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交叠形态知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类学术型研究生为例 |
林丹
陈高华
徐强
郭菁
王文敬
|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4 |
0 |
|
2
|
新现场的对话:朝向数字空间的文学批评生态 |
韩传喜
楚艳艳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大连理工大学学风建设调查与分析 |
陈晓晖
高超
杜冲
黎晓明
郑中兴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4
|
高校学生媒介认知实证调查——以大连理工大学为研究个案 |
武文颖
郑保章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5
|
公众环境意识测量指标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意识调查为例 |
宋悦华
|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
2007 |
7
|
|
6
|
屈伯川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实践 |
刘元芳
任增元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
|
|
7
|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瓶颈期的发展思考——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 |
张一
王一迪
|
《新闻研究导刊》
|
2016 |
4
|
|
8
|
辽宁高校本科生媒介接触行为实证调查——以大连理工大学为研究个案 |
武文颖
楼旭东
王倩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9
|
网络文学中的“主题创作”与现实书写——以“金桅杆”奖获奖作品为例 |
武文颖
郑文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1
|
|
10
|
数字时代网络文学生产的时空逻辑与审美生成 |
韩传喜
楚艳艳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医学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风险分析 |
景铄超
祝丹娜
吉萍
李伦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论文产出差距的计量分析 |
姜春林
刘则渊
刘树高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3
|
独立学院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战略构想——基于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模型的思考 |
栾兰
王续琨
常东旭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4
|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论文结构定量分析 |
姜春林
刘则渊
|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5
|
后学院时代科学共同体道德共识探析 |
万舒全
文成伟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6
|
从影视本体研究看文学与影视联姻的必然 |
杜芳
王松岩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6
|
|
17
|
“返回自然”的生态正义观——谈卢梭文学创作的生态学意义 |
李敬巍
董锋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5
|
|
18
|
独立学院:异军突起的教育研究新疆域 |
王续琨
冯茹
常东旭
|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9
|
基于试探性策略的新兴科技伦理治理路径探究 |
于雪
王前
|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中国古代城市的天文学思想 |
陈喜波
李小波
|
《文物世界》
|
200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