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蟾毒灵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1
作者 方波 丁晓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29-635,共7页
目的: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了解蟾毒灵(bufalin)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相关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得到蟾毒灵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搜索骨肉瘤相关疾病靶点,对两个数... 目的: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了解蟾毒灵(bufalin)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相关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得到蟾毒灵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搜索骨肉瘤相关疾病靶点,对两个数据库中的靶点进行Venny分析,随后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运用Cytoscape 3.7.2及Origin 2020软件构建“化合物-通路-靶点-疾病”网络图。最后利用CCK-8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药理学分析一共获得蟾毒灵与骨肉瘤共同靶点107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相关信号通路34条,涉及到肿瘤信号通路有: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将其进行PPI网络分析表明,MYC、CCND1、IL6、ESR1、CDKN2A、IGF1、CAT、CDKN1A、ANXA5、PTGS2为连接度最高、权重最大的靶点。CCK-8实验证实蟾毒灵具有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作用;Western blot发现增殖相关蛋白MYC、CCND1蛋白表达下降。回复实验进一步证实,蟾毒灵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骨肉瘤的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以及相关实验发现蟾毒灵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骨肉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灵 网络药理学 骨肉瘤 抗肿瘤作用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治疗对策探讨 被引量:45
2
作者 闫红艳 张阳 孙庆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其治疗对策。方法 对 2 5例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与随机选取的 2 5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比较 ,并对此类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组的 ηb、...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其治疗对策。方法 对 2 5例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与随机选取的 2 5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比较 ,并对此类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组的 ηb、ηp、Fib、HCT、ESR等五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1或 0 .0 5 ) ;在近期疗效上 ,经抗凝、溶栓、祛聚集治疗 3天后 ,病情好转率为 6 0 %。病情加重或无变化的患者 ,立即给予化疗 ,病情得到明显改善者占 90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变化 ,所导致的高凝状态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在通过常规溶栓、抗凝、祛聚集等治疗无明显效果时 ,应考虑有癌栓的可能 ,应果断给予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病机制 血液流变学 高凝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β-榄香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邹丽娟 王琦 +3 位作者 邵淑娟 于丽敏 张晨 杨佩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16-619,共4页
目的 :探讨 β -榄香烯的抗癌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方法、Hoechst3334 2和PI荧光染色法、电镜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 ,发现 β-榄香烯乳剂对K562 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β -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 细胞的生长 ,对K562 细胞的半数... 目的 :探讨 β -榄香烯的抗癌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方法、Hoechst3334 2和PI荧光染色法、电镜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 ,发现 β-榄香烯乳剂对K562 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β -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 细胞的生长 ,对K562 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剂量 (IC50 )为 17.14μg/ml。其抑制细胞生长能力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 ,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影响细胞周期方面 ,主要使G1期细胞数目增多 ,S期细胞数目下降。结论 :β -榄香烯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的重要方面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细胞凋亡 肿瘤 抗癌药
下载PDF
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宋磊 王峰 +1 位作者 纪东华 张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13例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中,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纵隔恶性肿瘤2例,乳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均经原发灶...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13例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中,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纵隔恶性肿瘤2例,乳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均经原发灶病理证实为恶性。经右侧股静脉入路,以猪尾巴导管于狭窄段近端或远端造影,明确狭窄部位、长度、程度,无局部血栓形成者直接置入Wallstent支架(Boston Scientific,USA),1例同时置入Z形支架(COOK,USA),合并血栓病例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溶栓后再置入支架。结果13例全部开通成功,手术成功率100%,狭窄段平均长度4.3cm(3~6cm)。1例置入2枚支架,其余患者均置入1枚支架。6例在支架置入前行溶栓治疗。开通前后梗阻远侧卧位测静脉压,术前(26.2±1.6)cm H2O,术后降至(4.3±0.8)cm H2O,置入支架后造影示侧支静脉完全消失,上腔静脉阻塞症状于术后即刻至术后3d完全消退。8例术后4~10个月内死于肿瘤多处转移造成脏器功能衰竭,其余5例(包括后续治疗的3例)存活,随访8~26个月,中位数13个月,所有病例上腔静脉阻塞症状未再复发。结论上腔静脉支架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恶性肿瘤 内支架 溶栓治疗
下载PDF
40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检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金波 秦成 +1 位作者 来鹏 周金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98-599,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上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生化比色定量法及TSGF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中TSGF的含量。结果40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的含量(71.37±11.24 u/ml)显著高于正常对...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上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生化比色定量法及TSGF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中TSGF的含量。结果40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的含量(71.37±11.24 u/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SGF的含量(59.75±4.45 u/ml)(P<0.01),阳性检出率达79.80%。另外,在60例进行化疗的患者中,18例有效者化疗后血清TSGF的含量(61.28±6.05 u/ml)较化疗前(83.01±4.57 u/ml)明显下降(P<0.01),6例化疗无效者化疗后血清TSGF的含量(86.51±5.82 u/ml)显著高于化疗前(65.76±5.92 u/ml)(P<0.01)。结论TSGF是一种新的、敏感性高的肿瘤标志物,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均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下载PDF
医院就诊人群宫颈病变机会性筛查资料分析
6
作者 高娜 吴涛 +2 位作者 石红 郑军 陆晓云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1期1617-1618,1620,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就诊患者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OS)的资料,筛查方法包括液基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目的探讨医院就诊患者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OS)的资料,筛查方法包括液基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以及二者联合应用;以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确诊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结果共收治门诊患者335 912例,其中接受OS 24 978例,占门诊就诊例数7.44%(24 978/335 912)。筛查方案分别为:液基细胞学17 632例(70.59%),联合应用液基细胞学和HPV DNA检测7 346例(29.41%)。最普遍采用的筛查方法是液基细胞学。检出上皮内瘤样病变(CIN)614例(2.46%),宫颈癌43例(0.17%)。结论医院内就诊人群宫颈病变检出率高,OS对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查 宫颈疾病 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16 人乳头瘤病毒18
下载PDF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护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韩桂梅 徐晓颖 李秀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8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为(41.2±14.5)分、躯体疼痛评分为(48.2±14.7)分、生理职能评分为(49.1±15.8)分、总体健康评分为(55.1±10.1)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5.5±10.1)分,对照组生理功能评分为(41.1±14.4)分、躯体疼痛评分为(48.6±13.9)分、生理职能评分为(48.8±15.2)分、总体健康评分为(54.5±11.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4.9±10.2)分,两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为(78.2±15.8)分、躯体疼痛评分为(85.5±15.1)分、生理职能评分为(69.0±17.1)分、总体健康评分为(68.2±14.9)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0.0±15.8)分,对照组生理功能评分为(39.1±12.9)分、躯体疼痛评分为(43.7±11.8)分、生理职能评分为(45.4±13.4)分、总体健康评分为(51.5±11.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7.5±10.2)分,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其治疗依从性更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胃肠道肿瘤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俊 蒋葵 张学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51-355,共5页
多药耐药(MDR)是导致临床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ABCC1)被认为是介导肿瘤多药耐药的主要跨膜转运蛋白之一。探究MRP1/ABCC1的结构、功能,以及与肿瘤的关系,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肿瘤预后的评估。
关键词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多药耐药 肿瘤
下载PDF
从红曲提取的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5
9
作者 徐世圣 韶月 吴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973-978,共6页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近年来从红曲提取的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各成分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加以阐述。结果发现:洛伐他汀、红曲色素、红曲多糖等从红曲提取的多种有效成分及红曲相关制剂可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地防治肿...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近年来从红曲提取的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各成分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加以阐述。结果发现:洛伐他汀、红曲色素、红曲多糖等从红曲提取的多种有效成分及红曲相关制剂可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地防治肿瘤的发生、侵袭,且在辅助其他肿瘤治疗方法上也展现出了较大优势。红曲作为传统中药材,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独到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为肿瘤的攻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洛伐他汀 红曲色素 红曲多糖 抗肿瘤
下载PDF
中央记忆型T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美西(综述) 臧丹(综述) 陈骏(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063-1067,共5页
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Tm)作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记忆型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是幼稚T细胞经过抗原激活后,产生的具有长期记忆性的、并能够归巢到淋巴结接受抗原再刺... 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Tm)作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记忆型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是幼稚T细胞经过抗原激活后,产生的具有长期记忆性的、并能够归巢到淋巴结接受抗原再刺激的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抗肿瘤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与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Tcm不仅是介导免疫应答的防线,其作为疗效预测生物标记物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目前肠道菌群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备受关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调控疗效,其在免疫细胞层面的机制值得探究。本文对Tcm在组织中的分化、表面标记,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其与肠道菌群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记忆型T细胞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肿瘤患者随访资料库的建立及教训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弦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7年第6期850-850,共1页
结合医院肿瘤科临床资料数据库的建立经过,从各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保证肿瘤患者随访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和数据库的易操作性的结合。
关键词 数据库 肿瘤随访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程序死亡受体1抗体(PD-1)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分析与护理
12
作者 何瑞 周金平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0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在使用程序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以预防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采用程序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76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在使用程序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以预防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采用程序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76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恶性肿瘤疾病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仅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4.7%,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在使用程序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大幅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缩短治疗时间,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程序死亡受体1抗体 综合护理干预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预防
下载PDF
平衡运动训练联合认知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认知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婷 薛琳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68-71,76,共5页
目的探索平衡运动训练联合认知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认知功能、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 目的探索平衡运动训练联合认知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认知功能、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进行平衡运动训练,观察组进行平衡运动训练联合认知刺激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步行功能(包括左右步幅差、步频、步速)、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式Fugl-Meyer下肢功能判定表(FMA-L)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包括定向力、抽象、注意力、语言、命名、延迟回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下肢肌力分级。结果观察组左右步幅差少于对照组,步频、步速、定向力、延迟回忆、语言、抽象、命名、注意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及总分以及下肢肌力分级Ⅴ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的BBS评分、FMA-L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平衡运动训练联合认知刺激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下肢、步行功能,提高下肢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运动训练 认知刺激 脑卒中 偏瘫 平衡能力 认知功能 下肢功能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的3种止吐方案预防含顺铂多日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成本-效用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雪莹 张策 +4 位作者 方丽萍 李娜 于佳 王颖 王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09-2513,共5页
目的:为临床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相关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12月在我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进行含顺铂多日化疗患者的病例资料,按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托烷司琼组、雷莫司琼组和帕洛诺... 目的:为临床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相关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12月在我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进行含顺铂多日化疗患者的病例资料,按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托烷司琼组、雷莫司琼组和帕洛诺司琼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均衡3组方案的协变量,对匹配后的3种止吐方案进行成本-效用分析,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抽样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成本-效用分析结果显示,在1个观察周期内,托烷司琼方案的治疗成本为237.71元,效用为0.05468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雷莫司琼方案的治疗成本为242.37元,效用为0.05526 QALYs;帕洛诺司琼方案的治疗成本为319.24元,效用值为0.05576 QALYs。帕洛诺司琼方案相比托烷司琼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75155.69元/QALY,帕洛诺司琼方案相比雷莫司琼方案的ICER为152062.07元/QALY,均低于3倍我国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17341元/QALY)。敏感性分析和抽样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均提示基础分析的结果比较稳定。结论:在目前的药品价格下,对于含顺铂多日化疗所致CINV的预防,以帕洛诺司琼为基础的止吐方案更具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多日化疗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 托烷司琼 雷莫司琼 帕洛诺司琼 成本-效用分析 真实世界
下载PDF
Aurora-A激酶在人类不同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邹丽娟 李国权 +6 位作者 宫琳琳 汪洋 金伟 赵瑾瑶 马海英 杨佩满 邵淑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2-795,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urora-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本研究检测Aurora-A激酶在人类不同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DNA含量的关系,旨在寻找肺癌新的分子治疗靶点和肿瘤标记物,为指导肺癌个性化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应用RT...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urora-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本研究检测Aurora-A激酶在人类不同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DNA含量的关系,旨在寻找肺癌新的分子治疗靶点和肿瘤标记物,为指导肺癌个性化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应用RT-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PG(高转移的巨细胞肺癌)、A549(肺腺癌)、NCI-H460(大细胞肺癌)3种肺癌细胞株Aurora-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3种肺癌细胞DNA含量(四倍体及多倍体),分析Aurora-A的表达与DNA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半定量RT-PCR电泳结果显示,A549、PG、NCI-H460中Aurora-A/β-actin比值分别为1.16、1.14、0.84;Westernblot结果在A549、PG与NCI-H460中的Aurora-A/β-actin比值分别为21.13、8.96与6.43,提示3种肺癌细胞Aurora-A均呈高表达。A549、PG、NCI-H460细胞含有四倍体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4.97%、19.88%和10.60%,三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多倍体(>4N)的细胞比例分别为3.59%、2.66%、2.30%。提示Aurora-A表达强弱与肺癌细胞多倍体的比例高低有相关性。结论3种肺癌细胞中Aurora-A基因均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在不同肺癌细胞株中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遗传学 肺癌细胞株 Aurora—A 多倍体 基因 肿瘤 人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作用及其效应机制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丹懿 戴朝霞 +2 位作者 陈骏 李丹 高文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13,共4页
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对其抑癌的可能效应机制进行分析。方法实验中设4个Res药物组,终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μmol/L,同时设置不含Res药物的对照组,采用MTT法... 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对其抑癌的可能效应机制进行分析。方法实验中设4个Res药物组,终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μmol/L,同时设置不含Res药物的对照组,采用MTT法测试Res对体外培养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检测Bcl-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ELISA测定Res对荷瘤小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s可以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和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Res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并能明显升高荷瘤小鼠体内细胞因子IL-2、IL-6、IL-12和TNF-α的水平(P<0.05)。结论 Res体内与体外对肝癌细胞Bel-7402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活性,其抗肿瘤的效应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cl-2的表达和提高细胞因子IL-2、IL-6、IL-12及TNF-α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肝癌细胞BEL-7402 抑制作用 效应机制
下载PDF
前脂肪细胞凝胶植入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腔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庆仲 闫红艳 +3 位作者 李正维 王鹏 郭文希 何大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4期970-972,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体前脂肪细胞凝胶植入法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腔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 :将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 (前脂肪细胞凝胶植入组 )、B组 (自体脂肪颗粒植入组 )、C组 (空白对照组 ) ,将A组动物先进行前脂肪细胞培养 ,待其脂肪细胞... 目的 :探讨自体前脂肪细胞凝胶植入法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腔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 :将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 (前脂肪细胞凝胶植入组 )、B组 (自体脂肪颗粒植入组 )、C组 (空白对照组 ) ,将A组动物先进行前脂肪细胞培养 ,待其脂肪细胞培养传代至适量后 ,制备各组大鼠的椎板缺损模型 ,A组取培养的单层脂肪细胞与生物蛋白胶制成混合物 ,B组取自体脂肪颗粒分别植入椎板缺损区 ,C组不植入任何物质 ,于术后 8周行大体、光镜、电镜及MRI检查。结果 :A组预防硬膜外腔瘢痕粘连效果良好 ,优于B组。结论 :自体前脂肪细胞与生物蛋白胶制成的混合物植入预防硬膜外腔瘢痕的形成与粘连有良好的效果 ,是一种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腔瘢痕形成与粘连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脂肪细胞 凝胶 预防 硬膜外腔 瘢痕粘连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苏霞 张阳 +2 位作者 徐建明 高峨眉 韩秀敏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64-766,815,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和HER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和HER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8%、18.0%。HER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20例非肿瘤肺组织(P<0.05)。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分别较男性、鳞癌、吸烟患者HER2表达率高,但HER2阳性表达与性别、组织学类型、吸烟史及手术几率方面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HER2与HER3表达也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ER2、HER3蛋白在NSCLC中存在阳性表达;HER2单独表达在NSCLC中的作用有限;HER2和HER3联合表达在NSCLC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HER2 HER3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癌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磊 纪东华 +2 位作者 王峰 刘永晟 王凝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髂内脉灌注化疗及化疗栓塞术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中晚期宫颈癌Ⅱb-Ⅳ期,既往曾行放疗12例(Ⅱb 9例,Ⅲa 3例),全身化疗4例(Ⅲb 2例,Ⅳ2例),初治14例(Ⅱb 8例,Ⅲa 3例,Ⅲb 3例),全部病例行双侧髂内... [目的]探讨髂内脉灌注化疗及化疗栓塞术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中晚期宫颈癌Ⅱb-Ⅳ期,既往曾行放疗12例(Ⅱb 9例,Ⅲa 3例),全身化疗4例(Ⅲb 2例,Ⅳ2例),初治14例(Ⅱb 8例,Ⅲa 3例,Ⅲb 3例),全部病例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术,并对合并出血6例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疗效评价及毒性分析按RECISE及NCI CTC3.0标准判定。[结果]总有效率58%(CR 5例+PR 12例)。其中,6例(Ⅱb 5例,Ⅲa 1例)介入术后行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6例宫颈出血者止血效果佳。治疗后出现主要的化疗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24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臀部皮肤破溃,经局部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局部灌注化疗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是有效综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化疗栓塞 中晚期
下载PDF
阿米福汀对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宣伟 李帅 +2 位作者 吴秀艳 耿艳 张卓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6-32,共7页
目的探讨阿米福汀(Amifostine,AMI)对小鼠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AMI组。用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单次12Gy照射小鼠全肺,照射前30 min腹腔注射AMI,对照组和单纯照射... 目的探讨阿米福汀(Amifostine,AMI)对小鼠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AMI组。用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单次12Gy照射小鼠全肺,照射前30 min腹腔注射AMI,对照组和单纯照射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照射14 d后,留取小鼠肺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实验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LRP3蛋白的表达和定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中NLRP 3和IL-1β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NLRP3、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照射后第14天,AMI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AMI组肺组织急性炎症反应减轻;AMI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水平下降,TGF-β_1水平升高(P<0.05);AMI组肺组织中NF-κB活性下降(P<0.05);AMI组肺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下降(P<0.05);AMI组NLRP3和IL-1βm RNA表达下降(P<0.05);AMI组NF-κB p65、NLRP3、IL-1β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AMI可能通过抑制辐射引起的NF-κB激活,进而抑制NLRP3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RI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福汀 放射性肺损伤 NF-ΚB NLRP3 白介素-1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