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2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网办公流程模型
1
作者 姚惠 周艳秋 刘立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51,共2页
办公自动化(OficeAutomation)是一门综合了电子、通信、文秘、管理等各种技术的新兴学科,是提高办公效率、节省办公成本的手段,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大庆石油管理局局办系统建立了企... 办公自动化(OficeAutomation)是一门综合了电子、通信、文秘、管理等各种技术的新兴学科,是提高办公效率、节省办公成本的手段,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大庆石油管理局局办系统建立了企业网办公流程模型,提高了局办系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石油管理局 企业网办公 流程模型
下载PDF
对大庆外围油田开发中几个经济界限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志华 侯德艳 +1 位作者 肖爱莉 韩德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就油田开发中的几个经济界限,利用盈亏平衡模型推导出了适合大庆外围油田的产量、投资等一系列临界值的计算公式,为大庆外围油田今后的开发、规划部署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经济评价 经济界限 投资 成本 油田开发
下载PDF
冷溶烃分析技术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居和 要丹 高金甫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冷溶烃分析新技术;叙述了冷溶烃地表地化特征;探讨了 该技术在石油远景预测、油气运移、储油层评价、有机质成熟度分析、油源对比等 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方面以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冷溶烃 石油勘探 油矿床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油气勘探多学科综合研究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4
作者 蒙启安 杨明杰 王平在 《地质科技管理》 1997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以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为基础,围绕油气勘探规划部署和项目设计研究两条主线,展开多学科综合系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的油气勘探综合系统管理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在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实施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科研院... 本文以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为基础,围绕油气勘探规划部署和项目设计研究两条主线,展开多学科综合系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的油气勘探综合系统管理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在大庆勘探开发研究院实施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科研院所的现代化管理工作探索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地质勘探 科技管理 多学科 管理系统
下载PDF
现代化管理方法在大庆头台油气资源开发评价中的应用
5
作者 齐景顺 杨健 +1 位作者 赵杰 梁江平 《地质科技管理》 1994年第4期21-26,共6页
本文是一项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成果,该项成果荣获黑龙江省和大庆市1992年企业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文中系统运用了价值工程、决策技术和线性规划等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方法,在投入开发的大庆头台油田区的勘探经济评价研究中取得... 本文是一项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成果,该项成果荣获黑龙江省和大庆市1992年企业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文中系统运用了价值工程、决策技术和线性规划等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方法,在投入开发的大庆头台油田区的勘探经济评价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开发 管理 现代化
下载PDF
《石油工业常用量和单位勘探开发部分》标准急需修订
6
作者 叶庆全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1999年第12期24-24,共1页
SY/T5895-93《石油工业常用量和单位勘探开发部分》是一项基础标准,它涉及石油勘探、油气田开发、钻井、测井、采油(气)等专业,是石油系统中影响面最大的行业标准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行业标准之一,对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工作起到了... SY/T5895-93《石油工业常用量和单位勘探开发部分》是一项基础标准,它涉及石油勘探、油气田开发、钻井、测井、采油(气)等专业,是石油系统中影响面最大的行业标准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行业标准之一,对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工作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这项标准与老标准相比有明显进步:一是把有关专业常用量和单位统一制定,避免了相互矛盾;二是涉及的量和单位比老标准扩大了许多;三是标准中有SI单位与行业使用单位对照,便于了解相互关系。这要感谢起草人的辛勤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业 常用量 标准修订 单位符号
下载PDF
书刊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瑞安 《图书馆建设》 1987年第S1期63-64,共2页
科技文献在大庆油田勘探与开发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为它聚集着各个时期科学技术的伟大成果,是技术人员吸取知识,创造财富的有力工具。它传播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是油田建设潜在的生产力,一旦被广大技术人员和工人所掌握.并与科学... 科技文献在大庆油田勘探与开发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为它聚集着各个时期科学技术的伟大成果,是技术人员吸取知识,创造财富的有力工具。它传播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是油田建设潜在的生产力,一旦被广大技术人员和工人所掌握.并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相结合,便会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勘探开发 罗马什金油田 图书馆 松辽盆地 地质人员 图版 图书采购 旧书店 干酪根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研究 被引量:55
8
作者 杨清彦 宫文超 贾忠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26,共3页
从水驱后的残余油图象与三元复合体系驱替后的图象对比及残余油驱替过程入手,深入剖析了残余油在水驱和三元复合驱过程中的受力变化情况,阐明了各种残余油被三元复合体系驱替的内在原因:三元复合体系使油水之间界面张力降低和介质润... 从水驱后的残余油图象与三元复合体系驱替后的图象对比及残余油驱替过程入手,深入剖析了残余油在水驱和三元复合驱过程中的受力变化情况,阐明了各种残余油被三元复合体系驱替的内在原因:三元复合体系使油水之间界面张力降低和介质润湿性改变而引起的毛细管力和粘附力大大降低,甚至使毛细管力由阻力变为驱油动力,是三元复合驱驱替柱状残余油和簇状残余油的主要机理;三元复合体系降低粘附力和内聚力的作用是驱替膜状残余油的内在因素;三元复合驱降低内聚力使孤岛状残余油在下游端拉出油丝、拉断、逐渐分散成较小油滴,变小后的油珠容易通过细小孔喉,最终将孤岛状残余油驱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ASP 复合驱 驱油 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中西部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华斌 李洪富 +2 位作者 杨振宇 叶中桂 程杰成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9年第2期15-19,共5页
大庆油田首次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研究表明,三元复合驱使区块综合含水由88.4%下降至63.7%,区块日产油量由见效前的37t上升到最高值88t,全区累积增油19625t,中心井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1.0%;大幅度节省了注... 大庆油田首次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研究表明,三元复合驱使区块综合含水由88.4%下降至63.7%,区块日产油量由见效前的37t上升到最高值88t,全区累积增油19625t,中心井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1.0%;大幅度节省了注水量,提高了开采速度;扩大了波及体积,改善了动用状况,提高了驱油效率。分析发现,三元复合驱注入压力上升幅度、视吸水指数下降幅度及比产液指数下降幅度都小于聚合物驱;三元复合体系与油层及流体有较好的配伍性,不会造成对油层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三元复合驱油
下载PDF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油层结垢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石京平 曹维政 周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6-49,共4页
结合大庆外围油田的实际,从水质基础着手,运用Oddo、Smith和Tomson的物理化学预测公式对榆树林油田和头台油田的地面系统和地下系统条件进行了结垢趋势预测,通过大量的静态实验以及动态模拟结垢实验,说明了油田的... 结合大庆外围油田的实际,从水质基础着手,运用Oddo、Smith和Tomson的物理化学预测公式对榆树林油田和头台油田的地面系统和地下系统条件进行了结垢趋势预测,通过大量的静态实验以及动态模拟结垢实验,说明了油田的结垢类型为碳酸钙,并论述了结垢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油层结碳酸钙垢的原因以及结垢在地层中的分布。最后运用压汞资料和核磁共振资料,指出油层结垢对地层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油层 结垢机理 碳酸钙 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区地下储气库建库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俊魁 舒萍 邱红枫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对大庆油区地下储气库建库中几个具体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中包括储气库建库原则、气井注采能力的确定、储气库运行方式、气井部署、开发指标测算以及储气库动态监测等,所涉及的内容对储气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储存能力 垫底气量 天然气 大庆油田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开发决策风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韩德金 魏兴华 时均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19,共3页
开发低渗透、低丰度、低产量的复杂油藏的风险性较大,本文通过对影响开发决策风险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概率统计理论对低渗透油田开发风险性进行评价研究,可降低油田开发决策的风险性,对“三低”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 开发决策 风险性 概率法 低渗透油田 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工业化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滨玉 张军 贾忠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55,共5页
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工业化推广应用的驱油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后,认为聚合物的驱油效果除了与已经研究过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溶液浓度、用量、注入速度和注入方式等工艺技术条件有关外,还与地质条件和含油饱和度等因素有关。目前,大... 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工业化推广应用的驱油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后,认为聚合物的驱油效果除了与已经研究过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溶液浓度、用量、注入速度和注入方式等工艺技术条件有关外,还与地质条件和含油饱和度等因素有关。目前,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已经取得了提高采收率2.01%的明显效果,预测最终采收率可提高1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油田 聚合物驱油 工业化
下载PDF
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开发技术 被引量:22
14
作者 巢华庆 许运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4-38,共5页
论述了大庆油田在“八五”期间,以油田稳产为中心,发展了稳油控水等12项开发技术,制订了中、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方针和各项技术措施,并开展了油田地质综合研究,对油田持续稳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油田 油田开发 聚合物 驱油机理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中部油层组合次生孔隙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成 邵红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共3页
通过对大庆长垣以西中部油层组合铸体薄片观察、干酪根降解产酸及地层水中有机酸分析和岩心溶蚀实验研究后认为: 龙虎泡和他拉哈地区中部油层组合形成次生孔隙的条件优越, 砂岩次生孔隙占总面孔率的30% ~40 % , 是松辽盆地新... 通过对大庆长垣以西中部油层组合铸体薄片观察、干酪根降解产酸及地层水中有机酸分析和岩心溶蚀实验研究后认为: 龙虎泡和他拉哈地区中部油层组合形成次生孔隙的条件优越, 砂岩次生孔隙占总面孔率的30% ~40 % , 是松辽盆地新的次生孔隙发育带。有机酸以乙酸为主, 在地层水中的含量可达2 060mg/L。探讨了有机酸对长石的溶蚀过程, 得出干酪根产酸期地层水的渗流方式决定了次生孔隙的分布, 次生孔隙发育的地区同时也是油气运移和聚集最有利地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有机酸 溶蚀 孔隙类型 渗流方式 油层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南东部过渡带注CO_2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56
16
作者 谢尚贤 韩培慧 钱昱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7年第3期13-19,41,共8页
1988年大庆油田在萨南东部过渡带开辟了注CO2试验区,1990年至1995年底先后对葡Ⅰ2油层和萨Ⅱ10~14油层进行了非混相CO2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两次试验均采用先进行前期水驱,尔后进行水、气交替注入方式,CO... 1988年大庆油田在萨南东部过渡带开辟了注CO2试验区,1990年至1995年底先后对葡Ⅰ2油层和萨Ⅱ10~14油层进行了非混相CO2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两次试验均采用先进行前期水驱,尔后进行水、气交替注入方式,CO2气体注入总量各为0.2PV左右。矿场试验用的CO2是大庆炼油厂的副产品,纯度为96%。这两次矿场试验结果表明,降低了水油比和水驱剩余油饱和度,采收率提高6.0%OOIP,每增采1t原油需注入2200m3CO2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油 驱替试验 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田注天然气非混相驱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思富 贾忠盛 +1 位作者 杜兴家 李继红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8年第4期31-35,共5页
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河流三角洲相正韵律厚油层存在着严重的非均质性,注水开发效果较差。为了改善开发效果,选择低、高弯度河型厚油层两个试验区进行了注天然气非混相驱先导性矿场试验。试验表明,水、气交替注入后,在油层中形... 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河流三角洲相正韵律厚油层存在着严重的非均质性,注水开发效果较差。为了改善开发效果,选择低、高弯度河型厚油层两个试验区进行了注天然气非混相驱先导性矿场试验。试验表明,水、气交替注入后,在油层中形成油、气、水三相流动,增加了渗流阻力,改善了吸入剖面;由于重力分异作用,驱扫了正韵律厚油层顶部的剩余油。对于河流相储层,顺点坝走向或河道沉积方向注气效果好。试验区现已提高采收率3.55%~4.0%,预计最终采收率提高9.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试验证明,注天然气非混相驱是提高采收率的一种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注天然气 提高采收率 混相驱油
下载PDF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探井与开发井之间产能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永卓 王春瑞 万心一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4,共3页
针对大庆外围低、特低渗透油田的探井试油及开发动态资料, 从裘皮公式的基本原理分析入手, 探讨了探井试油阶段和开发稳产阶段的产量、产能关系, 对比了滞后注水开发与同步注水开发的开发效果, 得出以下认识: 一是探井试油阶段和... 针对大庆外围低、特低渗透油田的探井试油及开发动态资料, 从裘皮公式的基本原理分析入手, 探讨了探井试油阶段和开发稳产阶段的产量、产能关系, 对比了滞后注水开发与同步注水开发的开发效果, 得出以下认识: 一是探井试油阶段和开发稳产阶段的产量关系是离散的, 而产能关系相关性极好; 二是同步注水开发情况下开发稳产与探井试油产能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探井 开发井 产能 油田 试井
下载PDF
注水开发油田稳产界限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春林 杨玉哲 张永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27,共4页
本文依据喇、萨、杏油田开发资料,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并结合国内外油田的开发资料分析,阐述了注水开发油田稳产期末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与采油速度关系,论证了油田稳产期末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界限,并测算了不同开发区块的稳产期。
关键词 注水开发 稳产 采油速度 采出程度 采油工程
下载PDF
大庆油田复配碱化学驱配方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廖广志 杨林 伍晓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4,共4页
针对大庆油田萨南东部过渡带三元复合驱界面张力不能达到10-3mN/m这一现象,利用复配碱改善了该区三元复合驱效果,使其界面张力由10-2~10-1mN/m降低到10-3mN/m,使萨中、萨北纯油区界面张力下降了05... 针对大庆油田萨南东部过渡带三元复合驱界面张力不能达到10-3mN/m这一现象,利用复配碱改善了该区三元复合驱效果,使其界面张力由10-2~10-1mN/m降低到10-3mN/m,使萨中、萨北纯油区界面张力下降了05~1个数量级,表活剂吸附量降低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碱 三元复合驱 化学驱油 大庆油田 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