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基罗丹明B-溴酸钾催化动力学体系光度法测定痕量铬 被引量:7
1
作者 赵霞 李祖碧 +1 位作者 李崇宁 赵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4-467,共4页
在硫酸介质中 ,微量铬 ( )能显著催化溴酸钾氧化丁基罗丹明 B褪色。研究了该指示反应的动力学行为 ,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新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测定范围为 0 .0 4~ 2 .0 μg/2 5 m L,检出限为 9.68× 1 0 - 10 g/m L... 在硫酸介质中 ,微量铬 ( )能显著催化溴酸钾氧化丁基罗丹明 B褪色。研究了该指示反应的动力学行为 ,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新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测定范围为 0 .0 4~ 2 .0 μg/2 5 m L,检出限为 9.68× 1 0 - 10 g/m L。本法用于电镀废水中 Cr( )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丁基罗丹明B 溴酸钾 测定 痕量分析 电镀废水 环境污染物
下载PDF
大理师专地下水钙、镁、铁和氯含量的测定
2
作者 杨国红 吴春梅 钟云林 《大理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大理师专 地下水 含量测定 生活饮用水 水质
下载PDF
黄花香茶菜的二萜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明惠 姜北 +1 位作者 赵勤实 孙汉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花香茶菜 Isodon sculponeata(Vaniot) Ha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黄花香茶菜干叶的丙酮提取物中分得 6个对映 -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 ,其中一... 目的 研究黄花香茶菜 Isodon sculponeata(Vaniot) Ha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黄花香茶菜干叶的丙酮提取物中分得 6个对映 -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 ,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黄花香茶菜戊素 (sculponeatin E, ) ,其余二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延命草素 (enmein, ) ,epinodosin( ) ,epinodosinol( ) ,大萼变形甲素 (m acrocalyxoformin A, )和大萼变型乙素 (macrocalyxoform in B, )。结论 化合物 为新化合物 ,化合物 和 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香茶菜 唇形科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 黄花香茶菜戊素 化学成分 中药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电镀废水中铬(Ⅵ)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霞 李祖碧 曹秋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85-286,288,共3页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 ,微量铬 (Ⅵ )催化溴酸钾氧化乙基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及该指示反应的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新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1 0 μg 2 5ml。检出限为 1.6 6× 10 -6g·L-1。此法可用...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 ,微量铬 (Ⅵ )催化溴酸钾氧化乙基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及该指示反应的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新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1 0 μg 2 5ml。检出限为 1.6 6× 10 -6g·L-1。此法可用于电镀废水中铬 (Ⅵ )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乙基罗丹明B 测定
下载PDF
二甲基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明惠 刘满红 +2 位作者 曹秋娥 赵霞 李祖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5-317,共3页
根据在 H2 SO4 介质中钯 (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二甲基黄的褪色反应 ,提出了测定钯的新催化光度法。钯浓度在 0 .0~ 6.0μg/2 5 m 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 2 .1 9× 1 0 - 3μg /m L。对 3.0μg/2 5... 根据在 H2 SO4 介质中钯 (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二甲基黄的褪色反应 ,提出了测定钯的新催化光度法。钯浓度在 0 .0~ 6.0μg/2 5 m L范围内与催化反应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 2 .1 9× 1 0 - 3μg /m L。对 3.0μg/2 5 m L钯 ( )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78% ( n=1 1 )。此法用于某些催化剂中钯的测定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9.5 %~ 1 0 4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测定 高碘酸钾 二甲基黄 痕量分析
下载PDF
杏黄兜兰菌根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明 张灼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7-18,共2页
采用根组织切片法从杏黄兜兰根内分离到 1 3株真菌 ,镰刀菌和组丝核菌为优势菌。将组丝核菌JF74、JF75、JF80制成菌剂 ,施入杏黄兜兰根部 ,对杏黄兜兰产生了一定的促进生长的效果。
关键词 菌根真菌 杏黄兜兰 根组织切片法 生长促进作用 应用
下载PDF
钍试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明惠 李祖碧 +1 位作者 郭洁 曹秋娥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0-161,180,共3页
基于在磷酸和加热条件下 ,Ru( )对高碘酸钾氧化钍试剂 (TN)退色反应的催化作用 ,建立了一个测定钌的新催化光度法。用此法测定某些冶金产品和矿石中钌的含量 ,相对标准偏差为 1 .9%~ 2 .8% ,标准加入回收率 1 0 0 .4%~1 0 2 .6%
关键词 测定 催化光度法 高碘酸钾 钍试剂 痕量分析 氧化
下载PDF
钌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I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钌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孝容 杨明惠 +2 位作者 李崇宁 李祖碧 曹秋娥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69-471,共3页
在 H3 PO4、90± 0 .5°C水浴条件下 ,Ru(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 I的褪色反应基础上 ,提出了测定钌的新催化光度法。钌质量浓度在 0~ 0 .0 8μg/1 0 m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检出限为3.47× 1 0 -4μg/m L。对 0 .0 5 ... 在 H3 PO4、90± 0 .5°C水浴条件下 ,Ru(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 I的褪色反应基础上 ,提出了测定钌的新催化光度法。钌质量浓度在 0~ 0 .0 8μg/1 0 m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检出限为3.47× 1 0 -4μg/m L。对 0 .0 5 μg/1 0 m L Ru( )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 .47% ( n=1 0 )。该催化反应是一级反应 ,表观活化能为 5 8.82 k J/mol。此法已用于了某些冶金产品和矿石中钌的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1 .73%~ 2 .0 3%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7%~ 1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高碘酸钾 偶氮胂I 催化光度法 痕量分析
下载PDF
高碘酸钾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铑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波 杨明惠 赵榆林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89-392,共4页
在磷酸和热水浴中 ,Rh(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二甲基黄褪色 ,由此建立了测定铑的新催化光度法。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4 .0 μg/ 2 5 m L,检出限为 4 .71× 10 -10 g/ m L。对 2 .0 μg/ 2 5 m L Rh( )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4 3% (... 在磷酸和热水浴中 ,Rh(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二甲基黄褪色 ,由此建立了测定铑的新催化光度法。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4 .0 μg/ 2 5 m L,检出限为 4 .71× 10 -10 g/ m L。对 2 .0 μg/ 2 5 m L Rh( )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4 3% (n=11) ,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 12 5 .8k J/ mol。此法已用于某些催化剂和冶金产品中痕量铑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碘酸钾 催化光度法 测定 痕量分析 催化光度法 二甲基黄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环糊精包合物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榆林 杨波 杨明惠 《云南化工》 CAS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包合技术对中药制剂体外溶出度以及缓释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饱和溶液法生成包合物 ,用DSC证明包合物的生成 ;采用分光光度法 ,考察盐酸小檗碱包合物的体外溶出度和缓释作用。结果 β CD·BH、RM β CD·BH和BH的T50 ... 目的探讨包合技术对中药制剂体外溶出度以及缓释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饱和溶液法生成包合物 ,用DSC证明包合物的生成 ;采用分光光度法 ,考察盐酸小檗碱包合物的体外溶出度和缓释作用。结果 β CD·BH、RM β CD·BH和BH的T50 、Td分别为 5 69.8,740 .2min ;73 .7,10 7.0min和 19.6,2 5 .5min ,包合物的释药数据与t作线性回归方程为 :Y =0 .0 63 9t -0 .473 8,Y =0 .5 5 64t+5 .65 8。结论RM β CD·BH和 β CD·BH的溶出速率明显慢于BH ,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同时RM β CD·BH较β CD·BH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 ;β CD·BH和β CD·BH的体外溶出度与t为一相关性良好的线性方程 ,符合零级释药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环糊精 包合物 体外溶出度 研究 中药制剂
下载PDF
近10年吸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的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霞 曹秋娥 李祖碧 《云南化工》 CAS 2002年第2期24-27,46,共5页
评述了近 10年吸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稀土元素的某些进展 ,表列了重要的反应体系及分析特征。引用文献 5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测定 稀土元素 进展 反应体系 分析特征
下载PDF
硅酸盐细菌JF88菌株选育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明 张灼 樊竹青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8-61,共4页
笔者分离到硅酸盐细菌 JF88菌株 ,经鉴定为邻单胞菌属。用四苯硼钠比浊法对该菌株的解钾能力进行测定 ,结果为实验组水溶性钾含量比对照组增加 30 .5% ;用磷钼比色法对该菌的解磷能力进行测定 ,结果为 JF88菌株的解磷能力是美国菌肥商... 笔者分离到硅酸盐细菌 JF88菌株 ,经鉴定为邻单胞菌属。用四苯硼钠比浊法对该菌株的解钾能力进行测定 ,结果为实验组水溶性钾含量比对照组增加 30 .5% ;用磷钼比色法对该菌的解磷能力进行测定 ,结果为 JF88菌株的解磷能力是美国菌肥商品生产菌种 MB1 的 1 5.79倍 ,用直接记数法测得JF88菌株的生长繁殖速度超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选育 比色法 直接记数法 邻单胞菌属
下载PDF
卵翅蝗属一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 被引量:4
13
作者 毛本勇 欧晓红 《Entomotaxonomia》 CSCD 2000年第3期182-184,共3页
记述采自云南西部蝗虫 1新种 ,即大尾片卵翅蝗 Caryanda macrofurcula,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化系及西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直翅目 斑腿蝗科 卵翅蝗属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隆头蛛属一新种(蜘蛛目:隆头蛛科)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自忠 胡金林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26-728,共3页
记述了云南隆头蛛属 1新种 :大理隆头蛛Eresusdaliensissp .nov .。新种与草隆头蛛Eresuscinnaberinus (Olivier ,1789)近似 ,但本种雌蛛外雌器的凹陷呈倒“U”字形 ,雄蛛腹部背面中部具一宽的暗色横带 ,引导器的内侧面近顶部具 1个三... 记述了云南隆头蛛属 1新种 :大理隆头蛛Eresusdaliensissp .nov .。新种与草隆头蛛Eresuscinnaberinus (Olivier ,1789)近似 ,但本种雌蛛外雌器的凹陷呈倒“U”字形 ,雄蛛腹部背面中部具一宽的暗色横带 ,引导器的内侧面近顶部具 1个三角形裂片 ,而不同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隆头蛛属 新种 蜘蛛目 隆头蛛科
下载PDF
中遁蛛属1新种记述(蜘蛛目:巨蟹蛛科)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自忠 胡金林 《蛛形学报》 2001年第2期18-20,共3页
记述产于我国南方的中遁蛛属1新种:滇中遁蛛Sinopoda yunnanensis sp.nov.。
关键词 蜘蛛目 巨蟹蛛科 中遁蛛属 新种
下载PDF
兰科菌根的特点及其菌根真菌在兰花培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8-71,共4页
文章介绍了兰科菌根的特点 ,菌根真菌在兰花种子萌发。
关键词 兰科菌根 种子萌发 应用前景 兰花培养 幼苗生长 菌根真菌 生长促进作用
下载PDF
点苍山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鸿雁 李继红 +1 位作者 杨琳 董晓东 《大理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47-49,共3页
点苍山是云南大理的著名风景区 ,本文是作者在对该区域的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中 ,所采集的大型真菌的系列报道之一。本文共报道了 76种。
关键词 分类 点苍山 资源调查 鉴定 大型真菌资源
下载PDF
兰科菌根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明 张灼 彭彦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00年第6期42-44,共3页
对菌根的概念 ,兰科菌根的特点 ,兰科菌根真菌分类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兰科菌根真菌 应用 分类 菌剂
下载PDF
矮紫苞鸢尾分类地位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晓东 杨晓霞 +1 位作者 李继红 苏鸿雁 《大理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69-70,共2页
本文通过对紫苞鸢尾和矮紫苞鸢尾的形态特征、分布范围、核型特点等进行比较研究,提出矮紫苞鸢尾应为一个独立种。
关键词 植物分类 矮紫苞鸢尾 紫苞鸢尾 分类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核型特点
下载PDF
有机化学性质实验改革探索──关于含氧化合物的一个综合性实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明惠 何丽仙 《大理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76-79,共4页
本文对有机性质实验内容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个新的综合性实验 。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性质实验 综合性实验 含氧化合物 分类试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