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体板结合真空垫及热塑膜技术与传统臂部支撑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放疗摆位中的误差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丽华 龚敏 +3 位作者 许青 孟怡然 彭佳元 杨焕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6-400,共5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已进入了精确放疗的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即自行改装后的体板结合真空垫及热塑膜的固定装置和臂部支撑装置,讨论分析胸部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择肺及...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已进入了精确放疗的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即自行改装后的体板结合真空垫及热塑膜的固定装置和臂部支撑装置,讨论分析胸部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择肺及食管胸部肿瘤患者19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体板+真空垫+体部热塑膜固定(A组)、臂部支撑装置固定(B组)进行摆位和治疗。A组利用二次摆位技术,即先使患者头脚方向的激光线与真空垫上的定位标记一致,再根据患者体表定位标记进行摆位(第一次摆位),最后覆上热塑膜固定,再根据热塑膜上的定位标记移床至治疗位置(第二次摆位);B组利用一次摆位技术,即直接根据体表标记进行摆位。A、B组均利用千伏级锥形束CT(kilo-voltage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KVCBCT)采集治疗前﹑后的图像,并与计划CT图像配准,得到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体位误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两种不同固定方式,A组和B组治疗前误差分别为:X轴(左右方向)(1.06±0.58)和(1.82±0.82)mm,Y轴(头脚方向)(1.31±0.40)和(2.18±1.20)mm,Z轴(腹背方向)(1.28±0.66)和(2.94±1.81)mm。治疗后误差分别为:X轴(0.86±0.54)和(1.29±0.58)mm,Y轴(1.07±0.58)和(1.08±0.45)mm,Z轴(0.98±0.53)和(1.56±0.63)mm。结论:A组误差均小于B组,采用体板结合真空垫及热塑膜固定装置并应用二次摆位技术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不仅摆位的精确度得以提高,同时也保证了体位的重复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胸部肿瘤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下载PDF
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技术中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焱 蔡钢 +1 位作者 陆维 许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1-504,共4页
背景与目的:准确的靶区位置是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旨在分析在肺部肿瘤患者立体定向放疗中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影像的摆位误差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9例单发肺部恶性肿瘤行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每次放... 背景与目的:准确的靶区位置是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旨在分析在肺部肿瘤患者立体定向放疗中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影像的摆位误差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9例单发肺部恶性肿瘤行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每次放疗前行CBCT扫描,将得到的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匹配,获得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值,并计算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外扩至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边界。同时,还分析对可能影响摆位误差的临床参数等进行分层比较。结果:29例患者共获得155幅CBCT图像。考虑误差方向时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1.68±3.62)、(-1.34±3.90)和(0.36±2.15)mm,只考虑误差数值大小时分别为(3.16±2.42)、(3.29±2.48)和(1.74±1.30)mm。根据摆位误差得到CTV外扩至PTV的边界在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分别为9.6、10.0和5.3 mm。病灶位于周围的肺部肿瘤患者前后方向摆位误差更大(P=0.007),下肺病灶、右肺病灶、肺转移灶在头脚方向摆位误差更大(P=0.008、0.000和0.000)。结论:肺部肿瘤患者放疗中的头脚和前后方向摆位误差较大,立体定向放疗需采用锥形束CT扫描、呼吸控制等技术以减少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立体定向放疗 肺部肿瘤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巨大原发性肝癌69例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世雄 朱小东 +2 位作者 蒋国梁 陈龙 杨云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8-480,491,共4页
背景与目的:巨大肝癌手术难度大,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但效果差。本研究旨在评价无法手术切除巨大肝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疗效。方法:1999年4月-2003年8月,对69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进行3-DCRT... 背景与目的:巨大肝癌手术难度大,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但效果差。本研究旨在评价无法手术切除巨大肝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疗效。方法:1999年4月-2003年8月,对69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进行3-DCRT,其中UICC/AJCC T3期36例,T4期33例,均为N0,合并有门脉癌栓(PVTT)29例。根据Child—Pugh肝硬化分级,A级54例,B级15例。可见肿瘤体积(GTV)为(710±436)cm^3(169~2097cm^3),每次分割剂量4~8Gy,照射次数为(11±2)次(7~15次),肿瘤剂量(53.6±6.6)Gy,每周3次,隔日1次。结果:7例患者3-DCRT后3个月内死亡,未能评价即期疗效,总有效(CR+PR)率47%(29/62),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1%、20%和17%。T分期、GTV、门脉癌栓(PVTT)和分割剂量对生存率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Child—Pugh分级是独立的预后因子(P=0.047,相对危险度=2.402):结论:3-DCRT对于无法手术切除巨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Child—Pugh分级是独立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主动呼吸控制用于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肝脏位置重复性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建东 蒋国梁 +2 位作者 徐志勇 张小建 邱健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0-394,共5页
背景与目的:呼吸运动能造成肝癌放疗靶区的扩大,限制了放疗剂量的增加.主动呼吸控制(active breathing control,ABC)提供了一种减少呼吸运动的简便方法,肝脏位置重复性较好是使用ABC技术减少靶区边界外放的一个重要前题,然而对使用... 背景与目的:呼吸运动能造成肝癌放疗靶区的扩大,限制了放疗剂量的增加.主动呼吸控制(active breathing control,ABC)提供了一种减少呼吸运动的简便方法,肝脏位置重复性较好是使用ABC技术减少靶区边界外放的一个重要前题,然而对使用该技术放疗过程中深吸气后肝脏位置的重复性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对ABC用于原发性肝癌放疗肝脏位置的重复性进行了测量.方法:入组本研究的患者共20人,其中16例肝癌碘油沉积良好.所有的患者进行了ABC呼吸训练和ABC控制下的放射治疗.在常规模拟机透视下测量一次屏气过程肝脏位置的稳定性和通过5次反复屏住吸气表示的一次放疗中肝脏位置的重复性.每周用兆伏级X线电子射野影像仪拍摄验证片与放疗计划生成的数字重建图像(digital reconstruction radiograph,DRR)比较测量分次放疗间肝脏位置在头脚方向上的重复性,通过每周在模拟机下体模固定在治疗体位拍摄正、侧位X线片,测量碘油在前后和左右位置上距离脊柱垂直距离的变化值,计算肝脏位置在这两个方向上的重复性.结果:所有患者配合良好,均能全程耐受ABC放疗屏气,没有1例因为不能耐受中断放疗.在平静呼吸状态下,患者膈在头脚方向上运动幅度平均为1.6 cm(范围:1.0~2.6 cm).在透视下测得一次屏气过程中肝脏上下移动幅度平均为1.3 mm(范围:0.0~2.9 mm).使用ABC放疗时一次放疗中和分次放疗间肝脏位置在头脚方向上的重复性(标准差)分别为1.6 mm和6.6 mm,前后方向上的重复性分别为0.9 mm和4.2 mm,左右方向上的重复性分别为0.7 mm和5.5 mm.结论:应用主动呼吸控制技术对入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时肝脏的位置重复性良好.分次放疗间的重复性要差于一次放疗中的.安全的减少计划靶区的外扩需要结合影像引导的放疗并且要考虑肝脏位置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呼吸控制技术 原发性肝癌 放射治疗 重复性
下载PDF
鼻咽癌诊断和放射治疗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10
5
作者 孔琳 张有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41-647,共7页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回顾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百年历史,鼻咽癌的疗效逐步提高,尤其是近20年,疗效提高显著。在诊断方面,MRI逐渐取代CT成为鼻咽癌的标准影像学检查手段,使我们能更准确地评估鼻咽癌病灶范围,功能性影像技术的...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回顾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百年历史,鼻咽癌的疗效逐步提高,尤其是近20年,疗效提高显著。在诊断方面,MRI逐渐取代CT成为鼻咽癌的标准影像学检查手段,使我们能更准确地评估鼻咽癌病灶范围,功能性影像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N分期和M分期的准确性并预测治疗后的近期、远期疗效,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放射治疗技术方面,60Co治疗机的问世使鼻咽癌的疗效较千伏X线机年代明显提高,相对于常规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技术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疗效,更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肿瘤放射治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放射生物学方面,鼻咽癌的非常规分割放射研究则未获突破性的成果;在综合治疗方面,鼻咽癌的综合治疗研究经历了序贯化疗到同期化疗,最终确定同期放化疗作为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本文将从临床的角度回顾鼻咽癌疗效提高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MRI PET ^60CO 调强放射治疗 综合治疗
下载PDF
放射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昭志 郭小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52-555,共4页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术后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乳房重建在乳腺癌术后的治疗中也逐渐被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对乳房重建的影响成为放疗科、乳腺外科和整形外科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技术和时机选择,以及放射...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术后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乳房重建在乳腺癌术后的治疗中也逐渐被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对乳房重建的影响成为放疗科、乳腺外科和整形外科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技术和时机选择,以及放射治疗对重建乳房美容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乳房重建对放射治疗技术设计的要求以及在不同放射治疗背景下最合适的乳房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放射治疗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孔琳 Nancy Y.Lee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72-676,共5页
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日趋成熟,鼻咽癌是最适于调强放射治疗的肿瘤之一。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IMRT技术优于传统放射技术,IMRT技术提高了鼻咽癌的局部区域性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并改善了生存质量。准确勾画靶区和正常组织是保证鼻咽癌IMRT疗... 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日趋成熟,鼻咽癌是最适于调强放射治疗的肿瘤之一。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IMRT技术优于传统放射技术,IMRT技术提高了鼻咽癌的局部区域性控制率和总生存率,并改善了生存质量。准确勾画靶区和正常组织是保证鼻咽癌IMRT疗效的前提。本文将讨论鼻咽癌的靶区勾画、给量方式、临床治疗结果及治疗相关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根治性放疗后的远期不良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孔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2-937,共6页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虽然包括三维适型技术在内的精确放疗可有效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及治愈率,但肿瘤周围的腮腺、脑脊髓、颅神经等正常组织会受到一定剂量的放射。因此,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放射性损伤从而使生存...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虽然包括三维适型技术在内的精确放疗可有效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及治愈率,但肿瘤周围的腮腺、脑脊髓、颅神经等正常组织会受到一定剂量的放射。因此,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放射性损伤从而使生存质量降低,远期不良反应对放疗后长期生存者的影响尤为显著。减少放射损伤的关键在于控制正常组织的受放射体积和剂量。本文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相关正常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剂量-体积效应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损伤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术后的放射治疗
9
作者 李云海 冯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92-494,共3页
背景与目的:全膀胱切除术被认为是肿瘤侵犯肌层的标准治疗方法,对于不愿或由于其他情况不能接受全膀胱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替代手段,综合治疗保留膀胱的方法的研究已经有数十年。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放射治疗和化疗。本... 背景与目的:全膀胱切除术被认为是肿瘤侵犯肌层的标准治疗方法,对于不愿或由于其他情况不能接受全膀胱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替代手段,综合治疗保留膀胱的方法的研究已经有数十年。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放射治疗和化疗。本文总结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以评价和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对21例病理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2期15例,T3期5例,T4期1例。2例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类为:移形细胞癌16例,腺癌4例,移形细胞癌伴鳞癌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放射治疗,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剂量最低49.2 Gy,最高69.9 Gy,中位54.5 Gy。局控及生存分析用Kap lan-M e 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中位随访期3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5%,47.1%和36.7%,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0%,62.4%和47.5%。16例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只有采用先大野照射后小野照射者其生存与单纯小野照射者有显著性差异(χ2=5.36,P=0.02)。结论:综合治疗膀胱癌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作为不适于手术全切除患者的一种选择方法。放射治疗在膀胱癌综合治疗的作用和地位需要随机研究来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外科学 膀胱肿瘤/放射疗法 预后
下载PDF
照射实施时间延长对肿瘤细胞杀灭效应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玲 熊晓鹏 +3 位作者 胡超苏 欧周罗 朱国培 应红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21世纪初的主流放射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肿瘤的放射治疗中,但整个放射实施的时间比常规二维照射技术长得多。本研究采用α/β值不同的临床常见肿瘤细胞株——鼻咽癌CNE和肺癌细胞A549细胞株,研究模...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21世纪初的主流放射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肿瘤的放射治疗中,但整个放射实施的时间比常规二维照射技术长得多。本研究采用α/β值不同的临床常见肿瘤细胞株——鼻咽癌CNE和肺癌细胞A549细胞株,研究模拟IMRT技术的照射时间延长所导致的放射生物效应变化。方法:①离体培养鼻咽癌低分化上皮细胞株CNE、肺腺癌细胞株A549,给予不同剂量的照射,由克隆形成实验求得细胞存活比率(SF),根据LQ模型拟合生存曲线;②对细胞进行分段照射,比较细胞存活比率的变化;③对细胞分别进行总剂量为2Gy、2Gy×2次、2Gy×3次、2Gy×4次的照射,间隔24h,每天2Gy照射的总时间分别为1分57秒(2min组)、20min(20min组)、40min(40min组)。观察延长照射时间对肿瘤细胞存活比率的影响。结果:CNE细胞的α/β值为1.76Gy,A549细胞的α/β值为12.41Gy;随着2次照射时间间隔的延长,细胞存活比率逐渐上升,分别比连续照射时增加了150%和100%,接受照射总剂量为8Gy的鼻咽癌瘤株CNE和肺癌瘤株A549细胞中,2min组细胞存活比率最低,分别为0.0237和0.0243;20min组细胞的存活比率分别为0.0304和0.0296;40min组细胞的存活比率上升至0.0378和0.0359,与2min组相比,两株细胞的双侧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体外实验结果,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放射治疗的生物效应下降。在调强放疗的工作实践中,应尽量减少单次照射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个体化地设计调强放疗方案;或者考虑适当的进行剂量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生物学效应 调强放射治疗 鼻咽癌CNE细胞 肺腺癌A549细胞 离体实验
下载PDF
摆位系统误差对鼻咽癌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5
11
作者 王鑫 胡超苏 +2 位作者 应红梅 朱国培 何少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20-625,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调强放疗已广泛应用于鼻咽癌,与传统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对摆位精确度要求更高。本研究通过移动等中心模拟系统误差,研究系统误差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比较调强放疗计划及适形放疗计划中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 背景与目的:目前调强放疗已广泛应用于鼻咽癌,与传统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对摆位精确度要求更高。本研究通过移动等中心模拟系统误差,研究系统误差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比较调强放疗计划及适形放疗计划中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受摆位误差影响的敏感度。方法:分别制定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调强及适形放疗计划,在治疗计划系统中移动等中心,假设在每次治疗时所有的射野都向同一个方向偏移的情况,分别模拟三维6个方向上2mm和5mm的系统摆位误差。在不改变射野分布和权重的情况下,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分析移动等中心后所有的剂量评估指标与正式计划相应指标的比值,从而比较适形和调强计划受系统误差影响的敏感度。结果:频数分布显示:调强计划当摆位误差为5mm时,4.2%的GTVD98及12.5%的CTVD95剂量减少大于3%,当摆位误差为2mm时,GTVD98、CTVD95均未出现剂量减少大于3%的情况;而适形放疗计划无论摆位误差为2mm还是5mm,均未发生剂量减少大于3%的情况。当系统摆位误差为5mm时,调强计划正常组织的剂量明显增加,脊髓、脑干、左右腮腺剂量增加超过了正式计划10%的机会分别为10.4%、14.6%、31.2%、25%。当系统摆位误差为2mm时,脊髓和脑干剂量增加超过原计划5%的机会仅为6.3%及4.2%,左右腮腺剂量增加超过了正式计划10%的机会分别为12.5%、8.3%。适形放疗计划系统摆位误差为5mm时,仅10.4%脊髓、6.3%脑干剂量增加超过了正式计划的5%,而腮腺剂量增加不明显。无论是靶区还是正常组织,调强计划与适形计划相比,剂量变化百分值的均数受摆位误差的影响更大(P<0.05);误差越大,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变化百分值也越大(P<0.05)。结论:误差越大对剂量分布的影响越明显。无论是靶区还是正常组织,与适形放疗相比调强计划的剂量分布受摆位误差的影响更大。当调强放疗时,系统误差对靶区CTV剂量的影响较GTV明显,而腮腺的剂量与脊髓和脑干相比受系统摆位误差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剂量分布
下载PDF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琳 陆嘉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61-966,共6页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治疗往往需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参与的综合治疗,治疗应根据肿瘤原发部位、侵犯范围、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医生的经验等各项条件而采取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于可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癌,手术±术后放疗...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治疗往往需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参与的综合治疗,治疗应根据肿瘤原发部位、侵犯范围、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医生的经验等各项条件而采取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于可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癌,手术±术后放疗(或同期放化疗)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案,而非手术治疗(放化综合治疗)是另一选择,其目的主要是保留器官和功能。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联合放化疗就成为的唯一选择。近年来发表的TAX323和TAX324研究显示,加用紫杉类、烷化类药物的新型诱导化疗较PF诱导化疗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基于新型诱导化疗的治疗策略同标准的同期联合放化疗相比,是否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预后,目前尚无设计良好的临床研究结果支持。本研究将探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非手术治疗策略的临床证据和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化疗
下载PDF
早期鼻咽癌的治疗及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33-436,442,共5页
早期鼻咽癌的治疗不仅要考虑生存率,还要考虑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外照射与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减轻部分放射并发症。而调强放射治疗的应用,有更好的适形度和靶区剂量分布,不仅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从而进一步提... 早期鼻咽癌的治疗不仅要考虑生存率,还要考虑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外照射与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减轻部分放射并发症。而调强放射治疗的应用,有更好的适形度和靶区剂量分布,不仅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生存率,还能降低腮腺的剂量,从而降低口干的发生率,同时脑干、脊髓的剂量进一步降低。生物靶向治疗与放射的联合,对晚期鼻咽癌有一定的疗效提高,在早期鼻咽癌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Her-2/neu基因与放射敏感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炯雁 郭小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62-865,共4页
Her-2受体己成为一些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靶标,在恶性肿瘤的生物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放射抗拒密切相关.因此抗Her-2受体抗体可能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抗Her-2受体抗体结合放射治疗可能为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关键词 HER-2/NEU 抗Her-2抗体 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中国大陆部分医院癌症诊疗模式和临床分期使用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29
15
作者 吴毓 蒋旻珏 +3 位作者 贾慧珣 叶定伟 程玺 蒋国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是国际公认的肿瘤最佳治疗模式。肿瘤分期是肿瘤诊断、治疗和预测预后的基础。本研究调查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和国际抗癌联盟或其它国际肿瘤分期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情况,收集医师在实... 背景与目的:目前,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是国际公认的肿瘤最佳治疗模式。肿瘤分期是肿瘤诊断、治疗和预测预后的基础。本研究调查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和国际抗癌联盟或其它国际肿瘤分期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情况,收集医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提出建议,并提供给有关医院行政管理机构和国内外肿瘤分期的学术机构参考,使肿瘤治疗和分期更合理,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更适合国际上的需要。方法:2012—2013年抽样调查33家省、市级肿瘤专科医院和省、市级综合医院,发放调查问卷,并实地考察6家二级综合性医院和1家民营肿瘤专科医院。对目前中国10个主要癌症病种(肝癌、食管癌、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妇科肿瘤、前列腺癌和淋巴瘤)的治疗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中国大陆的肿瘤专科及非专科医院都承担着为肿瘤患者提供治疗的责任。我国目前承担肿瘤治疗的医院未普遍采用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国际抗癌联盟或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的癌症分期系统已被广泛使用。对于鼻咽癌、肝癌,大部分医院使用国内的分期系统。结论:大量肿瘤患者在非肿瘤专科医院接受诊治,需提高这些医院肿瘤治疗的水平;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在二级综合性医院治疗肿瘤的过程中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肿瘤的TNM分期在三级甲等医院的诊疗中实施较好,但在二级综合性医院中基本没有执行;国际抗癌联盟或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的癌症分期系统已被三级甲等医院中广泛采用;我国肿瘤界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多向国际肿瘤组织提供我国常见肿瘤的分期经验,使国际肿瘤分期更科学、更符合临床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 癌症分期 肿瘤分期系统
下载PDF
简化调强技术在鼻咽癌外照射中应用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凯旋 王佳舟 +1 位作者 姜睿 胡伟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78-982,共5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该文旨在研究简化调强放射治疗(simplifi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sIMRT)与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技术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该文旨在研究简化调强放射治疗(simplifi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sIMRT)与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技术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对10例NPC患者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条件分别设计9野IMRT和sIMR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剂量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与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不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剂量参数、机器总跳数(MU)和总子野数。结果:IMRT和sIMRT的CI、HI分别为0.647、0.057和0.633、0.071(t=2.14,P=0.062;t=-6.21,P=0.000),sIMRT计划的靶区均匀性略差于IMRT,但两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的要求。两种计划中各OAR剂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2.22,P=0.053~0.621)。sIMRT计划的机器总跳数和总子野数均少于IMRT计划。结论:鼻咽癌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覆盖与IMRT计划相当,均匀性略差于IMRT;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相当,但sIMRT技术可显著减少机器总跳数和总子野数,对患者数量大的治疗中心提高治疗效率具有较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简单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以大型单中心医院登记为基础的1.37万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生存报告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昌明 郭天安 +10 位作者 莫淼 袁晶 沈洁 王泽洲 黄丹 朱骥 李心翔 蔡国响 徐烨 蔡三军 郑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6-253,共8页
背景与目的: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1、3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与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了解中国结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情况提供真实世界研究证据。方法:研究纳入2008年... 背景与目的: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1、3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与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了解中国结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情况提供真实世界研究证据。方法:研究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3 721例,通过查阅患者复诊病史、电话随访和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随访资料,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1、3和5年OS和DFS,根据年龄组、性别、治疗时期、肿瘤分期以及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各亚组分别描述。结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经中位54.03个月随访后,5年OS和0~Ⅲ期患者5年DFS分别为73.87%和72.25%。0~Ⅰ、Ⅱ、Ⅲ和Ⅳ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5年OS分别为91.92%、87.15%、70.49%和27.70%,45岁以下年龄组患者5年OS为74.93%,差于45~64岁和65~74岁年龄组。不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壁外血管侵犯、神经侵犯、环切缘情况患者的生存差异显著。结论:首次报告中国国内单中心超万人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长期生存结果,44岁及以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较低,肿瘤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可改变因素,应加强早诊早治,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总生存率 无病生存率 医院登记
下载PDF
霍奇金淋巴瘤放射疗法的致癌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明辉 马学军 章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0,共3页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是治疗效果较好的一种恶性淋巴瘤。自20世纪60年代起,放射治疗一直是HL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由于单纯放疗对早期HL的治疗效果较好,因此90%以上的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然而,对这些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是治疗效果较好的一种恶性淋巴瘤。自20世纪60年代起,放射治疗一直是HL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由于单纯放疗对早期HL的治疗效果较好,因此90%以上的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然而,对这些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后却发现放疗可致第二原发肿瘤(second primary cancer)的发生,例如白血病、肺癌和乳腺癌等。第二原发肿瘤在接受过放疗的HL患者中的发生率要高于正常人群,因此不仅导致HL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的下降,并且因第二原发肿瘤所致的死亡也部分抵消了放疗为HL患者所带来的生存获益。为此,本文对HL患者放疗后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与治疗相关的一些因素,以期为今后采用更为合理的放疗技术和剂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 放射疗法 第二原发肿瘤
下载PDF
局部治疗在乳腺癌局限性肝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丽(综述) 郭小毛(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07-1013,共7页
肝脏是乳腺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之一。全身治疗是乳腺癌肝转移的标准治疗,但结果并不理想。转移性乳腺癌中存在一类特殊的亚群,即局限性转移。局部治疗,包括转移灶切除术、射频消融、放射治疗等,结合全身治疗可给该部分患者带来生存... 肝脏是乳腺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之一。全身治疗是乳腺癌肝转移的标准治疗,但结果并不理想。转移性乳腺癌中存在一类特殊的亚群,即局限性转移。局部治疗,包括转移灶切除术、射频消融、放射治疗等,结合全身治疗可给该部分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现就近年来有关乳腺癌局限性肝转移局部治疗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肝转移 局限性转移 局部治疗 转移灶切除术 射频消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下载PDF
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2种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6
20
作者 陆维 许婷婷 +2 位作者 许青 应红梅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5-539,共5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鼻咽癌放射治疗已经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在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 背景与目的: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鼻咽癌放射治疗已经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在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2种影像模式引导下治疗鼻咽癌,在头枕+头颈肩面膜、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2种方式下的摆位误差分析比较。方法:随机选取40例鼻咽癌患者分成2组(头枕+头颈肩面膜组,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每组组内再分成CBCT扫描组和EPID验证组。将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骨性配准、将EPID拍摄的正侧位片采用突出性骨性标志进行手动配准,分别得出x、y、z共3个线性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对获得的2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数据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头枕+头颈肩面膜组摆位后行CBCT扫描,在x、y、z方向上进行配准所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x方向(0.67±2.01)mm、y方向(0.51±1.71)mm、z方向(0.57±2.04)mm;拍摄EPID验证片配准所得误差均值:x方向(0.69±2.19)mm、y方向(0.54±2.03)mm、z方向(0.61±2.11)mm。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摆位后行CBCT扫描,在x、y、z方向上进行配准所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x方向(0.42±1.81)mm、y方向(0.33±1.55)mm、z方向(0.50±1.75)mm;拍摄EPID验证片配准误差均值:x方向(0.44±1.87)mm、y方向(0.43±1.70)mm、z方向(0.54±1.77)mm。采用头枕+头颈肩面膜组、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的误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不同的影像模式(CBCT与EPID)进行摆位误差的比对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2种固定方式下头颈部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的患者体位重复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级锥形束CT 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