划痕法"矫正;11例为鼻中...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技巧,尤其是软骨支架部分的处理。方法 2006年2月~2009年5月行59例鼻中隔偏曲手术,其中42例鼻中隔软骨偏曲在非支架部位,行常规切除;6例为鼻中隔软骨部前部偏曲,以"软骨划痕法"矫正;11例为鼻中隔软骨部高位偏曲,以"软骨-骨离断法"矫正。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的鼻塞症状进行评估。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年(0.25~2年)。结果术后3个月内镜下检查,58例鼻中隔矫正理想,1例以"软骨划痕法"矫正患者,软骨前部仍存在轻度偏曲。2例术后早期鼻中隔血肿,5例鼻腔粘连。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鼻塞VAS评分显著降低(P〈0.001)。结论鼻内镜下通过适当的手术方法处理不同类型的鼻中隔偏曲,尤其是以"软骨划痕法"和"软骨-骨离断法"矫正鼻中隔软骨前部及高位偏曲,疗效良好,避免了鼻中隔动、外鼻畸形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软骨划痕法 软骨-骨离断法
下载PDF
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与修复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玲莉 严文洪 +1 位作者 丁浩 崔西栋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4期630-631,共2页
目的 :总结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和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12 5例 ,术中作冰冻切片监测手术切缘 ,术后缺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邻近随意皮瓣、直接拉拢、血管化游离皮瓣、带蒂皮瓣、植... 目的 :总结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和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12 5例 ,术中作冰冻切片监测手术切缘 ,术后缺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邻近随意皮瓣、直接拉拢、血管化游离皮瓣、带蒂皮瓣、植皮方法修复。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一期修复 ,甲级愈合。结论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术中作冰冻切片监测手术切缘有助于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切除术 修复 头颈部皮肤缺损
下载PDF
卡铂及其耳毒性 被引量:21
6
作者 丁大连 亓卫东 +2 位作者 屈燕 蒋海燕 Richard Salvi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卡铂作为一种铂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的化学治疗,其毒副作用主要包括耳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和抑制骨髓造血系统等等。卡铂可以选择性破坏灰鼠的耳蜗内毛细胞和前庭I型毛细胞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传入神经元。在卡铂引起的灰鼠单纯内... 卡铂作为一种铂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的化学治疗,其毒副作用主要包括耳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和抑制骨髓造血系统等等。卡铂可以选择性破坏灰鼠的耳蜗内毛细胞和前庭I型毛细胞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传入神经元。在卡铂引起的灰鼠单纯内毛细胞部分损害动物模型,动物具有正常的耳声发射和微音器电位以及听神经动作电位阈值,但总和电位和听神经动作电位的振幅却明显减小。在卡铂造成60%-90%的内毛细胞缺损的动物模型中,灰鼠在安静条件下对纯音的听觉条件反射阈可以保持正常,但在宽带或窄带噪声的掩蔽作用下,其纯音听觉反射阈值却明显提高,同时对听觉瞬时清晰度的辨别能力也明显降低。卡铂引起的内毛细胞和前庭I型毛细胞及其传入数据元的破坏过程往往伴随着钙激活蛋白酶的活动和Caspase-8的启动以及p53的过度调控从而引起细胞凋亡,同时可见琥珀酸脱氢酶,钠钾ATP酶,碱性磷酸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的减弱以及钙激活ATP酶活性的增强。无论在灰鼠的活体动物实验还是离体培养条件下,卡铂都对灰鼠耳蜗内毛细胞和前庭I型毛细胞具有特殊的选择性破坏作用。卡铂对灰鼠听觉系统的损害除了导致内毛细胞和I型螺旋神经节凋亡之外,还会破坏耳蜗核神经元,但对下丘和听皮层的神经元却不造成致命性损坏。在耳蜗内毛细胞和I型螺旋神经节以及耳蜗核神经元被卡铂破坏之后,下丘和听皮层神经元对微弱的输入声刺激信号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敏感性提高,提示中枢神经元可能通过降低其某些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使神经元的活动代偿性增强,亦可能通过加强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或者通过神经元新长出的轴突和末梢而接受到更多的刺激信号,从而弥补了因周边听觉输入信号减弱而引起的听功能障碍,因此,卡铂耳中毒灰鼠模型还可成为一个研究听觉中枢重组现象或听神经病的理想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耳毒性
下载PDF
高渗盐水鼻腔冲洗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蔺林 汤欣玥 +2 位作者 陈峥 戴飞 魏瑾瑾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VMR)常表现为鼻塞和流涕,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缺乏长期治疗VMR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患有VMR的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渗盐水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3.88岁;生理盐水组2... 目的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VMR)常表现为鼻塞和流涕,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缺乏长期治疗VMR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患有VMR的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渗盐水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3.88岁;生理盐水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为40.75岁。高渗盐水组以3%的盐水(温度为40℃)行鼻腔冲洗治疗,生理盐水组以生理盐水(温度为40℃)行鼻腔冲洗治疗,干预期为3个月,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患者鼻塞和流涕症状,用SF-12v2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项研究还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末时的鼻腔冲洗液(nasal lavage fluid,NLF)中黏蛋白(mucin,MUC)5B和P物质(substance P,SP)进行检测。结果 43例VMR患者完成了研究,干预3个月末时,高渗盐水组患者鼻塞和流涕VAS评分均降低,SF-12v2评分升高,NLF中MUC5B降低,但SP含量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患者干预前后鼻塞VAS评分、SF-12v2评分和NLF中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流涕VAS评分和NLF中MUC5B含量却出现显著降低;高渗盐水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相比,鼻塞VAS评分和SF-12v2评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涕VAS评分、NLF中MUC5B和SP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渗盐水鼻腔冲洗是长期治疗VMR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生理盐水 鼻腔冲洗 血管运动性鼻炎 黏蛋白 P物质
下载PDF
传统方法和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52例报告 被引量:17
8
作者 倪玉苏 赵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总结传统方法和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对1998年3月~2003年8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52例鼻中隔偏曲病人中,84例采用传统方法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8例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总结传统方法和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对1998年3月~2003年8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52例鼻中隔偏曲病人中,84例采用传统方法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8例经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过程进行总结并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8例中,所有病人均获得完全矫正,症状缓解,无1例出现并发症。传统方法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84例病人中75例获得完全矫正,9例病人矫正不完全,术后鼻腔通气仅稍改善,2例术后并发穿孔。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手术方式,光源充足、鼻腔后端显示好,术中仅去除偏曲的骨性或软骨部分,并发症少,术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外科学 鼻内镜术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下载PDF
内耳病理学研究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大连 亓卫东 +3 位作者 杨琨 李鹏 孙虹 Richard Salvi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69-178,共10页
内耳病理学是一门从组织形态学角度研究内耳疾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及其损害机制的边缘医学基础学科。内耳病理学的样品制备观察技术包括颞骨切片技术、膜迷路切片技术、耳蜗和前庭膜迷路取材铺片技术、内耳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技术、内... 内耳病理学是一门从组织形态学角度研究内耳疾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及其损害机制的边缘医学基础学科。内耳病理学的样品制备观察技术包括颞骨切片技术、膜迷路切片技术、耳蜗和前庭膜迷路取材铺片技术、内耳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技术、内耳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以及电镜下的超微细胞化学技术等。通过分析各项内耳病理研究技术的发生、发展和现状,并结合实践经验和技术革新经验,深入讨论上述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和技术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病理学 组织形态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被引量:20
10
作者 倪玉苏 赵霞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鼻中隔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连花清瘟颗粒对成人非复杂性细菌性急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蔺林 戴飞 程雷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14-419,431,共7页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胶囊、雷诺考特鼻喷激素和连花清瘟颗粒对成人非复杂性细菌性急性鼻-鼻窦炎(UCABRS)的治疗作用,寻找早期治疗该病的合适药物。方法研究对象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对照组(未干预组)、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组、雷诺考特鼻喷...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胶囊、雷诺考特鼻喷激素和连花清瘟颗粒对成人非复杂性细菌性急性鼻-鼻窦炎(UCABRS)的治疗作用,寻找早期治疗该病的合适药物。方法研究对象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对照组(未干预组)、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组、雷诺考特鼻喷激素治疗组和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临床方面评估用Snot-22量表,实验室方面评估用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分别在治疗第1周末和第2周末评估每个干预组治疗前后Snot-22评分变化、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RP浓度变化,并评估3个治疗组间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第1周末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组和雷诺考特鼻喷激素治疗组在干预前后Snot-22评分、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RP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在干预前后上述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间比较,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组和雷诺考特鼻喷激素治疗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差异,而这2组与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相比较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周末3个治疗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各治疗组间无论是临床评分还是实验室检测均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阿莫西林胶囊和雷诺考特鼻喷激素对成人UCABRS的早期治疗无明显效果,而连花清瘟颗粒是早期治疗该疾病的合适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复杂性 细菌性 急性鼻-鼻窦炎 连花清瘟 治疗 评估
下载PDF
鼻腔盐水冲洗和局部应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蔺林 严文洪 +1 位作者 赵霞 程雷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51-356,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鼻腔局部冲洗和应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探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恰当方式。方法临床方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迷你型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MiniRQLQ)评估健康对照组及各实验组临床症状的改变,实验室方面采用瑞典Ph... 目的通过研究鼻腔局部冲洗和应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探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恰当方式。方法临床方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迷你型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MiniRQLQ)评估健康对照组及各实验组临床症状的改变,实验室方面采用瑞典Pharmacia UniCAP 100型免疫荧光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健康对照组及各实验组血清中屋尘螨特异性IgE(sIgE)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含量的改变。结果单纯鼻腔冲洗组(A组)和局部激素溶液冲洗组(D组)无论是临床方面还是实验室方面评估都没有显著性改变,而单纯鼻喷激素组(B组)和鼻喷激素联合冲洗组(C组)两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纯鼻喷激素或鼻喷激素联合冲洗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恰当方式,单纯鼻腔冲洗或局部激素溶液冲洗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局部冲洗 激素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耳蜗毛细胞死亡引发耳蜗内延迟性继发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大连 李鹏 +5 位作者 亓卫东 张建辉 于进涛 吴学文 蒋海燕 孙虹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1-10,共10页
本文讨论了由耳蜗毛细胞死亡引发的耳蜗内一系列延迟性继发病变。在外毛细胞遭到破坏的早期阶段,外指细胞即刻膨胀开来并堵塞了螺旋器表面的穿孔。外指细胞的膨胀有效阻止了含高钾浓度的内淋巴液进入到螺旋器的内部,从而使剩余的毛细胞... 本文讨论了由耳蜗毛细胞死亡引发的耳蜗内一系列延迟性继发病变。在外毛细胞遭到破坏的早期阶段,外指细胞即刻膨胀开来并堵塞了螺旋器表面的穿孔。外指细胞的膨胀有效阻止了含高钾浓度的内淋巴液进入到螺旋器的内部,从而使剩余的毛细胞和支持细胞避免了钾中毒损害。膨胀的外指细胞随后分化成高大柱形细胞并继续支撑起耳蜗螺旋器的整个外形结构。在发生散在性外毛细胞缺失的耳蜗损害模型,由外指细胞转化的高大柱形细胞在外毛细胞缺失的位置永久支撑起耳蜗螺旋器的结构,使周围剩余的存活外毛细胞继续发挥其放大和转换声学振动信号的功能以维持残余听力。在发生大面积外毛细胞死亡的耳蜗损害模型,转化成高大柱形细胞的前外指细胞在外毛细胞缺失后30 d左右死亡,随后导致整个耳蜗螺旋器的结构坍塌和内毛细胞及其他支持细胞的继发性死亡,最后在耳蜗基底膜上仅存一层扁平上皮。无论是在内外毛细胞被同时破坏的实验模型还是在外毛细胞大面积死亡后继发支持结构坍塌和内毛细胞死亡的实验模型,耳蜗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都会在丧失内外毛细胞后数周内发生继发性破坏。位于蜗轴螺旋管内的螺旋神经节随后也因丧失神经刺激信号和缺乏神经营养因子而引发延迟性螺旋神经节死亡,螺旋神经节的死亡使与耳蜗核相连的听觉神经中枢端轴突也发生不可逆的破坏,最终导致耳蜗周围系统与中枢听觉系统的神经连接永久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毛细胞 支持细胞 螺旋神经节 继发性病变
下载PDF
鼻腔冲洗和鼻喷激素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蔺林 鲁倩 +2 位作者 汤欣玥 戴飞 魏瑾瑾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VMR)是一种与变态反应和感染不相关的常见性疾病。VMR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仍未发现可长期治疗VMR的有效方法,本文将鼻腔冲洗和鼻喷激素治疗VMR的疗效进行了对比,旨在选择可以长期、有效... 目的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VMR)是一种与变态反应和感染不相关的常见性疾病。VMR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仍未发现可长期治疗VMR的有效方法,本文将鼻腔冲洗和鼻喷激素治疗VMR的疗效进行了对比,旨在选择可以长期、有效治疗该病的手段。方法将患有VMR的101位病人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4例,平均年龄为40.75±13.46岁(19岁~61岁,男性13位,女性11位),布地奈德鼻腔喷雾治疗组(布地奈德组)25例,平均年龄41.16±13.56岁(18岁~66岁,男性13位,女性12位),鼻腔冲洗治疗组(鼻腔冲洗组)25例,平均年龄43.88±9.27岁(19岁~66岁,14位男性,11位女性)以及布地奈德鼻腔喷雾+鼻腔冲洗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7例,平均年龄43.59±11.40岁(20岁~64岁,男性13位,女性14位)。对照组的病人不予以任何治疗措施,布地奈德组用布地奈德行鼻腔喷雾治疗(每次每侧鼻孔2喷,每日1次),鼻腔冲洗组以3%的温盐水(温度计检测水温为40°C)行鼻腔冲洗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同时应用以上两种治疗方法,干预期为3个月(90天),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鼻部症状,用SF-12v2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90例VMR患者完成了研究,干预后第3月末,鼻腔冲洗组(t=5.690,P<0.0001)和联合治疗组(t=7.054,P<0.0001)与对照组比较,其VAS评分降低,SF-12v2评分升高(t=3.660,P<0.001,t=4.971,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布地奈德组(t=1.247,P>0.05,t=1.910,P>0.05)和对照组之间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另外,鼻腔冲洗组(t=4.055,P<0.001,t=2.233,P<0.05)或联合治疗组(t=5.460,P<0.0001,t=3.714,P<0.001)与布地奈德组之间的两种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是鼻腔冲洗组(t=1.814,P>0.05,t=1.257,P>0.05)和联合治疗组比较,这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纯布地奈德鼻腔喷雾不适用于VMR的长期治疗,鼻腔冲洗或布地奈德联合鼻腔冲洗的方法适于长期治疗V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冲洗 血管运动性鼻炎 神经调节
下载PDF
外鼻皮肤肿瘤140例病理学分型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庭钰 严文洪 赵霞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3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 探讨外鼻皮肤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0年8月~2012年11月本科收治入院的外鼻皮肤肿瘤患者共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病理结果中恶性肿瘤117例(83.6%),以表皮来源基底细胞癌居多(恶性肿瘤组... 目的 探讨外鼻皮肤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0年8月~2012年11月本科收治入院的外鼻皮肤肿瘤患者共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病理结果中恶性肿瘤117例(83.6%),以表皮来源基底细胞癌居多(恶性肿瘤组中74.29%)。良性肿瘤病理组与恶性肿瘤病理组间比较:男性年龄〉70岁、女性年龄〉50岁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7,P=0.025),且临床表现中是否存在反复破溃出血在2组中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而吸烟、肿瘤大小、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手术的外鼻皮肤肿瘤中以恶性基底细胞癌居多,男性年龄〉70岁,女性年龄〉50岁或病程中出现反复破溃出血者恶性概率大,宜早期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外鼻 基底细胞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缺氧性内耳损害 被引量:8
16
作者 丁大连 曲雁 +2 位作者 亓卫东 蒋海燕 Richard Salvi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468-474,共7页
1缺氧对人类听觉的损害缺氧对听觉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在自然环境高海拔地区所存在的缺氧环境对听觉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虽然早在1949年Wever等就报道了气压变化可导致听觉迟钝[1]。
关键词 总和电位 微音器电位 耳蜗电位 内毛细胞 听神经动作电位 血管纹 内淋巴 蜗管外壁 缺氧性
下载PDF
大鼠耳蜗传出神经系统发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大连 张建辉 +6 位作者 杨琨 蒋海燕 亓卫东 时海波 刘芳 李鹏 Richard Salvi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2-668,共7页
目的探讨耳蜗发育过程中传出神经的发育分布。方法应用Tubli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出生后3~15天以及出生后4个月大鼠耳蜗基底膜上所有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及其末梢的分布;应用酶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出生后不同时间耳蜗基底膜... 目的探讨耳蜗发育过程中传出神经的发育分布。方法应用Tubli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出生后3~15天以及出生后4个月大鼠耳蜗基底膜上所有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及其末梢的分布;应用酶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出生后不同时间耳蜗基底膜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耳蜗传入神经纤维及末梢在大鼠出生后当天已经与内、外毛细胞建立起突触联系;从出生后第五天开始CGRP出现在内毛细胞周围及底部,但AchE标记的传出神经尚未进入Corti器,出生后第七天AchE才开始与CGRP同时出现在内侧螺旋束和隧道螺旋束的耳蜗传出神经纤维及末梢。结论 CGRP和乙酰胆碱出现在Corti器的时间均明显早于耳蜗传出神经末梢在耳蜗靶细胞的就位;在大鼠耳蜗发育早期出现在内毛细胞区域的CGRP和乙酰胆碱或许是由内毛细胞及其周围支持细胞分泌的一种诱导耳蜗传出神经纤维朝着耳蜗螺旋器趋向性生长的引导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发育 耳蜗传出神经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顺铂及其耳毒性 被引量:45
18
作者 丁大连 亓卫东 +3 位作者 张梅 王苹 蒋海燕 Richard Salvi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25-133,共9页
顺铂是一种用于化疗的铂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然而由于顺铂所具有的肾毒性和耳毒性以及神经毒性等毒副作用,致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顺铂损害耳蜗的三个主要靶目标分别是血管纹和毛细胞以及螺旋神经节,这三个靶... 顺铂是一种用于化疗的铂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然而由于顺铂所具有的肾毒性和耳毒性以及神经毒性等毒副作用,致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顺铂损害耳蜗的三个主要靶目标分别是血管纹和毛细胞以及螺旋神经节,这三个靶目标在顺铂的作用下都以细胞凋亡的方式实现其程序化自我毁灭,因此顺铂耳中毒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内耳细胞凋亡模型。顺铂造成的细胞内氧自由基活动增加和抗氧化酶类的活性丧失是产生细胞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抗氧化治疗可有效降低顺铂对耳蜗中上述三个靶目标的破坏程度。顺铂在Caspase(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径路上激发的毛细胞凋亡是首先启动Caspase-8的活动,说明毛细胞膜表面的细胞死亡因子受体是顺铂诱导毛细胞凋亡的一根导火索;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却是被顺铂同时启动了Caspase-8和Caspase-9,因此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凋亡不但是因为细胞膜表面的死亡因子受体因受顺铂刺激而发出凋亡的信号,而且还会被从线粒体释放出的细胞色素C启动其凋亡自毁程序。肿瘤抑制基因p53是出现在顺铂耳中毒早期的一个促使细胞凋亡的重要"杀手",应用Superarray技术发现顺铂激发的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凋亡基因主要涉及p53,肿瘤坏死因子家族,Death domain family(死亡结构域家族),Bcl-2family,Card family(Caspase相关的招募域家族),和GTP signal transdution(三磷酸鸟苷信号转导)等多条凋亡通路,其中p53信号通路是顺铂诱导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凋亡的主线,因此应用p53抑制剂-Pifithrinα可以通过有效阻止p53的活动而减轻顺铂诱导的毛细胞凋亡。分裂素激活的蛋白激酶在顺铂诱导的内耳细胞凋亡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应用PD98059可以通过暂时抑制分裂素激活的蛋白激酶活性和p53磷酸化以及Caspase的活动延迟耳蜗毛细胞凋亡的起始阶段,但不能完全阻止病变的扩展,因而PD98059对顺铂引起的耳蜗毛细胞凋亡仅具有短期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耳毒性:细胞凋亡
下载PDF
鼻腔继发性异位脑膜瘤误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峰 邹丽萍 赵霞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0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鼻腔继发性异位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例鼻腔继发性异位脑膜瘤误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因左侧鼻塞1年余,伴反复鼻出血1个月就诊。自诉嗅觉丧失30余年、双耳听力下降。当地医院... 目的分析鼻腔继发性异位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例鼻腔继发性异位脑膜瘤误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因左侧鼻塞1年余,伴反复鼻出血1个月就诊。自诉嗅觉丧失30余年、双耳听力下降。当地医院鼻窦冠状位CT检查示:左侧鼻腔,左侧上颌窦、筛窦充满软组织密度影,部分窦壁见骨质吸收;鼻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示鼻腔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诊断为嗅神经母细胞瘤。转我院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诊断为鼻腔继发性异位脑膜瘤(脑膜内皮细胞型)。随访至术后6个月,病情无进展。结论鼻腔异位脑膜瘤临床少见,临床医师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病理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鼻肿瘤 误诊 成感觉神经细胞瘤 嗅觉
下载PDF
不同皮瓣修复在外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峰 赵霞 +3 位作者 路文 周天骄 徐菲菲 陈斌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皮瓣对外鼻不同亚单位缺损修复的效果,总结外鼻不同亚单位缺损的最佳皮瓣修复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9年1月我科在外鼻皮肤肿瘤切除后进行双叶瓣、鼻唇沟瓣、风筝瓣、耳郭复合组织瓣、菱形皮瓣、Rieger皮瓣修复的病例... 目的比较不同皮瓣对外鼻不同亚单位缺损修复的效果,总结外鼻不同亚单位缺损的最佳皮瓣修复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9年1月我科在外鼻皮肤肿瘤切除后进行双叶瓣、鼻唇沟瓣、风筝瓣、耳郭复合组织瓣、菱形皮瓣、Rieger皮瓣修复的病例,比较不同皮瓣修复的优缺点以及修复效果。结果不同皮瓣在外鼻不同亚单位缺损修复中各有优缺点:双叶瓣适合修复鼻尖或鼻翼小而浅的缺损,风筝瓣适合修复周围组织松弛度高的鼻翼或鼻背缺损,鼻唇沟瓣适合修复鼻翼近鼻唇沟处的小缺损,耳郭复合组织瓣适合修复具有软骨缺损的鼻翼缺损,菱形皮瓣适合修复鼻背或鼻根处周围组织松弛的皮肤缺损,Rieger皮瓣适合鼻尖或鼻背处稍大的皮肤缺损。结论对于外鼻不同亚单位的缺损,需选取合适的皮瓣修复,才能在根治肿瘤的基础上获得满意的外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鼻部缺损 外鼻亚单位 皮瓣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