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大坝变形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董明 陈慧艳 +1 位作者 伏晓 朱世贤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0-13,共4页
为了解决支持向量机(SVM)参数优化方法在大坝变形预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利用人工蜂群(ABC)算法的强全局优化能力、强鲁棒性特点,将人工蜂群(ABC)算法运用到SVM参数优化中.将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σ作为ABC算法中的蜜源位置进行寻优... 为了解决支持向量机(SVM)参数优化方法在大坝变形预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利用人工蜂群(ABC)算法的强全局优化能力、强鲁棒性特点,将人工蜂群(ABC)算法运用到SVM参数优化中.将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σ作为ABC算法中的蜜源位置进行寻优,并运用到大坝的变形监测中.结果表明,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大坝变形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能够克服局部最优解,提升模型的拟合与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 预测模型 蜂群(ABC)算法 支持向量机(SVM)
下载PDF
空间自回归模型在水库边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秦栋 陈慧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4-108,共5页
针对传统位移监测很少考虑不同测点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基于经济学领域空间计量学基本理论,研究了空间自回归模型在边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以某工程高边坡外观位移数据为例,对边坡的位移状况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针对传统位移监测很少考虑不同测点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基于经济学领域空间计量学基本理论,研究了空间自回归模型在边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以某工程高边坡外观位移数据为例,对边坡的位移状况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相比较。结果表明:(a)在空间自相关系数较为显著的条件下,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预测边坡变形状况,且优于传统模型;(b)空间自回归模型相较于传统模型参数更加简洁、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全面,可以同时对空间所有测点位移进行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学 空间自回归模型 水库边坡 边坡位移预测 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下载PDF
基于面板数据格式的特高拱坝变形性态分区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秦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0-43,18,共5页
特高拱坝运行中受多因素协同作用,不同高程和区域的变形规律差异较大,坝体局部单测点的变形量并不能代表大坝整体的安全性发生变化。为此,综合考虑多测点、多测次监测量的内在关联性,构建了特高拱坝变形面板系列的表征方法;基于面板数... 特高拱坝运行中受多因素协同作用,不同高程和区域的变形规律差异较大,坝体局部单测点的变形量并不能代表大坝整体的安全性发生变化。为此,综合考虑多测点、多测次监测量的内在关联性,构建了特高拱坝变形面板系列的表征方法;基于面板数据聚类理论,建立了大坝变形相似性指标及度量方法;利用熵权法构建大坝变形区域数的确定准则,提出了特高拱坝变形分区方法及实现步骤;通过利用特高拱坝两个维度的变形监测信息,将传统的"点"分析方法转变为区域分析方法。某特高抛物线双曲拱坝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根据39个变形监测点确定六大类测点,每类测点可以综合描述大坝对应区域的总体变形特征,再根据测点所在的位置将大坝分为六个变形区域,有效描述了特高拱坝的实际变形规律,可弥补传统分析方法上的一些不足,为特高拱坝变形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变形性态 面板数据 变形分区方法
原文传递
特高拱坝变形变截距面板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秦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90,共4页
特高拱坝整体变形性态是大坝各区域变形协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大坝变形建模分析时,采用共同影响因素(库水位、温度、时效)难以刻画不同区域变形规律差异性的问题,引入表征不同区域特有影响因素作用效应的虚拟变量,即变形特异效应量,兼顾... 特高拱坝整体变形性态是大坝各区域变形协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大坝变形建模分析时,采用共同影响因素(库水位、温度、时效)难以刻画不同区域变形规律差异性的问题,引入表征不同区域特有影响因素作用效应的虚拟变量,即变形特异效应量,兼顾影响变形的共同因素和特异因素,建立了变截距面板模型。针对变形变截距面板模型中特异效应量的不同型式,提出了模型型式选择的Hausman检验方法。采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得到了模型各分量参数的有效估计值。最终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所建特高拱坝变形变截距面板模型的有效性,弥补了传统大坝变形分析模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拱坝 变形性态 变截距 特异效应量 面板模型
原文传递
高效絮凝沉淀池在电厂海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涛 《建设科技》 2016年第15期181-183,共3页
山东某沿海百万机组电厂高位冷却系统水源取自赶潮河水,悬浮物含量变化大。项目选用高效絮凝沉淀池作为预处理单元,该沉淀池集絮凝、沉淀、污泥回流于一体。沉淀池能够承受较强的水质冲击负荷,在进水水质变化范围比较大的情况下仍能保... 山东某沿海百万机组电厂高位冷却系统水源取自赶潮河水,悬浮物含量变化大。项目选用高效絮凝沉淀池作为预处理单元,该沉淀池集絮凝、沉淀、污泥回流于一体。沉淀池能够承受较强的水质冲击负荷,在进水水质变化范围比较大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出水水质稳定。但工艺运行较复杂,设备较多,注意药剂的投加和污泥回流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絮凝 沉淀池 絮凝强化 预处理
下载PDF
化学软化水工艺设计
6
作者 肖焕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B》 2016年第3期00195-00197,共3页
某热网补给水系统采用地表水和循环排污水两种水源.循环水排污水硬度、COD、悬浮物浓度都较高,水中还添加了阻垢剂、杀菌灭藻剂,水质较差,只可与黄河水部分调配使用。本文通过工程设计介绍,提出并解决了这些问题:工艺系统设计中需要考... 某热网补给水系统采用地表水和循环排污水两种水源.循环水排污水硬度、COD、悬浮物浓度都较高,水中还添加了阻垢剂、杀菌灭藻剂,水质较差,只可与黄河水部分调配使用。本文通过工程设计介绍,提出并解决了这些问题:工艺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去除悬浮物,杀菌灭藻氧化剂对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影响;再生系统的合理选择是软化系统能否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经过对比并考虑劳动减少劳动强度,选择地下湿式贮盐系统;再生时的再生废水分开收集处理,正洗废水作为原水重新回到系统重复利用,减少系统水耗。文中详细介绍了设计流程及设计参数,供其它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排污水 调配 再生系统 分质回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