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科技强国,创新不息-我国高分子膜材料的崛起
1
作者 徐子丹 成坚 +2 位作者 曹佳佳 李慧智 蹇锡高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7,共4页
2016年第4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蹇锡高院士团队的专利项目"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聚芳醚腈砜及其制备法"凭借突出的创新性和显著的产业化应用获得了该展会的特别嘉许金奖。该项成果突破了其专业领域的技术难点,成功实现... 2016年第4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蹇锡高院士团队的专利项目"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聚芳醚腈砜及其制备法"凭借突出的创新性和显著的产业化应用获得了该展会的特别嘉许金奖。该项成果突破了其专业领域的技术难点,成功实现产业化,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本刊记者就此采访蹇锡高院士,了解如何能坚持科研第一线,实现技术原始创新,打破国际垄断,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振兴民族工业,同时,蹇院士也谈及了我国高分子膜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膜材料 建设科技 创新 国际领先水平 聚芳醚腈砜 二氮杂萘酮 联苯结构 专利项目
原文传递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立新 张楷亮 +2 位作者 任丽 袁金凤 蹇锡高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9,共5页
聚合物 /层状硅酸盐 (PL S)纳米复合材料是一新兴复合材料 ,具有优异的性能 ,是当前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作者首先简要概述了层状硅酸盐的结构及其表面修饰 ,其中 L S的离子交换容量和插层剂的种类是制备 PL S纳米复合材料的关... 聚合物 /层状硅酸盐 (PL S)纳米复合材料是一新兴复合材料 ,具有优异的性能 ,是当前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作者首先简要概述了层状硅酸盐的结构及其表面修饰 ,其中 L S的离子交换容量和插层剂的种类是制备 PL S纳米复合材料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后介绍了 PL 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微观结构及其特点 ,其主要制备方法是插层复合法 ,包括插层聚合法和聚合物插层法两种 ;最后展望了 PL S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层状硅酸盐 纳米复合材料 插层复合 研究进展 制备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PVDF中空纤维疏水膜的鼓气吸收法海水提溴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武春瑞 郝福锦 +2 位作者 贾悦 吕晓龙 蹇锡高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63-1566,1569,共5页
利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疏水膜进行鼓气膜吸收(ABMA)海水提溴实验。考察了吸收液浓度、温度和鼓气强度等操作条件对PVDF膜的提溴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中空纤维膜壁厚,组件形式、长度、装填密度等对ABMA提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 利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疏水膜进行鼓气膜吸收(ABMA)海水提溴实验。考察了吸收液浓度、温度和鼓气强度等操作条件对PVDF膜的提溴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中空纤维膜壁厚,组件形式、长度、装填密度等对ABMA提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疏水膜的壁厚增加,ABMA过程的脱溴率、溴吸收率和膜的有效溴通量明显降低;直型组件更适合ABMA提溴过程,且组件长度、装填密度增加,膜的有效溴通量降低而溴的吸收量明显提高。用内径0.80mm,壁厚0.15mm的PVDF膜,制成长90mm、装填密度14.4%的直型膜吸收组件,在鼓气强度500mol/(m2.h),吸收液浓度10mmol/L,22℃下,ABMA过程的脱溴率约89.5%,溴吸收率约68.6%,膜的有效溴通量约0.41k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气膜吸收 聚偏氟乙烯 中空纤维疏水膜 海水提溴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的膜法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4
作者 王旭 张守海 +2 位作者 胡利杰 观姗姗 蹇锡高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60,共5页
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BES)中空纤维超滤膜耐酸碱、耐高温,并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以其作为膜反应器,采用中空纤维膜法制备聚合氯化铝(PAC)。实验考察了碱化度、碱液渗透速率和AlCl3溶液流速对PAC中Al b含量的影响,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 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BES)中空纤维超滤膜耐酸碱、耐高温,并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以其作为膜反应器,采用中空纤维膜法制备聚合氯化铝(PAC)。实验考察了碱化度、碱液渗透速率和AlCl3溶液流速对PAC中Al b含量的影响,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以0.5 mol/L的NaOH溶液和1.25 mol/L的AlCl3溶液制备出高Al b含量的PAC,其总铝浓度为0.22 mol/L,Al b含量达81.1%。将该PAC应用于模拟染料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对染料废水的最高脱色率均达到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聚合氯化铝 ALB 染料废水 絮凝性能
下载PDF
新型特种工程塑料聚芳醚砜酮和聚芳醚砜热分解动力学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伟 廖功雄 +2 位作者 靳奇峰 冯学斌 蹇锡高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81-986,共6页
采用逐步聚合方法制备了新型特种工程塑料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砜酮[PPESK(1/1)]和聚芳醚砜(PPES).利用热失重(TGA)分析仪,氮气氛围中,多重加热扫描速率下的不定温法对PPESK(1/1)及PPES进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根据Satava法得出,聚合... 采用逐步聚合方法制备了新型特种工程塑料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砜酮[PPESK(1/1)]和聚芳醚砜(PPES).利用热失重(TGA)分析仪,氮气氛围中,多重加热扫描速率下的不定温法对PPESK(1/1)及PPES进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根据Satava法得出,聚合物PPESK(1/1)分解反应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级数n=1;而聚合物PPES的热分解反应机理为相界面反应模式,反应级数n=2.同时采用经典动力学方程Friedman、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及Ozawa方程计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a,lnZ).重点考察升温速率、不同酮/砜比对PPESK(1/1)热稳定性影响,并且根据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推测其在高温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及对热分解反应过程中“动力学补偿效应”(KCE)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砜酮 热分解 动力学 寿命预测
下载PDF
耐氯性能优良的磺化杂萘联苯共聚醚砜复合纳滤膜 被引量:3
6
作者 观姗姗 张守海 +2 位作者 王晓丽 刘鹏 蹇锡高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2,共6页
以耐高温和耐氧化性能较好的磺化杂萘联苯共聚醚砜(SPPBES)为涂层材料制备了3种复合纳滤.通过考察次氯酸钠浓度、浸泡时间、次氯酸钠溶液pH对复合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复合纳滤膜的耐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浓度的提... 以耐高温和耐氧化性能较好的磺化杂萘联苯共聚醚砜(SPPBES)为涂层材料制备了3种复合纳滤.通过考察次氯酸钠浓度、浸泡时间、次氯酸钠溶液pH对复合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复合纳滤膜的耐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浓度的提高,复合膜的脱盐率逐渐降低;3种复合膜在质量分数300×10-6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天,膜性能没有显现变化,表现出良好的耐氯性能;与在次氯酸钠溶液(pH为4、12)浸泡的复合膜相比,在次氯酸钠(pH7)溶液中浸泡的复合膜性能变化较小,SPPBES复合膜在pH为4~12范围内具有很好的耐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耐氯 聚醚砜 杂萘联苯
下载PDF
新型耐高温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利杰 张守海 +1 位作者 观姗姗 蹇锡高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7,共5页
以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超滤膜为基膜,间苯二胺作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作为有机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新型耐高温聚芳香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研究了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界面聚合... 以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超滤膜为基膜,间苯二胺作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作为有机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新型耐高温聚芳香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研究了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界面聚合反应前后膜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的变化,并对膜的耐高温性能进行了考察.随着操作温度从20℃升高到95℃,膜的脱盐率保持在97.9%,通量从7.4 L/(m^2·h)上升至31.4 L/(m^2·h);膜在沸水中煮沸至3 h,其脱盐率基本不变而通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表明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复合反渗透膜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聚芳醚腈酮 界面聚合 复合反渗透膜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可紫外光交联氟代聚芳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光辉 王锦艳 +1 位作者 赵明山 蹇锡高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6-621,共6页
以丙酮酸、苯甲醚为原料合成了1,1-双(4-甲氧基苯基)(BMPE)乙烯单体,并通过去甲基反应得到了含可交联基团的二酚单体1,1-双(4-羟基苯基)乙烯(BHPE),并且用核磁共振、飞行质谱及元素分析表征了单体的结构,DSC测试了单体的熔点.并将BHPE... 以丙酮酸、苯甲醚为原料合成了1,1-双(4-甲氧基苯基)(BMPE)乙烯单体,并通过去甲基反应得到了含可交联基团的二酚单体1,1-双(4-羟基苯基)乙烯(BHPE),并且用核磁共振、飞行质谱及元素分析表征了单体的结构,DSC测试了单体的熔点.并将BHPE与全氟联苯(DFBP)在氟化钾和氢化钙的催化作用低温下进行缩聚反应,得到了一种可紫外辐照交联的氟代聚芳醚.通过核磁共振证明了所合成的单体以及聚合物的结构,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聚合物紫外辐照下的交联反应.所合成的氟代聚芳醚在室温下可溶于氯仿、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紫外交联后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且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60℃,交联后的5%热失重为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聚合物 聚芳醚 光交联
原文传递
含4-苯基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程 褚春波 +2 位作者 王锦艳 张守海 蹇锡高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6-191,共6页
以4-[4-(4羧基苯氧基)苯基]-2-(4-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DHPZ-DA)、4,4′-二羧基二苯醚(DAPE)和2,2′-二(4-羟基苯基)丙烷(PBA)为原料,采用溶液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芳酯,其数均分子量在1.2×104~1.7×104之间.通过FTIR和1 ... 以4-[4-(4羧基苯氧基)苯基]-2-(4-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DHPZ-DA)、4,4′-二羧基二苯醚(DAPE)和2,2′-二(4-羟基苯基)丙烷(PBA)为原料,采用溶液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聚芳酯,其数均分子量在1.2×104~1.7×104之间.通过FTIR和1 H-NMR对聚芳酯结构进行了表征.该系列聚芳酯具有无定形结构,可以溶解于吡啶(Py)、N-甲基吡咯烷酮(NMP)、四氢呋喃(THF)、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该系列聚芳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着4-苯基二氮杂萘酮含量增加而升高,最高可达229℃,在N2中10%热失重温度为462~490℃,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为480~517℃.该系列聚芳酯可以通过溶液浇铸成膜,聚合物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韧性,其拉伸强度为61~80 MPa,杨氏模量为0.93~1.38 GPa,断裂伸长率为1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基二氮杂萘酮 聚芳酯 溶解性 耐热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