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理念与创新能力驱动的生态环境观测实验教学探索
1
作者 王琰 郑洪波 +2 位作者 王辉 熊巍 金若菲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43-46,共4页
创新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环境专业的神圣使命。该研究提出以实际环境问题为导向、学生兴趣为依托、自主研究为方法及创新能力培养和生态理念构建为目的的野外实验课程建设探索。将习近平生... 创新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环境专业的神圣使命。该研究提出以实际环境问题为导向、学生兴趣为依托、自主研究为方法及创新能力培养和生态理念构建为目的的野外实验课程建设探索。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思政元素融入实验教学,通过自主研究的方式,由学生根据指定研究对象自主选题、自主设计,针对校内外实际水、气、声等环境问题开展自主研究和分组汇报,任课老师点评指导;通过自主研究显著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学生良好的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生态文明思想 问题导向 自主研究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强化型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工艺深度处理城市二沉尾水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明礼 高彦宁 +3 位作者 黄丹 徐晓晨 陈捷 杨凤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4-462,共9页
为实现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工艺快速启动,提高出水稳定性,将以硫铁矿为填料的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反应器(1号反应器)作为对照组,分别构建了以硫铁矿/石灰石和硫铁矿/硫黄为填料的强化型硫铁矿生物滤池反应器(2号、3号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 为实现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工艺快速启动,提高出水稳定性,将以硫铁矿为填料的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反应器(1号反应器)作为对照组,分别构建了以硫铁矿/石灰石和硫铁矿/硫黄为填料的强化型硫铁矿生物滤池反应器(2号、3号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尾水,从去除效果、出水水质的角度来评价强化工艺的可行性,并通过微生物群落分析来探究强化工艺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1~33℃,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2 h时,3个生物滤池反应器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91.3%(1号反应器)、84.5%(2号反应器)、100%(3号反应器),出水TN浓度均小于5 mg/L;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91.4%(1号反应器)、85.0%(2号反应器)和100%(3号反应器),TP去除效果随TN去除效果的提升而提升;出水pH基本均能维持在6.8~7.6,体系内硫酸根生成量较低,维持在4.99~5.91 mg(每mg NO_(3)^(-)-N).Thiobacillus作为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工艺的核心功能菌属在3号反应器内占据优势地位.以硫铁矿/硫黄为填料的生物滤池反应器不仅可以实现快速启动,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氮磷去除效果,出水水质稳定,为城市二沉尾水强化处理的硫自养反硝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型硫自养反硝化 深度处理 硫铁矿 脱氮除磷 二沉尾水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Effect of pretreatment conditions on catalytic activity of Ag/SBA-15 catalyst for toluene oxidation 被引量:8
3
作者 Yuan Qin Zhenping Qu +1 位作者 Cui Dong Na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03-1612,共10页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toluene over Ag/SBA‐15synthesized under different pretreatment conditions,including O2at500°C(denoted O500),H2at500°C(H500),and O2at500°C followed by H2at300°C(O500‐H30...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toluene over Ag/SBA‐15synthesized under different pretreatment conditions,including O2at500°C(denoted O500),H2at500°C(H500),and O2at500°C followed by H2at300°C(O500‐H300)was studied.The pretreat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N2physisorption,X‐ray diffraction,and 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The pretreatment atmosphere greatly influences the status of the Ag and O species,which in turn significantly impacts the adsorption and catalytic removal of toluene.Ag2O and amorphous Ag particles,as well as a large amount of subsurface oxygen species,are formed on O500,and the subsurface oxygen enhanc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g species and toluene,so O500shows good activity at higher temperature.However,its activity at lower temperature is not as high as expected,with a reduced presence of Ag2O and lower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toluene.H2pretreatment at500°C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large Ag particles and yields the largest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toluene,so H500exhibits the best activity at lower temperatures;however,because of poor interaction between Ag and toluene,its activity at higher temperature is modest.The O500‐H300sample exhibits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during the whole reaction process,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mall and highly dispersed Ag nanoparticles as well as the existence of subsurface oxy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 Supported silver catalyst Pretreatment condition Competitive adsorption Toluene oxidation
下载PDF
镧钴钙钛矿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苯性能与机理
4
作者 赵安莲 任业为 曲振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2-478,共7页
开发高效、稳定、经济的催化剂是催化氧化技术在消除气态VOCs中的核心问题.探究了溶胶凝胶形成温度和煅烧温度对最终制得的镧钴钙钛矿(LaCoO 3)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以80℃为最佳溶胶凝... 开发高效、稳定、经济的催化剂是催化氧化技术在消除气态VOCs中的核心问题.探究了溶胶凝胶形成温度和煅烧温度对最终制得的镧钴钙钛矿(LaCoO 3)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以80℃为最佳溶胶凝胶形成温度、700℃为最佳煅烧温度的条件下,稳定制得的LaCoO 3催化剂在225℃下达到90%的甲苯转化率(甲苯浓度:436 mg/L,空速:22500 mL/(g·h)),在98%甲苯转化率稳定运行24 h后,催化剂依然能保持完整结构.机理研究表明,在LaCoO 3催化氧化甲苯的过程中,催化剂上的氧物种能够直接参与到反应中,同时气相氧的加入可以促进甲苯在催化剂上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溶胶凝胶法 催化氧化 甲苯
下载PDF
基于DNA桥连氧化石墨烯的Fpg荧光检测
5
作者 杜佳原 邢逸飞 赵慧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7-453,共7页
甲酰胺嘧啶DNA糖基化酶(Fpg)可特异性识别并切除由鸟嘌呤损伤产生的8-oxoG碱基以修复DNA序列,因此对Fpg进行定量检测可以反映鸟嘌呤受损程度,为污染物毒性效应评价提供技术手段.基于不同长度的DNA桥连氧化石墨烯(GO)强度不同的原理,以... 甲酰胺嘧啶DNA糖基化酶(Fpg)可特异性识别并切除由鸟嘌呤损伤产生的8-oxoG碱基以修复DNA序列,因此对Fpg进行定量检测可以反映鸟嘌呤受损程度,为污染物毒性效应评价提供技术手段.基于不同长度的DNA桥连氧化石墨烯(GO)强度不同的原理,以及GO优异的荧光淬灭能力,构建了DNA桥连GO基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在不同浓度Fpg下,特异性识别和切除8-oxoG碱基,产生短链DNA,其上修饰的荧光基团不能被GO有效淬灭,因而产生荧光信号.该荧光信号与Fpg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可实现Fpg的定量检测,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4 U/mL,检出限为0.014 U/mL,并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采用加标回收法对稀释后胎牛血清中的Fpg进行了检测,回收率为93.5%~111%.其为Fpg快速检测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为DNA鸟嘌呤损伤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检测 甲酰胺嘧啶DNA糖基化酶(Fpg) DNA桥连 氧化石墨烯
下载PDF
石油污染生态系统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荆佳维 赵博 +4 位作者 王婷婷 陈卓 杨颖 戴春晓 曲媛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81-1699,共19页
石油化工产品的不合理处置与泄漏导致石油及其衍生物大量释放到环境中,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石油污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害之一。微生物修复技术凭借其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的治理。大量研究表明功能微生... 石油化工产品的不合理处置与泄漏导致石油及其衍生物大量释放到环境中,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石油污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害之一。微生物修复技术凭借其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的治理。大量研究表明功能微生物群落在石油污染生态系统的修复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细菌是最主要、最活跃的石油降解微生物。然而,在原位/异位生物修复过程中,存在功能菌群在污染体系中难维持、易失调及石油烃降解途径不明晰等问题。因此,本文总结了石油污染自然生态系统和微宇宙实验体系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石油烃代谢机制及相关功能基因,并对微生物法处理石油污染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为石油污染场地生物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细菌群落 降解机制 功能基因 微宇宙
原文传递
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 WIN提取物合成纳米金及其对硝基芳烃的催化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裴晓芳 沈文丽 +5 位作者 由胜男 厉舒祯 张照婧 王经伟 张旭旺 曲媛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9-414,共6页
利用生物及其提取物合成纳米金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以菌株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 WIN提取物合成纳米金(Au NPs),考察反应时间、p H和提取物浓度对纳米金合成的影响,并探讨纳米金催化还原硝基芳烃的特性.结果显示,纳... 利用生物及其提取物合成纳米金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以菌株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 WIN提取物合成纳米金(Au NPs),考察反应时间、p H和提取物浓度对纳米金合成的影响,并探讨纳米金催化还原硝基芳烃的特性.结果显示,纳米金合成过程可在7 d内稳定,最优p H为7.0,最适提取物浓度为300 mg/L.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可知,纳米金为球形和伪球形,尺寸分布范围为4-35 nm,平均粒径为(18.2±0.4)nm,推测提取物中的羟基、氨基和羧基参与了纳米金的还原和稳定过程.纳米金对2-硝基苯酚、3-硝基苯酚、4-硝基苯酚、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7.5×10^(-3)s^(-1)、6.4×10^(-3) s^(-1)、9.1×10^(-3) s^(-1)、11.8×10^(-3) s^(-1)和20.7×10^(-3) s^(-1).本研究表明T.montevideense WIN在生物合成纳米金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且合成的生物纳米金能够有效应用于硝基芳烃污染物的催化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生物合成 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 硝基芳烃 催化活性
原文传递
微生物还原Se(Ⅵ)和Se(Ⅳ)合成SeNPs机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厉舒祯 沈文丽 +6 位作者 邓晔 裴晓芳 由胜男 张照婧 王经伟 张旭旺 曲媛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9-585,共7页
硒(Se)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微生物在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能够通过同化还原、异化还原等途径将Se(VI)和Se(IV)还原为硒纳米粒子(Se NPs).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知的能够还原Se(... 硒(Se)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微生物在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能够通过同化还原、异化还原等途径将Se(VI)和Se(IV)还原为硒纳米粒子(Se NPs).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知的能够还原Se(VI)和Se(IV)的微生物资源及其还原机理,并总结了在硒化合物转运、Se NPs尺寸控制和稳定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和酶.微生物对Se(VI)的还原主要通过硒酸盐还原酶实现,而对Se(IV)的还原则通过包括亚硫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硫氧还蛋白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等多种酶促还原途径、非酶促还原途径以及作为电子受体参与的细胞呼吸过程来实现.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和酶在Se(VI)和Se(IV)的跨膜转运、Se NPs的尺寸控制、稳定及外排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控制着硒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也会对Se NPs进行修饰从而改变Se NPs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硒在环境中的归趋.今后仍需要不断开发新的能够代谢硒化合物的微生物资源,并结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多种组学手段对微生物转化硒化合物的关键基因和调控系统等进行深入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硒酸盐还原酶 酶促还原 纳米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