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海报设计作品选登
1
作者 沈诗林 赵阳阳 +1 位作者 白璐 王庆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I0008-I0008,共1页
关键词 海报设计 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纸艺 数字影像 诗林
下载PDF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油画作品选登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欣辰 李爽 +1 位作者 石献琮 王锦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I0007-I0007,共1页
下载PDF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摄影作品选登
3
作者 徐微微 郭靖雅 +1 位作者 成硕磊 李良箫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摄影作品选登
4
作者 徐微微 郭靖雅 +1 位作者 田影 杜立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振兴东北视角下大连老字号品牌设计与传播策略
5
作者 许甲子 马赈辕 张雯 《湖南包装》 2025年第1期176-180,共5页
基于做好东北地区老字号大文章的政策,结合品牌设计与传播的相关知识,对大连老字号的品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大连老字号品牌设计及传播策略的作用及意义,提出大连老字号设计及传播策略路径,以促进地域品牌升级并讲好中... 基于做好东北地区老字号大文章的政策,结合品牌设计与传播的相关知识,对大连老字号的品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大连老字号品牌设计及传播策略的作用及意义,提出大连老字号设计及传播策略路径,以促进地域品牌升级并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在振兴东北的战略背景下,研究大连老字号品牌的设计手段与传播路径能对相关老字号品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兴东北 老字号 品牌设计 品牌传播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路径研究——以大连市羊圈子村泊霞湾公园为例
6
作者 俄红鹤 林林 +1 位作者 杨明辉 赵新宇 《华中建筑》 2025年第1期158-162,共5页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在提升乡村文化内涵、促进文旅融合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性。该文旨在探讨公共艺术在城乡建设中的功能转化、公共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路径。通过对大连市羊圈子村泊霞湾公园项目的实地调研和设计分析,揭示...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在提升乡村文化内涵、促进文旅融合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性。该文旨在探讨公共艺术在城乡建设中的功能转化、公共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路径。通过对大连市羊圈子村泊霞湾公园项目的实地调研和设计分析,揭示了公共艺术介入大连乡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挖当地资源、多元主体联动和推动创意农业的路径策略。最后,以研究团队实际设计项目为支撑,为公共艺术介入大连乡村建设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艺术介入 艺术乡建
下载PDF
大连工业大学张乃中、闻婧设计作品选
7
作者 张乃中 闻婧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141,共1页
设计说明:这四幅招贴作品是应韩国环境文化协会邀请,为2014釜山国际环境文化节创作,并分别在2014亚洲青年作品展上获得金奖、银奖和铜奖。本次作品展的主题是"look at the works",其中具有创作、观察、研讨、批评等几层深刻含义。作... 设计说明:这四幅招贴作品是应韩国环境文化协会邀请,为2014釜山国际环境文化节创作,并分别在2014亚洲青年作品展上获得金奖、银奖和铜奖。本次作品展的主题是"look at the works",其中具有创作、观察、研讨、批评等几层深刻含义。作者结合亚洲国家文化背景,提取和重构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符号,进行作品创作,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可。《头脑风暴》和《创意之源》为姊妹篇作品,作者手绘管道元素形成大脑图形,管道内张望的小女孩形象暗示着对创意思维的探索和追求,其中《头脑风暴》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思维 大连工业大学 文化节 头脑风暴 设计说明 国际环境 文化协会 亚洲国家 国际专家 元素形成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与学新变革的研究
8
作者 孙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7期301-302,共2页
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国家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大数据”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的理念、知识呈现的方式、教学组织的形式和师生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与学改革为... 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国家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大数据”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的理念、知识呈现的方式、教学组织的形式和师生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与学改革为切入点,分析“大数据”时代基于网络平台学习环境与课堂相结合的情境研究,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艺术设计教与学的意义与影响,结合应用型大学艺术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有效有针对性的改良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艺术类应用型本科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研究——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宇新 王琳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9期200-203,共4页
文化建设及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需求。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能够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教育注入师生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文章以场所精神的构建为视角,提出... 文化建设及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需求。将场所精神引入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设计,能够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精神教育注入师生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文章以场所精神的构建为视角,提出基于提升校园人文关怀、增强校园场所记忆、多元空间布局等设计策略,并以大连工业大学南门广场景观改造设计为例,实践设计策略的适用性,为大学校园打造具有人文气质的校园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景观 场所精神 大学校园 景观设计 大连工业大学
下载PDF
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孟夏 任戬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3,共2页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有机性""交互性""生长性"为特征,建立了以形态体系为中心的艺术设计的学科基础系列课程,在"生态教学体系"的引领下,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有机性""交互性""生长性"为特征,建立了以形态体系为中心的艺术设计的学科基础系列课程,在"生态教学体系"的引领下,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外向型和知识创新型的高端艺术设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实验班 创新创业
下载PDF
艺术设计教学考试方法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永胜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2-173,共2页
文章分析了我国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艺术设计教学考试方法改革的三个策略,最后阐述了艺术设计教学考试方法改革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 考试方法 教学方式 教育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从创意走向创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丹 《艺术科技》 2019年第4期259-259,共1页
高校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是专业教育的根基,设计素描则是基础之本。在以往的教学反馈中,学生总是摆脱不了传统素描带来的束缚感,有胆量无创意、有创意无创新。本文将探讨对原有教学方法的改革,融入基础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意在培养学生的创... 高校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是专业教育的根基,设计素描则是基础之本。在以往的教学反馈中,学生总是摆脱不了传统素描带来的束缚感,有胆量无创意、有创意无创新。本文将探讨对原有教学方法的改革,融入基础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并有效为其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做过渡性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素描 创意与创新 思维模式
下载PDF
非物质社会化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嗣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50-151,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发达的非物质社会,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化社会、信息社会或服务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大众媒介、远程通讯、电子技术服务和其他消费信息的普及,标志着这个社会已经从一种“硬件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发达的非物质社会,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化社会、信息社会或服务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大众媒介、远程通讯、电子技术服务和其他消费信息的普及,标志着这个社会已经从一种“硬件形式”转变为一种“软件形式”。在这非物质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应该通向何方,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 非物质社会 社会化 服务型社会 科学技术 信息社会 大众媒介 远程通讯
下载PDF
浅谈中西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萱 《辽宁建材》 2010年第7期49-50,共2页
近年来,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设计作品也逐渐被拿来比对,它们之间希望汲取到对方的精华,以使自己的设计更加完美。在这样一个大势的情景之下,中西方的艺术设计比对也成为近几年的新兴潮流,然而追寻中西的设计差异的... 近年来,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设计作品也逐渐被拿来比对,它们之间希望汲取到对方的精华,以使自己的设计更加完美。在这样一个大势的情景之下,中西方的艺术设计比对也成为近几年的新兴潮流,然而追寻中西的设计差异的根源则是来自中西方设计教育的不同,而教育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归根结底,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产生了中西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进而造成了艺术设计的根本差别。本文通过对中西传统文化背景的简单阐述来说明中西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旨在汲取西方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来给我国设计教育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促进中西艺术设计教育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传统文化 艺术设计 教育 差异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子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年第17期186-187,共2页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需要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培养定位、课程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需要从科技发展角度、国家发展角度、地域文化角度去研讨艺术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本文重点从艺术设计学...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需要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培养定位、课程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需要从科技发展角度、国家发展角度、地域文化角度去研讨艺术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本文重点从艺术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研究出发,围绕新科技同艺术设计学交叉融合的态势,通过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来探索艺术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下载PDF
C+CDIO理念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16
作者 闻婧 宋永胜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7-128,共2页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设计产业在东北地区得到长足的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成为东北地区又一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注入新...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设计产业在东北地区得到长足的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成为东北地区又一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注入新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改革 艺术设计专业 实践 高校 文化创意产业 东北地区 “十一五” 老工业基地
下载PDF
北方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构成与满意度研究——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
17
作者 张妤 曹福存 黄磊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8期124-127,142,共5页
以大连工业大学校园为例,通过对校园内植物生活型构成、物种形式构成、季相构成、空间类型构成等实地调查,结合问卷量表,借助SPSS 因子分析,综合分析校园植物的景观构成特征及影响校园植物景观满意度感知的5个维度21个子维度的权重与评... 以大连工业大学校园为例,通过对校园内植物生活型构成、物种形式构成、季相构成、空间类型构成等实地调查,结合问卷量表,借助SPSS 因子分析,综合分析校园植物的景观构成特征及影响校园植物景观满意度感知的5个维度21个子维度的权重与评价情况,结果显示:大连工业大学校园内植物隶属44科72属共计93种,景观以丛植型群落结构为典型构成特征;植物景观满意度总体情况较好(3.712),体验与情感效应、植物观赏性公众认知与满意程度最高,植物景观文化性亟待进一步提升。同时,结合校园四季与地形地貌特征,建议常绿植物与攀缘植物进一步增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园 植物 景观构成 满意度
下载PDF
艺术设计学科置换式教学模式探究
18
作者 李香会 李睿煊 《美术大观》 2009年第7期145-145,共1页
置换(displacement)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早在1894年,弗洛伊德就谈到了情感的配额能被移走(dislodged)或调换(transposed)。置换式教学模式借用了心理学中的“置换”一词和它的基本词义,即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 置换(displacement)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早在1894年,弗洛伊德就谈到了情感的配额能被移走(dislodged)或调换(transposed)。置换式教学模式借用了心理学中的“置换”一词和它的基本词义,即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而将教学内容、形式、方法进行多方位的调换,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同一问题,扩展知识面,提高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置换 设计学科 精神分析心理学 艺术 弗洛伊德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下载PDF
实用艺术设计的受众认同分析
19
作者 李睿煊 李香会 李朝晖 《美术大观》 2009年第6期110-111,共2页
对现代实用艺术设计来说,社会公众对设计的接受具体表现在对设计对象的评价、选择、购买、享用、保管、爱护及推荐等行为上,这将决定设计产品在社会中的命运。同时设计接受也成为设计发挥社会作用、实现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艺术设计 社会公众 社会行为 设计产品 社会作用 社会功能 生活感受
下载PDF
艺术设计学科基础研究的可喜收获——介绍《艺术设计学科基础教程》
20
作者 刘军平 《美术大观》 2008年第11期168-169,共2页
  一、艺术设计教育学科基础探索的背景  自从迈克·费瑟斯通等美学家和艺术家主张"日常生活审美化"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影响逐渐在艺术和设计领域扩展.……
关键词 设计学科 艺术设计教育 包豪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