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修复效果及口腔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锐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5期2465-2467,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修复效果及口腔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行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患者,根据修复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将予以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患者33例纳入对照组、将...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修复效果及口腔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行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患者,根据修复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将予以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患者33例纳入对照组、将予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3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口腔感觉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进食、语音、瘢痕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口腔感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予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修复效果及口腔感觉均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 口腔感觉
下载PDF
1996~2002年大连地区先天性唇腭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海涛 王如 +1 位作者 丛蔚 董海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唇腭裂发生情况,比较综合征性唇腭裂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流行病学差异。方法: 对大连地区38家县级以上助产医院1996~2002年期间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整理,对263例非综合征性 及38例综合征性唇腭裂病例进...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唇腭裂发生情况,比较综合征性唇腭裂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流行病学差异。方法: 对大连地区38家县级以上助产医院1996~2002年期间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整理,对263例非综合征性 及38例综合征性唇腭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6~2002年大连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率为12.0/ 万;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率为1.7/万。在66例总唇裂患儿中,有4例伴发全身其它畸形,占6.1%;在53例总腭裂 患儿中,有8例伴发全身其它畸形,占15.1%。结论:腭裂伴发其它畸形的发生率要高于唇裂伴发其它畸形;腭裂 伴发其它畸形,男性发病多于女性;非综合征性与综合征性唇腭裂在患儿体重及转归上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发病率 死亡率
下载PDF
下颌后牙区牙源性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邓磊 黄海涛 张锐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CCOC)是一种罕见的牙源性上皮恶性肿瘤,术前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很难准确诊断,单纯切除可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甚至死亡。本文报告1例下颌骨后牙区牙源性透明细胞癌患...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CCOC)是一种罕见的牙源性上皮恶性肿瘤,术前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很难准确诊断,单纯切除可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甚至死亡。本文报告1例下颌骨后牙区牙源性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相关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颌骨病变 下颌骨
原文传递
颌面部淋巴结核误诊原因临床分析
4
作者 黄海涛 王如 黄晓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71-672,共2页
目的:探讨颌面部淋巴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8例颌面部淋巴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总结。结果:颌面部淋巴结核全身症状不明显,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导致误诊。结论:多种检查方法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颌面部淋巴结核的确... 目的:探讨颌面部淋巴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8例颌面部淋巴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总结。结果:颌面部淋巴结核全身症状不明显,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导致误诊。结论:多种检查方法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颌面部淋巴结核的确诊率;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用于颌面部淋巴结核的确诊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核 颌面部 误诊 细针吸取细胞学
下载PDF
412例腮腺恶性肿瘤回顾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海涛 刘华蔚 +1 位作者 王如 胡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0-345,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腮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腮腺恶性肿瘤病例4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腮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腮腺恶性肿瘤病例4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构成比占前3位的腮腺恶性肿瘤分别为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和腺泡细胞癌;412例腮腺恶性肿瘤中,73.1%有伴随症状或近期生长加快表现;58.0%的恶性肿瘤质地硬,66.2%活动度中等偏差,32.3%边界不清,36.8%有疼痛;74.2%CT显示肿瘤形态不规则,68.7%超声显示肿瘤形态不规则;细针吸取细胞活检和术中快速冷冻检查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7%和91.8%,术中快速冷冻检查对腮腺高度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79.4%。结论:腮腺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复杂多样;综合考虑其发病特点、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细针吸取细胞活检和术中快速冷冻检查诊断腮腺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恶性肿瘤 临床特征 构成比
原文传递
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防治 被引量:12
6
作者 齐东元 刘全义 +1 位作者 黄海涛 王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3-424,共2页
目的 :探讨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防治对策。方法 :总结 183例患者 ,分析其中 12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 ,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 :12例患者中 ,后牙早接触 ,前牙开牙合者 5例 ,一侧后牙开牙合者 3例 ,后牙尖... 目的 :探讨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防治对策。方法 :总结 183例患者 ,分析其中 12例术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的原因 ,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 :12例患者中 ,后牙早接触 ,前牙开牙合者 5例 ,一侧后牙开牙合者 3例 ,后牙尖对尖者 2例 ,反牙合者 2例。经颌间弹力牵引固定 ,10例患者恢复咬合关系 ,1例再次手术 ,1例经调牙合恢复咬合关系。结论 :坚强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不良多发于复杂性颌骨骨折 ,手术操作不当和术后缺少有效的颌间固定是其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术 咬合关系不良 颌间固定
下载PDF
大涎腺上皮性肿瘤2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齐东元 高鹤立 +1 位作者 李全洪 王如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286-287,共2页
目的 总结大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按照WHO 1991年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对212例经病理确诊的大涎腺上皮性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讨论良、恶性肿瘤的不同临床特征。结果 212例肿瘤中,腺瘤166例(78.3%),以... 目的 总结大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按照WHO 1991年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对212例经病理确诊的大涎腺上皮性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讨论良、恶性肿瘤的不同临床特征。结果 212例肿瘤中,腺瘤166例(78.3%),以多形性腺瘤为主;涎腺癌46例(21.7%),以腺样囊性癌最多见。腮腺是最主要发病部位。涎腺腺瘤临床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涎腺癌常伴有疼痛和(或)神经麻痹等症状。结论 大涎腺良、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有助于临床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涎腺 腺瘤 涎腺癌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姜黄素与β-榄香稀联用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白亮 李耀辉 王如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与β-榄香稀联合对体外培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生长抑制和凋亡的情况。[方法]应用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观察姜黄素协同β-榄香稀(浓度比1∶1)诱导SACC-LM细胞凋亡率及凋亡方式。[结果]1)... [目的]研究姜黄素与β-榄香稀联合对体外培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生长抑制和凋亡的情况。[方法]应用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观察姜黄素协同β-榄香稀(浓度比1∶1)诱导SACC-LM细胞凋亡率及凋亡方式。[结果]1)用MTT测定法,姜黄素协同β-榄香稀(浓度比1∶1)作用SACC-LM细胞24 h后,其抑制率有明显协同效应。2)联合用药对SACC-LM肿瘤细胞Caspase-3的表达阳性率为(46.2±3.2)%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3)用流式细胞术,10μg/mL姜黄素与10μg/mLβ-榄香稀联合作用SACC-LM细胞24 h后诱导SACC-LM细胞发生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4)用透射电镜观察,协同用药(浓度比1∶1)作用SACC-LM细胞24 h后,出现明显细胞凋亡特征。[结论]姜黄素和β-榄香稀(浓度比1∶1)联合应用可增强对SACC-LM细胞株的敏感作用,并诱导其产生凋亡,使其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 细胞周期 姜黄素 β-榄香稀
下载PDF
紫杉醇及β-榄香烯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细胞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白亮 张福胤 王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 :研究紫杉醇及 β -榄香烯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 -LM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应用药物敏感性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 ,探讨紫杉醇与 β -榄香烯 (浓度比 1∶1)联合应用诱导SACC -L... 目的 :研究紫杉醇及 β -榄香烯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 -LM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应用药物敏感性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 ,探讨紫杉醇与 β -榄香烯 (浓度比 1∶1)联合应用诱导SACC -LM细胞凋亡及其与G1期阻滞关系。结果 :1)应用MTT比色法 ,紫杉醇与 β -榄香烯联合 (浓度比 1∶1)作用SACC -LM细胞 2 4h后 ,其抑制率呈现出明显协同效应。 2 )流式细胞仪分析 ,2 5 μg/mL紫杉醇与 2 5 μg/mLβ-榄香烯协同用药作用SACC -LM细胞 2 4h后诱导SACC -LM细胞发生凋亡 ,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3)电镜观察 ,协同用药对SACC -LM细胞作用 2 4h后 ,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结论 :紫杉醇与 β-榄香烯 (浓度比 1∶1)对SACC -LM细胞的抑制有协同作用 ,并诱导其产生凋亡 ,G1期阻滞能诱导SACC-LM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细胞周期 紫杉醇 Β-榄香烯
下载PDF
苯肾上腺素对大鼠成骨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立赤 王雪红 +3 位作者 董会 汪义菲 张福胤 向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3-1117,I0011,共6页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对放射损伤大鼠成骨细胞的细胞形态以及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苯肾上腺素对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苯肾上腺素组、单纯照射...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对放射损伤大鼠成骨细胞的细胞形态以及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苯肾上腺素对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苯肾上腺素组、单纯照射组和苯肾上腺素+照射组。苯肾上腺素组在照射前0.5h以100mmol·L-1苯肾上腺素孵育成骨细胞,照射组给予成骨细胞8Gy X射线照射。照射后8、16、32和64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分别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应用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Nampt mRNA表达水平。结果:倒置显微镜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苯肾上腺素组成骨细胞形态、数量未见明显改变;单纯照射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皱缩,尤以8h明显,细胞数量在8、16、32和64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0.82、0.37、0.24和0.21倍;苯肾上腺素+照射组在照射8和16h后细胞皱缩,32h后其形态恢复,在8、16、32和64h后其数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0.91、0.83、0.72和0.75倍,是单纯照射组的1.09、2.24、3.00和3.60倍。RT-PCR法检测,在照射8、16、32和64h后,单纯照射组、苯肾上腺素+照射组Nampt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1),苯肾上腺素+照射组较单纯照射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苯肾上腺素可减轻电离辐射导致的大鼠成骨细胞萎缩,并上调Nampt mRNA表达水平,其对成骨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Nampt 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电离辐射 苯肾上腺素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下载PDF
姜黄素协同β-榄香烯诱导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亮 林朝虹 李耀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协同β-榄香烯诱导体外培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凋亡的情况。[方法]应用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观察姜黄素协同β-榄香烯(浓度比1∶1)诱导SACC-83细胞凋亡及其与G2/m期阻滞关系。[结果](1)... [目的]研究姜黄素协同β-榄香烯诱导体外培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凋亡的情况。[方法]应用MTT测定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观察姜黄素协同β-榄香烯(浓度比1∶1)诱导SACC-83细胞凋亡及其与G2/m期阻滞关系。[结果](1)应用MTT测定法,姜黄素协同β-榄香烯(浓度比1∶1)作用SACC-83细胞24 h后,其抑制率有明显协同效应。(2)流式细胞术分析,10μg/mL姜黄素与10μg/mLβ-榄香烯联合作用SACC-83细胞24 h后诱导SACC-83细胞发生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3)透射电镜观察,协同用药作用SACC-83细胞24 h后,出现明显细胞凋亡特征。[结论]姜黄素和β-榄香烯(浓度比1∶1)对SACC-83细胞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并诱导其产生凋亡,使其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 细胞周期 姜黄素 Β-榄香烯
下载PDF
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定位的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亮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目的 ]探讨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定位。[方法 ]收集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自 1 999年~ 2 0 0 3年收治的 1 2 7例上颌前部多生牙患者 ,并对其进行定位分析。[结果 ]采用多种X线片位综合判断 ,1 4 6颗埋伏牙准确定位 ,准确率... [目的 ]探讨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定位。[方法 ]收集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自 1 999年~ 2 0 0 3年收治的 1 2 7例上颌前部多生牙患者 ,并对其进行定位分析。[结果 ]采用多种X线片位综合判断 ,1 4 6颗埋伏牙准确定位 ,准确率达 95 .4 %以上。[结论 ]多种X线片位综合判断上颌埋伏多生牙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 埋伏多生牙 定位
下载PDF
超声骨刀法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锐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法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医院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锤凿劈冠法,试验组采用超声骨刀法,比较两组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法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医院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锤凿劈冠法,试验组采用超声骨刀法,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张口受限程度及面部肿胀程度。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对照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张口受限程度、面部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刀法可有效缓解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术后张口受限及面部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 超声骨刀法 张口受限 面部肿胀
下载PDF
应用腓骨肌瓣180°折叠即刻种植牙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臣利 齐东元 +1 位作者 张福胤 姜道林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 :切除下颌骨肿瘤,同期应用血管化腓骨肌瓣180折叠即刻种植牙植入骨中修复下颌骨缺损 ,探讨腓骨肌瓣折叠及即刻种植牙植入的手术特点。方法 :对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的病人行肿瘤及下颌骨切除的同时将腓骨肌瓣180折叠并移植至缺损部... 目的 :切除下颌骨肿瘤,同期应用血管化腓骨肌瓣180折叠即刻种植牙植入骨中修复下颌骨缺损 ,探讨腓骨肌瓣折叠及即刻种植牙植入的手术特点。方法 :对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的病人行肿瘤及下颌骨切除的同时将腓骨肌瓣180折叠并移植至缺损部即刻植入种植牙一枚。结果 :六个月后曲面断层片显示种植体骨整合愈合情况良好。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瓣 折叠即刻种植牙植入 修复 下颌骨缺损
下载PDF
颌面颈部脂肪来源肿瘤144例临床特征分析
15
作者 张锐 陈岗 黄海涛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31-34,39,共5页
目的分析颌面颈部脂肪来源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病理诊断为脂肪来源肿瘤患者144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1岁,收集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病... 目的分析颌面颈部脂肪来源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病理诊断为脂肪来源肿瘤患者144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1岁,收集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统计复发及再手术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发病部位以颈部最常见(68例),额部及腮腺次之(各21例),唇及颌骨少见。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软质包块,部分肿瘤包膜完整;影像学表现为典型低密度灶,病理类型以脂肪瘤最为常见,共125例,占86%。术后复发4例(2.7%)。结论颌面颈部脂肪源性肿瘤好发于男性,病变主要集中于颈部、额部、腮腺及颊部。CT影像学检查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外科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复发机率与病理类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性肿瘤 颌面颈部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颌下腺结石研究与治疗现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福胤 向彬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44-146,共3页
关键词 颌下腺 涎石病 涎腺炎
原文传递
苯肾上腺素预处理对放射损伤颌下腺RT1-A的影响
17
作者 车治萍 李秀秀 +3 位作者 赵西博 曾常茜 张福胤 向彬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预处理对放射损伤早期大鼠颌下腺RT1-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27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苯肾上腺素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大鼠于照射前半小时腹腔注射苯肾上腺素5mg/kg。应用直线加速器给予大鼠颌下...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预处理对放射损伤早期大鼠颌下腺RT1-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27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苯肾上腺素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大鼠于照射前半小时腹腔注射苯肾上腺素5mg/kg。应用直线加速器给予大鼠颌下腺区域20Gy X射线照射。照射后7天取大鼠颌下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颌下腺RT1-A(小鼠抗人HLAⅠ单克隆抗体,抗体浓度为1:200)的定位与表达;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各组大鼠颌下腺RT1-A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空白对照组RT1-A主要表达于腺泡细胞及导管细胞的胞浆和胞膜;单纯照射组RT1-A在腺泡细胞胞膜和细胞间质的表达增加;而苯肾上腺素预处理组RT1-A在腺泡细胞胞膜及间质的表达较单纯照射组明显减少。RT-PCR结果显示:单纯照射组RT1-A mRNA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增加了40.14%(P<0.05),苯肾上腺素预处理组RT1-A mRNA的表达较单纯照射组下降了45.02%(P<0.05)。结论放射线照射损伤早期可使大鼠颌下腺RT1-A的表达增加,苯肾上腺素能够下调放射损伤后RT1-A的表达,提示a1-肾上腺素受体活化参与了颌下腺放射损伤后免疫调节,为探寻防治颌下腺放射损伤的方法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肾上腺素 放射损伤 颌下腺 RT1-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