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提高医院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和药物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康月月 宁美丽 袁罕博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785-1786,共2页
目的 研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对提高医院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和药物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本院门诊药房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中选取2 000份药品处方设为对照组;另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本院门诊药房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中选... 目的 研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对提高医院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和药物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本院门诊药房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中选取2 000份药品处方设为对照组;另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本院门诊药房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中选取2 000份药品处方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药房工作效率、药物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药房平均候药时间和处方平均调配时间短于对照组,每人日均调剂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品调配错误、处方书写不规范、近效期药品、药品发放错误、药品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应用能提高工作效果和药物安全性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药房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 工作效率 药物安全性 满意度
下载PDF
处方点评对某院处方质量管理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曹孟华 袁罕博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783-1784,共2页
目的 探讨采取处方点评对创房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未开展处方点评的处方400张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至12月开展处方点评的400张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不合格处方发生状况及处方合格率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处... 目的 探讨采取处方点评对创房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未开展处方点评的处方400张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至12月开展处方点评的400张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不合格处方发生状况及处方合格率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处方不合理占比低于对照组,且处方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处方进行点评,并对其进行干预,以提高医生对处方的规范化书写意识,减少因处方错误而造成的安全使用隐患。构建一套处方点评和干预系统,对处方质量进行提升,避免出现错误,保证用药安全,推动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 处方质量 质量管理 处方合格率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
作者 王亚琦 袁罕博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601-1602,共2页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药房药品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药房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100张处方作为研究组,另选接受常规管理的12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差错事件的发生率、药品管理评分、药房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差错事件发...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药房药品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药房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100张处方作为研究组,另选接受常规管理的12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差错事件的发生率、药品管理评分、药房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药品储存、有效期监测、药品标识、准确调配药品、自备药品充足上的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工作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管理中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减少差错事件出现,并提升管理效果,且药房工作人员的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管理 药房 持续质量改进 药房管理
下载PDF
3种药物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巧伟 强荣荣 王茂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658-662,共5页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6年8月~2017年1月使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的病例,统...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6年8月~2017年1月使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的病例,统计不同用药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等,评价比较3组疗效。结果:共纳入260例患者,主要是中老年患者,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肺部、腹腔、颅内、皮肤软组织及血液。万古霉素组(100例)、替考拉宁组(80例)、利奈唑胺组(80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8. 00%,70. 00%,73. 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3. 00%,7. 50%,30. 00%,替考拉宁组与万古霉素组、利奈唑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万古霉素组发生肾功能损害16例,利奈唑胺组发生血小板减少16例。结论:3组药物有效率不高可能分别与感染部位用药选择、血药浓度监测较少、不良反应发生、首剂负荷剂量不足、合并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治疗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替考拉宁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