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荟萃分析和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配对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杰 陈海泉 +7 位作者 张亚伟 周晓燕 沈盛萍 胡鸿 缪龙升 李鹤成 马龙飞 相加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6-281,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的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并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明确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荟萃分析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配对研究包括1998...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的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并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明确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荟萃分析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配对研究包括1998—200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其中90名患者接受辅助化疗,180名患者未接受化疗。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9个标志物分析预后和预测化疗价值。结果:共有6项研究,1037例患者纳入本荟萃分析,接受辅助化疗与未化疗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而在淋巴结有转移的亚组患者中,辅助化疗显示了提高生存率的趋势。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中,未化疗组和化疗组的Ⅰ期患者(P=0.59&P=0.59)、Ⅱ期患者(P=0.2778&P=0.2778)及Ⅲ期患者(P=0.695&P=0.8667)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化疗对肿瘤转移至喉返神经和(或)腹腔淋巴结的患者(Ⅳa亚组)最有效。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优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P=0.038,0.01)。Bcl-2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其在化疗组中的表达较无化疗组更有预测意义。结论: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Ⅳa期(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效果。Bcl-2是分析预后及指导辅助治疗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尽管我们是目前文献报道最大样本的食管癌化疗研究,但结论还需要前瞻性的临床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辅助化疗 荟萃分析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一项原则和两个基本点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海泉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9期9-10,33,共3页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目前已经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随着胸腔镜手术技巧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方式千变万化。但不管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手术指征的严格把握,手术步骤的规范化是必须要遵循的...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目前已经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随着胸腔镜手术技巧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方式千变万化。但不管采取何种手术方式,手术指征的严格把握,手术步骤的规范化是必须要遵循的。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2023年度肺癌外科治疗领域重要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斌 陈海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5-339,共5页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2023年,肺癌外科治疗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首先是CALGB140503研究结果公布,该研究表明,对于周围型≤2 cm小结节肺癌,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术在生存率上差异...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2023年,肺癌外科治疗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首先是CALGB140503研究结果公布,该研究表明,对于周围型≤2 cm小结节肺癌,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术在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确立亚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其次,JCOG1211研究发现肺段切除术可以用于治疗2~3 cm磨玻璃结节为主的肺腺癌,但是该研究存在过度治疗现象,通过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可能降低过度治疗的风险。ECTOP-1003研究提出了基于肿瘤部位和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的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策略,准确率达100%,为淋巴结清扫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方案。此外,对于肺腺癌治愈窗口期的探索成果也引人瞩目,即在早期肺癌治疗中,需要把握手术治愈的时间窗,避免过度治疗。最后,ECTOP-1008研究结果显示,高分辨率胸部CT有助于判断肺癌的病理浸润程度,有助于治愈窗口期的精准判断。本文对2023年度肺癌外科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予以回顾,以期为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实践及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研究进展 亚肺叶切除 治愈窗口期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 被引量:42
4
作者 陈海泉 相加庆 +2 位作者 缪珑升 胡鸿 罗晓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1例,腹腔镜经5个trocar游离胃,并制作管状胃。胸腔镜经4个trocar游离胸段食管,切除病灶并打开膈肌,将管状胃...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1例,腹腔镜经5个trocar游离胃,并制作管状胃。胸腔镜经4个trocar游离胸段食管,切除病灶并打开膈肌,将管状胃提至胸顶使用吻合器吻合。所有手术操作均在镜下完成。结果手术时间330min,术中出血量200ml,病灶彻底切除,切缘阴性。术后病理为高分化鳞癌,T2N0M0。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胸、腹腔镜联合行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切除术 食管癌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手术治疗后的死因与复发类型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亚伟 相加庆 +5 位作者 李方明 胡鸿 缪珑升 马龙飞 李鹤成 张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31-834,共4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的死因包括局部浸润和/或远处转移,手术的介入会对死因产生影响。本研究对食管癌术后死亡时的复发类型及死亡原因进行总结,分析食管癌死亡时间以及导致食管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1999年6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后确...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的死因包括局部浸润和/或远处转移,手术的介入会对死因产生影响。本研究对食管癌术后死亡时的复发类型及死亡原因进行总结,分析食管癌死亡时间以及导致食管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1999年6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后确诊死亡的食管癌80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用Spearm an法进行各个临床因素与复发类型、生存时间的相关分析;用Kap lan-M e 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以log-rank比较各因素对死亡时间的影响。结果:全组一年内死亡为49例(61.3%),2年内死亡为67例(83.8%)。死亡原因为纵隔内复发16例(20%),淋巴道转移30例(37.5%),血道转移为34例(42.5%)。行淋巴结清扫的复发类型以血道转移为主,与淋巴结采样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纵隔内复发、淋巴道转移与血道转移3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显著区别。64例肿瘤完全切除的患者,淋巴结阴性的比阳性的生存时间长(P=0.0468)。淋巴结采样的一年内死亡比淋巴结清扫的明显多,P=0.02;姑息切除的无一例活过2年。结论:血道转移、纵隔内复发及淋巴道复发都是引起食管癌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复发类型与淋巴结切除程度有关。食管癌的完全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可降低局部复发,减少因局部及区域复发而导致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治疗 死亡原因 复发类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100例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性 被引量:24
6
作者 相加庆 张亚伟 +5 位作者 嵇庆海 夏长华 胡鸿 缪珑笙 马龙飞 韩企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23-424,共2页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性。方法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6月 ,采用右后胸、颈、腹三切口施行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 10 0例。结果 :医院内无手术死亡。全组病人淋巴结转移率5 4% ,颈、纵隔、腹腔...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性。方法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6月 ,采用右后胸、颈、腹三切口施行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 10 0例。结果 :医院内无手术死亡。全组病人淋巴结转移率5 4% ,颈、纵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31%、34 %、2 6 % ,颈淋巴结转移率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在颈淋巴结转移中 ,双侧颈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锁骨上区淋巴结。结论 :①胸段食管癌易发生纵隔、颈部、腹腔淋巴结转移 ;②胸段食管癌浸润早期即可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外科手术 转移规律性
下载PDF
利用OrVil经口输送钉砧系统行胸腹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 被引量:18
7
作者 罗晓阳 陈海泉 +1 位作者 相加庆 胡鸿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1-473,共3页
背景与目的: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小,但手术难度大,本文旨在探讨一项新技术:利用OrVil经口输送钉砧系统行胸腹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8月13日对1例中段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 背景与目的: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小,但手术难度大,本文旨在探讨一项新技术:利用OrVil经口输送钉砧系统行胸腹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8月13日对1例中段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术中经口输送钉砧(OrVilTM;Covidien,Mansfield,MA,USA)到食管残端,以环行吻合器(EEAXL25Covidien,Mansfield,MA,USA)行胸顶胃食管吻合。结果:手术历时280min,术中出血200mL,未输血,未行胸腹部辅助切口,围术期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吻合口瘘,患者于术后12d出院。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利用OrVil经口输送钉砧系统行胸腹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切除术 食管癌
下载PDF
Muscle-Sparing开胸术与后外侧开胸术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吴伟铭 陈海泉 +3 位作者 周建华 孙艺华 周贤 罗晓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1-19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后外侧开胸术(posterolateral thoracotomy,PT)是肺癌手术常用术式,创伤较大。Muscle-Sparing开胸术(MST)是一种新的开胸方法。以往研究均着重于比较两种开胸术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手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程度。考虑到肿瘤患者... 背景与目的:后外侧开胸术(posterolateral thoracotomy,PT)是肺癌手术常用术式,创伤较大。Muscle-Sparing开胸术(MST)是一种新的开胸方法。以往研究均着重于比较两种开胸术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手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程度。考虑到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开胸术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通过比较两种开胸术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了解两种开胸术之间的差别。方法:选取50例因肺癌而准备接受病肺切除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MST组和PT组,每组各25例,并测定围术期免疫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1天、术后第1、3和7天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红细胞免疫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分组和手术前免疫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后MST组患者免疫功能高于PT组,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MST组和PT组的NK细胞分别为19±7和13±9,CD4T细胞分别为29±9和23±9,RBC C3b R分别为6.7±2.3和4.8±2.3;RBC ICR分别为为15.4±2.9和13.6±2.8;术后第3天,MST组和PT组的CD4T细胞分别为35±9和29±10,IgG分别为10±3和8.8±2.2,IgA分别为2.1±1.1和1.6±0.9;RBC C3bRR分别为8.2±2.6和6±3;术后第7天MST组和PT组的IgG分别为11±3和9.4±2.3,以上每两组的数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MST与PT相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能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尽早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开胸术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红细胞免疫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的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亚伟 胡鸿 +5 位作者 缪珑升 马龙飞 张杰 李鹤成 陈海泉 相加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37-541,共5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有较高的转移率,术后淋巴结转移复发是食管癌的重要死亡因素,因而食管癌,特别是胸中段食管癌的淋巴结清扫方式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比较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研究各淋巴结...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有较高的转移率,术后淋巴结转移复发是食管癌的重要死亡因素,因而食管癌,特别是胸中段食管癌的淋巴结清扫方式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比较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二野清扫术和三野清扫术,研究各淋巴结分组的转移情况,探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评价这二种淋巴结清扫方法。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且病灶长度3~5cm的胸中段食管癌96例,55例行Ivor-Lewis术合并二野淋巴结清扫术,41例行Akiyama术合并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按照解剖部位标定淋巴结分组,收集术后病理资料,进行淋巴结分组、分区及总的转移率计算,用χ2法进行两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用t检验对淋巴结清除数、转移数和转移度均数进行比较。结果:胸中段食管癌可以引起颈部、纵隔、胃周、腹腔干的同期和不同期的多组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的常见部位为锁骨上、贲门旁、中胸段食管旁、双侧喉返神经链。三野术发现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二野组,分别为70.7%比49.1%(χ2=4.526,P=0.033),主要差别在于三野组发现有较高单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率24.3%以及有较高的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三野组为26.8%,明显高于二野组的10.9%(χ2=4.085,P=0.043);胸腹腔其他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另外,三野组胸内左喉返神经链的淋巴结清扫数高于二野组,分别为1.0个和0.5个(F=5.771,P=0.04)。没有发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论:胸中段食管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后阳性患者,无法确定因颈部淋巴结转移而导致的M分期,而二野淋巴结清扫阴性的患者不能除外颈部淋巴结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因此在术前无法确定颈部和上纵隔淋巴结情况时,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升平 李文涛 +8 位作者 彭卫军 陈海泉 何新红 李国栋 王标 胡鸿 罗小阳 沈磊 陈颖 《当代医学》 2009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评价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价值。方法2008年2月到2008年5月共8例患者,9个小结节,行胸腔镜切除术,术前皆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评价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的失败率、并发症、胸腔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 目的评价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价值。方法2008年2月到2008年5月共8例患者,9个小结节,行胸腔镜切除术,术前皆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评价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的失败率、并发症、胸腔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住院时间等。结果共8个患者行9个结节胸腔镜切除术,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33%,转化为开胸手术比率为11%,中位住院时间为5天(2天~25天)。SPNs术后组织学诊断结果为:原发性肺癌4例约44.4%,转移4例约44.4%,炎性病灶1例11.1%。结论不具有典型恶性征象的SPNs约50%以上组织学诊断是恶性的,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极大减少开胸手术的比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减少住院时间,对于SPNs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CT引导下定位 Hook—wire 胸腔镜切除术
下载PDF
单操作孔胸腔镜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晓 郭威 +4 位作者 李鹤成 马龙飞 张裔良 张亚伟 相加庆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4年第6期743-747,共5页
目的:评估单操作孔胸腔镜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中(Ivor-Lewis手术)(totally minimally invasive Ivor-Lew is esophagectomy,MIIE)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4年02月前瞻性的连续收集接受MIIE的48例中下胸段食管... 目的:评估单操作孔胸腔镜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中(Ivor-Lewis手术)(totally minimally invasive Ivor-Lew is esophagectomy,MIIE)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4年02月前瞻性的连续收集接受MIIE的48例中下胸段食管鳞癌的患者,病例分为两组,四孔胸腔镜组36例,单操作孔胸腔镜组12例。比较了两组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包括:转为开放手术的例数,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术中输血,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平均ICU时间,胸部平均清扫淋巴结数,腹部平均清扫淋巴结数,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及病理分期。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四孔胸腔镜组有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64 min,而单操作孔胸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275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四孔胸腔镜组平均术中出血205 m L,单操作孔胸腔镜组平均术中出血220 m 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3),两组均无术后输血。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9)。四孔胸腔镜组胸部平均淋巴结清扫数与单操作孔胸腔镜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四孔胸腔镜组腹部平均淋巴结清扫数与单操作孔胸腔镜组相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40)。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对于治疗中下段胸段食管鳞癌是可行和安全的,手术创伤小,近期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骨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晓敏(综述) 张杰(审校) 陆舜(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93-398,共6页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细胞粘附分子主要包括钙粘附素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和透明质酸粘素(如CD44)等五类,通过同质型粘附和异质型粘附,在肿瘤骨转移中发挥作用。在治疗和预防肿瘤骨转移中,针...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细胞粘附分子主要包括钙粘附素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和透明质酸粘素(如CD44)等五类,通过同质型粘附和异质型粘附,在肿瘤骨转移中发挥作用。在治疗和预防肿瘤骨转移中,针对CAMs介导的抗粘附治疗将会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分子 肿瘤细胞 骨转移
下载PDF
三切口胃代食管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应用和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明 相加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 :探讨三切口胃代食管术对彻底根治肿瘤 ,清除颈、胸区域淋巴结 ,提高 5年生存率的价值和必要性。方法 :分析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39例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的资料 ,并对手术指征 ,切除范围和重建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 ... 目的 :探讨三切口胃代食管术对彻底根治肿瘤 ,清除颈、胸区域淋巴结 ,提高 5年生存率的价值和必要性。方法 :分析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39例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的资料 ,并对手术指征 ,切除范围和重建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 :本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8 5 % ,6 3 1% ,48 4%。该术式可以成为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常规标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外科手术 三切口胃代食管术 治疗
下载PDF
食管癌肿瘤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14
作者 纪树武 毛小东 +4 位作者 刘菊梅 陈海泉 袁平 房志鹏 徐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6期1-2,共2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探讨该基因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检测50例食管癌患者组织标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观察插入型(ID型)、缺失型(DD型)和Ⅱ型3种基因型多态性分布,并计...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探讨该基因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检测50例食管癌患者组织标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观察插入型(ID型)、缺失型(DD型)和Ⅱ型3种基因型多态性分布,并计算I/D等位基因的比例,以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布特点:ID型、DD型和Ⅱ型基因比例分别为16%,64%,20%,而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20%和80%,对照组ID型、DD型和Ⅱ型3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40%、30%、30%,其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30%和70%,两组间DD型基因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ACE基因I/D多态性,DD型基因分布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结果表明DD基因型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 多态性 食管癌
下载PDF
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22
15
作者 贾春祎 陈海泉 +2 位作者 王启文 李国栋 李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7-920,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临床检查发现,孤立性肺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早期肺癌。本研究探讨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胸腔镜手术对于SPN的诊疗价值。方法:从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 背景与目的:临床检查发现,孤立性肺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早期肺癌。本研究探讨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胸腔镜手术对于SPN的诊疗价值。方法:从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SPN患者310例,CT引导下留置Hookwire定位针,行胸腔镜(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楔形切除,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治疗方式。统计定位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VATS肺楔形切除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胸率以及SPN病理分型等。结果: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100%,咯血2例需要处理,术中Hookwire脱落12例(3.87%),VATS肺楔形切除手术成功率为99.0%,中转开胸3例。SPN术后组织学病理结果:原发性肺癌237例,良性病变73例。结论:采用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VATS手术的方法治疗微小SPN,诊断准确率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孤立性肺小结节 Hookwire
下载PDF
三切口胃代食管术在治疗胸段食管癌中的应用和评价
16
作者 葛明 相加庆 《九江医学》 2001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外科学 胃代食管术 三切口 食管癌 治疗
下载PDF
大型单中心医院登记的7753例肺癌手术患者生存报告:基于第8版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 被引量:38
17
作者 王泽洲 张扬 +9 位作者 莫淼 袁晶 周昌明 沈洁 吴浩旋 李航 叶挺 胡鸿 陈海泉 郑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1-327,共7页
背景与目的:通过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肺癌手术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1、3和5年观察生存率,为了解中国肺癌患者长期生存情况提供真实世界证据。方法:研究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的肺癌患者共7 ... 背景与目的:通过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肺癌手术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1、3和5年观察生存率,为了解中国肺癌患者长期生存情况提供真实世界证据。方法:研究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的肺癌患者共7 753例,通过查阅患者复诊病史、电话随访和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随访资料,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1、3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性别根据年龄组、吸烟情况、诊断时间、肿瘤分期等特征分别描述。结果:男性肺癌手术患者经中位随访49.7个月后,5年OS为69.0%;女性患者经中位随访43.0个月后,5年OS为82.9%,显著优于男性。0、ⅠA、ⅠB、ⅡA、ⅡB、ⅢA和ⅢB期男性患者5年OS分别为100.0%、86.0%、74.6%、66.9%、55.2%、42.5%和41.8%,女性患者5年OS分别为100.0%、93.7%、78.5%、78.2%、62.9%、49.3%和33.0%。ⅠA、ⅠB、ⅢA期组女性患者OS优于男性。结论:本研究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单中心肺癌患者的5年长期生存结果报告,经规范治疗后的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有显著改善,女性肺癌手术患者生存优于男性。肿瘤分期是影响肺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早诊早治,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生存报告 医院登记
下载PDF
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初诊未转移肺癌患者的转移部位分布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泽洲 张扬 +10 位作者 莫淼 袁晶 周昌明 沈洁 冯小双 吴浩旋 李航 叶挺 胡鸿 陈海泉 郑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5-782,共8页
背景与目的:通过分析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肺癌转移患者的转移部位分布和转移后生存状况,为肺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管理提供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方法:纳入2008—2017年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未发生转移但在随访过程中发生转移的1490例... 背景与目的:通过分析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肺癌转移患者的转移部位分布和转移后生存状况,为肺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管理提供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方法:纳入2008—2017年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未发生转移但在随访过程中发生转移的1490例肺癌患者。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随访信息。研究诊断时年龄、性别和组织学亚型对转移分布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不同转移部位的转移后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0.8个月,随访期间全死因死亡937例。67.7%的患者仅发生单部位转移,而32.3%的患者有多部位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为骨(33.8%)、脑(33.6%)、肺(22.8%)、肝(12.0%)和肾上腺(3.7%)。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37.8%vs 31.4%),年轻患者更容易发生多部位转移,小细胞癌容易发生脑转移(47.2%)和肝转移(20.9%)。肺癌肺转移患者生存相对最好(1、3和5年OS率分别为78.3%、47.1%和29.5%),肝转移患者生存相对最差(1、3和5年OS率分别为46.4%、15.2%和3.6%)。结论:肺癌转移患者骨、脑转移比例较高,转移部位分布与性别、诊断时年龄和组织学亚型相关,不同转移部位的预后具有差异性。未来可针对不同转移部位进行机制或临床治疗方案研究,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转移部位 生存分析 医院登记
下载PDF
食管癌外科研究的现状与新动向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杰 相加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95-800,共6页
在中国,食管癌死亡率在男性中位于第四位,在女性中位于第二位。近年来,欧美国家的食管腺癌发生率也有明显上升。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总体不佳,患者接受传统的外科手术后5年生存率在15%-20%左右,但是近年来外科手术方式得到发展和优... 在中国,食管癌死亡率在男性中位于第四位,在女性中位于第二位。近年来,欧美国家的食管腺癌发生率也有明显上升。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总体不佳,患者接受传统的外科手术后5年生存率在15%-20%左右,但是近年来外科手术方式得到发展和优化,特别是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食管外科走向了个体化治疗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 术前分期 综合治疗
下载PDF
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以外科为基础的多学科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沈辉 张扬 陈海泉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1003-1006,共4页
肺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5%左右[1]。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约30%的病人确诊时已处于ⅢA期[2]。不同于Ⅰ/Ⅱ期NSCLC病人,ⅢA期病人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仍有复发转... 肺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5%左右[1]。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约30%的病人确诊时已处于ⅢA期[2]。不同于Ⅰ/Ⅱ期NSCLC病人,ⅢA期病人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仍有复发转移的风险。ⅢA期NSCLC肿瘤异质性大,治疗方案的选择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难题。目前,国际上针对ⅢA期病人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大规模临床研究的开展为ⅢA期NSCLC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循证证据,但究竟采取何种联合方式,仍无统一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ⅢA期 多学科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