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元 王振宇 刘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8期232-233,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9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中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的...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9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中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的血压、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并缩短手术及术后康复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室整体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元 王振宇 刘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1期280-281,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时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腰椎骨折患者共7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患者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时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腰椎骨折患者共7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患者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手术室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早期网状切口减压治疗小腿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28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夕元 李军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早期网状切口减压 治疗 小腿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立体影像特征重建腰椎间孔骨性通道性别和左右侧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易力 李岩 徐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3-846,共4页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腰椎间孔各孔径大小,为临床腰椎间孔周围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择2004-02/2005-03就诊于大连友谊医院的200名大连市内健康成人,男100名,女100名,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16排多层螺...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腰椎间孔各孔径大小,为临床腰椎间孔周围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择2004-02/2005-03就诊于大连友谊医院的200名大连市内健康成人,男100名,女100名,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16排多层螺旋CT机进行腰椎扫描,扫描条件为120kV,300mA,扫描基线为L1椎体上缘,以10mm层厚作螺旋扫描,重建层厚为1.25mm,每圈螺旋转速为1.0s,螺距为0.562∶1,扫描范围为30cm。扫描结束后利用电子计算机三维重建程序软件,直接获得横断扫描原始数据,在工作台上用表面阴影遮盖显示重建术法进行椎间孔三维重建,用骨重建方式,重建图像可沿X,Y,Z轴360°旋转,任意切割和放大,并运用计算机的测量功能测出椎间孔各孔径的大小。结果:①L1~5椎间孔横径平均值:男性左侧分别为(12.23±0.69),(11.81±0.48),(11.29±0.65),(10.94±0.61)和(10.23±0.60)mm,女性左侧分别为(12.03±0.58),(11.71±0.55),(11.33±0.64),(10.88±0.61)和(9.97±0.63)mm;男性右侧分别为(12.19±0.55),(11.83±0.45),(11.27±0.54),(10.96±0.62)和(10.33±0.61)mm,女性右侧分别为(12.15±0.56),(11.77±0.48),(11.29±0.55),(10.76±0.61)和(9.99±0.65)mm。②L1~5椎间孔纵径平均值:男性左侧分别为(23.89±1.18),(24.51±0.96),(24.95±1.21),(25.35±1.22)和(23.92±1.24)mm,女性左侧分别为(23.79±1.16),(24.50±1.01),(24.89±1.12),(25.26±1.22)和(23.78±1.21)mm;男性右侧分别是(23.98±1.10),(24.50±0.87),(24.93±1.09),(25.37±1.23)和(23.91±1.24)mm,女性右侧分别为(23.81±1.12),(24.47±0.95),(24.88±1.10),(25.29±1.22)和(23.66±1.21)mm。③L1~5椎间孔横径及纵径男女性和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立体显示腰椎间孔的三维立体结构,并测出各孔径大小。②L1~5椎间孔横径及纵径无性别差异和左右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学 腰椎间孔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汉族成人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滑膜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金海 徐瑞泽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4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滑膜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进行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保留滑膜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除滑膜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滑膜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进行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保留滑膜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除滑膜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评分量表(KS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少于对照组,理论总失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113.62±8.44)min、住院时间(11.26±1.29)d长于对照组的(107.51±12.45)min、(10.12±1.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K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试验组关节活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术中切除滑膜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及失血量增加,对患者恢复无较大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切除滑膜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指掌骨螺钉辅助锁定钢板微创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峰 王金海 +2 位作者 易力 卢成华 姜虹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指掌骨螺钉辅助锁定钢板微创治疗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市友谊医院骨外科17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指掌骨螺钉临时固定骨折端辅助锁定钢板行微创治疗,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7~84岁,平均(49.6±1... 目的探讨指掌骨螺钉辅助锁定钢板微创治疗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市友谊医院骨外科17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指掌骨螺钉临时固定骨折端辅助锁定钢板行微创治疗,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7~84岁,平均(49.6±15.3)岁;左侧6例,右侧1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手术治疗时间为伤后4 h^11 d。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神经等损伤,无切口感染及不愈合,无内固定断裂;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12±1.27)周,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平均为(96.9±2.8)分。结论指掌骨螺钉辅助锁定钢板微创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骨螺钉 接骨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研究
7
作者 王金海 徐瑞泽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5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偏心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髓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探讨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偏心固定与髓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偏心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髓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长度(7.55±0.76)cm、手术时间(37.44±6.46)min、骨折愈合时间(11.01±0.57)周短于对照组的(9.24±1.47)cm、(68.12±5.76)min、(11.37±0.52)周,术中出血量(194.88±27.88)ml少于对照组的(439.12±38.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3个月疼痛、功能、畸形情况、运动范围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从髓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偏心固定 髓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椎间盘退变对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斌 赵文志 陈秉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48-1752,共5页
背景:颈椎的生物力学表现较为复杂,选择合适的生物力学模型和研究方法是探求颈椎损伤的诊断评估机制和治疗预后判断的重要途径。目的:椎间盘退变后颈椎生物力学变化及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以一健康男性志愿者的颈椎为研究对象,利用C... 背景:颈椎的生物力学表现较为复杂,选择合适的生物力学模型和研究方法是探求颈椎损伤的诊断评估机制和治疗预后判断的重要途径。目的:椎间盘退变后颈椎生物力学变化及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以一健康男性志愿者的颈椎为研究对象,利用CT扫描成像、CAD造型软件Solid-Works2015、HyperM esh软件、ANSYS11.0软件,建立全颈椎正常有限元模型,椎间盘高度降低合并严重退变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对颈椎的生物力学指标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应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整个模型共有97 705个节点和372 896个单元组成,远远超过了以前所建立的模型的单元数与节点数,并建立了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结构,而且在关节突关节等处采用了面-面接触单元,结构完整,空间结构的测量准确度高;(2)颈椎间盘退变时颈椎的运动范围及受力与正常颈椎节段相比均增加,并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3)椎间盘退变引起椎间盘及运动节段的角度增加,椎体边缘可形成骨赘;椎间盘退变引起颈椎不稳,同时不稳又加重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 生物力学 有限元 椎间盘高度 退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元 王振宇 刘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9期246-247,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手术室急诊患者使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手术室急诊患者共11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循证手术室护理,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焦虑及抑...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手术室急诊患者使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手术室急诊患者共11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循证手术室护理,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手术室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循证手术室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急诊 循证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