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鱼长途运输关键技术及多组学技术在运输应激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何静怡 魏涯 +7 位作者 岑剑伟 李来好 杨贤庆 黄卉 郝淑贤 赵永强 王悦齐 林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05-313,共9页
活鱼长途运输可以有效解决水产品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鱼类因受到各种运输胁迫而出现应激反应,造成鱼肉品质的劣变。该文归纳了关于运输水质实时监测、低温暂养、唤醒三大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述了国内外运用组学技术分... 活鱼长途运输可以有效解决水产品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鱼类因受到各种运输胁迫而出现应激反应,造成鱼肉品质的劣变。该文归纳了关于运输水质实时监测、低温暂养、唤醒三大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述了国内外运用组学技术分析鱼类应激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根据其机理指出多组学联用技术在活鱼长途运输领域的应用价值,多组学联用可以从分子学角度分析运输过程中各项应激因素对鱼体的影响,相关的机理研究可以为推进活鱼运输过程的良好操作规范提供帮助,结合我国研究现状,提出组学技术在活鱼运输方面的挑战并给出建议,对组学技术在活鱼运输方面的应用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技术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应激机制
下载PDF
非热加工技术在水产蛋白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颖琳 钟洪亮 +7 位作者 杨浩 孙钦秀 夏秋瑜 王泽富 韩宗元 刘阳 刘书成 魏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1-180,共10页
近年来,非热加工技术在水产品加工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非热加工技术可对水产蛋白进行改性处理,改善其功能特性,提高其利用率,实现其高值化利用,并可减少热敏性营养物质的损失。与传统热加工相比,非热加工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保持食品原... 近年来,非热加工技术在水产品加工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非热加工技术可对水产蛋白进行改性处理,改善其功能特性,提高其利用率,实现其高值化利用,并可减少热敏性营养物质的损失。与传统热加工相比,非热加工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和品质等方面表现出了更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超声波、超高压、高密度CO_(2)、冷等离子体、辐照等非热加工技术在水产蛋白加工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各种非热加工技术对水产蛋白的高级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可为拓宽水产蛋白的加工利用途径提供理论支撑。但是新兴的非热加工技术目前仍处于开发研究阶段,大规模的工业应用仍需要更多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加工 超声波 超高压 高密度CO_(2) 冷等离子体 辐照 水产品 蛋白质
原文传递
基于共混和层层自组装方法协同交联剂对琼胶/海藻酸钠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牌 杨少玲 +7 位作者 戚勃 杨贤庆 李春生 王迪 赵永强 李来好 胡晓 陈胜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7,共9页
以琼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基质,通过共混和层层自组装两种方法制备了琼胶/海藻酸钠共混膜和双层膜,并引入交联剂柠檬酸和阿魏酸,通过测定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耐水性、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 以琼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基质,通过共混和层层自组装两种方法制备了琼胶/海藻酸钠共混膜和双层膜,并引入交联剂柠檬酸和阿魏酸,通过测定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耐水性、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微观结构等指标,探究了不同制膜方式结合交联剂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共混膜相比,双层膜表现出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添加交联剂后,膜的水蒸气透过率(P<0.05)显著降低,拉伸强度、热稳定性和不透明度提高。其中柠檬酸交联的双层膜综合性能最佳,即拉伸强度51.57 MPa,断裂伸长率26.02%,水溶性24.42%,溶胀率101.67%。FT-IR分析表明柠檬酸通过与琼胶和海藻酸钠发生酯化反应形成CO进行共价交联,而阿魏酸通过与成膜基质形成氢键进行非共价交联。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琼胶和海藻酸钠的相容性良好,各膜表面均平整、光滑,而添加交联剂后,膜截面褶皱减少,膜结构更加紧密。由此表明,层层自组装技术和交联剂的结合使用可以制备出综合性能更好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胶 海藻酸钠 层层自组装 交联剂
下载PDF
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及其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励建荣 李婷婷 王当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群体感应系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微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能够借由对特定信号分子的密度感知实现对相关基因的靶向调控,从而使微生物展现出与低密度条件时截然不同的群体行为以及特性,以此来应对环境的变化。由于群体感应调控存... 群体感应系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微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能够借由对特定信号分子的密度感知实现对相关基因的靶向调控,从而使微生物展现出与低密度条件时截然不同的群体行为以及特性,以此来应对环境的变化。由于群体感应调控存在明显的生物广泛性、机制独特性以及作用高效性,使其成为近年来微生物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微生物作为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在食品保鲜,益生菌生产,食品发酵,绿色生物合成,微生物防腐剂及风味剂生产等研究领域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悉群体感应系统在上述领域中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着重介绍了群体感应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调控机制,并对其在食品腐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未来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概述;对未来群体感应在食品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以群体感应为基础的新型食品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群体感应 调控机制 食品腐败 信号分子 群体感应淬灭
下载PDF
日本鲭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蓬勃 梁健亲 +2 位作者 程天宇 吕飞 丁玉庭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共15页
为解决日本鲭捕捞后极易出现的品质劣化问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日本鲭产品的食用需求,国内外研究者采用微冻、冰温、冻藏、冷海(盐)水和流化冰等低温保鲜技术以及添加保鲜剂、涂膜、电解水、外加电场、低温等离子体和高压处理等... 为解决日本鲭捕捞后极易出现的品质劣化问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日本鲭产品的食用需求,国内外研究者采用微冻、冰温、冻藏、冷海(盐)水和流化冰等低温保鲜技术以及添加保鲜剂、涂膜、电解水、外加电场、低温等离子体和高压处理等辅助技术对日本鲭资源进行质量控制,并对其致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低温保鲜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控制鱼体品质劣化、延长产品货架期的目的,但单独使用这些技术的保鲜效果并不理想;将其与低温保鲜辅助技术联用后,不仅可以有效延长日本鲭产品的货架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产品的风味和感官特性。然而,日本鲭捕获后仍然会受到鱼体中内源酶、体外微生物和氧化作用等致腐因素的多重影响,进而导致腐败。研究表明,应充分了解日本鲭的致腐原因,以便针对性地采取保鲜措施来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本文系统综述了日本鲭低温保鲜及其辅助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鱼体的致腐因素进行了深入总结,以期为日本鲭资源有效的质量控制与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鲭 低温保鲜 腐败 品质控制 货架期
原文传递
高体鰤、三文鱼和金枪鱼背腹部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进芳 钟洪亮 +7 位作者 刘颖琳 魏帅 孙钦秀 夏秋瑜 王泽富 韩宗元 刘阳 刘书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8-285,共8页
为探究高体鰤肌肉的营养品质,对其背腹部肌肉基本成分、矿物质、脂肪酸、氨基酸及核苷酸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与三文鱼和金枪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种鱼中粗蛋白质量分数均在21%以上,是优质蛋白来源。高体鰤和金枪鱼背部肌肉脂肪含量较低... 为探究高体鰤肌肉的营养品质,对其背腹部肌肉基本成分、矿物质、脂肪酸、氨基酸及核苷酸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与三文鱼和金枪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种鱼中粗蛋白质量分数均在21%以上,是优质蛋白来源。高体鰤和金枪鱼背部肌肉脂肪含量较低。高体鰤背部肌肉赖氨酸含量最高,为(24.19±3.30)mg/100 g,腹部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优于金枪鱼和三文鱼。高体鰤背腹部肌肉K和Ca的含量高于金枪鱼和三文鱼。3种鱼背腹部肌肉中脂肪酸共3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高于推荐值,均符合理想脂肪酸的标准。3种鱼均检测出7种核苷酸,高体鰤的肌苷酸和三磷酸腺苷显著高于三文鱼和金枪鱼(P<0.05)。高体鰤背腹部肌肉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是人类营养食物的极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鰤 三文鱼 金枪鱼 营养成分 品质分析
下载PDF
磁场辅助冷冻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侯倩 丁林欢 +5 位作者 张虹虹 魏启航 邱泽华 韩宛静 孙钦秀 刘书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60-367,共8页
冷冻是保藏食品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在传统冷冻过程中,生成的大冰晶会破坏食品组织,导致品质劣变,因此如何利用新型冷冻技术改善冷冻食品的品质成为研究的热点。磁场辅助冷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调控冰晶成核技术。本文综述了磁场调... 冷冻是保藏食品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在传统冷冻过程中,生成的大冰晶会破坏食品组织,导致品质劣变,因此如何利用新型冷冻技术改善冷冻食品的品质成为研究的热点。磁场辅助冷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调控冰晶成核技术。本文综述了磁场调控冰晶成核的机制,重点阐述了磁场冷冻在果蔬、畜禽肉、谷物等食品领域的应用。综述结果发现,虽然磁场冷冻技术在多种食品领域有所应用,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磁场对冷冻食品品质及冷冻参数的影响,而磁场辅助冷冻调控冰晶成核的机制目前尚无统一结论,仍需科研者进一步系统地研究揭示磁场冷冻的作用机制,推动磁场辅助冷冻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促进冷冻食品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辅助冷冻 食品 作用机制 应用
下载PDF
水产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生成机理及其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燕芬 张玉莹 +3 位作者 张雪迪 孙培梓 任响 李冬梅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4-674,共11页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是禽畜产品的2~4倍,且易于人体吸收,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硒、磷和钙等)。此外,水产品提供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是禽畜产品的2~4倍,且易于人体吸收,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硒、磷和钙等)。此外,水产品提供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对大脑发育起着重要作用^([1])。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生活水平提高,国民膳食结构逐渐优化,水产品的食物健康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水产品在居民膳食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消费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报道,2021年我国全年水产品产量6693万t,比上年增长2.2%。2021年渔业产值14 507亿元,比2012年增加6103亿元,2013—2021年年均增长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形成机理 提取分析技术
下载PDF
南极磷虾和凡纳滨对虾复合虾丸软罐头贮藏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
9
作者 赵燕芬 孙培梓 +1 位作者 满昊 李冬梅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5,共10页
为明确南极磷虾和凡纳滨对虾复合虾丸软罐头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探究35℃和45℃两个贮藏温度下复合虾丸的感官品质、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持水力、色差、质构、硫代巴比妥酸值和羰基含量的变化,并根据食品温度反应敏感度模型... 为明确南极磷虾和凡纳滨对虾复合虾丸软罐头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探究35℃和45℃两个贮藏温度下复合虾丸的感官品质、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持水力、色差、质构、硫代巴比妥酸值和羰基含量的变化,并根据食品温度反应敏感度模型,选定感官总分低于70分时为贮藏终点,预测常温贮藏(25℃)和冷藏(4℃)条件下产品的货架期。试验结果表明:贮藏期内35℃和45℃贮藏的复合虾丸菌落数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到贮藏终点,35℃和45℃样品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分别为25.72 mg/100 g和26.13 mg/100 g,黄度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和羰基含量显著增加(P<0.05);持水力、亮度、红度、白度、硬度和咀嚼度均显著下降(P<0.05),贮藏终点的复合虾丸色泽变暗,质地变软,口感粗糙,有刺激性气味,感官品质接受度差;在货架期终点时产品已经失去使用价值,35℃和45℃贮藏条件下的货架期分别为21 d和14 d。根据食品温度反应敏感度模型预测,复合虾丸在常温25℃贮藏条件下的理论货架期为31.5 d,在冷藏4℃下的理论货架期为73.8 d。试验结果可为南极磷虾和凡纳滨对虾复合虾丸软罐头贮藏及流通中的品质调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复合虾丸软罐头 贮藏 品质变化 货架期
下载PDF
加盐量对扇贝煮液粗多糖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苏纪园 孙丽薇 +2 位作者 周昊雯 李智博 王海波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3期19-28,共10页
为考察加盐量对热水煮制扇贝所产生的扇贝煮液提取所得粗多糖(Argopecten irradians boiling liquor polysaccharide,AILP)的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海湾扇贝为原料,采用3种不同加盐量(0%、3%、9%,m/m)煮制6 min,分别得... 为考察加盐量对热水煮制扇贝所产生的扇贝煮液提取所得粗多糖(Argopecten irradians boiling liquor polysaccharide,AILP)的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海湾扇贝为原料,采用3种不同加盐量(0%、3%、9%,m/m)煮制6 min,分别得到3种扇贝煮液粗多糖(AILP-0、AILP-3、AILP-9),对其基本组成、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加盐量所得煮液粗多糖均具有三螺旋结构;三种粗多糖在纯度、糖醛酸含量及蛋白质含量上均有显著区别;三种粗多糖在热力学特性、单糖组成及表观结构上具有一定差异。活性方面,3种粗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浓度越高抗氧化能力越强,其中AILP-9的抗氧化能力最强,AILP-0抗氧化活性最差。由此可见,加盐量对扇贝煮液粗多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煮液 多糖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中国水产品保鲜贮藏加工现状与存在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杰 倪锦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0期54-56,共3页
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产量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形成了食用鲜活水产品的传统,加工比例仅为32%,且加工产品中冷冻品和冷冻加工品占60%以上,大部分的水产品以鲜活、冰鲜或冷冻等形式销售,流通过程中需要保活或保... 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产量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形成了食用鲜活水产品的传统,加工比例仅为32%,且加工产品中冷冻品和冷冻加工品占60%以上,大部分的水产品以鲜活、冰鲜或冷冻等形式销售,流通过程中需要保活或保鲜贮藏。保鲜贮藏是水产品品质保持最重要的手段,本文介绍了我国水产品保鲜贮藏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发展趋势,旨在为水产品保鲜贮藏与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促进水产品流通与加工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保鲜 贮藏 冷链 流通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YF-2对冷藏三文鱼的保鲜作用
12
作者 王扬蕊 袁硕 +5 位作者 白凤翎 檀茜倩 崔方超 吕欣然 励建荣 董浩 《中国食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5-313,共9页
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为水产品中常见的优势腐败菌,其腐败特性受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调控。以经荧光假单胞菌单独或与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三文鱼为模型,测定不同贮藏时间的三文鱼块的细菌菌落总数、pH值、持... 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为水产品中常见的优势腐败菌,其腐败特性受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调控。以经荧光假单胞菌单独或与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三文鱼为模型,测定不同贮藏时间的三文鱼块的细菌菌落总数、pH值、持水力、硫代巴比妥酸(TBA)以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等指标,评价具有群体感应淬灭活性的蜡样芽孢杆菌YF-2粗细胞提取物(CCE)对冷藏三文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YF-2 CCE蛋白质量浓度为10~160μg/mL时,不影响荧光假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160μg/mL蜡样芽孢杆菌YF-2 CCE的处理可使三文鱼菌落总数、pH值、TBA和TVB-N的上升速度及持水力的下降速度减慢。相较于被荧光假单胞菌单菌单独或与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三文鱼样品,添加蜡样芽孢杆菌YF-2 CCE后可分别延长三文鱼贮藏期2 d和4 d。研究结果为应用群体感应淬灭菌控制水产品腐败,以及开发新型生物防腐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群体感应淬灭 混合腐败菌 三文鱼 保鲜
下载PDF
高产AI-2副溶血性弧菌的筛选及毒力特性研究
13
作者 袁硕 王彦博 +6 位作者 刘水琳 崔方超 檀茜倩 吕欣然 励建荣 李学鹏 董浩 《中国食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运动能力、生物被膜形成和毒力因子产生等受AI-2/LuxS型群体感应系统调控。本研究从9株副溶血性弧菌中筛选具有高产AI-2信号分子能力的菌株,通过添加外源AI-2信号分子分析其对生物被膜、毒力因...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运动能力、生物被膜形成和毒力因子产生等受AI-2/LuxS型群体感应系统调控。本研究从9株副溶血性弧菌中筛选具有高产AI-2信号分子能力的菌株,通过添加外源AI-2信号分子分析其对生物被膜、毒力因子和运动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1株高产AI-2信号分子的副溶血性弧菌VP-4,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外源AI-2信号分子(1%~7%)对其生物被膜、明胶酶、卵磷脂酶、淀粉酶、运动能力和溶血性的促进率分别为33.02%~67.87%,1.67%~7.26%,3.25%~48.15%,1.21%~12.17%,4.92%~35.98%,4.15%~50.60%,2.06%~15.23%。同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添加外源AI-2信号分子的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菌体聚集堆积,厚度增加,结构致密。上述结果说明AI-2信号分子可以促进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毒力因子的释放,提高其运动能力。本研究可为控制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副溶血性弧菌 AI-2/LuxS 生物被膜 毒力因子
下载PDF
不同明胶对金枪鱼油O/W乳液及其复合凝聚微胶囊理化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毛晴雅 禤俊勇 +4 位作者 黄俏茵 张杨 刘思怡 夏秋瑜 刘书成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9,共9页
旨在为不同明胶在omega-3油脂稳定递送及其相关产品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以金枪鱼油为油相,分别采用猪皮明胶(PSG)、鱼皮明胶(CFG)和酶法水解猪皮明胶(BTG)制备金枪鱼油水包油(O/W)乳液,然后通过复合凝聚技术制备微胶囊,在分析3种明胶理... 旨在为不同明胶在omega-3油脂稳定递送及其相关产品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以金枪鱼油为油相,分别采用猪皮明胶(PSG)、鱼皮明胶(CFG)和酶法水解猪皮明胶(BTG)制备金枪鱼油水包油(O/W)乳液,然后通过复合凝聚技术制备微胶囊,在分析3种明胶理化性质的基础上,考察不同明胶对金枪鱼油O/W乳液及其复合凝聚微胶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明胶中PSG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以及表面疏水性更高,凝胶强度更大;3种O/W乳液中PSG乳液的圆二色谱正、负向吸收峰比值的绝对值和粒径更小、分布更均匀,乳化性质最优,更稳定,具有较高的表观黏度和黏弹性,CFG乳液和BTG乳液在表观黏度、乳化性质、表面疏水性上无显著差异;CFG乳液由于更低的凝胶强度,在复合凝聚时液滴聚集较为分散;3种明胶复合凝聚金枪鱼油微胶囊形状均近似椭圆形,均具有较好的分散程度,较高的有效载荷、包埋率,较低的表面油含量及较好的氧化稳定性,其中以PSG为原料制备的微胶囊最优;相比BTG,以PSG和CFG为原料制备的微胶囊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综上,3种明胶都可作为脂质稳定递送壁材,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微胶囊的不同要求和用途选择相应的明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复合凝聚技术 O/W乳液 微胶囊 稳定性
下载PDF
双齿围沙蚕酶解产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15
作者 李丽娟 朱国萍 +2 位作者 曹文红 陈忠琴 谭明堂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5,共10页
为探究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双齿围沙蚕酶解产物为研究对象,环磷酰胺诱导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测定空白组、模型组、样品组(相对分子质量<5000、5000~8000、>8000沙蚕酶解产物)... 为探究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双齿围沙蚕酶解产物为研究对象,环磷酰胺诱导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测定空白组、模型组、样品组(相对分子质量<5000、5000~8000、>8000沙蚕酶解产物)的小鼠体质量、免疫脏器指数、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总白细胞数量及免疫球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沙蚕酶解产物3种超滤组分均能提高小鼠免疫脏器指数,增加脾脏T细胞CD^(3e+)的数量,提高免疫球蛋白的质量浓度,均具有一定的免疫功效;其中<5000酶解产物高剂量组免疫功效最佳,可显著性提高小鼠体质量指数、免疫脏器指数及白细胞的总数(P<0.05),极显著性增加脾脏T细胞CD^(3e+)的数量和CD^(4+)/CD^(8a+)的比值(P<0.01),增强浆细胞对免疫球蛋白的分泌效果。研究表明,双齿围沙蚕可改善免疫抑制剂导致的免疫功能损伤,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具有开发成免疫调节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酶解产物 免疫调节 免疫抑制小鼠
下载PDF
热风干制对牡蛎特征风味的影响
16
作者 杨要芳 王治军 +5 位作者 宋春勇 谭明堂 陈忠琴 高加龙 林海生 曹文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6-326,共11页
为了探究热风干制对牡蛎风味的作用效果,明确牡蛎在干制前后的特征风味差异,该研究以香港牡蛎为研究对象,以新鲜牡蛎为对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子舌、电子鼻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为了探究热风干制对牡蛎风味的作用效果,明确牡蛎在干制前后的特征风味差异,该研究以香港牡蛎为研究对象,以新鲜牡蛎为对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子舌、电子鼻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研究牡蛎干的表观特征和滋味物质变化,并通过半定量分析法解析其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相比于鲜牡蛎水提物,牡蛎干水提物色度加深,粒径增大、稳定且分布更集中,小于5 kDa的分子质量比例增加4.26%;滋味活性、等鲜量及电子舌评价结果表明,牡蛎干鲜回味、咸味增强。水提物中鲜、甜味氨基酸增长16.46 mg/g、呈味核苷酸3 mg/g、甜菜碱1.81 mg/g,此外每100 g水提物中,糖原增加0.89 g,短肽增加约2.4 g,具有显著的味觉潜力。电子鼻及GC-IMS的分析结果表明,2种水提物共识别到43种挥发性物质,醛类占19种;干制后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7%,可以提供独特的果香味,是牡蛎干水提物特征气味的主要成分;有煮熟肉味、青草香、脂肪香的戊醛、顺式-4-庚烯醛等强度减弱,还产生了己醛(腥味、生油脂和青草气)、庚醛(生油脂)、苯甲醛(杏仁香、樱桃及坚果香)、2-己烯醛(清香、脂肪香)等香气物质。该研究结果为牡蛎干制加工的风味调控及精深加工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干 水提物 电子舌 滋味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鱼类去脏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17
作者 欧阳杰 沈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19-21,共3页
内脏是鱼体中占比最大的一类副产物,在加工或烹饪前,都必须进行去脏处理,是最复杂、最耗时的一道工序。目前鱼类的去脏绝大多数依赖人工,存在处理效率低,环境脏乱、污染大等问题,急需研发新的去脏技术与装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内脏是鱼体中占比最大的一类副产物,在加工或烹饪前,都必须进行去脏处理,是最复杂、最耗时的一道工序。目前鱼类的去脏绝大多数依赖人工,存在处理效率低,环境脏乱、污染大等问题,急需研发新的去脏技术与装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目前国内外鱼类去脏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对不同类型去脏技术和装备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鱼类去脏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鱼类去脏技术的发展及装备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去脏 技术 装备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热加工对牡蛎中锌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润芳 曹文红 +6 位作者 陈忠琴 何梅芳 高加龙 章超桦 秦小明 郑惠娜 林海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6-172,共7页
锌元素的生物利用率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该文研究热加工对牡蛎锌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将经过蒸制(100℃、10 min)、油炸(140℃、5 min)、烤制(200℃、15 min)3种热加工方式的牡蛎和生鲜牡蛎进行比较,研究总锌及锌离子含量、多糖和蛋... 锌元素的生物利用率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该文研究热加工对牡蛎锌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将经过蒸制(100℃、10 min)、油炸(140℃、5 min)、烤制(200℃、15 min)3种热加工方式的牡蛎和生鲜牡蛎进行比较,研究总锌及锌离子含量、多糖和蛋白中锌含量的变化;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多糖及蛋白的结构变化。牡蛎经蒸制、油炸加工后总锌含量分别损失6.43%、14.68%、锌离子含量分别下降45.60%、68.12%,烤制过程总锌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锌离子含量下降50.59%,其中油炸组锌离子含量降低最为显著(P<0.01);热加工使多糖和蛋白的锌结合能力显著下降,红外光谱图显示,多糖的官能团及化学键没有显著变化,而蛋白的二级结构遭到破坏。结果表明,热加工使牡蛎中锌元素伴随流失液损失,其中离子形态锌流失较为严重;热加工改变多糖和蛋白的结构,可能破坏了锌与多糖、蛋白的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牡蛎 存在形态 多糖锌 蛋白锌
下载PDF
预制菜包装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被引量:15
19
作者 税小林 孙钦秀 +5 位作者 夏秋瑜 王泽富 韩宗元 刘阳 刘书成 魏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32-140,共9页
目的综述预制菜包装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发预制菜包装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根据国内外预制菜包装的研究进展,介绍预制菜包装主要的材料和技术,及可用于预制菜包装的新型包装技术。结果目前使用的预制菜包装技术有真空包装和气调... 目的综述预制菜包装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发预制菜包装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根据国内外预制菜包装的研究进展,介绍预制菜包装主要的材料和技术,及可用于预制菜包装的新型包装技术。结果目前使用的预制菜包装技术有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等,需要加快对预制菜包装技术的研究和新型包装材料的应用,促进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结论随着预制菜的迅速发展,预制菜的包装受到消费者的更多关注,新型的食品包装技术在预制菜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包装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多光谱成像技术在鱼肉新鲜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红月 王金厢 +6 位作者 李学鹏 励建荣 杨青 位正鹏 谢晶 王彦波 丁玉庭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26-139,共14页
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MSI)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它将光谱信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图像处理技术相融合,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鉴别能力强、能够同时预测多个指标、预测结果可视化等特点,在鱼肉的新鲜度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 多光谱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MSI)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它将光谱信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图像处理技术相融合,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鉴别能力强、能够同时预测多个指标、预测结果可视化等特点,在鱼肉的新鲜度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MSI技术与其他光谱成像技术之间的异同、MSI系统的主要构造和使用原理、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在鱼肉新鲜度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并讨论了MSI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开发基于MSI技术的水产品新鲜度评价新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成像技术 化学计量学方法 鱼肉新鲜度 无损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