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RpfB及RpfE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杨雨婷 杨国平 +1 位作者 王艳 龚丽坤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RpfB和RpfE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抗原表位,并分析其作为新型结核疫苗候选抗原的潜力。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Rv1009、Rv2450c基因的碱基序列,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Rv1009基因编码蛋白RpfB及Rv2450c基因编码蛋白RpfE...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RpfB和RpfE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抗原表位,并分析其作为新型结核疫苗候选抗原的潜力。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Rv1009、Rv2450c基因的碱基序列,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Rv1009基因编码蛋白RpfB及Rv2450c基因编码蛋白RpfE的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ORFfinder、ProtParam、ProtScale、TMPRED、TMHMM、SignalP 5.0、NetNGlyc 1.0、YinOYang 1.2、NetPhos 3.1、STRING、SOPMA、SWISS-MODEL、DNAStar、SYFPEITHI、NetCTL 1.2及Net MHCII pan 4.0对RpfB及RpfE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结构、信号肽、糖基化/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互作蛋白及抗原表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v1009基因全长1089 bp,有5个开放阅读框,其编码蛋白RpfB由362个氨基酸组成,为含有信号肽的疏水性跨膜蛋白,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该蛋白含有1个N-糖基化位点、29个磷酸化位点、8个优势CTL细胞抗原表位、14个优势Th细胞抗原表位及10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Rv2450c基因全长519 bp,有1个开放阅读框,其编码蛋白RpfE由172个氨基酸组成,为含有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该蛋白含有2个N-糖基化位点、9个磷酸化位点、4个优势CTL细胞抗原表位、6个优势Th细胞抗原表位及7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RpfB及RpfE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及多个优势T、B细胞抗原表位,可作为Mtb多肽疫苗研制的候选优势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RpfB RpfE 生信分析 抗原表位 多肽疫苗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白丽 吴利先 +5 位作者 武有聪 刘奇 杨国平 潘云华 申元英 张雷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680-683,共4页
在医学免疫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开设综合性实验,推行双语教学,注重教材建设,并尝试形成性评价和实施网上在线考试,为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索可行之路。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早期分泌性抗原6(ESAT-6)的免疫学性质及其在新型疫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洁 余海燕 +1 位作者 杨雨婷 杨国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早期分泌性抗原6(ESAT-6)是结核分枝杆菌(MTB)关键的毒力因子,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功能与自噬反应抵抗机体对MTB的清除,从而减弱机体对MTB感染的免疫防御功能。此外,ESAT-6诱导的巨噬细胞的凋亡与固有免疫细胞的大量坏死可促进... 早期分泌性抗原6(ESAT-6)是结核分枝杆菌(MTB)关键的毒力因子,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功能与自噬反应抵抗机体对MTB的清除,从而减弱机体对MTB感染的免疫防御功能。此外,ESAT-6诱导的巨噬细胞的凋亡与固有免疫细胞的大量坏死可促进MTB的扩散、定植,引发MTB的全身感染。ESAT-6还可抑制Th1细胞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从而抑制相关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引发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加速MTB感染进程。在这一感染过程中,ESAT-6所具备的高度免疫原性使其可作为优势抗原用于新型结核病(TB)疫苗的研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MTB) 早期分泌性抗原6(ESAT-6) 自噬 凋亡 优势抗原 综述
原文传递
表皮葡萄球菌ΔvraSR-lrgAB突变株的构建和生物学特性
4
作者 尚爽婕 陈卫国 +4 位作者 张晓奎 朱健鹏 白松 陈晓婷 武有聪 《微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9-643,共15页
【目的】探究VraSR通过CidA-LrgAB系统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KOR1-ΔlrgAB,并将其转化至表皮葡萄球菌SE1457ΔvraSR突变株中。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在ΔvraSR突变株上进一步敲除lrgAB基因。利用PCR、RT-PCR... 【目的】探究VraSR通过CidA-LrgAB系统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KOR1-ΔlrgAB,并将其转化至表皮葡萄球菌SE1457ΔvraSR突变株中。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在ΔvraSR突变株上进一步敲除lrgAB基因。利用PCR、RT-PCR和测序技术鉴定表皮葡萄球菌ΔvraSR-lrgAB疑似突变株,并检测其生长特性、药物敏感性、自溶能力以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表皮葡萄球菌ΔvraSR-lrgAB突变株。与表皮葡萄球菌SE1457、ΔvraSR和ΔlrgAB菌株相比,ΔvraSR-lrgAB突变株生长迟缓,特别是在25℃和40℃下尤为明显(P<0.001)。该突变株的药物敏感性增强(P<0.01),自溶能力显著增强(P<0.001),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降低(P<0.01)。【结论】VraSR可能部分通过LrgAB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的生长、药物敏感性、自溶能力和生物被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aSR LrgAB 同源重组 表皮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Rv0081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雨婷 杨国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81-90,共10页
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Rv0081蛋白的生物学特征及筛选潜在的优势抗原表位。从NCBI数据库获取Mtb Rv008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ProtParam、ProtScale及TMPRED分析Rv... 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Rv0081蛋白的生物学特征及筛选潜在的优势抗原表位。从NCBI数据库获取Mtb Rv008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ProtParam、ProtScale及TMPRED分析Rv0081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亲疏水性;TMHMM、SignalP-5.0 Server预测蛋白的跨膜区及信号肽;NetNGlyc-1.0 Server、NetPhos 3.1 Server分别预测蛋白的糖基化位点及磷酸化位点;STRING预测能与Rv0081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别运用SOPMA、SWISS-MODEL预测蛋白的二、三级结构;综合运用softberry、WoLF PSORT预测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运用DNAStar预测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综合运用SYFPEITHI、NetCTL 1.2 Server、Net MHC pan 4.1 server预测蛋白的CTL细胞抗原表位;综合运用SYFPEITHI、Net MHCII pan 4.0 server预测蛋白的Th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Rv0081蛋白由114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2356.32,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为稳定的疏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含有1个糖基化位点及9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结构较松散;与hycE、hycP、Rv0088、Rv0083、hycD、hycQ、Rv0082、devR、Rv0080及Rv0079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综合分析各软件预测结果筛选出6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6个优势CTL细胞抗原表位及7个优势Th细胞抗原表位。Mtb Rv0081蛋白具有较多潜在的候选B、T细胞抗原表位,可作为研发新型结核疫苗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0081蛋白 生物信息学 抗原表位 疫苗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2107基因编码蛋白PE22的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李玉洁 杨雨婷 杨国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2期3816-3822,共7页
目的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TB)Rv2107基因编码蛋白PE22,并对PE22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卡介苗(BCG)基因组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v2107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质粒PE22-pET-32a,对含重组质粒PE22-pET-32a... 目的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TB)Rv2107基因编码蛋白PE22,并对PE22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卡介苗(BCG)基因组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v2107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质粒PE22-pET-32a,对含重组质粒PE22-pET-32a的BL-21菌诱导表达后,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亲和层析法纯化PE22蛋白并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olt)鉴定。采用Expasy ProtParam、TMHMM Server v.2.0、SignalP 5.0 Server、NetPhos-3.1、Cell-PLoc 2.0、SOPMA、SWISS MODEL、ABCpred、SYFPEITHI等软件分析PE22蛋白的相关生物信息学。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22-pET-32a,并获得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PE22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E2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0373.77,理论等电点为6.82,由98个氨基酸组成,为疏水性蛋白,无跨膜区与信号肽,定位于细胞壁,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抗原表位预测分析显示PE22蛋白含有10个B细胞抗原表位、13个T细胞抗原表位与12个限制性CTL细胞表位。结论PE22蛋白的原核表达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具有多个潜在的T、B细胞抗原表位,可作为研发新型免疫诊断试剂的候选分子靶标或TB疫苗的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2107基因 PE22蛋白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320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及免疫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余海燕 任芹 +2 位作者 孟余 李光华 杨国平 《医学信息》 2024年第21期23-29,共7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及免疫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Mtb)Rv3203蛋白的结构特征,为研究Rv3203蛋白在Mtb感染中的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利用信息学软件分别预测Rv3203蛋白的理化性质、溶解度、跨膜区、信号肽、亚细胞定位、糖基化位点、...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及免疫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Mtb)Rv3203蛋白的结构特征,为研究Rv3203蛋白在Mtb感染中的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利用信息学软件分别预测Rv3203蛋白的理化性质、溶解度、跨膜区、信号肽、亚细胞定位、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相互作用蛋白、免疫原性、抗原性、毒性、致敏性,以及T、B细胞抗原表位和二级结构,并对蛋白的三级结构进行建模,最后对Rv3203蛋白进行密码子优化、计算机克隆和构建进化树。结果Rv3203蛋白由224个氨基酸组成,理论等电点为4.68,为结构稳定的弱疏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具有1个糖基化位点和11个磷酸化位点;与lipD、lipE、lipP、lipZ、amiB2、amiC、bpoC、Rv0183、Rv1367c和Rv3204发生相互作用,参与Mtb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免疫原性为3.4211,抗原性为0.6533,无毒性,无致敏性;含5个CTL表位、1个Th表位和4个B细胞表位;二级结构和三级模型含大量的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经密码子优化后可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高效表达;此外,Mtb的Rv3203蛋白还与Mycobacterium canettii CIPT 140010059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Rv3203蛋白是一个结构稳定且具有热稳定性的酸性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无毒性和致敏性,含多个T/B细胞表位,可在体外克隆并高效表达,参与Mtb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及调控宿主的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3203 生物信息学 免疫信息学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玉洁 杨雨婷 杨国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糖尿病是机体罹患结核病或进展为重症结核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高糖状态引发的炎性环境可导致机体抗结核感染固有免疫细胞吞噬功能受损、相关抗原提呈细胞递呈延迟。继而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分化的异常会影响机体CD4+及CD8+T细胞的抗结核... 糖尿病是机体罹患结核病或进展为重症结核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高糖状态引发的炎性环境可导致机体抗结核感染固有免疫细胞吞噬功能受损、相关抗原提呈细胞递呈延迟。继而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分化的异常会影响机体CD4+及CD8+T细胞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作用,导致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并最终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加速结核感染进程。为此,笔者就糖尿病对机体抗结核感染的固有免疫机制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糖尿病患者的抗炎治疗及制定合理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 共病现象 免疫 综述文献(主题)
下载PDF
自然杀伤(NK)细胞应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任芹 杨国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0-665,共6页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MTB感染时,NK细胞可分化出不同亚群,表现出受体和功能的多样性;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串联其他免疫细胞发挥...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MTB感染时,NK细胞可分化出不同亚群,表现出受体和功能的多样性;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串联其他免疫细胞发挥对MTB的抗感染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MTB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NK)细胞 感染与免疫 NK细胞表型与受体 抗结核免疫 综述
原文传递
表皮葡萄球菌vraSR-srrAB突变株的构建及生物学表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晓婷 乾莲 +4 位作者 陈卫国 孙士正 白宗凯 赵纯静 武有聪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562-3574,共13页
【背景】形成生物被膜是表皮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方式,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TCS)VraSR和SrrAB与细菌的生长、生物被膜形成等多种生物学表型密切相关。敲除表皮葡萄球菌SE1457 vraSR后细胞壁变薄,生物被膜形成量降... 【背景】形成生物被膜是表皮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方式,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regulatory system,TCS)VraSR和SrrAB与细菌的生长、生物被膜形成等多种生物学表型密切相关。敲除表皮葡萄球菌SE1457 vraSR后细胞壁变薄,生物被膜形成量降低,而敲除srrAB后生长进入稳定期的时间延长,生物被膜形成量也降低,且TCS-VraSR和SrrAB均通过ica途径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ica操作子是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重要调节元件,由icaADBC这4个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和1个转录方向相反的icaR组成,IcaR是icaADBC的抑制子。【目的】探索TCS-VraSR和SrrAB协同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长及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为防控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持续性感染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KOR1-ΔvraSR重组质粒,经大肠杆菌DC10B修饰后转入ΔsrrAB,通过同源重组在ΔsrrAB突变株的基础上进一步敲除vraSR基因,疑似ΔvraSR-srrAB突变株经PCR、RT-PCR和测序验证。检测ΔvraSR-srrAB突变株的生长、生物被膜形成及药物敏感性。【结果】成功构建表皮葡萄球菌ΔvraSR-srrAB突变株。与表皮葡萄球菌SE1457野生株、ΔvraSR和ΔsrrAB突变株相比,ΔvraSR-srrAB突变株生长更为迟缓,药物敏感性增强,几乎不能形成生物被膜;RT-qPCR显示,ΔvraSR和ΔsrrAB突变株中icaA转录水平较SE1457下调约13%-17%,icaR转录水平上调约5-9倍,而ΔvraSR-srrAB突变株中icaA转录水平较SE1457下调约6%,icaR转录水平上调约14倍。【结论】VraSR-SrrAB可能通过ica途径协同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对压力应激胁迫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aSR SrrAB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生物被膜 表皮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Rv177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11
作者 任芹 杨国平 余海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5期2533-2538,共6页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MTB)Rv1772蛋白的结构及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获取MTB的Rv1772基因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Rv1772蛋白结构及功能。结果Rv1772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96.28,由103个氨基酸构...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MTB)Rv1772蛋白的结构及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获取MTB的Rv1772基因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Rv1772蛋白结构及功能。结果Rv1772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96.28,由103个氨基酸构成,其脂肪指数为77.96,不稳定系数为43.98(>40),属不稳定蛋白。Rv1772蛋白的亲水性总平均值为—0.105,溶解度为0.49。Rv1772蛋白仅有胞内域和胞外域2个部分,无跨膜区,其可能为非跨膜蛋白。Rv1772蛋白无信号肽[D值为0.112(<0.45)],为可溶性蛋白,定位于细胞质。Rv1772含6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5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其可能参与调控MTB感染中对宿主细胞间信号的传导。Rv1772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52.43%)、β-折叠(9.71%)、β-转角(4.85%)和无规则卷曲(33.01%)组成。Rv1772蛋白含较多的α-螺旋结构,其可能有多个B细胞抗原表位。Rv1772蛋白含3个IFN-γ诱导阳性的HTL抗原表位,2个优势CTL抗原表位和1个优势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Rv1772蛋白与含有ANTAR结构域的MTB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Rv1772蛋白与Rv1592c、Rv0340、efpA、kasA、fbpC、oxyR、Rv2242、iniB、ndh、fadE24有相互作用。结论Rv1772蛋白含多个潜在的优势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且能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其可作为抗结核疫苗的优势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1772蛋白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表皮葡萄球菌VraSR生物信息学分析及VraR蛋白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乾莲 陈红玲 +3 位作者 孟媛媛 陈晓婷 孙士正 武有聪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对表皮葡萄球菌VraSR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原核表达VraR蛋白,为表皮葡萄球菌VraSR系统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表皮葡萄球菌SE1457菌株vraR基因,PCR片段经酶切后连入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raR,并转化至大肠埃... 目的对表皮葡萄球菌VraSR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原核表达VraR蛋白,为表皮葡萄球菌VraSR系统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表皮葡萄球菌SE1457菌株vraR基因,PCR片段经酶切后连入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raR,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His;-VraR经Western blot鉴定后采用Ni-NTA柱纯化。采用DNAMAN、SMART、Megalign等软件对VraSR系统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vraR,在22℃、0.5 mmol/L IPTG诱导12 h高效表达重组蛋白His;-VraR。分析重组His;-VraR序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VraS/VraR核苷酸同源性皆为82%,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94%,氨基酸组成差异主要存在VraS的胞外区和VraR的CheY结构域。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表皮葡萄球菌VraR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皮葡萄球菌VraSR的功能,可能不同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VraSR 生物信息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ESX-1分泌系统与宿主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海燕 杨国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8-1225,共8页
结核分枝杆菌(Mtb)侵入宿主细胞并在宿主细胞中持续存在是Mtb感染引起致病的重要原因。当Mtb感染宿主时,可与宿主巨噬细胞(M?)相互作用并调节M?的功能,影响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ESX-1分泌系统作为Mtb的主要分泌系统,能... 结核分枝杆菌(Mtb)侵入宿主细胞并在宿主细胞中持续存在是Mtb感染引起致病的重要原因。当Mtb感染宿主时,可与宿主巨噬细胞(M?)相互作用并调节M?的功能,影响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ESX-1分泌系统作为Mtb的主要分泌系统,能将Mtb分泌的蛋白质转运到宿主细胞中,发挥毒力及免疫调节作用;某些分泌蛋白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并是强有效的T细胞抗原,可作为结核疫苗设计及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抗原。对ESX-1分泌系统与M?相互作用过程的机制研究是分析Mtb毒力因子的致病机理及疫苗研发的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对Mtb的ESX-1分泌系统组成以及分泌蛋白对M?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分析ESX-1分泌系统因子在Mtb与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的作用,对于开发新的结核疫苗和药物控制结核病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X-1分泌系统 巨噬细胞 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ESX-5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余海燕(综述) 杨国平(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7-1211,共5页
ESX-5分泌系统是结核分枝杆菌(Mtb)的ESX分泌系统中最晚进化形成的,仅存于生长缓慢的致病性分枝杆菌中,是Mtb营养吸收和维持膜渗透性所需的基本分泌系统,也是Mtb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调节剂,并参与PE/PPE家族蛋白的运输与分泌、对维持Mt... ESX-5分泌系统是结核分枝杆菌(Mtb)的ESX分泌系统中最晚进化形成的,仅存于生长缓慢的致病性分枝杆菌中,是Mtb营养吸收和维持膜渗透性所需的基本分泌系统,也是Mtb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调节剂,并参与PE/PPE家族蛋白的运输与分泌、对维持Mtb细胞壁的完整性和毒力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Mtb ESX-5分泌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分泌机制及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解析Mtb的ESX-5分泌系统,研发抗结核疫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ESX-5分泌系统 ESX分泌系统
下载PDF
PD-1/PD-L1信号通路与肿瘤免疫逃逸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聪 白丽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9-333,340,共6页
PD-1及其配体PD-L1、PD-L2广泛表达于多种细胞表面,是一组与免疫负调控有关的共刺激分子。PD-1/PD-L1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利于肿瘤逃脱机体免疫监视,但具体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尚未清楚。就抗PD-1和抗PD-L1抗体疗效而言,仍然需要对肿瘤免疫... PD-1及其配体PD-L1、PD-L2广泛表达于多种细胞表面,是一组与免疫负调控有关的共刺激分子。PD-1/PD-L1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利于肿瘤逃脱机体免疫监视,但具体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尚未清楚。就抗PD-1和抗PD-L1抗体疗效而言,仍然需要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做更深入的研究。文章就现有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植入物动物感染模型在葡萄球菌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兆芳 张维娜 +3 位作者 孟勇 刁德睿 李骁原 武有聪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321-5330,共10页
葡萄球菌生物膜引起的持续性感染及耐药性问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围绕生物膜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成为防治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感染的关键。建立葡萄球菌感染动物模型有利于研究体内生物膜形成、扩散、致病机制及药物的体内抗生物膜效... 葡萄球菌生物膜引起的持续性感染及耐药性问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围绕生物膜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成为防治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感染的关键。建立葡萄球菌感染动物模型有利于研究体内生物膜形成、扩散、致病机制及药物的体内抗生物膜效果评估等。然而,动物体内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多,如动物种类、植入材料、接种部位、感染剂量、观察时间及评估方法等均会影响体内生物膜形成。结合本课题研究,系统地总结了近40年来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动物模型,重点综述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为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感染模型 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鑫 刘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742-3748,共7页
以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天然药物为对象,检索了近年来对其天然药物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能有效抗MRSA的化合物,包括植物中的黄酮类、... 以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天然药物为对象,检索了近年来对其天然药物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的能有效抗MRSA的化合物,包括植物中的黄酮类、萜类、蒽醌类等,动物中的抗菌肽及毒素,以及部分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部分化合物可作为未来抗MRSA的候选药物。目前抗MRSA的天然药物研究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多数研究仅停留在对活性药物的筛选上,缺少对候选药物的毒理、药理等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天然药物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原文传递
SrrAB在葡萄球菌生长代谢及存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媛媛 乾莲 +2 位作者 郭姝蓉 武有聪 瞿涤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605,共10页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SrrAB能够感应外界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通过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来调控靶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葡萄球菌的多种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SrrAB与葡萄球菌的毒力、生物膜的形成密切相关,而且有氧及厌氧条件下的调控机制不尽相...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SrrAB能够感应外界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通过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来调控靶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葡萄球菌的多种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SrrAB与葡萄球菌的毒力、生物膜的形成密切相关,而且有氧及厌氧条件下的调控机制不尽相同。然而,SrrAB与葡萄球菌的生长、代谢及其在病原体-宿主互作中的机制尚不清楚。结合课题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SrrAB在葡萄球菌生长、代谢及其在葡萄球菌与宿主固有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控制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SrrAB 生长代谢 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H5N8流感病毒密码子偏爱性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明明 魏雪玲 +3 位作者 杨兴 宋秀锋 李光华 刘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4-498,503,共6页
目的探索H5N8流感病毒相关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及其变化趋势。方法运用CUSP、CodonW等生物信息软件对2000年以来的H5N8流行株相关蛋白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偏爱性分析,并以重要的人类流感病毒作为参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H5N8流感病毒相... 目的探索H5N8流感病毒相关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及其变化趋势。方法运用CUSP、CodonW等生物信息软件对2000年以来的H5N8流行株相关蛋白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偏爱性分析,并以重要的人类流感病毒作为参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H5N8流感病毒相关蛋白的有效密码子数目(ENC)值均较高,密码子偏性总体较低;相关蛋白的偏爱密码子有差异性。ENC-Plot及中性分析显示,H5N8在进化过程中主要受自然选择因素的影响。聚类分析显示,除NA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相对稳定外,其他蛋白在2010、2014、2016年流行株发生了明显改变。结论近年来H5N8在环境压力下发生快速突变,其跨物种感染人的风险进一步加强,而NA密码子偏爱性变化可能是监测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偏爱性分析 ENC-Polt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低氧反应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对巨噬细胞ANA-1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雨婷 李玉洁 杨国平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1年第5期7-13,共7页
目的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Rv2626c基因编码的低氧反应蛋白(hypoxic response protein 1, HRP1),并分析该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ANA-1(简称ANA-1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将Rv2626c基因克隆至表达... 目的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Rv2626c基因编码的低氧反应蛋白(hypoxic response protein 1, HRP1),并分析该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ANA-1(简称ANA-1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将Rv2626c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Rv2626c,转入表达菌株BL21,诱导表达HRP1,经亲和层析法纯化和Western blot鉴定。使其作用于ANA-1细胞,用CCK8法检测ANA-1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ANA-1细胞凋亡情况,Griess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产生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的分泌情况,同时采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抑制剂Bay 11-708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抑制剂U0126、SB 203580预处理ANA-1细胞后,检测NO、TNF-α、IL-1β变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Rv2626c,获得目的蛋白HRP1。与空白组相比,不同浓度的HRP1作用于ANA-1细胞后,细胞增殖活力未受抑制(P<0.05),凋亡率无明显差异,但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的NO、TNF-α及IL-1β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若用Bay 11-7082及U0126预处理的ANA-1细胞,其NO及TNF-α的分泌量明显减少(P<0.001)。结论 HRP1对ANA-1细胞无细胞毒性,并可通过激活ANA-1细胞内NF-κB及MAPK信号通路促进其分泌具有抗菌效应的NO及TNF-α,增强其固有免疫效应,可作为结核疫苗候选优势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低氧反应蛋白 巨噬细胞ANA-1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