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试验效果及应用潜力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振宽 张丽艳 +3 位作者 王建民 裴江云 陈志德 王丽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6-189,共4页
随着地震勘探装备能力不断增强,以高空间采样率为特征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庆油田在主力油区开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试验,首次进行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勘探研究工作.试验表明:高密度资料能... 随着地震勘探装备能力不断增强,以高空间采样率为特征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庆油田在主力油区开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试验,首次进行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勘探研究工作.试验表明:高密度资料能够更清晰地记录地震信号的波场特征,面波形态完整,空间假频少,有效信号频带较宽;高密度资料对小断层、薄砂体的精细刻画能力更强,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 频带宽度 小断层 薄砂体刻画 对井符合率
下载PDF
数字检波器在大庆油田西部斜坡区的应用
2
作者 杨辉 宋瑞 王维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146,共5页
与模拟检波器相比,数字检波器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灵敏度高的特点,但每道单个检波器接收造成的环境噪声大。分析、对比大庆油田西部斜坡区的模拟、数字检波器接收资料的信噪比和频率特征认为:采用归一化频谱可以得到某一频率的信... 与模拟检波器相比,数字检波器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灵敏度高的特点,但每道单个检波器接收造成的环境噪声大。分析、对比大庆油田西部斜坡区的模拟、数字检波器接收资料的信噪比和频率特征认为:采用归一化频谱可以得到某一频率的信噪比值;采用不同的噪声压制方法和反褶积参数进行平行处理能够使不同频段的信号充分、有效地成像;数字检波器接收的地震记录的成像效果可有效应用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的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检波器 反褶积 随机噪声 信噪比 频率
下载PDF
油田勘探投资的经济效益与风险分析
3
作者 周先庆 《国际商务财会》 2024年第4期37-39,43,共4页
油田勘探属于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在投资过程中对投资的经济效益和风险应对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高度关注细节性问题并及时做好应对,才能使油田勘探工作真正发挥出最大价值。文章结合对影响油田勘探投资经济效益问题的分析,从风险应对的... 油田勘探属于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在投资过程中对投资的经济效益和风险应对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高度关注细节性问题并及时做好应对,才能使油田勘探工作真正发挥出最大价值。文章结合对影响油田勘探投资经济效益问题的分析,从风险应对的视角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助力油田企业更好地开展勘探投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勘探投资 经济效益 风险分析
下载PDF
大庆油田水平井录井地质导向技术 被引量:17
4
作者 耿长喜 孙宝刚 +3 位作者 赵杰 钱文博 孙宇达 姜道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1-234,共4页
为满足水平井现场地质导向需求,近年来大庆油田加快水平井录井导向技术研究,开发了录井地质导向软件,建立了现场录井导向技术及方法,并与旋转导向技术和随钻测井仪等紧密结合,形成了较成熟的水平井录井导向工作模式.经几十口水平井的实... 为满足水平井现场地质导向需求,近年来大庆油田加快水平井录井导向技术研究,开发了录井地质导向软件,建立了现场录井导向技术及方法,并与旋转导向技术和随钻测井仪等紧密结合,形成了较成熟的水平井录井导向工作模式.经几十口水平井的实际应用,检验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对提高水平井效益和推动录井技术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地质导向 录井技术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深层气井连续油管输送桥塞技术应用
5
作者 杨东 《油气井测试》 2016年第3期54-55,58,共3页
深层气井套管压裂后,采用连续油管输送桥塞工艺,实现对井筒安全、快速的封堵,解决了油管输送桥塞施工时间长、完井液消耗大、施工风险高的问题。阐述了连续油管输送桥塞的技术特点及工艺原理,通过现场应用,证明该工艺是深层气井压后快... 深层气井套管压裂后,采用连续油管输送桥塞工艺,实现对井筒安全、快速的封堵,解决了油管输送桥塞施工时间长、完井液消耗大、施工风险高的问题。阐述了连续油管输送桥塞的技术特点及工艺原理,通过现场应用,证明该工艺是深层气井压后快速封堵储层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连续油管 可回收式桥塞 带压作业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大庆油田浅层气井扩容式射孔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于书新 吴丹丹 +1 位作者 程晓刚 杨东 《油气井测试》 2020年第5期21-26,共6页
大庆油田黑帝庙组浅层气井试气资料显示,地层表皮系数较大,近井地带污染严重。扩容式射孔技术在射孔弹前端加装由高能粒子等材料组成的扩容体,借助射孔弹爆炸后产生的涡流场引力,将不同粒度的高能粒子曳入射孔孔道内,直接毁伤压实层,达... 大庆油田黑帝庙组浅层气井试气资料显示,地层表皮系数较大,近井地带污染严重。扩容式射孔技术在射孔弹前端加装由高能粒子等材料组成的扩容体,借助射孔弹爆炸后产生的涡流场引力,将不同粒度的高能粒子曳入射孔孔道内,直接毁伤压实层,达到扩大射孔孔径、提高孔道容积的效果。钢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射孔方式相比,利用扩容式射孔技术形成的有效孔径提高了29%,孔容提高了44.44%,穿深提高了14%。xq152井和xq12井现场试验,射孔均一次成功,试井解释xq152井表皮系数为-5.7、xq12井为-3.7,平均试油产能提高1.7倍,改善储层效果较好。该技术为近井地带储层改造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浅层气井 扩容式射孔 表皮系数 地层污染 孔径 孔容
下载PDF
大庆油田深层天然气井钻井CO_(2)侵静气柱压力计算
7
作者 齐悦 杨永祥 +3 位作者 韩福彬 宋瑞宏 袁后国 陈琳琳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6期88-91,99,共5页
常规的井控理论忽略侵入气体本身的静气柱压力,未考虑气侵后的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平衡。根据气体状态方程、物质的量公式和静液柱压力公式,推导出静气柱压力公式。环空气体的静气柱压力与关井套压、环空气体柱的高度、气体摩尔质量、... 常规的井控理论忽略侵入气体本身的静气柱压力,未考虑气侵后的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平衡。根据气体状态方程、物质的量公式和静液柱压力公式,推导出静气柱压力公式。环空气体的静气柱压力与关井套压、环空气体柱的高度、气体摩尔质量、温度等参数相关。根据静气柱压力公式,可精准推算环空气体柱的压力、环空气体柱的高度、剩余液柱高度、最大关井套压等相关井控参数,最终构建了大庆油田深层天然气钻井过程中井深与侵入CO_(2)、CH_(4)等气体压力系数图版,对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关井套压 静气柱压力 气侵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水平井技术及勘探实践 被引量:37
8
作者 崔宝文 林铁锋 +3 位作者 董万百 李国会 戴国威 张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2,共7页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具有形成大规模、连续型致密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青山口组烃源岩内部和下部分别发育高台子和扶余2套致密油层,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但应用常规技术难以有效开发动用.大庆油田按照“预探先行、储备技术、评价跟进”思...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具有形成大规模、连续型致密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青山口组烃源岩内部和下部分别发育高台子和扶余2套致密油层,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但应用常规技术难以有效开发动用.大庆油田按照“预探先行、储备技术、评价跟进”思路积极探索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模式,在建立扶余、高台子油层致密油资源精细分类评价,以及“甜点”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秉承“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理念,形成了“三优二精一配套”的水平井设计、钻探跟踪及增产改造技术.在致密油水平井段钻探长度、油层钻遇率、压裂方式、压裂段数、压裂规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水平井提产效果显著.针对扶余和高台子油层特定的致密储层地质条件,优选有利区块,通过个性化井网设计和尝试工厂化作业模式,初步建立了3个水平井开发试验区,为松辽盆地北部致密油全面有效开发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 “三优二精一配套”技术 工厂化作业模式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石油勘探进展与建议 被引量:26
9
作者 崔宝文 蒙启安 +1 位作者 白雪峰 梁江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共9页
经过60年的勘探实践,松辽盆地北部石油勘探进入了常规油与非常规油并重的新阶段,必须重新认识资源潜力,明确勘探方向,制定勘探对策,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近年来,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提出的"富油气区集中勘探、精细勘探,新区新... 经过60年的勘探实践,松辽盆地北部石油勘探进入了常规油与非常规油并重的新阶段,必须重新认识资源潜力,明确勘探方向,制定勘探对策,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近年来,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提出的"富油气区集中勘探、精细勘探,新区新领域甩开勘探、风险勘探"的工作要求,松辽盆地北部石油勘探确立了"精细勘探常规油、稳步推进致密油、积极准备泥(页)岩油"的部署思路。精细勘探常规油,建立了"2新、4精、1控、2突出"的高效勘探模式,老探区走出了新路子;稳步推进致密油,形成了以"5精细、8优化"为核心的勘探配套技术,实现了规模增储;积极准备泥(页)岩油,明确了古龙地区为有利勘探突破区,甩开探索获新进展,松辽盆地北部多类型石油勘探见到好效果,老探区焕发出新活力。提出了常规油精细勘探要全面展开、致密油勘探要加快节奏及新类型研究要加大力度等3方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对策 潜力分析 石油勘探 松辽盆地北部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全油气系统特征与油气成藏聚集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赫 王小军 +6 位作者 贾承造 李军辉 蒙启安 姜林 王永卓 白雪峰 郑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3-694,共12页
基于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实践,结合地震、测井、地球化学等勘探开发新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全油气系统基本地质条件、油气类型、油气分布特征、成藏聚集动力、源储关系及成藏聚集模式开展系统研究。研究表明:①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具... 基于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实践,结合地震、测井、地球化学等勘探开发新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全油气系统基本地质条件、油气类型、油气分布特征、成藏聚集动力、源储关系及成藏聚集模式开展系统研究。研究表明:①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具备全油气系统形成条件,油气资源充足、储集层类型多样、输导体系发育,形成以白垩系青山口组烃源岩为中心的全油气系统。②全油气系统内不同类型油气资源在沉积体系、岩性组合及物性变化等方面存在关联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常规油藏-致密油-页岩油有序共生的空间分布特征。③纵向上,源上常规油、源内页岩油/致密油、源下致密油有序共生;平面上,自盆地边缘向凹陷中心有序发育常规油-致密油-夹层型页岩油-页岩型页岩油。④构建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全油气系统源上常规油浮力充注成藏、源内页岩油滞留聚集、源下致密油源储压差充注聚集3类成藏聚集模式。提出的松辽盆地北部全油气系统新认识,为松辽盆地油气资源的整体勘探部署提供新思路,将有助于松辽盆地剩余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和新层系新领域快速获得油气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超级盆地 全油气系统 常规油藏 致密油 页岩油 成藏聚集模式 有序分布 差异聚集
下载PDF
朝阳沟油田杨大城子油层杨二段致密薄砂岩的识别与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金宝 杨威 +4 位作者 马继升 吴勇 王旭旭 周路 李广兴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朝阳沟油田杨大城子油层杨二段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为明确砂体展布特征,采用基于波形相控的波形指示模拟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在储层敏感参数模拟反演的基础上,实现致密薄砂层高精度识别与预测。结果表明:自然... 朝阳沟油田杨大城子油层杨二段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为明确砂体展布特征,采用基于波形相控的波形指示模拟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在储层敏感参数模拟反演的基础上,实现致密薄砂层高精度识别与预测。结果表明:自然伽马波形指示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纵、横向分辨率,薄砂层的厚度识别精度可达到3 m,反演结果与井下钻遇砂体符合率为87.1%,能有效反映了薄砂层空间展布特征,实现薄砂层空间分布预测;杨大城子油层杨二段砂体发育受沉积微古地貌的起伏形态控制,杨二下段砂体分布特征与沉积微地貌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砂体分布广泛且厚度较大,杨二上段砂体分布特征不受沉积微地貌控制,砂体发育较差且厚度明显减薄。研究成果对杨大城子油层致密薄砂岩的预测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对类似地质条件的地区及目标层段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指示模拟 非阻抗敏感参数 致密砂岩预测 杨大城子油层 朝阳沟油田
下载PDF
油源断裂向砂体转换输导油气形式分布部位预测方法——以歧口地区港东断裂砂一下亚段为例
12
作者 张金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2-1361,共10页
港东断裂是歧口凹陷北部的一条重要的控藏断裂。为了研究歧口凹陷港东断裂位置的沙一下亚段油气分布规律,根据转换输导油气形式分两种情况研究:通过港东断裂在沙一下亚段内输导部位、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封闭部位和沙一下亚段连通... 港东断裂是歧口凹陷北部的一条重要的控藏断裂。为了研究歧口凹陷港东断裂位置的沙一下亚段油气分布规律,根据转换输导油气形式分两种情况研究:通过港东断裂在沙一下亚段内输导部位、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封闭部位和沙一下亚段连通砂体分布部位,取三者重合部位预测港东断裂向沙一下亚段砂体完全转换输导油气形式的分布部位;通过港东断裂在沙一下亚段内输导部位、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不封闭部位、沙一下亚段连通砂体分布部位和上覆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封闭部位,取四者重合部位预测港东断裂向沙一下亚段砂体部分转换输导油气形式的分布部位。结果表明:港东断裂向沙一下亚段砂体完全转换输导油气形式分布部位主要为其东部和西部,而部分转换输导油气形式分布部位主要为其中部,少量分布在其东部局部。港东断裂向沙一下亚段砂体完全和部分转换油气形式分布部位控制了港东断裂位置的沙一下亚段内油气在整条断裂内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港东断裂 沙一下亚段 砂体 转换输导油气形式 分布部位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的重力坠落砂脉的发现及其意义
13
作者 董万百 张祥国 +1 位作者 钟建华 孙宁亮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98,共19页
古龙页岩油是松辽盆地重要的接替资源,资源量可达151亿吨之多。从沉积和岩石学特点上看,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广泛发育了一种很特殊的砂脉,所以这也是探讨古龙青山口组页岩形成环境的一个重要信息。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 古龙页岩油是松辽盆地重要的接替资源,资源量可达151亿吨之多。从沉积和岩石学特点上看,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广泛发育了一种很特殊的砂脉,所以这也是探讨古龙青山口组页岩形成环境的一个重要信息。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的砂脉总体规模较小,宽度多在1~2 mm,可见长度(或高度)多在1~2 cm,大部分弯曲如肠,少数微曲;多倾斜产出,倾斜方向有一定规律,隔180°对称;一般发育在灰黑色的泥页岩中,少量发育在粉砂岩和白云岩(结核)中。砂脉的上部或顶部一般都有一层粉砂,与砂脉紧密相连,是砂脉的“根”;而砂脉的底部一般都是灰黑色的泥页岩,见不到粉砂层,所以揭示形成砂脉的源物质是来自于顶部的粉砂层,而不是底部。初步研究认为,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的岩脉有两种成因:第一种是高压液化充注,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砂脉;第二种由密度倒置引起的重力沉降形成风暴把(粉)砂级颗粒快速搬运到刚沉积的黏土之上,由于风暴浪的振荡,使粉砂液化流动,再加上黏土的密度较小和粉砂层的密度较大,使得粉砂在重力的驱动下沉降到黏土中形成砂脉。研究古龙页岩油储层中的砂脉具有4个意义:1)可以研究砂脉形成时的沉积环境、沉积过程和沉积物状态;2)可以研究泥页岩的成岩压实率;3)辅助确定白云岩(结核)的形成时间;4)可以辅助储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脉 液化 重力坠落 页岩油 青山口组 古龙凹陷
下载PDF
古城低凸起构造演化及有利勘探方向 被引量:29
14
作者 厉玉乐 王显东 +3 位作者 孙效东 田小彬 金镇龙 闫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02,共6页
古城低凸起是大庆油田塔东区块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主力地区.利用最新的地震资料系统研究了古城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古城低凸起寒武系—中下奥陶统为北西倾伏的碳酸盐岩大型宽缓鼻状构造,被北东向断裂切割成堑垒相间的断... 古城低凸起是大庆油田塔东区块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主力地区.利用最新的地震资料系统研究了古城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古城低凸起寒武系—中下奥陶统为北西倾伏的碳酸盐岩大型宽缓鼻状构造,被北东向断裂切割成堑垒相间的断块构造格局.寒武纪—早奥陶世古城地区为继承性伸展环境下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在中奥陶世发生构造反转沉积格局产生明显差异;至晚奥陶世台盆格局消亡古城地区结束了碳酸盐岩沉积,沉积环境由台地相转变为盆地相沉积,晚奥陶世末受车尔臣断裂与塔中断裂带双重构造作用影响遭受隆升剥蚀;志留纪—泥盆纪受南北双向强烈挤压整体抬升遭受最大一期剥蚀,经印支运动后最终定型,后期构造作用对古城地区影响微弱.研究表明:古城低凸起下古生界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断裂对储层起到建设性改造且沟通下部烃源岩,构造作用控制油气藏的分布,油气勘探应避开南部碳酸盐岩强烈变形区,立足北部保存条件好、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低凸起 构造演化 下古生界 勘探方向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致密油储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15
15
作者 闫伟林 赵杰 +2 位作者 郑建东 董万百 章华兵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9-214,共6页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属于典型的近源致密油藏,其储层评价的主要任务是以求取“七性”参数为核心的“三品质”评价.在总结长垣南地区扶余致密油储层“七性”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致密油储层测井评价流程,建立了“七性”参数的测井评...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属于典型的近源致密油藏,其储层评价的主要任务是以求取“七性”参数为核心的“三品质”评价.在总结长垣南地区扶余致密油储层“七性”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致密油储层测井评价流程,建立了“七性”参数的测井评价方法和储层分类标准,并在考虑源岩充注影响的前提下确定了致密油储层的含油、产出下限.同时解决了岩石力学参数的动、静态转换和地下孔渗校正等关键问题,.构建了识别甜点段的“七性”综合评价函数关系,生产检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层 致密油 七性参数 储层分类 测井评价
下载PDF
大庆深层钻井提速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16
作者 韩福彬 杨决算 +2 位作者 李瑞营 陈绍云 杜敬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0-225,共6页
大庆油田深井钻井技术起步相对较晚,2010年以前提速技术主要有欠平衡/气体钻井、螺杆复合钻井、钻头优选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提速效果,但却存在技术单一、可用并段短等问题.借鉴国内外深层提速技术成果,分开次、分层段制定提速对策.首先... 大庆油田深井钻井技术起步相对较晚,2010年以前提速技术主要有欠平衡/气体钻井、螺杆复合钻井、钻头优选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提速效果,但却存在技术单一、可用并段短等问题.借鉴国内外深层提速技术成果,分开次、分层段制定提速对策.首先,技套以上井段通过井身结构优化、高效PDC钻头优选,钻进时间基本控制在40 d以内.其次,针对登娄库组以下地层PDC黏滑现象严重,开展液动旋冲提速工具研制与应用.然后,根据部分区块岩石硬度高、含砾,PDC无法有效吃入、牙轮蹩跳钻严重等情况,研制高速涡轮,并优选DD5560M-A1孕镶钻头与之配套,提高行程钻速.最终通过与气体钻井完善、井身结构优化等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提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深层 钻井设计优化 液动旋冲提速工具 涡轮钻具 气体钻井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古隆起带古潜山天然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立东 孙国庆 +4 位作者 杨步增 赵福海 李晶 李广伟 徐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9,共7页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是该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天然气成藏条件复杂,储层分布、成藏规律等方面认识不足制约了其油气勘探进程。为了给中央古隆起带的油气高效勘探提供技术支持,综合运用钻井、三维地震及实验测试等资料,针对其...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是该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天然气成藏条件复杂,储层分布、成藏规律等方面认识不足制约了其油气勘探进程。为了给中央古隆起带的油气高效勘探提供技术支持,综合运用钻井、三维地震及实验测试等资料,针对其气源条件、储层条件、成藏模式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归纳总结了油气勘探实践所取得的认识,明确了该区天然气成藏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该古隆起带紧邻徐家围子断陷生烃中心,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烃源岩生烃强度大,供烃窗口宽,气源充足;(2)该古隆起带受早期强烈挤压和后期持续拉张作用,发育大型构造,具备良好的构造背景,为天然气运聚提供了良好的圈闭条件;(3)该古隆起带遭受了长期的暴露剥蚀,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风化壳,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4)该古隆起带上部覆盖下白垩统登娄库组二段泥岩,形成了区域性盖层。结论认为,该古隆起带为构造控制下的大面积风化壳、内幕成藏模式,采用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工艺有望实现该区大面积致密储层天然气产能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中央古隆起带 古潜山 基岩风化壳 基岩内幕 天然气成藏模式 生储盖组合
下载PDF
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及其在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砂体刻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振宽 宋宗平 宋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121,共5页
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及其两侧扶余油层是大庆油田致密油勘探的重点领域。为了精确刻画扶余油层致密油“甜点”,经过探索形成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以小面元、高密度、宽方位、单井小药量激发、单只高灵敏度检波器接收为采集特点,... 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及其两侧扶余油层是大庆油田致密油勘探的重点领域。为了精确刻画扶余油层致密油“甜点”,经过探索形成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以小面元、高密度、宽方位、单井小药量激发、单只高灵敏度检波器接收为采集特点,以最大限度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为原则,以单砂体准确刻画为核心目标,全面提高了三维地震勘探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资料频带由常规的4~63Hz提高到4~90Hz,扶余油层3m以上单砂体的预测精度约80%,满足了扶余油层致密油“甜点”刻画需求。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全面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为大庆油田扶余油层致密油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三维地震 高保真、高分辨率处理 高精度地震成像 致密油“甜点” 单砂体刻画 扶余油层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西斜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如一 王凤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6,共5页
根据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引入沉积转换面概念,应用以多级次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对松辽盆地南部西斜坡前缘带的青山口组一姚家组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共识别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 根据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引入沉积转换面概念,应用以多级次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对松辽盆地南部西斜坡前缘带的青山口组一姚家组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共识别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层序划分方案,在连井剖面的层序地层对比基础上建立了地层格架;认为青山口组底部层序为盆地快速水进时期,向上至青三上层序为水退时期,至姚家组层序为另一水进初始阶段;各旋回叠加样式随基准面升降呈现有规律变化,层序格架分布样式也对油气运聚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西斜坡 坳陷期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宝力高庙组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世伟 《世界地质》 CAS 2021年第3期475-496,共22页
对内蒙古中东部东乌珠穆沁旗宝力格苏木和阿巴嘎旗乌兰敖包宝力高庙组地层剖面上含植物化石层段中的凝灰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利用LA-ICP-MS方法,获得东乌旗宝力格苏木宝力高庙组(310.2±1.9)Ma和(303.1±1.6)Ma的凝灰... 对内蒙古中东部东乌珠穆沁旗宝力格苏木和阿巴嘎旗乌兰敖包宝力高庙组地层剖面上含植物化石层段中的凝灰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利用LA-ICP-MS方法,获得东乌旗宝力格苏木宝力高庙组(310.2±1.9)Ma和(303.1±1.6)Ma的凝灰岩加权平均年龄,获得阿巴嘎旗乌兰敖包剖面宝力高庙组(304.6±5.9)Ma的凝灰岩加权平均年龄。结合古植物化石和前人的测年数据,认为宝力高庙组是形成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长期不间断喷发(323±1.4 Ma~297±1.2 Ma)的巨型火山岩带,经历了长达20 Ma以上的火山活动历史,地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火山机构,缺乏统一的分组、分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力高庙组 锆石年代学 晚石炭世 植物化石 地层划分 东乌珠穆沁旗 阿巴嘎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