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太平洋公海远东拟沙丁鱼渔业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超 赵国庆 +7 位作者 韩海斌 张衡 商宸 苏冰 刘思源 蒋佩雯 相德龙 罗民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1,共12页
为了解西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基于2020年4-12月、2021年4-11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样品(共2664尾),对其群体结构、性腺成熟度、初次性成熟叉长、摄食等级和肥满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远东拟沙... 为了解西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基于2020年4-12月、2021年4-11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样品(共2664尾),对其群体结构、性腺成熟度、初次性成熟叉长、摄食等级和肥满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远东拟沙丁鱼叉长范围为85~240 mm,优势叉长组为160~200 mm,不同性别的个体叉长差异不显著(P>0.05);体质量范围为5.6~144.6 g,优势体质量组为35~75 g,不同性别个体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年龄组成为0^(+)~6^(+),优势年龄组为1^(+)~3^(+)。叉长与体质量关系符合幂函数指数方程,生长参数b=3.1538,符合正向异速生长。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占比90%以上),叉长组95~104 mm与105~114 mm的鱼体性腺成熟度差异极显著(P<0.01),叉长组205~224 mm与225~245 mm的性成熟差异显著(P<0.05);初次性成熟叉长(L_(50))为178.1 mm。摄食强度以0~2级为主,不同叉长组的摄食强度差异显著(P<0.05)。鱼体肥满度系数范围为0.82~1.42,肥满度随着叉长增加先升高再降低,在叉长组135~164 mm时肥满度系数最高,不同月份之间肥满度系数有所不同,10月其个体肥满度系数达到最高值1.25。研究结果丰富了西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生物学特征资料,可为其种群鉴定、生活史研究、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等提供基础和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远东拟沙丁鱼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国庆 陈俊霖 +3 位作者 张衡 唐峰华 陈云云 贺建文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402,共18页
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捕捞的主要经济品种,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全面了解其生物学特征,根据2016—2021年在该海域的渔业生产调查资料,对日本鲭叉长和体质量组成、叉长-体质量关系、性比、性腺... 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捕捞的主要经济品种,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全面了解其生物学特征,根据2016—2021年在该海域的渔业生产调查资料,对日本鲭叉长和体质量组成、叉长-体质量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初次性成熟叉长、摄食等级和肥满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叉长和体质量呈双峰分布,叉长范围为102~400 mm,体质量范围为9.6~898.8 g。叉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1.30384×10^(-6)L3.38156,呈正向异速生长,性别对叉长-体质量关系影响不显著(P>0.05)。雌雄比例为1.74∶1,与1∶1差异显著(P<0.05);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叉长对性腺成熟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雌性和雄性初次性成熟叉长分别为(298.08±4.32)mm和(287.82±4.26)mm。摄食强度以1~3级为主,叉长显著影响摄食强度(P<0.05),性别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肥满度范围为0.64~2.45,随叉长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丰富了西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生物学特征资料,可为该海域日本鲭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鲭 生物学特性 灯光围网 西北太平洋 摄食等级 肥满度
下载PDF
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年龄鉴定方法的构建
3
作者 杨超 韩海斌 +6 位作者 韦波 张衡 商宸 苏冰 刘思源 蒋沛雯 相德龙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5-233,共9页
为使鱼类年龄鉴定工作更加准确高效,基于2020—2021年的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948尾样本测量的叉长、体质量与耳石质量等生物学数据,结合传统耳石年龄轮纹观察法构建远东拟沙丁鱼年龄鉴定新方法。首先将其矢耳石包埋、研磨和拍... 为使鱼类年龄鉴定工作更加准确高效,基于2020—2021年的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948尾样本测量的叉长、体质量与耳石质量等生物学数据,结合传统耳石年龄轮纹观察法构建远东拟沙丁鱼年龄鉴定新方法。首先将其矢耳石包埋、研磨和拍照,通过轮纹观察法初步判读其准确年龄,之后构建基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及深度学习模型共3种年龄鉴定方法,阐述了远东拟沙丁鱼年龄鉴定方法构建和准确度提升过程。通过分析单个生物学特征所拟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比其R2得出,耳石重量与轮纹观察法所得年龄的相关系数最高。据耳石重量拟合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年龄鉴定,与多元回归线性方程与深度学习模型所得的年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可知,一元回归线性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及深度学习模型的鉴定结果与轮纹观察法相比在无误差的标准下其准确率分别为43.6%、54.0%和71.6%。该方法将极大提高远东拟沙丁鱼年龄鉴定的准确率及效率,为鱼类年龄鉴定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东拟沙丁鱼 耳石重量 年龄鉴定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