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心肌重构的影响
1
作者 于铭 王裕星 +7 位作者 杨松 刘宝乐 赵心宇 赵镜淋 梅佳杰 刘珍竹 曲鹏 牛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探究年龄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分析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接受PCI术后1、3、6及12个月规律随诊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低年龄组(<65岁)及高年龄... [目的]探究年龄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分析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接受PCI术后1、3、6及12个月规律随诊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低年龄组(<65岁)及高年龄组(≥65岁),分析两组之间基线资料、生物化学指标、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脏超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年龄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及舒张功能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入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87例,年龄(62±13)岁,其中男性67例(77.0%),低年龄组43例,高年龄组44例。与低年龄组相比,高年龄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二尖瓣环间隔侧e′、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A、二尖瓣环侧壁侧e′等超声指标降低(P<0.05)。高龄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6个月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A、二尖瓣环侧壁侧e′、二尖瓣环间隔侧e′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舒张功能减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可能在年龄相关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舒张功能受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舒张功能
下载PDF
改良院内心肺复苏方法对脑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鼎铁 滑利民 +2 位作者 贺明 赵宏福 陈国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2,共3页
心肺复苏(CPR)的成功率近年虽然已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脑复苏是CPR最后成败的关键。本研究对发生在医院内CPR成功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提高脑复苏成功率的方法。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脑复苏 存活 呼吸兴奋剂
下载PDF
肺栓塞误诊为冠心病讨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曲直立 王丽萍 朱枚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S1期38-39,共2页
1病例资料男,66岁。因心前区疼痛后晕厥急诊入院。3 h前起床后突然出现心前区烧灼样疼痛,持续3 min,无放散,疼痛范围手掌大小,随即晕厥伴尿失禁,持续30 s,无抽搐,无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咯血,清醒后如常人。查体:体温36.5℃,脉搏70/min... 1病例资料男,66岁。因心前区疼痛后晕厥急诊入院。3 h前起床后突然出现心前区烧灼样疼痛,持续3 min,无放散,疼痛范围手掌大小,随即晕厥伴尿失禁,持续30 s,无抽搐,无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咯血,清醒后如常人。查体:体温36.5℃,脉搏70/min,呼吸18/min,血压120/80 mmHg。意识清,口唇略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率70/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误诊 冠心病
下载PDF
盐酸地尔硫片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7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芳 曲直立 王丽萍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7期1208-1208,1195,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地尔硫片(合心爽)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组各7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合心爽50mg,日三次,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观察盐酸地尔硫片(合心爽)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组各7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合心爽50mg,日三次,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和BN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心爽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心爽 舒张性心力衰竭 疗效
下载PDF
氢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脑梗死 被引量:1
5
作者 曲直立 王丽萍 谢同杰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S1期137-138,共2页
近年来,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已患心血管合并脑血管的那些患者,减少这些事件的再发,,迫在眉睫。对以往单纯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减少发病,已不能满足需要。双联抗血小板应加以考虑。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 近年来,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已患心血管合并脑血管的那些患者,减少这些事件的再发,,迫在眉睫。对以往单纯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减少发病,已不能满足需要。双联抗血小板应加以考虑。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脑梗死患者166例,其中,男71例,女9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氯吡格雷 冠心病心绞痛合并脑梗死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急性心梗后早期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曲直立 王丽萍 +1 位作者 王娜 刘芳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5期77-77,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早期C反应蛋白对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早期C反应蛋白〉2倍与〈小于1倍患者预后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急性心梗早期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后评价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 急性心梗 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AngⅡ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洪涛 王静 +3 位作者 王小乐 唐光能 桑晓楠 洪炳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4期807-808,共2页
探讨圣约翰草提取物对合并焦虑、抑郁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68例老年心衰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圣约翰草提取物组(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圣约翰草提取物300mg,口服... 探讨圣约翰草提取物对合并焦虑、抑郁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68例老年心衰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圣约翰草提取物组(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圣约翰草提取物300mg,口服,tid,治疗2w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并检测HAMD评分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圣约翰草提取物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及HAMD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浆AngⅡ明显下降。圣约翰草提取物能改善心衰合焦虑及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圣约翰草提取物 血管紧张素Ⅱ 焦虑抑郁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瘦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禹泽 朴海南 +1 位作者 赵丽娟 杨柳 《临床医学进展》 2018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瘦素的表达水平。方法:检测对照组、试验组(慢性牙周炎组、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血清及龈沟液标本瘦素水平,并对患有牙周炎的病例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一个月三个月时的血清及...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龈沟液及血清中瘦素的表达水平。方法:检测对照组、试验组(慢性牙周炎组、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血清及龈沟液标本瘦素水平,并对患有牙周炎的病例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一个月三个月时的血清及龈沟液中瘦素进行检测。结果:试验组血清中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但其龈沟液中瘦素与对照组还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瘦素在慢性牙周炎及冠心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血清及龈沟液中的瘦素变化与牙周基础治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冠心病 瘦素
下载PDF
bFGF诱导血管形成中Mg^(2+)重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洪炳哲 李胜范 +5 位作者 王江宁 刘学田 赵容杰 霍丽华 朴海南 曲直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9-634,共6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及Mg2+与新生血管形成间相关性。方法我们采用荧光指示...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及Mg2+与新生血管形成间相关性。方法我们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测HUVECs的[Mg2+]i。新鲜脐带内灌注胶原酶消化,获得内皮细胞,用含体积分数为0.2胎牛血清的M199液进行培养,当细胞外Mg2+浓度分别为0,1和2mmol.L-1时,观察了bFGF促进HUVECs血管形成的能力。结果bFGF诱导的[Mg2+]i增加与细胞外Mg2+存在无关,在细胞外无Mg2+时,bFGF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Mg2+]i。bF-GF诱导的[Mg2+]i增加与细胞外Na+浓度和细胞内Ca2+浓度无关,经bFGF的受体(KDR)阻断剂SU1498预处理,能明显阻断bFGF诱导的[Mg2+]i增加。当细胞外Mg2+为0mmol.L-1时,HUVECs形成血管作用受到明显抑制,bFGF也不刺激血管形成,但当细胞外Mg2+为1或2mmol·L-1时,bFGF可促进HUVECs形成血管。当细胞外Mg2+为1mmol·L-1时,KDR阻断剂SU1498可明显抑制bFGF促进HUVECs形成血管的作用。结论bFGF通过KDR信号传递途径使细胞内的Mg2+库释放Mg2+,从而增加HUVECs的[Mg2+]i,并对促进血管形成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MG^2+ 血管形成 KDR mag-fura-2
下载PDF
VEGF_(165)对血管内皮细胞内Mg^(2+)浓度调节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洪炳哲 王丽萍 +4 位作者 李胜范 朴海南 高立建 李婉秋 曹平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165)(VEGF_(165))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_i)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及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检测HUVECs的[Mg^(2+)]_i。结果:经酪氨酸激酶阻断剂(...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165)(VEGF_(165))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_i)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及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检测HUVECs的[Mg^(2+)]_i。结果:经酪氨酸激酶阻断剂(tryrphostin A23和genistein),磷脂酰3激酶阻断剂(wortmannin和LY294002),磷脂酶Cγ阻断剂(U73122)预处理,均显著阻断VEGF_(165)诱导的[Mg^(2+)]_i增加。但经磷脂酶C阻断剂无活性的类似物(U73343)和增殖激活蛋白激酶阻断剂(SB202190和PD98059)预处理,不能阻断VEGF_(165)诱导的[Mg^(2+)]_i增加。结论:VEGF_(165)通过酪氨酸激酶/磷脂酰3激酶/磷脂酶Cγ信号转导途径使细胞内的Mg^(2+)库释和Mg^(2+),从而增加HUVECs的[Mg^(2+)]_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 磷脂酰3激酶 磷脂酶Cγ
下载PDF
bFGF激活tyrosine kinase/PI3K/PLCγ增加血管内皮细胞[Mg^2+]i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洪炳哲 王丽萍 +5 位作者 高立建 谢同杰 朴海南 李婉秋 刘学田 李胜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研究。方法我们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运用PTi阳...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研究。方法我们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测HUVECs的[Mg2+]i。结果经酪氨酸激酶阻断剂(tyrphostin A23和genistein)、3-磷脂酰肌醇激酶阻断剂(wortmannin和LY294002)、磷脂酶Cγ阻断剂(U73122)预处理,能阻断bF-GF诱导的[Mg2+]i增加。但经磷脂酶Cγ阻断剂无活性的类似物(U73343)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阻断剂(SB202190和PD98059)预处理,不能阻断bFGF诱导的[Mg2+]i增加。结论bFGF通过酪氨酸激酶/3-磷脂酰肌醇激酶/磷脂酶Cγ信号传递途径使细胞内的Mg2+库释放Mg2+,从而增加HUVECs的[Mg2+]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 3-磷脂酰肌醇激酶 磷脂酶Cγ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激活tyrosine kinase/PI3K增加血管内皮细胞[Mg^2+]i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同杰 洪炳哲 +5 位作者 李胜范 王丽萍 朴海南 高立建 刘学田 陈毓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65-166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方法:我们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测HUVECs的[Mg2+]i。结果:Ang-1诱导的[Mg2+]i增加与细胞外Mg2+浓度无关...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方法:我们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测HUVECs的[Mg2+]i。结果:Ang-1诱导的[Mg2+]i增加与细胞外Mg2+浓度无关。Ang-1诱导的[Mg2+]i增加与细胞内Ca2+浓度无关。经酪氨酸激酶阻断剂(tyrphostin A23和genistein),磷脂酰3激酶阻断剂(wortmannin和LY294002)预处理,均显著阻断Ang-1诱导的[Mg2+]i增加。但经活化丝裂原激活激酶阻断剂(SB202190和PD98059)预处理,不能阻断Ang-1诱导的[Mg2+]i增加。结论:Ang-1通过酪氨酸激酶/磷脂酰3激酶信号传递途径使细胞内的Mg2+库释放Mg2+,从而增加HUVECs的[Mg2+]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酪氨酸激酶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下载PDF
静脉应用胺碘酮同时引起肝肾损害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曲直立 王丽萍 陈丽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8年第3期7-7,共1页
患者男,70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心悸2d入院。查体:体温正常,P160次/min,R24次/min,Bp190/100mmHg(1mmHg=0.133kPa),端坐位,口唇紫绀,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明显扩大,HR160次/min,律齐,未闻... 患者男,70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心悸2d入院。查体:体温正常,P160次/min,R24次/min,Bp190/100mmHg(1mmHg=0.133kPa),端坐位,口唇紫绀,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明显扩大,HR16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右肝肋缘下3指,剑突下2指,双下肢水肿。ECG提示心律失常,快速心房扑动。B超检查提示肝脏淤血。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心脏各腔室明显扩大,室壁运动减弱。入院后急查肾功能,尿素氮(BUN)14.7μmol/L,肌酐(Cr)136μmol/L,血离子正常。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快速心房扑动。给予胺碘酮150mg加5%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然后胺碘酮300mg加5%葡萄糖50ml以4ml/h持续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推注 胺碘酮 肝肾损害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心房扑动 双下肢水肿
下载PDF
高龄PCI后无复流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永全 王丽萍 朱枚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310-311,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92岁,既往有高血压及房颤病史,此次因突发胸闷4h而入院。患者于4h前户外活动后突感胸骨后发闷感伴出汗,无胸痛及放散痛,经休息后症状持续约1h左右方缓解,为进一步诊治而收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140/80mmHg。神清,...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92岁,既往有高血压及房颤病史,此次因突发胸闷4h而入院。患者于4h前户外活动后突感胸骨后发闷感伴出汗,无胸痛及放散痛,经休息后症状持续约1h左右方缓解,为进一步诊治而收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140/80mmHg。神清,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66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PCI术 无复流
下载PDF
HELLP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产妇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李南 张东 +1 位作者 金哲秀 王育珊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8-350,共3页
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 syndrome)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本病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虽然发病率低,但起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严重危害母... 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 syndrome)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本病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虽然发病率低,但起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严重危害母婴安全[1]。80%的患者在分娩前有典型的子痫前期的表现,但20%的患者产前没有此表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LP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观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临床表现不典型 产妇 liver 严重并发症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协同降压作用
16
作者 李婉秋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0期126-127,共2页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辛伐他汀20mg/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12周后观察2组血压,血脂变化。...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辛伐他汀20mg/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12周后观察2组血压,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h、日间、夜间动态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异常患者与对照组血脂异常患者治疗前后相比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有明显的协同降压作用,尤其适用于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辛伐他汀 硝苯地平控释片
下载PDF
T_(v1)直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静 洪炳哲 +1 位作者 李洪涛 白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7期579-580,共2页
目的探讨Tv1直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将除外既往PCI行冠脉造影复查、急性心肌梗死、血钾异常、肺动脉栓塞、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瓣膜脱垂、心电图示心律失常、ST-T段改变中至少一项的,年龄>45岁,保留完整的入院心电图、CA... 目的探讨Tv1直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将除外既往PCI行冠脉造影复查、急性心肌梗死、血钾异常、肺动脉栓塞、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瓣膜脱垂、心电图示心律失常、ST-T段改变中至少一项的,年龄>45岁,保留完整的入院心电图、CAG术前术后心电图的312例行冠脉造影患者,根据2009年专家共识对T波的描记定义将患者分V1导联T波直立组和V1导联T波非直立组,将CAG示冠状动脉主要分支之一狭窄30%~100%和(或)弥漫性病变以及斑块定义为阳性组,CAG未见病变,心肌桥及右冠优势型为阴性组进行分析。结果当Tv5直立时,Tv1直立组冠脉病变阳性率为71.4%,Tv1非直立组冠脉病变阳性率为70.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Tv5非直立时,Tv1直立组冠脉病变的阳性率为100%,Tv1非直立组冠脉病变阳性率为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1直立提示可能存在冠脉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v1直立 冠脉造影 心电图 冠脉病变
下载PDF
细胞内镁离子平衡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静 洪炳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609,共4页
Mg2+是细胞内第二位含量丰富的二价阳离子,与生物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但对其平衡调节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该文就细胞膜通道TRPM6、TRPM7,转运体Na+/Mg2+交换、Ca2+/Mg2+交换及细胞内ATP、蛋白、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与胞内游... Mg2+是细胞内第二位含量丰富的二价阳离子,与生物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但对其平衡调节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该文就细胞膜通道TRPM6、TRPM7,转运体Na+/Mg2+交换、Ca2+/Mg2+交换及细胞内ATP、蛋白、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与胞内游离镁离子稳态调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镁离子调节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 ATP TRPM6 TRPM7 Na+ Mg2+交换 CA2+ Mg2+交换
下载PDF
病例63:70岁老年女性一过性脑缺血、右手冷
19
作者 陈鹏 王福军 +7 位作者 王鼎铁 邓君曙 何秉贤 钱月清 孙尧 于东汇 郑长华 本刊编辑部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关键词 老年女性 一过性脑缺血 右手 急性心肌梗死 脑缺血发作 高血压
下载PDF
抑制磷酸二酯酶5的短发夹RNA重组腺病毒载体可改善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健 刚丽 +5 位作者 金哲 李龙虎 于勤 王美兰 宋爱琳 洪炳哲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抑制磷酸二酯酶5(PDE5)的短发夹RNA重组腺病毒载体(PDE5shRNA)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雄性10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n=6)、PDE5shRNA组(结扎左冠... 目的探讨抑制磷酸二酯酶5(PDE5)的短发夹RNA重组腺病毒载体(PDE5shRNA)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雄性10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n=6)、PDE5shRNA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注射PDE5shRNA,n=12)、普通腺病毒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注射普通腺病毒,n=15)和DMEM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注射DMEM,n=8)。4周后,统计各组小鼠存活情况,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和组织学染色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纤维化面积,以评价PDE5shRNA对小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SA、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血管密度以及PDE5、环磷酸鸟苷(cGMP)和蛋白激酶G(PKG)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小鼠存活情况:4周后,假手术组小鼠全部存活(100%),DMEM组死亡3只(37%),PDE5shRNA组小鼠死亡1只(8%)与普通腺病毒组死亡5只(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指标的检测结果:PDE5shRNA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普通腺病毒组和DMEM组[(25.44-2.9)%比(42.0±3.2)%和(43.4±2.6)%,P均〈0.05],LVFS显著高于普通腺病毒组和DMEM组[(21.1l±3.72)%比(14.22±2.91)%和(14.22±2.91)%,P均〈0.05],低于假手术组(41.3±1.8)%(P〈0.05),LVEF显著高于普通腺病毒组和DMEM组[(48.23±7.06)%比(34.59±6.23)%和(38.1±2.8)%,P均〈0.05],低于假手术组(77.7±3.1)%(P〈0.05),LVEDD显著小于普通腺病毒组和DMEM组[(4.88±0.36)mm比(5.72±0.62)mm和(5.49±0.37)mm,P均〈0.05],大于假手术组(3.26±0.29)mm(P〈0.05),LVESD显著小于普通腺病毒组和DMEM组[(3.87±0.45)mm比(4.91±0.62)mm和(4.63±0.37)mm,P均〈0.05],大于假手术组(1.93±0.25)mm(P〈0.05)。(3)血管密度检测结果:PDE5shRNA组小鼠血管密度显著高于普通腺病毒组,心肌梗死区为(14.3±2.0)个比(6.6±1.2)个(P〈0.05)、梗死周边为(23.6±2.1)个比(13.7±2.4)个(P〈0.05)。(4)PDE5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PDE5shRNA组显著低于普通腺病毒组,0.448-4-0.105比0.993±0.057(P〈0.05)。(5)eGMP和PKG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PDE5shRNA组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PDE5shRNA可能通过上调cGMP和PKG表达减少小鼠心肌梗死面积和抑制心肌纤维化,从而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RNA 磷酸二酯酶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