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3)Ra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的核医学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楼菁菁 李童童 +1 位作者 刘兴党 张宏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41,共7页
2020年氯化镭(^(223)Ra)注射液(多菲戈;)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批准用于治疗伴症状性骨转移,且无已知内脏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and bone... 2020年氯化镭(^(223)Ra)注射液(多菲戈;)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批准用于治疗伴症状性骨转移,且无已知内脏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and bone metastases,mCRPC)患者,它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mCRPC患者的α粒子靶向放射活性治疗药物。近年来,国外应用核医学技术评估^(223)Ra治疗mCRPC患者的疗效已经十分普遍,国内仅少数医院刚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为使该药在国内得到规范使用,现将国内外^(223)Ra治疗mCRPC患者的临床核医学评估技术进行分析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镭(^(223)Ra)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
原文传递
上海市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要素规范
2
作者 单凤玲 张锦明 +2 位作者 刘从进 石珂清 刘兴党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8,共5页
核医学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目前核医学科装机最多、应用最广的设备,可以反映活体生理、生化、功能和代谢变化。SPECT示踪剂多样,但空间分辨率差,而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 C... 核医学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目前核医学科装机最多、应用最广的设备,可以反映活体生理、生化、功能和代谢变化。SPECT示踪剂多样,但空间分辨率差,而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因此核医学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将功能成像和结构解剖影像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高灵敏度及特异度等特点,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治,已成为临床认可的常规检查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SPECT在上海市各级医院的普及,需要标准化的报告规范,以达到国家卫健委要求的检查报告互认,更好地为临床、科研、教学等提供依据。根据国际指南及既往经验总结,上海市核医学质量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制定了上海市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要素规范,为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报告 要素 规范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防控期间长三角地区核医学质控工作指导性意见
3
作者 周雨菁 董孟杰 +2 位作者 桑士标 刘学公 刘兴党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8,共6页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发生,随后逐渐传播至全国。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由冠状病毒β属中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潜...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发生,随后逐渐传播至全国。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由冠状病毒β属中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14 d,其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气溶胶传播。自疫情爆发以来,各级医院都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常规诊疗工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核医学检查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对核医学工作者正常开展检查时的防控防疫要求更高。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进入常态化防控新阶段,在做好疫情各项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为科学有序地组织开展核医学诊疗,切实保障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国家相关疫情防控政策,长三角地区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共同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常态化期间核医学质控工作指导性意见,就核医学相关体内、体外检测、病房治疗等常规诊疗过程中涉及的防控内容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核医学 质量控制 指导性意见
原文传递
^(223)Ra SPECT/CT模型显像探索研究
4
作者 李童童 王兰 +4 位作者 王子 陆忻雨 石珂清 楼菁菁 刘兴党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2,共10页
探索Carlson模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模型、Hoffman 3D脑模型中^(223)R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 探索Carlson模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模型、Hoffman 3D脑模型中^(223)R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成像参数的条件。在研究中,对Carlson模型、PET/CT模型、Hoffman 3D脑模型进行GE NM/CT 670 ES质量控制测试,并获取三种模型的质量控制标准图像,然后对这三种模型进行^(223)Ra SPECT/CT成像检查,将获得的图像与质量控制标准图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223)Ra SPECT/CT可以进行断层显像。Carlson模型^(223)Ra SPECT/CT图像线性尚可、均匀性一般,热区分辨率和冷区分辨率均为22.3 mm;PET/CT模型^(223)Ra SPECT/CT图像尚可,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图像融合匹配度及衰减校正离散度等指标与^(99)Tcm SPECT/CT质控图像有一定的差距;Hoffman脑模型^(223)Ra SPECT/CT图像显示脑沟回、基底节核团欠清晰,需要继续提高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223)Ra SPECT/CT显像质量尚可,证明^(223)Ra SPECT/CT可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显像,但为了得到质量更好的图像,具体的显像参数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3)Ra SPECT/CT Carlson模型 Hoffman 3D脑模型 临床显像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关联性研究
5
作者 高蕊 方秀娟 +1 位作者 楼菁菁 刘兴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S0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的T2DM患者139例其中男65例,女74例,根据骨密度腰椎和股骨颈T值水平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46例)、骨量减少组(54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的T2DM患者139例其中男65例,女74例,根据骨密度腰椎和股骨颈T值水平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46例)、骨量减少组(54例)、骨质疏松组(39例),入组139例均检测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N-MID)、Ⅰ型胶原吡啶胶连终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和血清酒石酸抑制酸性磷酸酶(TRACP-5b)数据。结果骨质疏松的年龄高于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的25-羟基维生素D低于骨量正常组,骨质疏松组的TRACP-5b高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腰椎整体骨密度(0.77±0.10)、左髋关节颈部骨密度和左髋关节整体骨密度均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形成标志物(25-羟基维生素D、N-MID、PINP)预测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83,灵敏度为97.40%,特异度为39.10%;骨吸收标志物(β-CTX、TRACP-5b)预测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AUC为0.614,灵敏度为82.10%,特异度为43.50%;骨形成与骨吸收标志物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AUC为0.721,灵敏度为84.60%,特异度为50%。结论T2DM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呈显著负相关,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增加,此外骨形成和和骨吸收标志物联合应用可以较好预测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为临床提供新的检测指标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转换标志物 骨密度
下载PDF
上海市^(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6
作者 单凤玲 楼菁菁 +1 位作者 张锦明 刘兴党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2022年上海市开展^(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各医疗中心质量控制现状。方法:根据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评估表,对上海市16家医疗机构的20个相关科室的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医疗机构基... 目的:分析探讨2022年上海市开展^(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各医疗中心质量控制现状。方法:根据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评估表,对上海市16家医疗机构的20个相关科室的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人员基本要求、技术管理基本要求评估的36项质控内容中,最高符合率为100.00%(36/36),最低符合率为83.33%(30/36),同一家医院不同科室的管理和质量情况也有所不同;对于有关质控各项指标,植入指征正确率(平均)为98.75%,术前制订治疗计划率(平均)为94.74%,粒子活度复测率(平均)为25.13%,术后放射剂量验证率(平均)为83.81%,30 d内穿刺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为5.67%,30 d内放射性损伤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为0.85%,粒子植入治疗有效率(平均)为92.2%,30 d内全因死亡率(平均)为0.87%。2个月、4个月、6个月及1年的(平均)随访率分别为97.24%、91.9%、85.31%及71.91%,2个月、4个月、6个月及1年的(平均)生存率分别为96.81%、89.74%、81.31%及66.07%。结论:2022年上海市各医疗中心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质量控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各医疗中心应引起重视,按照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评估表的要求,完善科室规章制度,完全按照诊疗规范开展该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质量控制 核医学
下载PDF
^(99m)Tc-ECD SPECT脑显像NeuroGam^(TM)诊断早期认知障碍 被引量:1
7
作者 欧颖晖 吴寒 +9 位作者 雷哲 史昕 徐蒨 石珂清 刘学源 方珉 王修哲 蔡小龙 楼菁菁 刘兴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3-758,共6页
目的前瞻性评价基于NeuroGam^(TM) Brodmann分区定量技术研究^(99m)Tc-ECD SPECT脑显像早期诊断早期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能力。方法纳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过筛选的24例... 目的前瞻性评价基于NeuroGam^(TM) Brodmann分区定量技术研究^(99m)Tc-ECD SPECT脑显像早期诊断早期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能力。方法纳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过筛选的24例受试者,包括MCI组患者18例及健康志愿者(NC组)6例,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进行^(99m)Tc-ECD SPECT脑显像,并使用NeuroGam^(TM)技术对脑显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Brodmann分区的4−11、17−25、28、31−32、36−40以及44−47等共29个大脑皮层区域的血流灌注情况。结果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5.3±8.4)岁,其中MCI组男性受试者7例,女性受试者11例,平均年龄为(67.1±7.0)岁;NC组男性受试者2例,女性受试者4例,平均年龄为(59.8±10.4)岁;MCI组与NC组受试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平均值为22.6±5.1,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平均值为25.5±3.7,MCI组受试者MoCA评分平均值为20.8±4.5,NC组受试者MoCA评分平均值为28.2±0.8;MCI组受试者MMSE评分平均值为24.3±3.6,NC组受试者MMSE评分平均值为29.0±0.6,MCI组与NC组受试者的MoCA评分与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1)。MCI组与NC组受试者29个Brodmann分区的脑血流灌注值对比中17R、18R、19R、39L、39R 5个Brodmann区域的脑血流灌注值分别为68.0、59.3、54.2、50.0、54.0和72.7、64.8、60.6、59.7、5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odmann 17R、18R、19R、39L、39R 5个区域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15、0.856、0.866、0.764、0.759,其中17R、18R、19R区域的P<0.05。结论17R、18R、19R 3个Brodmann区域脑血流灌注减低对诊断早期认知障碍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 早期认知障碍(MCI) 阿尔茨海默病(AD) NeuroGam^(TM)
下载PDF
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联合NeuroGamTM软件在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兹海默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雷哲 吴寒 +10 位作者 欧颖晖 徐蒨 史昕 石珂清 赵倩华 丁晶 尹又 王修哲 刘学源 楼菁菁 刘兴党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8,共7页
本文拟探讨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及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脑血流灌注差异,并评估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联合NeuroGam^(TM)软件在这三... 本文拟探讨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及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脑血流灌注差异,并评估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联合NeuroGam^(TM)软件在这三种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从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从上海多家综合性医院收集15名SCD患者、29名MCI患者及36名AD患者,所有受试者行神经心理测试和99m锝-双半胱乙酯(^(99m)TcECD)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应用自动化软件NeuroGam^(TM)对三组各Brodmann分区(Brodmann Areas,BA)的灌注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与正常数据库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分析定量资料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定性资料组间差异比较。SCD组和MCI组在BA 4~11,17~25,28,31~32,36~40及44~47的血流灌注水平均无显著差异。SCD组在BA 8-right(R)、20-left(L)、21R、23L、23R、24L、31L、38L、38R、45R的平均灌注值显著高于AD组(p<0.0167)。MCI组在BA 21R、23L、23R、31L、39L的平均灌注值显著高于AD组(p<0.0167)。与正常数据库相比,SCD组BA 24L、24R、28L、28R灌注水平减低;MCI组BA 21L、21R、23R、24L、24R、25L、25R、28L、28R、36L、36R、38R、47L灌注水平减低,AD组BA 21L、21R、22L、23L、23R、24L、24R、25R、28L、28R、32L、32R、36L、36R、47L灌注水平减低。SCD、MCI、AD脑血流灌注减低的程度和范围存在差异,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联合NeuroGam^(TM)软件在这三种疾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主观认知下降 脑血流灌注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223)Ra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质量控制共识 被引量:3
9
作者 楼菁菁 李童童 +4 位作者 雷哲 张锦明 石珂清 刘从进 刘兴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1-804,共4页
^(223)Ra是发射α粒子的放射性治疗药物,可用于治疗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以抑制其生长。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进行线上讨论,结合自身临床应用经验及国内外文献形成本共识,旨在规范化临床应用^(223)Ra。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骨和骨组织 肿瘤转移 放射治疗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海市^18F-FDG PET-CT肿瘤显像报告要素规范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雨菁 刘从进 +1 位作者 张锦明 刘兴党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可以反应活体生化代谢的影像设备,具有高灵敏性及高特异性的特点。PET对组织结构形态的分辨率差,而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具有极高的组织形态分辨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可以反应活体生化代谢的影像设备,具有高灵敏性及高特异性的特点。PET对组织结构形态的分辨率差,而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具有极高的组织形态分辨率,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既可以反应疾病的生化代谢特点,又可以反映组织病理结构。18氟-脱氧葡萄糖作为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PET显像剂,在肿瘤性疾病显像中有其独特的优势。随着PET-CT在上海市各级医院的普及,需要标准化的报告规范,以便更好的为临床工作、科研、教学等提供依据。因此,根据国际指南及以往经验总结,上海市核医学专家制定了上海市18F-FDG PET-CT肿瘤显像报告要素规范,内容包括肿瘤显像报告的基本信息、简要病史、采集信息、影像描述、对比及报告结论等基本要素规范。旨在为18F-FDG PET-CT肿瘤显像报告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肿瘤学 影像报告
原文传递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18)F-flutemetamol PET/CT脑显像初步研究
11
作者 雷哲 吴寒 +11 位作者 欧颖晖 赵倩华 单凤玲 王子 周美红 张琼琼 刘学源 丁晶 尹又 王修哲 楼菁菁 刘兴党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2-50,共9页
本文通过^(18)F-flutemetamol(^(18)F-FMM)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各脑区的分布情况,探讨影响^(18)F-FMM结合的因素,初步评估^(18)F-FMM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本文通过^(18)F-flutemetamol(^(18)F-FMM)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各脑区的分布情况,探讨影响^(18)F-FMM结合的因素,初步评估^(18)F-FMM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合计算机断层成像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诊断MCI、AD患者的应用价值。自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在上海地区招募24名MCI患者[男12名,女12名,年龄(70.54±9.27)岁],25名AD患者[男11名,女14名,年龄(70.56±7.30)岁]及9名健康对照(Normal Control,NC)[男2名,女7名,年龄(57.67±9.00)岁]。所有受试者行^(18)F-FMM PET/CT脑显像,采用视觉评估法及标准化摄取值比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Ratio,SUVR)测量法对脑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分析定量资料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定性资料组间差异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18)F-FMM PET/CT脑显像对MCI、AD的诊断效能,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能影响^(18)F-FMM结合的因素。结果表明:NC、MCI及AD组视觉评估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6.85,p<0.001),三组间各脑区SUVR均存在统计学差异(H值:11.54~19.34,F值:7.43、11.48,p均<0.01),三组全脑SUVR平均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Z值:−3.87、−2.79、−2.45,p均<0.0167);MCI与AD组在枕叶、颞叶、顶叶与后扣带回的视觉评估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χ^(2)=7.53~10.89,p均<0.01),NC组各脑区SUVR均低于AD组,颞叶、额叶及楔前叶SUVR低于MCI组;MCI组枕叶、颞叶、额叶、顶叶SUVR低于AD组。ROC曲线表明,颞叶SUVR值和全脑SUVR平均值可用于鉴别NC、MCI、AD。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认知水平与各脑区^(18)F-FMM SUVR呈显著负相关性关系。^(18)F-FMM PET/CT脑显像可较直观反映中老年人认知水平,可用于对MCI和AD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淀粉样蛋白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原文传递
上海市^18F-FDG PET-MR肿瘤显像报告要素规范
12
作者 周雨菁 高欣 +4 位作者 刘从进 张锦明 孙明祥 杨春山 刘兴党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0,1,共7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作为国际最尖端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将PET与MR结合为一体,与广泛应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作为国际最尖端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将PET与MR结合为一体,与广泛应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相比,有着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同时也避免了CT带来的X线辐射伤害。但由于其设备普及率低,检查价格昂贵,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自2018年起,国内已有十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PET-MR检查,随着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MR检查在上海市医疗机构的开展,需要标准化的报告规范,以便更好的为临床工作、科研、教学等提供依据。因此,为规范18F-FDG PET-MR肿瘤显像报告,根据国际指南及既往经验总结,上海市核医学专家制定了上海市18F-FDG PET-MR肿瘤显像报告要素规范,内容包括18F-FDG PET-MR肿瘤显像报告的基本信息、简要病史、采集信息、影像描述、对比及报告结论等基本要素规范。旨在为18F-FDG PET-MR肿瘤显像报告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MR 肿瘤学 报告
原文传递
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13
作者 单凤玲 孙贞魁 +1 位作者 沈晨天 罗全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479-485,共7页
目的探讨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PMT)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8例PMT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8~72岁,中位年龄45.5岁)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PMT)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8例PMT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8~72岁,中位年龄45.5岁)的临床资料,以及超声、CT、MRI、^(99)Tc^(m)-联肼尼克酰胺-酪氨酸3-奥曲肽(^(99)Tc^(m)-HYNIC-TOC)SPECT/CT、^(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SPECT/CT骨显像和^(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并总结PMT的临床特点及其综合影像学表现。结果PMT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身骨痛、肌肉无力以及肿瘤原发部位局部不适等;术前患者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磷水平降低。38例患者中,有超声、CT、MRI、^(99)Tc^(m)-HYNIC-TOC SPECT/CT、^(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和^(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者分别为8、20、18、12、8、7例。PMT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肿瘤内低或混合回声,血流信号丰富。50.0%(4/8)骨组织来源的PMT患者在CT上表现为溶骨性病变;软组织来源的12例PMT患者在CT上表现为异常软组织密度灶或软组织肿块。PMT患者的病灶在MRI上均表现为T1加权像等低信号、T2加权像高低混杂信号,增强MRI表现为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PMT患者^(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阳性率为83.3%(10/12)。PMT患者^(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均呈多发异常骨代谢活跃灶,其中1例软组织来源的肿瘤显示为病灶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PMT患者^(18)F-FDG PET/CT显像中所有病灶的葡萄糖代谢均增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3.1~10.7,中位数为4.0。结论PMT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肿瘤导致的低磷性骨软化,而原发肿瘤的表现不突出;影像学表现没有特异性,^(99)Tc^(m)-HYNIC-TOC SPECT/CT、^(99)Tc^(m)-MDP SPECT/CT骨显像及^(18)F-FDG PET/CT检查可能有助于临床对PMT进行准确地定位并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磁共振成像 磷酸盐尿性间叶肿瘤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心脏神经受体显像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童童 楼菁菁 刘兴党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群中第2大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迄今为止, 临床上尚无有效方法治疗这种慢性疾病。心脏神经受体显像可以直观显示心脏交感神经的完整性和功能状态, 是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灵敏指标, 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早期P...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群中第2大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迄今为止, 临床上尚无有效方法治疗这种慢性疾病。心脏神经受体显像可以直观显示心脏交感神经的完整性和功能状态, 是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灵敏指标, 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早期PD尤为重要。笔者重点阐述了心脏神经受体显像在诊断与鉴别诊断PD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心脏成像技术 交感神经系统 感觉感受器细胞
原文传递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中视网膜和视神经及相关物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宋蕾 吴寒 +2 位作者 侯双兴 楼菁菁 刘兴党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5期351-355,共5页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是诊断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D)的重要结构,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可以进行无创、高分辨率成像。本文主要阐述AD与视网膜的研究进程以及发展近况,通过对视网膜、视神经、海马以及大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和ta...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是诊断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D)的重要结构,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网膜可以进行无创、高分辨率成像。本文主要阐述AD与视网膜的研究进程以及发展近况,通过对视网膜、视神经、海马以及大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之间的关系来预警早期AD。在以上特征中,观察到了高磷酸化tau蛋白、神经元变性、视网膜变薄、血管异常,还有视网膜与大脑β-淀粉样蛋白浓度以及沉积斑块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等。视网膜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它本身以及上面的黄斑和周围血管组织都可以为AD的研究提供方向,如视网膜厚度、血管是否异常、周边细胞以及释放物质等。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等方法对视网膜厚度以及β-淀粉样蛋白斑块进行成像观察,从而了解AD的进展。虽然AD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愈手段,但是通过各种参数的检测以及发现其中的相关性,可能有助于促进AD的早期精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视神经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原文传递
干燥综合征肺部受累^(18)F-FDG PET/CT显像1例
16
作者 单凤玲 楼菁菁 刘兴党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797-800,共4页
笔者报道了1例干燥综合征(SS)肺部受累患者, 详述了该病的临床症状、CT及^(18)F-氟脱葡萄糖(FDG)PET/CT特征表现, 并通过复习文献加深了对SS的认识。SS肺部受累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的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结节及斑片、肺囊腔样病变,... 笔者报道了1例干燥综合征(SS)肺部受累患者, 详述了该病的临床症状、CT及^(18)F-氟脱葡萄糖(FDG)PET/CT特征表现, 并通过复习文献加深了对SS的认识。SS肺部受累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的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结节及斑片、肺囊腔样病变, 部分病灶伴^(18)F-FDG轻度摄取。^(18)F-FDG PET/CT显像可用于SS的多系统病变和疾病活动性的评估, 并有助于与肿瘤性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PET/CT显像 疾病活动性 肺部受累 肿瘤性病变 囊腔 多系统病变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