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CU患儿用动脉血代替足跟血进行新生儿代谢病筛查的可行性探讨
1
作者 于海华 安邦豪 +3 位作者 陈广艳 孙玉梅 杨希 路遥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中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占相当比重,采集足跟血制做干血片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一定困难,同时所有NICU患儿常规采集动脉血进行其它化验检查,因此有应用残余动脉血替代足跟血进行新筛项目检测... 目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中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占相当比重,采集足跟血制做干血片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一定困难,同时所有NICU患儿常规采集动脉血进行其它化验检查,因此有应用残余动脉血替代足跟血进行新筛项目检测的实际需求。本研究主要目的为探讨可否应用动脉血替代足跟血进行新生儿代谢病筛查。方法选择我院NICU患儿1436名,同时利用动脉血与足跟血制做干血片,检测患儿苯丙氨酸及促甲状腺素水平。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应用动脉血和足跟血制做的干血片进行新生儿代谢病筛查,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于NICU患儿,不能简单的应用动脉血替代足跟血进行新生儿代谢病筛查,而应建立动脉血自己的切值,以方便NICU患儿进行新生儿代谢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代谢病筛查 动脉血 足跟血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徐军 王莉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3期0035-0037,共3页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1年12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纳入到RDS组中;同时期,选取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未罹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160例早产儿,纳入到非RDS组中...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1年12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纳入到RDS组中;同时期,选取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未罹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160例早产儿,纳入到非RDS组中作为比对,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出维生素A及25(OH)D水平与RDS发生率之间的情况。结果:以RDS是否发生为因变量,并以新生儿窒息、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D缺乏、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方式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维生素A、25(OH)D、出生方式、母亲妊娠方式均是导致早产儿发生RDS的危险因素。结论:Apgar评分、出生体质量、维生素A、25(OH)D、出生方式、母亲妊娠方式均是导致早产儿发生RD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维生素A 25(OH)D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新生儿枫糖尿病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娜 李宇丹 +1 位作者 刘畅 李冬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87-28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儿,男,生后6d,以"抽搐2次"为主诉于2017年6月14日入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入院。患儿母亲G1P1,孕39+2周顺产,患儿无出生窒息,否认家族疾病史。生后6天纳差并出现抽搐,表现为全身性发作,无发热,自急诊收入NICU。... 1临床资料患儿,男,生后6d,以"抽搐2次"为主诉于2017年6月14日入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入院。患儿母亲G1P1,孕39+2周顺产,患儿无出生窒息,否认家族疾病史。生后6天纳差并出现抽搐,表现为全身性发作,无发热,自急诊收入NICU。入院查体:T 36.7℃,P 122次/min,RR 44次/min,反应略迟钝,哭声尚有力,肤色红润,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糖尿病 新生儿 BCKDHB基因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傅敏 邵荣涛 侯林林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10期77-79,83,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游离脂肪酸、碱性磷酸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新生儿疾病的影响
5
作者 刘静飞(综述) 李冬(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47-51,共5页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肠道菌群失调与宿主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对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关键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不...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肠道菌群失调与宿主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对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关键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不同的代谢通路调节或影响宿主的代谢变化。新生儿肠道的代谢产物参与并影响了疾病的进展和结局,甚至决定其近远期的生命质量。该文就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新生儿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新生儿
原文传递
香叶醇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改善脓毒症小鼠的心肌损伤
6
作者 李宇丹 石杨 王莉 《解剖科学进展》 202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香叶醇在抑制脓毒症诱导的心肌损伤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以及低、中、高浓度香叶醇治疗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模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指标,... 目的 探讨香叶醇在抑制脓毒症诱导的心肌损伤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以及低、中、高浓度香叶醇治疗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模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指标,TUNEL法检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ELISA实验检测小鼠血清IL-1β、IL-18、TnI、CK-MB水平,HE染色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炎性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香叶醇能显著提升脓毒症小鼠心脏功能,减低小鼠心肌细胞焦亡,并且有效降低小鼠血清炎性因子IL-1β与IL-18的表达水平,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结论 香叶醇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改善小鼠脓毒症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醇 脓毒症 心肌损伤 NLRP3炎症小体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早产儿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结局及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敬民 程宪 +2 位作者 李晓东 龙尚琴 杨晓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5期871-874,共4页
目的探讨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不同类型早产儿的临床结局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80例转入NICU接受治疗的母婴病历资料,分析不同类型的早产儿结局及相关风险因素。根据分娩孕周分成3组:早期早产组... 目的探讨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不同类型早产儿的临床结局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80例转入NICU接受治疗的母婴病历资料,分析不同类型的早产儿结局及相关风险因素。根据分娩孕周分成3组:早期早产组(胎龄28~31^(+6)周)51例、中期早产组(胎龄32~33^(+6)周)47例和晚期早产组(胎龄34~36^(+6)周)82例。结果3组孕妇分娩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入住NICU时间、出生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入住NICU时间越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炎、败血症及贫血的发生率在3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及HELLP综合征可发生在3种类型早产组中,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3组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孕周越小,发病率越高;HELLP综合征在早期早产组与中期早产组比较以及早期早产组与晚期早产组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早期早产组中占比最高(21.57%);胎盘早剥在早期早产组与中期早产组以及中期早产组与晚期早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在早期早产组中占比最高(15.69%);母体超重或肥胖同样出现在3组早产组中,早期早产组与中期早产组、中期早产组与晚期早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早期早产组中占比最高(54.9%);未足月胎膜早破3组中均有发生,早期及中期早产组分别与晚期早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晚期早产组中占比最高(13.41%);孕期糖尿病是3组早产的危险因素,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与母体合并症并发症直接相关,并发症出现越早,早产风险越高;胎龄越小,早产儿预后越差。应针对相关风险因素对高危孕妇积极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早产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早产 早产儿 风险因素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胱抑素C在早产儿败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丽颖 许婧 +1 位作者 刘晓萌 李冬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2年第5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究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Cys C)的检测在早产儿败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0月入住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NICU诊断晚发型... 目的探究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Cys C)的检测在早产儿败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0月入住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NICU诊断晚发型败血症(LOS)的早产儿64例,按照是否发生AKI分为败血症AKI组24例,败血症非AKI组40例。检测生后1 d及发生败血症1 d的血肌酐,尿NGAL、Cys C,尿量。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肌酐、尿NGAL及Cys C对败血症合并AKI的诊断价值。结果败血症AKI组早产儿血肌酐、尿NGAL及Cys C水平均明显高于败血症非AKI组[(53.667±20.040)μmol/L比(35.975±9.048)μmol/L、(1.613±0.405)μg/L比(0.839±0.258)μg/L、(39.524±11.619)μg/L比(21.778±3.30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比较显示,败血症合并AKI时,尿NGAL及Cys C的曲线下面积(0.946,0.965)、灵敏度(97.5%,100.0%)及特异度(75.0%,79.2%)均明显高于血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尿NGAL及Cys C灵敏度较高,可作为早产儿败血症合并AKI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胱抑素C 早产儿
原文传递
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早产儿出生结局及婴儿期发育情况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春阳 薛玉杰 李冬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26-331,共6页
目的分析辅助生殖技术受孕(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与自然受孕(natural conception,NC)双胎早产儿出生合并症及出院后体格发育远期结局。方法选取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出生并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 目的分析辅助生殖技术受孕(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与自然受孕(natural conception,NC)双胎早产儿出生合并症及出院后体格发育远期结局。方法选取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出生并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出院后定期随访的双胎早产儿进行研究。根据受孕方式,将其分为ART组(168例)和NC组(54例),收集产母及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包括产母年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分娩方式、胎儿性别、Apgar评分、是否存在生长差异等)、新生儿出生结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以及纠正月龄(corrected age,CA)6个月、12个月时的身长、体重、头围数据。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早产儿呼吸支持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ART组产母年龄32.15(31.59,32.17)岁,与NC组产母年龄29.65(28.4,30.84)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RT组产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以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早产儿出生胎龄、性别、出生方式、Apgar评分、双胎之间是否存在生长差异、喂养时间及呼吸支持情况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新生儿出生合并症(新生儿窒息、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早发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婴儿期体格生长指标(身长、体重、头围)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糖尿病以及胎膜早破是早产儿出生后需要呼吸支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RT没有增加双胎早产儿出生的不良结局。妊娠期糖尿病及胎膜早破是早产儿呼吸支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双胎 早产儿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及其与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帅(综述) 李冬(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66-269,共4页
铁蛋白是由不同铁蛋白亚基组成的用以储存人体铁元素的多聚体蛋白,参与维持细胞内外铁平衡,当机体感染时,铁平衡受到内外因素影响被打破。研究表明,铁蛋白在感染时会显著升高,并可能影响疾病的预后。但由于对铁蛋白认识不足,目前临床上... 铁蛋白是由不同铁蛋白亚基组成的用以储存人体铁元素的多聚体蛋白,参与维持细胞内外铁平衡,当机体感染时,铁平衡受到内外因素影响被打破。研究表明,铁蛋白在感染时会显著升高,并可能影响疾病的预后。但由于对铁蛋白认识不足,目前临床上对于铁蛋白研究较少,该文旨在从铁蛋白循环、感染时的铁紊乱、血清铁蛋白对感染性疾病的预测和预后影响等方面对血清铁蛋白及其与感染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清铁蛋白 铁蛋白循环 感染
原文传递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激活介导抗脓毒症无细胞血红蛋白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帅 李冬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011-1015,共5页
无细胞血红蛋白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膜不稳定导致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被释放游离于血浆中。高浓度血浆无细胞血红蛋白可以引起细胞内铁离子沉积、氧化损伤,并引起肺、肾等相关组织和器官损伤,严重影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核... 无细胞血红蛋白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膜不稳定导致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被释放游离于血浆中。高浓度血浆无细胞血红蛋白可以引起细胞内铁离子沉积、氧化损伤,并引起肺、肾等相关组织和器官损伤,严重影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作为抗氧化细胞因子,在调节抗氧化应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有关NRF2与无细胞血红蛋白在脓毒症发生发展机制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从脓毒症无细胞血红蛋白产生、代谢及NRF2的激活与抗氧化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无细胞血红蛋白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铁离子平衡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对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
12
作者 李野 冯春阳 李冬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04-510,共7页
目的 研究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的孕期危险因素及HCA对早产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NICU收治的早产儿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胎盘病理结果,将... 目的 研究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的孕期危险因素及HCA对早产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NICU收治的早产儿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胎盘病理结果,将其分为HCA早期组(n=234)、HCA中晚期组(n=120)及对照组(无HCA)(n=66),收集产母一般信息(产母年龄、初产、受孕方式、分娩方式、羊水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前激素、产前感染以及产前抗生素暴露情况),早产儿一般信息(出生胎龄、体重、头围、Apgar评分)以及早产儿出生合并症情况,包括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wborn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颅内出血、贫血、早发性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of newborn,NEC),记录入院首次白细胞计数及住院天数等。对孕母一般资料及早产儿临床结局进行比较,同时对引起孕母HCA加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HCA中晚期组及HCA早期组剖宫产率(67.6%, 68.8%)均低于对照组(92.42%), HCA中晚期组及HCA早期组产前感染(14.17%, 7.69%)、胎膜早破(47.50%, 43.95%)及产前抗生素暴露(41.67%, 41.03%)明显高于对照组(0, 15.15%, 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A中晚期组早产儿出生胎龄32.25(31.81,32.68)周、体重1 918(1 826,2 009)g、头围(30.02±2.62)cm、5分钟Apgar评分(8.99±0.91)分均低于HCA早期组(9.24±0.90)分及对照组(9.32±1.07)分;HCA中晚期组早产儿住院天数为(28.63±20.85)d,明显高于HCA早期组(20.90±17.32)d及对照组(16.77±9.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A中晚期组早发性败血症及贫血发生率(62.5%,53.3%)明显高于HCA早期组(42.3%,33.3%)及对照组(43.9%,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前感染、胎膜早破、产前抗生素使用是引起孕母HCA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产前感染、胎膜早破、产前抗生素暴露是引起孕母HCA加重的危险因素,HCA可增加早产儿临床不良结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早产儿 围产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