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承气汤对MODS时肠道细菌微生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陈海龙 吴咸中 +1 位作者 关凤林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大鼠肠道细菌微生态的变化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易位的关系,并观察大承气汤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大承气组和氨苄青霉素组。腹腔注射无菌酵母多糖A制备大鼠MOD...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大鼠肠道细菌微生态的变化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易位的关系,并观察大承气汤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大承气组和氨苄青霉素组。腹腔注射无菌酵母多糖A制备大鼠MODS模型。各组动物于造模后48 h无菌操作抽取外周静脉血和门静脉血进行内毒素含量测定;取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取回肠和盲肠内容物进行肠腔内游离内毒素测定;取盲肠内容物进行肠道细菌微生态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外周血和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以及肠腔内游离内毒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肠道菌群出现明显变化。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加,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出现显著下降,类杆菌数量亦出现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厌氧菌总数明显下降而需氧菌总数明显增加,同时厌氧菌总数/需氧菌总数的比值和B/E比值呈相应下降,发生倒置(P<0.05);正常对照组未发现肠道细菌向肠系膜淋巴结的易位,而模型组细菌易位阳性率是83.33%(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承气汤组上述各指标均出现明显变化(P<0.05);抗生素组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MODS时大鼠肠道细菌微生态出现明显变化,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易位。大承气汤可以调整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加机体定植抗力,防治细菌易位和内毒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道游离内毒素 细菌易位 大承气汤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时肠道细菌微生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海龙 裴德凯 +5 位作者 王冬梅 吴咸中 崔乃强 康白 蒋寒青 易庆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2-24,44,共4页
为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时肠道细菌微生态的变化以及G-杆菌消长与肠道和血液中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本实验选用SD大鼠,应用无菌Zymosan腹腔注射制备大鼠MODS模型,并对MODS大鼠肠道菌群进行定量分析... 为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时肠道细菌微生态的变化以及G-杆菌消长与肠道和血液中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本实验选用SD大鼠,应用无菌Zymosan腹腔注射制备大鼠MODS模型,并对MODS大鼠肠道菌群进行定量分析,对门静脉和外周静脉血中的内毒素以及肠道游离内毒素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发现,MODS状态下肠道细菌微生态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肠杆菌和肠球菌等肠道内需氧菌的数量明显增多,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肠道专性厌氧菌的数量明显减少,革兰氏阴性肠杆菌(GNB)和双歧杆菌的比例倒置;随着肠道菌群变化,GNB增多,肠腔内游离内毒素含量增加,肠道内毒素池扩大,而导致门静脉和外周静脉血中内毒素含量增高。从而表明,MODS时肠道细菌微生态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微生态学 内毒素血症 MODS
下载PDF
乳酸菌的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康白 袁杰利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7-239,F003,共4页
关键词 乳酸菌 研究进展 微生态学 正常微生物群 组成部分 区系 动物
下载PDF
微生态学应重视共生生理学的研究方向 被引量:13
4
作者 康白 袁杰利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89-193,195,共6页
关键词 微生态学 共生生理学 凯雅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口咽部过路菌定植的微生态学防治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忠铭 曹钟梁 黄安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7-9,6,共4页
本文用SPF级CBA/J/Ola近交系小鼠研究抗生素对咽部正常群的破坏与防治方法。观察发现小鼠咽部甲链菌群被破坏后咽部出现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定植。采用咽部人工接种甲链活菌的方法,成功地使小鼠咽部甲链菌群迅速恢复,并能... 本文用SPF级CBA/J/Ola近交系小鼠研究抗生素对咽部正常群的破坏与防治方法。观察发现小鼠咽部甲链菌群被破坏后咽部出现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定植。采用咽部人工接种甲链活菌的方法,成功地使小鼠咽部甲链菌群迅速恢复,并能有效防止咽部革兰氏阴性杆菌定植的发生、发展。为临床上应用微生态制品防止呼吸道二重感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部菌群 微生态学
下载PDF
甲虫体内定居猪巨吻棘头虫微生态学初步研究
6
作者 蔡之宣 安淑荣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3-36,共4页
本文报告了1984年大连地区甲虫体内定居猪巨吻棘头虫的幼虫(棘头体)情况。大牙锯天牛的成虫定植率为10.2%,低于1974年的38;8%。本次调查发现铜绿丽金龟、蒙古丽金龟和灰粉鳃金龟,共4种金龟体内都有棘头体定居,... 本文报告了1984年大连地区甲虫体内定居猪巨吻棘头虫的幼虫(棘头体)情况。大牙锯天牛的成虫定植率为10.2%,低于1974年的38;8%。本次调查发现铜绿丽金龟、蒙古丽金龟和灰粉鳃金龟,共4种金龟体内都有棘头体定居,其定植率依次是23.8%,23.8%,16.1%和33.3%。前3种金龟体内定居着棘头体为大连地区首次报告。调查证明上述天牛和金龟6种甲虫也是本地区流行的猪巨吻棘头虫病的重要媒介,如采取重点消灭这几种甲虫的预防措施对控制流行可为更为得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巨吻棘头虫 甲虫 微生态学
下载PDF
微生态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定位 被引量:23
7
作者 康白 袁杰利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49-251,共3页
关键词 微生态学 现代医学 人体 生物体
下载PDF
关于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在原理上的统一性 被引量:34
8
作者 蔡子微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3-48,55,共7页
关于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在原理上的统一性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大连116023蔡子微,康白我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魏羲教授生前曾预言:“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1]。这一预言激... 关于中医学与微生态学在原理上的统一性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大连116023蔡子微,康白我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魏羲教授生前曾预言:“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1]。这一预言激励着众多的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学 中医学
下载PDF
微生态调节剂及细菌类生物反应调节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赛红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1-63,共3页
微生态调节剂是指含活菌和死菌包括组分和产物或者是仅含活菌体和死菌体和微生物制剂,供口服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其目的主要是在粘膜表面处改善微生物和酶的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微生态调节剂抗肿... 微生态调节剂是指含活菌和死菌包括组分和产物或者是仅含活菌体和死菌体和微生物制剂,供口服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其目的主要是在粘膜表面处改善微生物和酶的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微生态调节剂抗肿瘤作用分为二个方向,一是通过口服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调节剂 生物反应调节剂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微生态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被引量:19
10
作者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11-314,共4页
关键词 发展历史 研究方向 微生态学
下载PDF
迎接微生态学细胞通讯新时代的到来 被引量:8
11
作者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Micro-ecology is relatively a new field in the study of life sciences,but it has already progressed from an individual level to cellular and molecullar levels of study.Micro-e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and... Micro-ecology is relatively a new field in the study of life sciences,but it has already progressed from an individual level to cellular and molecullar levels of study.Micro-e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and dependence tetween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host.In the past ten years,the adv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pushed our knowledge in this subject to an even higher stage.These new knowledge points out that a micro-organism keeps close contact with its host physically,chemically and biologically.In these close connections,cell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process.Between the cells of micro-organisms,between the cells of their hosts,and also between each other’s cells,there exists a complex cell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which we know incredibly little about.In today’s society,we have entered an era of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but the preexisting cell communication system still waits to be recognized and studied.This point of this review is to explore and investigate this new knowledge on the cell to cell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学 细胞通讯 信息时代 信号
下载PDF
微生态学正在迅猛发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2,5,共3页
微生态学正在迅猛发展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大连116027康白人类面临着内、外两个环境的挑战。内环境属于微观生态学研究领域,外环境属于宏观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宏观生态学,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并引起了人类的高度... 微生态学正在迅猛发展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大连116027康白人类面临着内、外两个环境的挑战。内环境属于微观生态学研究领域,外环境属于宏观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宏观生态学,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并引起了人类的高度重视。微观生态学(微生态学),却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学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微生态学与微生态制剂产业 被引量:6
13
作者 康白 《中国药业》 CAS 2002年第10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医学发展 保健医学 生态医学 微生态学 微生态制剂产业
下载PDF
微生态学在发达国家及中国的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52-52,共1页
微生态学在发达国家及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康白微生态学,作为一门生命科学分支,首先是由前东德中央营养研究所Haenal与Lohmann于1964年提出来的。他们于1964年在柏林组织了第一届国际微... 微生态学在发达国家及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康白微生态学,作为一门生命科学分支,首先是由前东德中央营养研究所Haenal与Lohmann于1964年提出来的。他们于1964年在柏林组织了第一届国际微生态学讨论会(Haemelan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学 研究历史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对德氏乳杆菌DM8909菌株的微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康白 李芳 +6 位作者 袁杰利 蒋寒青 吕虎 文姝 傅晓丽 贺向荣 孙文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88-189,共2页
通过对阴道正常菌群定性、定量研究表明,乳杆菌在阴道正常菌群中的检出率和数量都占有绝对优势,并对致病菌有拮抗作用.乳杆菌对维持阴道微环境,保持其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乳杆菌作为阴道病防治的微生态调节剂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阴道正常菌群定性、定量研究表明,乳杆菌在阴道正常菌群中的检出率和数量都占有绝对优势,并对致病菌有拮抗作用.乳杆菌对维持阴道微环境,保持其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乳杆菌作为阴道病防治的微生态调节剂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阴道乳杆菌的分离、生化反应特征、代谢产物分析及菌种鉴定等微生物学研究工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的分离方法根据文献及本课题的阴道菌群与微生态疗法的研究结果 [1],确定乳杆菌为选种对象.用阴道拭子取阴道分泌物,接种于Lbs培养基上,37℃培养72 h.根据乳杆菌的特征筛选菌种.筛选菌落特征为:表面光滑或较光滑、大小不等(1~ 2 m m)、不透明或半透明、革兰染色镜检为G+杆菌、排列不规则、无芽胞、鞭毛及荚膜者列为候选对象,传代保存,以备进一步鉴定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 DM8909菌株 微生物学
下载PDF
微生态大循环是生命发生发展的根本条件 被引量:9
16
作者 康白 袁杰利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微生态 发生发展 循环 人群 病死 根本 感觉 恐龙化石 植物 生物种群
下载PDF
肠球菌及有关微生态调节剂 被引量:26
17
作者 袁杰利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9-60,共2页
肠球菌及有关微生态调节剂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116027袁杰利康白肠球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也是一种重要的乳酸,它参与宿主的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营养代谢及对过路菌具有生物拮抗作用,因此具有很重要的微生态... 肠球菌及有关微生态调节剂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116027袁杰利康白肠球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也是一种重要的乳酸,它参与宿主的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营养代谢及对过路菌具有生物拮抗作用,因此具有很重要的微生态学意义。1肠球菌的分类概况自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微生态调节剂 分类
下载PDF
我国人源双歧杆菌生态效应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昭斌 张朝武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4-57,共4页
我国人源双歧杆菌生态效应的研究近况深圳市南山区卫生防疫站深圳518052陈昭斌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朝武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康白1前言已病治病是机械医学的行为,未病防病是生物医学的行为,无病保健是生态医学(... 我国人源双歧杆菌生态效应的研究近况深圳市南山区卫生防疫站深圳518052陈昭斌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朝武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康白1前言已病治病是机械医学的行为,未病防病是生物医学的行为,无病保健是生态医学(E-comedicine)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生态效应
下载PDF
血链球菌与口腔微生态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晓波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46-47,共2页
血链球菌与口腔微生态的关系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大连116027宋晓波口腔中的许多微生定居物与宿主之间保持着一种和谐共生关系——即临床健康状态。由于这些微生定居物以充足的数量占据着口腔各个生态位,它们对潜在的致病... 血链球菌与口腔微生态的关系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大连116027宋晓波口腔中的许多微生定居物与宿主之间保持着一种和谐共生关系——即临床健康状态。由于这些微生定居物以充足的数量占据着口腔各个生态位,它们对潜在的致病菌起着有效的防御功能〔1〕。血链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学 口腔微生态 血链球菌
下载PDF
德氏乳杆菌DM8909菌株对细菌性阴道病治疗的Ⅱ期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64
20
作者 王友芳 郎景和 +3 位作者 袁杰利 文姝 孙立梅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8-199,201,共3页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 DM8909菌株 细菌性阴道病 治疗 Ⅱ期临床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