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云飞 高伟 +1 位作者 宋炜 周长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氩/治疗应用 内镜检查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
下载PDF
果胶铋联合克拉霉素、替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2
作者 贺明 孟祥廷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487-488,共2页
关键词 溃疡 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 果胶铋 并发症 克拉霉素 替硝唑 合并 条件 对象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74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宇 朴云峰 许贤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6-167,共2页
为研究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选择74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的最常见诱因为上消化道出血(44.6%)、感染(39.2%)、电解质紊乱(35.1%)。肝硬化合并HE病死率为22.... 为研究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选择74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的最常见诱因为上消化道出血(44.6%)、感染(39.2%)、电解质紊乱(35.1%)。肝硬化合并HE病死率为22.97%。肝性脑病预后与诱因、脑病分期、肝功能、肾功能、血Na+、Child分级及有无并发症密切相关。积极去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肝硬化 预后
下载PDF
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许贤姬 朴云峰 吴洪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7-98,共2页
为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减少漏诊,提高治愈率,判断病情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 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结果SBP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需要依靠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但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血象白... 为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减少漏诊,提高治愈率,判断病情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 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结果SBP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需要依靠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但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血象白细胞升高和出凝血时间延长(>2 0s) ,高总胆红素(>6 0 μmol/L)与预后相关。并发症越多,肝功能积分越高预后越差。提高对SBP的认识,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是提高SBP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细菌腹膜炎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环丙沙星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与IL-6 IL-8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赖少彤 金琦 +2 位作者 邓兆斌 李靖华 蒋俊明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12期2174-21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环丙沙星与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与IL-6、IL-8相关性。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A-对照组(急性重症胰腺炎但未应用抗生素及中药组);B-SAP应用环丙沙星组;C-SAP应用中药+环丙沙星组。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目的:探讨应用环丙沙星与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与IL-6、IL-8相关性。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A-对照组(急性重症胰腺炎但未应用抗生素及中药组);B-SAP应用环丙沙星组;C-SAP应用中药+环丙沙星组。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IL-8。结果:环丙沙星与大黄配伍可以明显下调SAP时各个时段IL-6、IL-8、血AMY水平,IL-6、IL-8与血AMY、胰腺湿重呈正相关,环丙沙星+大黄与环丙沙星组IL-6、IL-8与血AMY、胰腺湿重低于对照组。结论:环丙沙星+大黄治疗作用与降低IL-6、IL-8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大黄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低位大肠癌手术中肠镜检查的必要性和指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长江 江洋深 +2 位作者 付海滨 高云飞 肖东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肠镜检查 大肠癌 低位 指征 高位 手术中 手术前后 情况 必要性 发现
下载PDF
早期胃癌直径、淋巴结微转移与组织MMP-7表达强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赖少彤 姜威 +1 位作者 邓兆斌 李靖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直径、淋巴结微转移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55例早期胃癌经黏膜颜色、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7的表达强度和淋巴结微转移。结果:直径大于20mm早期胃癌的MMP-7表达阳性率明...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直径、淋巴结微转移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55例早期胃癌经黏膜颜色、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7的表达强度和淋巴结微转移。结果:直径大于20mm早期胃癌的MMP-7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直径小于10mm的病例(P<0.045),亦高于直径10~20mm病例的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P>0.104)。MMP-7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型明显相关,低分化癌MMP-7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癌(P<0.015),亦高于中分化癌的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直径大于20mm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直径10~20mm的淋巴结转移率。结论:早期胃癌直径、淋巴结微转移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相关,直径大于20mm患者MMP-7表达强阳性率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直径 淋巴结微转移 MMP-7表达
下载PDF
霉菌性食管炎32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云飞 王晓霞 周长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2082-2083,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疾病/诊断 真菌病/诊断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与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体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
9
作者 王英德 于吉明 +2 位作者 张可 唐海英 诸葛宇征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癌胃大部切除与胃体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GED)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测定了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0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体GED情况。Hp的测定采用1min快速尿素酶法14C呼气试验法。结果(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癌胃大部切除与胃体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GED)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测定了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0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体GED情况。Hp的测定采用1min快速尿素酶法14C呼气试验法。结果(1)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12例存在轻度~中度胃体GED,占60%;20例慢性胃炎中,7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35%。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在1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6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60%;在10例慢性胃炎无Hp感染中,只有1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10%;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在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Hp感染的患者中,8例存在轻度~中度胃体GED,占80%;在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未合并Hp感染的患者中,4例存在轻度的胃体GED,占40%,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和Hp感染患者,胃体GED发生率增加,发生恶变的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体 胃大部切除术后 患者 轻度 胃癌 不典型增生 黏膜 组织病理学 相关性 显著性
下载PDF
艾迪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用药量的函数规律
10
作者 周长江 肖东华 +2 位作者 邓兆滨 高云飞 付海滨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10期52-53,共2页
目的总结艾迪莎(Etiasa)应用过程中的量-效变化特点。方法 72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病人,均有腹泻,粘液脓血便症状。每日记录大便次数、血便次数及用药量。随机均衡分组。A组为标准用药组34例,按艾迪莎药品说明书用法及用量服药... 目的总结艾迪莎(Etiasa)应用过程中的量-效变化特点。方法 72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病人,均有腹泻,粘液脓血便症状。每日记录大便次数、血便次数及用药量。随机均衡分组。A组为标准用药组34例,按艾迪莎药品说明书用法及用量服药,即急性期4.0克/日,缓解期1.5克/日。B组为函数用药组38例,依据下列公式计算,用药量(克/日)=3×1g[便次/日×(1+血便次数/日)]。判定标准为显效:便次正常无血便;有效: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无效:症状变化不明显或恶化。结果依从性B组强于A组。治疗满意度二周内显效率比较,A组比B组为73.5%比71.1%;有效率比较,A组比B组为85.3%比89.5%。二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艾迪莎治疗用药量的函数关系变化代表了症状改善的程度。函数用药只须注意两个常见症状的变化,而不必考虑溃疡性结肠炎的范围和严重程度,甚至临床分期。在迅速控制症状方面,函数用药基本等同于标准用药,但比标准用药更能表明量-效变化关系,体现了个体化用药的现代用药思想。艾迪莎用药的函数规律可成功地用于大多数病人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 治疗用药量 用药量 溃疡性结肠炎 药组 血便 病人 症状 次数 用量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回盲部肥大细胞的实验观察
11
作者 张可 代文洁 宋炜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12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回盲部肥大细胞的分布及变化,探讨其在IBS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符合入选标准IBS患者30例,按临床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与15例正常人经结肠镜钳取回盲部结肠黏膜,检测肥大细胞及脱颗粒肥大细胞的数... 目的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回盲部肥大细胞的分布及变化,探讨其在IBS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符合入选标准IBS患者30例,按临床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与15例正常人经结肠镜钳取回盲部结肠黏膜,检测肥大细胞及脱颗粒肥大细胞的数目,进行比较。结果IBS患者回盲部肥大细胞的数目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腹泻型与便秘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泻型、便秘型患者回盲部脱颗粒肥大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便秘型与腹泻型之间比较P<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回盲部肥大细胞增多,提示与IBS临床症状有相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回盲部脱颗粒肥大细胞增多,提示肥大细胞活化是产生IBS腹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肥大细胞
下载PDF
施他宁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张可 刘炎 杜秀云 《大连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92-94,共3页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常见死因,首次出血的死亡率高达30~50%。内科传统治疗多采用加压素及三腔二囊器、合并症和副作用多,止血效果也不甚满意。作者采用施他宁(瑞士雪兰诺大药厂生产)维持静注的方法,取得明显疗...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常见死因,首次出血的死亡率高达30~50%。内科传统治疗多采用加压素及三腔二囊器、合并症和副作用多,止血效果也不甚满意。作者采用施他宁(瑞士雪兰诺大药厂生产)维持静注的方法,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施他宁 食道静脉 破裂出血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静脉曲张出血 消化内科 大连大学 附属医院 食管和胃
全文增补中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云飞 高伟 +1 位作者 宋炜 周长江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2-23,共2页
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为一种非接触性凝固技术,近几年用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本文报道我科2002年3月至2004年6月应用此技术,完成治疗消化道息肉95例的临床观察及取得的满意疗效.并就相关操作条件、治疗过程及... 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为一种非接触性凝固技术,近几年用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本文报道我科2002年3月至2004年6月应用此技术,完成治疗消化道息肉95例的临床观察及取得的满意疗效.并就相关操作条件、治疗过程及方法,与同行开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过程 氩离子凝固术 消化道息肉 疗效观察 意疗 消化道疾病 临床观察 APC 方法
原文传递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云飞 宋炜 +1 位作者 尹晓芹 周长江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分析1998年1月至2004年10月21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病理结果。结果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85.7%),男女发病率相当(11:10),绝大多数(85.7%)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分析1998年1月至2004年10月21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病理结果。结果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85.7%),男女发病率相当(11:10),绝大多数(85.7%)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腹泻和便血。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90.5%)。内镜表现主要为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溃疡,一过型最多(95.2%)。病理改变无特异性。大多预后良好。结论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尽早做结肠镜检查是确诊该病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结肠镜检查 下消化道出血
原文传递
福松用于肠道清洁准备的方法和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长江 张桂华 +2 位作者 邓兆滨 高云飞 付海滨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4年第4期33-34,共2页
为探讨福松用于肠道清洁准备的方法和价值,应用福松100g分2次口服与福松50g1次口服的方法比较.并与口服番泻叶30g进行对照。肠镜检查肠道清洁情况及询问腹部症状。结果福松100g分次口服优于福松50g1次口服,与口服番泻叶30g效果相当... 为探讨福松用于肠道清洁准备的方法和价值,应用福松100g分2次口服与福松50g1次口服的方法比较.并与口服番泻叶30g进行对照。肠镜检查肠道清洁情况及询问腹部症状。结果福松100g分次口服优于福松50g1次口服,与口服番泻叶30g效果相当,但无番泻叶引起的腹部症状和全身反应。结果表明:福松用于肠道清洁准备效果比较理想,病人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松 肠道清洁准备 方法 疗效观察 便秘
原文传递
胃黏膜增生性病变与组织胃泌素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16
作者 周长江 张桂华 +2 位作者 李长荣 高云飞 付海滨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4年第5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组织胃泌素 不典型增生 放免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