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量子化学算法在多环芳烃光解行为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景文 王帅杰 +3 位作者 邹善伟 全燮 薛大明 赵雅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以采用MINDO/3、MNDO和AMI算法计算的17种多环芳烃(PAHs)的前线分子轨道能为分子结构参数,进行了这些PAHs光解速率常数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的研究,并与基于PM3算法得到的QSPR模型进行... 以采用MINDO/3、MNDO和AMI算法计算的17种多环芳烃(PAHs)的前线分子轨道能为分子结构参数,进行了这些PAHs光解速率常数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的研究,并与基于PM3算法得到的QSPR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M3算法得到的前线分子轨道能进行这些PAHs光解速率常数QSPR拟合的结果最好,其次是AMI算法,而MINDO/3和MNDO算法得到的结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多环芳烃 光解 定量结构 性质相关
下载PDF
生物过滤法处理含氨废气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梁永坤 全燮 +3 位作者 陈景文 陈硕 薛大明 赵雅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研究了生物过滤法处理含氨废气的技术 .实验中考察了气体的停留时间、进气方式、进气中氨浓度等因素对氨去除率的影响 .当进气中氨的浓度分别为 1 5 2、75 9和 1 52 0mg(NH3) /m3时 ,生物过滤反应器对氨的去除率均在 95%以上 ,反应器... 研究了生物过滤法处理含氨废气的技术 .实验中考察了气体的停留时间、进气方式、进气中氨浓度等因素对氨去除率的影响 .当进气中氨的浓度分别为 1 5 2、75 9和 1 52 0mg(NH3) /m3时 ,生物过滤反应器对氨的去除率均在 95%以上 ,反应器对氨的脱除速率分别为 0 0 2 0、0 0 78和 0 1 56g/(kg·d) .实验结果表明逆流进气是较佳的进气方式 ,反应器的适宜停留时间是 32s.处理后的气体中氨的浓度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对填料中各形态氮浓度的分析证明氨在反应器中的转化以硝化反应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过滤 恶臭 废气处理
下载PDF
部分水溶性偶氮染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孙平 陈景文 +4 位作者 全燮 杨凤林 薛大明 赵雅芝 陈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4-257,共4页
本研究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系统地研究了16种偶氮染料在水溶液中的TiO_2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这些偶氮染料的光解为一级动力学反应,采用TiO_2光催化降解方法处理所研究的偶氮染料是可行的,井初步探讨了染料的结构与光解反应表观速率常数... 本研究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系统地研究了16种偶氮染料在水溶液中的TiO_2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这些偶氮染料的光解为一级动力学反应,采用TiO_2光催化降解方法处理所研究的偶氮染料是可行的,井初步探讨了染料的结构与光解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 光催化氧化 动力学 降解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一株降解H-酸的细菌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丽萍 周集体 +2 位作者 王竞 张竹霞 杨凤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8,共3页
通过驯化筛选得到以H- 酸为唯一氮源的菌株B6 ,经鉴定为不粘柄菌属( Asticcacaulis) 。该菌利用H- 酸的最大浓度为410 mg/L,最适pH 和温度分别为6-5 ~7-5 和29 ~30 ℃。(NH4)2SO4... 通过驯化筛选得到以H- 酸为唯一氮源的菌株B6 ,经鉴定为不粘柄菌属( Asticcacaulis) 。该菌利用H- 酸的最大浓度为410 mg/L,最适pH 和温度分别为6-5 ~7-5 和29 ~30 ℃。(NH4)2SO4 能显著抑制该菌对H- 酸的降解。推测了H- 酸可能的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酸 降解 细菌 分离筛选 废水处理 染料
下载PDF
土壤/沉积物中多氯代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及其在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帅杰 陈景文 +1 位作者 赵志强 全燮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2000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从生物降解机理、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两方面概述了土壤及沉积物中多氯代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的几种形式及与其它修复技术的结合使用情况。
关键词 土壤 沉积物 多氯代有机化合物 生物降解 修复
下载PDF
香港城市固体废物系统管理 被引量:2
6
作者 薛大明 赵雅芝 +3 位作者 全燮 陈景文 陈硕 陈国华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6期141-152,共12页
本文以大量翔实的数据介绍了香港对城市固体废物的系统管理,即分类、收集、监测分析、处理和预测评价。香港环保署自80 年代开始对城市固体废物进行监测并系统管理。在全港设置了3 个大型策略性填埋场、5 个垃圾转运站、1 个垃圾... 本文以大量翔实的数据介绍了香港对城市固体废物的系统管理,即分类、收集、监测分析、处理和预测评价。香港环保署自80 年代开始对城市固体废物进行监测并系统管理。在全港设置了3 个大型策略性填埋场、5 个垃圾转运站、1 个垃圾焚烧厂(1997 年5 月关闭) 和1个化学废物处理中心。目前,香港政府正筹建一个新的、技术先进的焚烧厂。从1986 ~1997年,这些废物处理设施处理全港废物量为8960 ~24300t/d,其中城市固体废物比例每年不等,最低为30 .7 % ,最高为65 .5 % 。1997 年,这些废物中可循环再利用物接近50 % ,出口部分达120 多万吨,回收资金20 多亿港元。根据历年来城市固体废物量与本地生产总值(GDP)和人口数量的密切相关性,预测出2011 年城市固体废物人均产率为2 .56kg/ 人·d, 城市固体废物量为12810 t/d。城市固体废物系统管理紧迫而重要,香港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分类 废物处理 系统管理 香港 城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