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被引量:41
1
作者 于志刚 段志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309-5310,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PU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症状、内镜...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PU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症状、内镜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40/45)、82.23%(37/45),对照组为66.67%(30/45)、62.23%(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对照组为6.6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PU可显著提高疗效,加快症状改善,缩短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雷贝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医科和理工科联合培养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被引量:4
2
作者 段志军 王爱红 +3 位作者 贺高红 李晓宁 鞠佳 张文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516-3518,共3页
目的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建立医科和理工科研究生共同参与的课题,以及双方导师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结果丰富了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增加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结论学科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既可打破各自学科的局限... 目的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建立医科和理工科研究生共同参与的课题,以及双方导师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结果丰富了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增加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结论学科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既可打破各自学科的局限性,又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培养 研究生 创新
下载PDF
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霞 段志军 杜建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5期783-784,共2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医学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而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职责,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和培养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医学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而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职责,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和培养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良好的责任心及较高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素养
下载PDF
11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翠芳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2期232-233,共2页
目的:总结11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期间的护理重点、难点,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抢救成功113例,成功率为97%。结论: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密切配合... 目的:总结11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期间的护理重点、难点,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抢救成功113例,成功率为97%。结论: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下载PDF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创新的哲学思考
5
作者 于志刚 梁丽娜 +2 位作者 卢书明 李春艳 孟华 《医学与哲学(B)》 2017年第7期77-79,共3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给人类带来了高回报,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高投入和高风险。在医学领域,技术创新有其特殊性,新技术再给患者带来了利益,同时也伴随而生着负效应,如医疗费用的增加、过度医疗、伦理问题、并发症等等...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给人类带来了高回报,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高投入和高风险。在医学领域,技术创新有其特殊性,新技术再给患者带来了利益,同时也伴随而生着负效应,如医疗费用的增加、过度医疗、伦理问题、并发症等等,甚至可以阻碍技术创新。那么,如何处理好技术创新的利与弊,如何使技术创新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哲学角度对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创新的本质及特征、过度手术、伦理问题、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技术创新 哲学思考
下载PDF
芦丁与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褚旭芳 宋顺喆 +2 位作者 王笑楠 李妍霞 汪旭 《医学综述》 2019年第20期4122-4127,共6页
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胰腺炎和肝脏损伤等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目前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芦丁属于黄酮醇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心脏以及神经等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芦丁能... 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胰腺炎和肝脏损伤等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目前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芦丁属于黄酮醇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心脏以及神经等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芦丁能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在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目前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影响着更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于它们的治疗方法仍在不断探索中,对芦丁的相关研究能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消化系统疾病 炎症 抗炎 抗氧化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褚胜苹 王英德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对比单纯奥美拉唑(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纳入...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对比单纯奥美拉唑(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纳入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对比单纯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组与单纯奥美拉唑组的治愈率(OR为2.32,95%CI为1.78、3.02)、总有效率(OR为4.26,95%CI为2.82、6.42)和复发率(OR为0.20,95%CI为0.1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国内研究显示,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上疗效优于单纯奥美拉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META分析
下载PDF
止血夹止血在消化内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谭育红 马静 葛林梅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9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内镜止血夹 消化内镜 消化道出血 止血治疗 内镜直视下 金属止血夹 治疗方法 边缘血管 预防出血
下载PDF
小分子制剂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未来
9
作者 毛靖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22期913-921,共9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属于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程长、病情反复,发展至后期可增加手术、致残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目前认为遗传、免疫、...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属于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程长、病情反复,发展至后期可增加手术、致残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目前认为遗传、免疫、肠道菌群及环境等因素均参与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步升高,由于传统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疗效不足及副作用,使得一部分IBD患者的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在生物制剂方面,作为靶向治疗“开山者”的抗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拮抗剂应用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为广泛,但数十年的应用数据统计显示其原发、继发失应答的人群比例较为显著.因此,新型靶向治疗药物譬如小分子制剂的不断问世,为传统治疗效果不佳及抗TNF治疗失败的人群开辟了新的道路,但小分子制剂作为一线治疗的定位亦需进一步探索研究.该文主要总结归纳近期临床试验中小分子制剂在IBD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其对传统生物制剂尤其是抗TNF治疗原发、继发失应答或不耐受人群的应答、缓解疗效,进行治疗决策的探索,以期探索后续理想的接续治疗药物,指导选择合适的一线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小分子制剂
下载PDF
多元教学法联合互联网及虚拟现实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梦杳 窦菲菲 +1 位作者 栾永 孟华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73-76,共4页
以疾病肝硬化为例,课前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互联网在线课程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重点、难点;课堂上应用现代化的多元教学法,将PBL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 以疾病肝硬化为例,课前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互联网在线课程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重点、难点;课堂上应用现代化的多元教学法,将PBL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相结合,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课上通过模拟实景的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和体会,从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课后推送慕课,强化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将课堂延伸到课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 教学法 临床教学 互联网 虚拟现实技术 内科学
下载PDF
CA系列凝血分析仪凝血三项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贞 刘艳 +2 位作者 杨冬 马晓露 靳岩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同一系列不同型号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收集40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浆,在两个不同的凝血分析仪(CA1500、CA7000)测定PT、APTT和Fg,并... [目的]探讨同一系列不同型号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收集40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浆,在两个不同的凝血分析仪(CA1500、CA7000)测定PT、APTT和Fg,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来判断检测系统间的结果是否为临床接受。[结果]CA7000的PT测定结果与CA15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系数(r)=0.999;CA7000的INR测定结果与CA15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0.999;CA7000的APTT测定结果与CA15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0.998;CA7000的Fg测定结果与CA15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0.985。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大部分小于总允许误差的1/2(PT:T±7.5%;APTT:T±7.5%;Fg:T±10%)。[结论]以CA1500作为标准检测系统,CA7000的测定结果具有临床可接受性;应定期对同一实验室不同凝血分析仪进行比对实验,以保证检验结果间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分析仪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比对实验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抗体、骨髓细胞学对血小板减少鉴别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贞 刘艳 +3 位作者 杨冬 马晓露 刘贺 袁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抗体测定、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血小板减少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血小板计数的比较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抗体测定、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血小板减少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血小板计数的比较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组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ITP组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与MDS组、AA组与SL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A组与IT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AIgG、PAIgM、PAIgA的比较中,任意两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中,巨核细胞总数和颗粒巨核细胞数的比较里,AA组与MD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板巨核细胞数加裸核数在ITP组与AA组、AA组与MDS组、AA组与SLE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和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血小板减少的病因鉴别有一定意义,而血小板抗体,随着其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也将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鉴别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骨髓 细胞学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抗体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坚妹 王朝晖 +5 位作者 刘敏 王玫 张岩 吕申 刘丽娜 许国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539,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疾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pylori,HP)感染是导致胃癌发生的原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不明。错配修复基因是保证DNA复制高保真度的重要基因,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HP感染和非感...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疾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pylori,HP)感染是导致胃癌发生的原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不明。错配修复基因是保证DNA复制高保真度的重要基因,与消化道肿瘤发生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HP感染和非感染胃癌组织及癌旁粘膜组织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粘膜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蛋白的表达,探讨hMSH2、hMLH1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和HP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尿素酶快速检验法对HP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粘膜和胃炎粘膜组织中hMSH2和hMLH1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MSH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67.1%),显著高于癌旁粘膜组织(35.5%)和胃炎粘膜组织(42.1%)(P<0.05),而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组织中低分化腺癌的hMSH2阳性率(81.1%)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54.5%)和粘液癌(52.9%)(P<0.05);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MLH1的阳性率在胃癌组织(81.6%)、癌旁粘膜组织(90.8%)和胃炎组织(89.5%)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MLH1在粘液癌中的阳性率(47.1%)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腺癌(81.8%)和低分化腺癌(97.3%)(P<0.05),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P感染和非感染胃癌组织中,hMSH2的阳性率分别为56.8%和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HMLH1 胃癌组织 组织表达 幽门螺杆菌 细菌感染
下载PDF
将医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用于问诊考核的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段志军 金艳玲 +3 位作者 杜建玲 李蕾蕾 周广民 方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683-2685,共3页
对完成临床课程理论和见习学业的医学生经过集中培训成为标准化病人(SP)并被应用于问诊考核,探讨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是否适于辅助临床诊断学教学。结果显示,SSP"表演"逼真;被考核学生应用SSP问诊和传统方法问诊比较,其病史采... 对完成临床课程理论和见习学业的医学生经过集中培训成为标准化病人(SP)并被应用于问诊考核,探讨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是否适于辅助临床诊断学教学。结果显示,SSP"表演"逼真;被考核学生应用SSP问诊和传统方法问诊比较,其病史采集效果相近,学习兴趣和临床技能均得到提高。SSP用于问诊训练和考核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模拟病人 教学
下载PDF
巴柳氮、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智峰 段志军 +2 位作者 赵钢 刘丽娜 王英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3464-3468,共5页
目的:评价巴柳氮、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与安全性,并探讨三种药物不同的药物动力学.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Cinahl、CESJ、ASP、VIP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07-01... 目的:评价巴柳氮、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与安全性,并探讨三种药物不同的药物动力学.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Cinahl、CESJ、ASP、VIP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07-01前已发表的关于巴柳氮、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相互比较治疗活动性UC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再通过手工检索2008-01/2008-06已发表的关于三种药物相互比较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利用Stata9.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按入选标准,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1119例UC患者纳入荟萃分析.巴柳氮与柳氮磺吡啶相比,其疗效相似(OR=1.24,95%CI:0.80-1.93,P=0.345),副作用发生率低(OR=0.27,95%CI:0.13-0.59,P=0.001),副作用致停药率低(OR=0.12,95%CI:0.03-0.44,P=0.002).巴柳氮与美沙拉嗪相比,疗效相似(OR=1.55,95%CI:1.00-2.42,P=0.051),副作用发生率低(OR=0.59,95%CI:0.39-0.90,P=0.014),副作用致停药率相似(OR=1.34,95%CI:0.29-6.22,P=0.709).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相比,疗效相似(OR=0.71,95%CI:0.19-2.59,P=0.599),副作用发生率低(OR=0.44,95%CI:0.27-0.71,P=0.001),副作用致停药率相似(OR=0.69,95%CI:0.26-1.88,P=0.470).结论:巴柳氮、美沙拉嗪和柳氮磺吡啶均能有效的治疗活动性UC,而巴柳氮和美沙拉嗪副作用发生率低于柳氮磺吡啶副作用发生率;偶氮5-ASA前药可能较5-ASA控释剂更能有效地治疗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柳氮 溃疡性结肠炎 荟萃分析
下载PDF
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被引量:18
16
作者 梁丽娜 范小倩 +3 位作者 于志刚 卢书明 刘丽娜 李春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16-321,共6页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01/2014-12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A组(n=35)...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01/2014-12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A组(n=35)口服乳果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B组(n=35)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C组(n=35)口服乳果糖;疗程4 wk;记录不良反应,评估疗效,并对有效患者随诊3 mo比较3组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4 wk后,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62.86%、68.57%,A组显著高于B和C两组(P<0.05);A组大便次数、性状的缓解情况与B、C组比较,P<0.01.A、B、C 3组复发率分别为6.45%、13.64%、12.50%,A组低于B、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均较低.结论: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可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功能性便秘 疗效
下载PDF
30例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诸葛宇征 王英德 +2 位作者 刘丽娜 王锋 戴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233,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 30例BCS患者的病史、B超多普勒、CT和血管造影资料 ,探讨了BCS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和影像学改变。同时将B超多普勒和CT对BCS诊断的价值做了比较。结果提示 :(1)本组患者中 ,下腔静脉肝后段膜性闭塞是BCS的主要原因。 (2 )... 本文通过分析 30例BCS患者的病史、B超多普勒、CT和血管造影资料 ,探讨了BCS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和影像学改变。同时将B超多普勒和CT对BCS诊断的价值做了比较。结果提示 :(1)本组患者中 ,下腔静脉肝后段膜性闭塞是BCS的主要原因。 (2 )B超多普勒诊断BCS的敏感性高于CT ,但准确性较CT差。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临床分析 B超 CT 血管造影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戴宁 邹原 +1 位作者 王慧芳 戴木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04-1708,共5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SDS)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高胆固醇饮食14周诱导建立大鼠NASH模型,药物干预组在造模第8周末时给予SDS 300 mg·kg-1·d-1体重灌胃连续6周,在14周末...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SDS)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高胆固醇饮食14周诱导建立大鼠NASH模型,药物干预组在造模第8周末时给予SDS 300 mg·kg-1·d-1体重灌胃连续6周,在14周末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以及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ELISA检测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水平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表达的变化。结果:在14周末,NASH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组织呈中重度脂肪变性并同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SH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和TC,以及肝TG、TC和MDA的含量显著上升,而肝SOD和GSH的含量显著下降,8-iso-PGF2α的水平显著上升,免疫组化显示8-OHdG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与模型组相比,SDS药物干预组大鼠ALT、AST、TG、TC、MDA和8-iso-PGF2α的含量均显著下降,而肝SOD和GSH的含量显著上升,肝病理学变化得到显著改善,8-OHdG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SDS对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NASH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机制可能与SDS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红景天苷 氧化性应激 大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HBV相关肝硬化常见死亡原因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钰伶 单正飞 +1 位作者 石磊 段志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439-1443,共5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HBV相关肝硬化(HBC)常见致死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4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235例H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H.pylori的感染率;比较其中155例伴有...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HBV相关肝硬化(HBC)常见致死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4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235例H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H.pylori的感染率;比较其中155例伴有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H.pylori的感染率;比较其中97例伴有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H.pylori的感染率;比较其中32例血氨检测的患者H.pylori阳性与阴性组静脉血氨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35例HBC患者的H.pylori阳性率为80.85%(190/235);伴有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胃镜下见食管的曲张静脉呈蛇形迂曲隆起或串珠状改变,胃底的曲张静脉呈孤立瘤样改变,伴或不伴有胃黏膜糜烂,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曲张者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50.55%(46/91)、43.59%(17/39)和76.00%(1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13,P<0.05);伴有PHG的患者,胃镜可见胃黏膜呈蛇皮样改变,可伴有樱桃红斑、猩红疹及糜烂出血表现,其中轻度及重度PHG患者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43.33%(26/60)和67.57%(2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1,P<0.05);检测血氨的患者H.pylori阳性组血氨平均浓度[(62.76±13.43)μmol/L]明显高于阴性组[(47.20±12.5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1)。结论 HBC患者中H.pylori的感染率高,且H.pylori感染很可能增加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以及PHG的严重程度以及升高血氨水平,进而有增加肝硬化主要致死因素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螺杆菌 幽门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肝性脑病
下载PDF
二甲双胍治疗成年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智峰 赵钢 +2 位作者 朱英 王丽霞 朱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17-1723,共7页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l 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方法:在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Cinahl、CESJ、ASP、VIP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已发表的关于二甲双胍联合饮食...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l 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方法:在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Cinahl、CESJ、ASP、VIP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已发表的关于二甲双胍联合饮食控制与单纯饮食控制比较治疗NAFL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利用Stata9.0软件和ReviewManager5.0.1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按入选标准,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荟萃分析表明:与单纯饮食控制相比,二甲双胍联合饮食控制可以明显降低NAFLD患者的ALT、AST和GGT,WMD值分别为-12.12U/L(95%CI:-22.13,-2.12,P=0.02)、-11.38U/L(95%CI:-22.86,0.11,P=0.05)和-19.91U/L(95%CI:-37.01,-2.82,P=0.02);二甲双胍联合饮食控制与单纯饮食控制相比,可以明显改善NAFL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使HOMA-IR降低,WMD值为-0.67(95%CI:-0.80,-0.55,P<0.00001);但二甲双胍联合饮食控制对NAFLD患者肝脏组织学的改善作用并不优于单纯饮食控制,并不能明显降低肝脏炎症评分和肝脏纤维化评分,SMD分别为-0.08(95%CI:-0.51,0.35,P=0.71)和-0.32(95%CI:-0.75,0.11,P=0.14).结论:二甲双胍可以加快NAFLD患者ALT、AST和GGT生化指标的恢复,并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对NAFLD患者肝脏组织学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荟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