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和熵权的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1
作者 邵磊 陈郁 张树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5-138,共4页
提高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分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以对下一步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对风险源进行分级实时监控提供有力依据。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进行风... 提高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分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以对下一步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对风险源进行分级实时监控提供有力依据。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该方法首先通过构造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得到主观权值;再利用熵权法对主观权值进行修正,得到综合权值;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的风险等级。采用熵权来调整主观赋权法给出的权重系数,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运用此法对大连市T化学有限公司30 t液氯储罐、X化工厂8 t液氯储罐和S化工厂200 t液氨储罐3个潜在跨界大气环境风险源以瞬时爆炸事故排放情形进行风险评价,确定了其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风险源 跨界污染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权
下载PDF
钢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的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芸 游春 +2 位作者 张树深 刘素玲 张敬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77,79,共5页
基于生态工业技术构建了"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该产业链的特点是:产业链一端输入的是园区的废物,另一端输出的产品用来处理园区(或区域)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提高废品资源化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作用。利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 基于生态工业技术构建了"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该产业链的特点是:产业链一端输入的是园区的废物,另一端输出的产品用来处理园区(或区域)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提高废品资源化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作用。利用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构建了包含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以及"以废治废"产业链的钢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并对"以废治废"产业链引入前后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废治废"生态产业链可以有效提高钢铁工业园区的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园 以废治废 生态产业复合共生网络 生态工业技术
下载PDF
生态工业园网络式空间体系规划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巧玲 项学敏 +2 位作者 周集体 王刃 吴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85,共4页
结合生态工业园空间环境特点,从垂直生态过程角度对园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划分,建立了园区土地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框架;提出构建园区空间体系的方法——三网络策略(S3N),并分析园区三网络的构成要素,建立了2种布局模式——分散组团模式... 结合生态工业园空间环境特点,从垂直生态过程角度对园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划分,建立了园区土地生态功能区划的理论框架;提出构建园区空间体系的方法——三网络策略(S3N),并分析园区三网络的构成要素,建立了2种布局模式——分散组团模式和圈层拓展模式;归纳出网络式空间体系的设计参数、影响因素及设计依据,最后用图解法说明网络式空间体系构建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络策略 网络式空间体系 生态工业园 规划
下载PDF
传感器在环境水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唐丽娜 柳丽芬 杨凤林 《节能》 2008年第1期16-21,共6页
简述了用于环境水体检测的传感器及其研究现状。对传感器中应用较广的光学、电学传感器的机理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尤其对近几年发展迅速的生物传感器和纳米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探讨。生物传感器具有高... 简述了用于环境水体检测的传感器及其研究现状。对传感器中应用较广的光学、电学传感器的机理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尤其对近几年发展迅速的生物传感器和纳米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探讨。生物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测定快速和可连续测定等突出优点,可应用于水体污染物检测领域。纳米材料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显著提高了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缩短了反应所需的时间,并且能提高检测的通量。纳米技术的应用是传感器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检测 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纳米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营口近岸海域环境灾害性风险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俊 张树深 +1 位作者 刘素玲 杨凤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184-190,共7页
以辽宁省营口段海域为案例,应用突变理论,根据1998—2007年的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二道沟、望海寨、仙人岛、鲅鱼圈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环境灾害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重金属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风险。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以前,营... 以辽宁省营口段海域为案例,应用突变理论,根据1998—2007年的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二道沟、望海寨、仙人岛、鲅鱼圈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环境灾害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重金属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风险。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以前,营口海域均有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灾害的风险,局部海域有发生难降解有机物灾害的风险,发生重金属灾害的可能性极小;2005年以后,营口近岸海域发生各类环境灾害的风险都有所降低,但是与其他类型灾害相比,水体富营养化灾害仍然是营口海域环境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近岸海域 环境灾害性
下载PDF
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评价 被引量:26
6
作者 林倩 张树深 刘素玲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6,共6页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健康标准及河口湿地的生态特征,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压力、环境状态以及生物响应3方面构建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突变级数法,对1996年和2000年辽河口湿地生态... 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健康标准及河口湿地的生态特征,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压力、环境状态以及生物响应3方面构建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突变级数法,对1996年和2000年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度为0.979 1,2000年则降至0.961 8,即由健康状态转为亚健康状态,其主要原因为水资源不足和石油类污染加剧。应加强对辽河口湿地区域石油开采的管理,并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保障湿地生态用水,促进辽河口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口湿地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突变理论 PSR模型
下载PDF
几种典型电子垃圾大物料量热重实验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全翠 李爱民 高宁博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50,共6页
在自行设计的实验室规模的热重分析装置上进行了较大物料量(15.g左右)的热重实验,研究了几种典型电子垃圾组分(电线、键盘和废电路板)的热解行为和特性,热解过程采用氮气作载气,升温速率为20.K/min,热解终温为1,073,K.所得实验结果同常... 在自行设计的实验室规模的热重分析装置上进行了较大物料量(15.g左右)的热重实验,研究了几种典型电子垃圾组分(电线、键盘和废电路板)的热解行为和特性,热解过程采用氮气作载气,升温速率为20.K/min,热解终温为1,073,K.所得实验结果同常规热重分析仪(微热重)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大物料量热重相对于微热重存在热滞后效应.此外,采用最概然机理函数选择法,提出了各种电子垃圾组分(电线、键盘和废电路板)微热重和大物料量热重热解的机理函数,分析获得了电线、键盘和废电路板不同热解方式下的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垃圾 热解 热重分析 机理函数
下载PDF
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培养方式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慧 张捍民 +1 位作者 杨凤林 王新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61-2066,共6页
采用两完全相同的气升式间歇反应器(SBAR)进行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培养方式的对比实验研究。R1始终以厌氧/好氧/缺氧(A/O/A)模式运行,在颗粒化的同时富集反硝化除磷菌(DPAOs);R2以厌氧/好氧(A/O)模式培养颗粒,待颗粒形成后加入缺氧段,形... 采用两完全相同的气升式间歇反应器(SBAR)进行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培养方式的对比实验研究。R1始终以厌氧/好氧/缺氧(A/O/A)模式运行,在颗粒化的同时富集反硝化除磷菌(DPAOs);R2以厌氧/好氧(A/O)模式培养颗粒,待颗粒形成后加入缺氧段,形成A/O/A模式,强化富集DPAOs。结果表明,R2中颗粒化时间较短,但所形成颗粒的沉降速率和比重分别为30.4 m/h和1.022 g/cm3,低于R1培养颗粒的35.9 m/h和1.061 g/cm3;R1中颗粒对于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是86%、98%、82%和91%,高于R2中的86%、99%、74%和66%;反应器运行至183 d时,DPAOs所占比例分别为44.7%和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好氧颗粒污泥 SBAR DPAOs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糠醛生产污染综合治理问题 被引量:6
9
作者 毛燎原 李爱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26-231,共6页
玉米芯作为一种废弃生物质资源被广泛用于制取糠醛。目前我国糠醛产量已达30万吨/年,消耗玉米芯接近400万吨,占我国玉米芯总量的一半以上。玉米芯制取糠醛过程中的污染及能耗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糠醛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研究选取某糠醛... 玉米芯作为一种废弃生物质资源被广泛用于制取糠醛。目前我国糠醛产量已达30万吨/年,消耗玉米芯接近400万吨,占我国玉米芯总量的一半以上。玉米芯制取糠醛过程中的污染及能耗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糠醛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研究选取某糠醛厂作为改造工程示范基地,详细分析原有工艺路线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改造前后的染污物排放及能量利用率引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针对原工艺中存在废水排放问题、能源利用率低问题,采用新工艺后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使废水、污染性烟气的根本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 能量 环境 生命周期评价
下载PDF
大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中3种医药品的环境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玉瑛 张阳 +1 位作者 曹瑛 乔显亮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0-314,共5页
活性医药成分(APIs)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是新兴化学品环境安全评价的热点问题.以发光菌作为指示生物测定了阿司匹林、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的急性毒性,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10^-5mol·L^-1)分别为5.77,16.4和14.4.... 活性医药成分(APIs)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是新兴化学品环境安全评价的热点问题.以发光菌作为指示生物测定了阿司匹林、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的急性毒性,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值(10^-5mol·L^-1)分别为5.77,16.4和14.4.应用相关模型计算了3种医药品的预测环境浓度(PEC)和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将风险表征参数(PEC/PNEC)作为综合评价因子,获得其取值范围分别为0.032~0.044,0.004~0.006和0.002~0.003,表明3种医药品目前在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水中具有较小的环境风险性,以阿司匹林综合评价因子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医药成分(APIs) 发光菌 急性毒性 综合评价因子 风险分析
原文传递
沈阳市降雪中PFOS和PFOA污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薇 金一和 +6 位作者 全燮 董光辉 刘冰 王静 王柯 于棋麟 齐藤宪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68-2073,共6页
通过调查降雪中PFOS和PFOA的浓度,阐明了沈阳市大气中PFOS和PFOA的污染状况和污染规律.2006-02-06采集沈阳市区和郊区共计36个采样点的降雪样品,2006-02-25在其中5个采样点再次采集降雪样品.固相萃取融雪水中的PFOS和PFOA,利用LC-MS-SI... 通过调查降雪中PFOS和PFOA的浓度,阐明了沈阳市大气中PFOS和PFOA的污染状况和污染规律.2006-02-06采集沈阳市区和郊区共计36个采样点的降雪样品,2006-02-25在其中5个采样点再次采集降雪样品.固相萃取融雪水中的PFOS和PFOA,利用LC-MS-SIM法测定样品中PFOS和PFOA浓度.全部样品中均检出PFOS和PFOA.2006-02-06降雪中PFOS和PFOA的浓度几何平均值分别为2.0 ng·L^-1(范围:0.4-46.2 ng·L^-1)和3.6 ng·L^-1(范围:1.6-22.4 ng·L^-1),95%置信区间分别为1.5-2.8 ng·L^-1和3.1-4.2 ng·L^-1.PFOS和PFOA的最高浓度同时出现在郊区采样点朱尔屯,市中心区2种物质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2006-02-25的5个采样点降雪中PFOS和PFOA的浓度几何平均值均为2.2 ng·L^-1.2次降雪中PFOS浓度差异不显著,2006-02-25降雪中PFOA浓度高于2006-02-06.结果表明,沈阳市区和郊区降雪中广泛存在PFOS和PFOA污染,局部区域可能存在共同的PFOS和PFOA污染来源;沈阳地区有较稳定的PFOS来源持续向大气中输送该类物质;PFOS和PFOA的环境行为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PFOS) 全氟辛酸(PFOA) 降雪 降水清除作用 沈阳市
下载PDF
负载型Cu-BiVO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降解气相甲苯 被引量:42
12
作者 索静 柳丽芬 杨凤林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327,共5页
以P123为软模板,在200 oC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iVO4粉体,再用浸渍法制备Cu改性BiVO4催化剂,然后通过硅溶胶将其分散负载于金属不锈钢丝网上.考察了催化剂负载量和Cu复合量对该样品在可见光下催化氧化去除气相甲苯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 以P123为软模板,在200 oC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iVO4粉体,再用浸渍法制备Cu改性BiVO4催化剂,然后通过硅溶胶将其分散负载于金属不锈钢丝网上.考察了催化剂负载量和Cu复合量对该样品在可见光下催化氧化去除气相甲苯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涂覆两层(负载量约为2~2.2 mg/cm2,以SiO2,BiVO4和Cu计),Cu复合量为5.0%时活性最高,反应5 h后,对初始浓度为80 mg/m3左右的甲苯最高去除率由纯BiVO4的34%提高到90%.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的复合使可见光吸收带发生红移,吸收强度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铋 光催化剂 可见光 甲苯 降解
下载PDF
温度及反硝化聚磷对SBMBBR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吴广华 张耀斌 +1 位作者 全燮 赵雅芝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84-2487,共4页
实验在维持进水COD、PO43--P和NH4+-N浓度分别为450 mg/L、10 mg/L和40 mg/L左右的条件下,考察了较低温度(14℃±1℃)和较高温度(24℃±1℃)对SBMBBR(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4℃±1℃和24... 实验在维持进水COD、PO43--P和NH4+-N浓度分别为450 mg/L、10 mg/L和40 mg/L左右的条件下,考察了较低温度(14℃±1℃)和较高温度(24℃±1℃)对SBMBBR(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4℃±1℃和24℃±1℃下,PAOs(聚磷菌)的释磷量分别为54.7 mg/L、19.7 mg/L;除磷率分别为98.3%、83.4%;脱氮率分别为87.8%、98.4%.较低温度有利于PAOs的富集,但不利于硝化的进行;较高温度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的进行,但PAOs不再是污泥系统的优势菌种.同时在经过较长时间(3个月)厌氧/好氧运行的污泥系统中进行了厌氧/缺氧反硝化除磷实验,该系统内反硝化聚磷除磷效果较好,反硝化吸磷占总吸磷量的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脱氮除磷 聚磷菌 反硝化聚磷
下载PDF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影响膜污染机理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刘阳 张捍民 杨凤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2-338,共7页
为了深入解析胞外聚合物(EPS)对膜污染影响,采用8种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活性污泥在恒压(△H=78cm)重力自流连续出水方式下进行4h短期膜过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解性EPS浓度的增加,膜污染阻力随之增大(rp=0.847),LB-EPS与膜污染阻力... 为了深入解析胞外聚合物(EPS)对膜污染影响,采用8种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活性污泥在恒压(△H=78cm)重力自流连续出水方式下进行4h短期膜过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解性EPS浓度的增加,膜污染阻力随之增大(rp=0.847),LB-EPS与膜污染阻力呈现强正向相关(rp=0.753),蛋白质类LB是影响MBR膜污染的主要物质;Zeta电位、污泥黏度μ、SVI与膜污染阻力呈现良好的相关性,LB-EPS是引起污泥混合液中Zeta电位、污泥黏度μ和SVI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滤膜污染过程分析,滤饼层的形成是控制膜污染的决定性阶段,并且随着膜面EPS量的积累,滤饼层阻力逐渐增大,进一步分析得出污泥混合液中LB-EPS、溶解性EPS影响着膜面EPS量;膜面污染物红外谱图分析验证了EPS是膜表面主要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结合态EPS外层(LB-EPS) 结合态EPS内层(TB-EPS) 溶解性EPS 滤饼层阻力
下载PDF
脱水污泥制备的絮凝剂稳定性及对Cr(Ⅵ)的去除 被引量:14
15
作者 金若菲 王竞 +2 位作者 周集体 王春燕 曹同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88-891,共4页
对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经测定,絮凝剂分子中含有40%多糖、35%蛋白质和10%核酸.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絮凝剂分子中... 对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经测定,絮凝剂分子中含有40%多糖、35%蛋白质和10%核酸.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絮凝剂分子中含有较多羟基和酰胺基.生物絮凝剂对水中Cr(Ⅵ)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当pH值为0.5-1.5,絮凝剂用量为900mg/L,絮凝5min即可达到80.4%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脱水污泥 多糖 铬去除
下载PDF
水合氧化铁对废水中磷酸根的吸附-解吸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项学敏 刘颖 +1 位作者 周集体 王刃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59-3063,共5页
以FeCl3为原料制备水合氧化铁吸附剂,研究其对废水中磷酸根的吸附-解吸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的降低,水合氧化铁对磷酸根的吸附能力不断提高,其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被吸附的磷酸根在50... 以FeCl3为原料制备水合氧化铁吸附剂,研究其对废水中磷酸根的吸附-解吸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的降低,水合氧化铁对磷酸根的吸附能力不断提高,其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被吸附的磷酸根在50 g/L的NaOH溶液中进行解吸,解吸率>98%.解吸率与单位水合氧化铁的吸附饱和程度没有相关性.利用水合氧化铁对城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上清液进行磷的吸附和解吸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磷的回收率>90%.根据实验结果设计了城市污水中磷去除和回收工艺流程,该流程包括:吸附过程、解吸再生过程、富磷解吸液中磷回收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氧化铁 磷回收 吸附剂 解吸 再生
下载PDF
土壤-水体系中固/液比对溶解性石油烃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虹 陈硕 +1 位作者 全燮 赵雅芝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5-1299,共5页
采用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2种土壤在不同的固/液比(solid-to-solution ratio,SSR)条件下对溶解性石油烃(DPH)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DPH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等温线符合线性方程;解吸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滞后因子随SSR的升高而增加,... 采用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2种土壤在不同的固/液比(solid-to-solution ratio,SSR)条件下对溶解性石油烃(DPH)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DPH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等温线符合线性方程;解吸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滞后因子随SSR的升高而增加,随土壤有机碳含量(OC)的升高而减小,对于OC=1.54%的稻田土,当SSR从10.00 g.L-1变化至75.00 g.L-1,DPH的解吸滞后因子从1.43升高到2.21;对于OC=15.91%的黑土,当SSR从2.50 g.L-1变化至5.00 g.L-1,DPH的解吸滞后因子从1.18升高到1.37.说明吸附的不可逆性随SSR的升高而增强,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升高而减弱.另外,研究发现由吸附等温线计算得到的KOC随SSR的升高(不可逆性的增强)而减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固定体系中KOC与SSR的关系模型,用于预测实际环境中DPH在土-水界面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石油烃 固/液比 吸附 解吸 解吸滞后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构建及其光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萍 李新勇 +2 位作者 王玉新 鞠晓东 陈国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11-2413,共3页
In this paper, vertically aligned nanotubes arrays of titanium oxide were fabricated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substrate by direct anode oxidation with HF being the supporting electroly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ppl... In this paper, vertically aligned nanotubes arrays of titanium oxide were fabricated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substrate by direct anode oxidation with HF being the supporting electroly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pplying the same bias on the electrodes, a higher anodic photocurrent of the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was obtained than that of TiO2 film electrode, which is due to the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novel microstructure and higher efficient surface-interface electron migration of nanotube electrode. The degradation of a textile azo dye, Acid Orange 7(AO7), in aqueous solution with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was carried out using photoelectrocatalytic(PEC) process, comparing with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P) and photocatalytic(PC). A significant photo-electrochemical synergetic effect was observed. The reason is attributed to the surface state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er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 carrier of nanotub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电极 光电催化 偶氮染料 降解
下载PDF
废电路板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全翠 李爱民 +1 位作者 栾敬德 高宁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5-58,共4页
分别应用热天平和管式炉反应器对废电路板的热解行为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热重分析法,考察了在氮气气氛下,不同升温速率(10 K/min、15 K/min、20 K/min、40 K/min)对废电路板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废电路板热解失重曲线... 分别应用热天平和管式炉反应器对废电路板的热解行为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热重分析法,考察了在氮气气氛下,不同升温速率(10 K/min、15 K/min、20 K/min、40 K/min)对废电路板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废电路板热解失重曲线有较大影响,反应起始温度,失重率最大时的温度和反应结束温度均随升温速率的提高而相应增加。热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废电路板热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活化能在110-180 kJ/mol,指前因子在2.0×10^7-1.2×10^13min^-1。此外,在管式炉反应器上,考察在同一升温速率(20 K/min)下不同热解终温(400℃、500℃、600℃7、00℃、800℃)对废电路板热解产物产率和气体成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在600℃以上时,固体残渣的产率变化不大,升高温度只是改变油气比;电路板热解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CO2、CH4、C2H4、C2H6、C3H6和C3H8,气体热值在11.24-15.21 MJ/m^3,焦油热值在24.5-27.5 MJ/kg范围内。热解后所得固体残渣是易碎的,其中玻璃纤维部分呈层状分开,很容易对残渣中的金属和玻璃纤维部分进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废电路板 热解 热重分析 管式炉 原料回收
下载PDF
金属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还原硝酸氮 被引量:16
20
作者 唐丽娜 柳丽芬 +1 位作者 董晓艳 杨凤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36-2541,共6页
采用光沉积法制备了负载金属Fe或Cu的P25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用TEMI、CP、XRD及UV-Vi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测定其在20 W紫外灯照射下光催化还原硝酸氮、去除总氮的效果;考察了pH值、搅拌气体、金属的负载量、空穴清除剂甲酸的用量以及金属... 采用光沉积法制备了负载金属Fe或Cu的P25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用TEMI、CP、XRD及UV-Vi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测定其在20 W紫外灯照射下光催化还原硝酸氮、去除总氮的效果;考察了pH值、搅拌气体、金属的负载量、空穴清除剂甲酸的用量以及金属Ag-Cu复合沉积等条件的影响.反应2 h的结果表明,二氧化钛上载铜量增加,硝酸氮转化率随之增加,但最大总氮去除率和氮气选择性均出现在0.5%Cu负载量下;氮气搅拌和酸性条件下反应,形成氮气的选择性略低(62%),但最高的硝酸氮转化率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36.9%和23.2%;CO2作为搅拌气体,Cu的负载量为0.5%、甲酸用量为0.06 mol/L时,形成氮气选择性最好(88.4%),硝酸氮转化率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29.5%和25.1%.同样条件下,采用二氧化钛上共沉积金属总质量分数为1%、Ag∶Cu=1∶1的催化剂,硝酸氮的转化率可达48.1%,总氮去除率为34.2%,氮气选择性为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硝酸氮 光沉积 金属掺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