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CDIO到PESE-CDIO: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中医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
作者 刘岩 李正 李大凯 《广西教育》 2023年第3期139-141,146,共4页
本文阐释CDIO培养模式及其发展背景,并阐明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PESE-CDIO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及其模式,标定该模式在培养期间的任务与目标,明确改革方向与措施,评述改革成果,为中医药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医药工程 人才培养 PESE-CDIO 工程伦理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娜 李峰 +1 位作者 付姝菲 李正 《药学教育》 2018年第5期41-44,共4页
为解决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学习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采用基于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设计。介绍认知规律的内容及基于认知规律的学习过程,结合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的实例,探讨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 为解决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学习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采用基于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设计。介绍认知规律的内容及基于认知规律的学习过程,结合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的实例,探讨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运用和方法,总结该教学设计在课堂进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规律 教学设计 工程制图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娜 李峰 +5 位作者 张师愚 郑琳 那大成 寇晓娣 尹飞 赵骏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3期220-222,共3页
《化工原理》是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中药制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中医药特色《化工原理》的教学要结合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从炮制、提取、制剂等环节出发,紧密联系各单元操... 《化工原理》是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中药制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中医药特色《化工原理》的教学要结合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从炮制、提取、制剂等环节出发,紧密联系各单元操作的基本知识,并以具体的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为例对设备的操作和选型进行讲解。通过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更新、实验内容的改进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培养兼具工程思维和中医药思维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中医药院校 教学 体会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导论课教学改革与评价
4
作者 赵立新 王海霞 +2 位作者 于和水 陈曦 李正 《药学教育》 2023年第5期71-74,共4页
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工科”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制药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对教学改革进行了评估,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 新工科 制药工程导论 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
下载PDF
新工科下中药制药实习实践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5
作者 王娜 何永志 李正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235-237,共3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能力是对中药制药专业学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连接课堂教学和具体的企业生产过程,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我校联合中药制药相关企业,建立基于制药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能力是对中药制药专业学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连接课堂教学和具体的企业生产过程,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我校联合中药制药相关企业,建立基于制药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中药智能制药,兼具教学、研发和创新功能的实习实践基地。结合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建立了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习实践课程体系和具体内容,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全流程实习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习实践教学 中药制药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中医药院校 政府 企业三方协同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研究
6
作者 刘睿 谢伟 +2 位作者 王冰瑶 李正 何永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8期149-151,共3页
当前疫情背景下,中医药所展示出的临床疗效获得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医药院校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息息相关,因此应抓住此次契机,认识到高校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寻找对策,联合中医药专业自身的特殊性,构建政... 当前疫情背景下,中医药所展示出的临床疗效获得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医药院校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息息相关,因此应抓住此次契机,认识到高校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寻找对策,联合中医药专业自身的特殊性,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为中医药院校双创教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探索性地提出建议,以更好地构建中医药院校双创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中医药院校 政府 企业 创新创业教育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过程智能优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在中药先进制药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9
7
作者 司梦兰 王鐾璇 +3 位作者 缪培琪 于洋 所同川 李正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85-492,共8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制造企业面临着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需要,以实现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及生产成本的降低。与此相应产生的工业大数据正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企业核心资源,有效提取其背后隐藏的价值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制造企业面临着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需要,以实现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及生产成本的降低。与此相应产生的工业大数据正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企业核心资源,有效提取其背后隐藏的价值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建立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模型,从而实现基于模型的过程优化控制,这作为一种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中逐步得到了应用。文章通过对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并评述其研究结果如何为大数据时代下中药制药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提供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中药智能制药 过程控制优化 智能制造
下载PDF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及其在中药智能制药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8
8
作者 缪培琪 王鐾璇 +3 位作者 司梦兰 于洋 所同川 李正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65-373,共9页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基于图像自动识别产品质量与生产过程状态,收集产品质量数据,并进一步实时反馈改进生产工艺,对于促进传统制造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中药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行业之一,亟需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如利用机器视觉检...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基于图像自动识别产品质量与生产过程状态,收集产品质量数据,并进一步实时反馈改进生产工艺,对于促进传统制造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中药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行业之一,亟需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如利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实现对于药材、饮片、成品的质量检测,生产过程的状态识别,以及生产车间现场管理,从而驱动中药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总结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关键技术,从人、物料、生产状态和整体环境4个角度对机器视觉自动检测技术在中药智能制药中的应用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中药智能制药 生产管理 智能制造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药制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睿 焦新怡 +2 位作者 刘岩 于洋 李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7期389-390,共2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产品的日益普及,“互联网+教育”模式使学习领域、知识范围以及学习方式均发生明显的改变,学生们更习惯并擅长使用数码产品进行生活和学习。文章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中药制药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及举措...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产品的日益普及,“互联网+教育”模式使学习领域、知识范围以及学习方式均发生明显的改变,学生们更习惯并擅长使用数码产品进行生活和学习。文章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中药制药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及举措,以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为例,开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中药制药实验 教学模式改革
下载PDF
面向产教融合的制药工程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海霞 何永志 李正 《药学教育》 2022年第6期54-57,82,共5页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推进,面向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对于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天津中医药大学从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评价方法四方面出发,结合中医药院校工科学生实际,积极调整制药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方案并初获成效。...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推进,面向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对于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天津中医药大学从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评价方法四方面出发,结合中医药院校工科学生实际,积极调整制药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方案并初获成效。该改革及实践研究旨在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实践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制药工程 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中药制药“新工科”建设实践与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岩 何永志 李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0期176-177,共2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我们要主动应对挑战,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新方向、新动能,研究工程人才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新需求与新挑战,加快混合式课程建设、加强产...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我们要主动应对挑战,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新方向、新动能,研究工程人才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新需求与新挑战,加快混合式课程建设、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以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产教融合 混合式课程 虚拟仿真
下载PDF
中药丸剂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思俊 张晓阳 +3 位作者 郭抒博 周桂芳 陈伟 李文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12-1025,共14页
自古以来,丸剂在中药剂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药丸剂的制备工艺简洁、疗效确切,在已上市的中药制剂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为提升中药丸剂的整体质量,除需要对原辅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之外,对丸剂制备工艺进行监测、优化,以及对最终剂型... 自古以来,丸剂在中药剂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药丸剂的制备工艺简洁、疗效确切,在已上市的中药制剂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为提升中药丸剂的整体质量,除需要对原辅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之外,对丸剂制备工艺进行监测、优化,以及对最终剂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表征是产品质量提升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运用现代分析技术。该文通过对中药丸剂质量表征及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图像分析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光谱及其成像技术、指纹图谱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系统总结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场景、应用潜力及优缺点。另外,由于这些分析技术目前在中药丸剂生产中的普及程度较低并且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该文对其在未来应用中的改进和联用方式,以及中药丸剂质量提升策略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丸剂质量表征以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丸剂 过程控制 质量表征 质量提升 图像分析技术 生物传感技术 光谱成像技术 指纹图谱技术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根及根茎类中药中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胡云飞 张腾腾 +3 位作者 汤瑜晨 陈诺 孟祥松 安凤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98-1602,共5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与天然植物激素相似,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尤其是根及根茎类)生产的各个环节,对农业增产、商品性提高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农业技术推广相对滞后,致使部分地区滥用植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与天然植物激素相似,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尤其是根及根茎类)生产的各个环节,对农业增产、商品性提高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农业技术推广相对滞后,致使部分地区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故理性对待、合理使用中药材植物生长调节剂至关重要,而其关键是理清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机制。本文拟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根及根茎类中药中的调控机制(活化基因表达、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抑制抽苔开花、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及根茎类中药 植物生长调节剂 调控机制
下载PDF
用于制药工业的消泡装置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立珏 张圆 +2 位作者 刘金镇 李正 王海霞 《流程工业》 2023年第6期34-38,共5页
起泡是制药工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有时对生产过程有益,需要保留;有时会干扰制药工业有序进行,需要去除--本文结合制药工业中常见的几个工序操作单元:搅拌、提取、萃取、浓缩和包装,对在这些工序中应用较多的机械消泡和物料消泡装置... 起泡是制药工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有时对生产过程有益,需要保留;有时会干扰制药工业有序进行,需要去除--本文结合制药工业中常见的几个工序操作单元:搅拌、提取、萃取、浓缩和包装,对在这些工序中应用较多的机械消泡和物料消泡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制药工业领域的消泡装置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业 消泡装置 适用范围 研究进展 归纳总结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及图像处理技术的中药化妆品保湿效果评价
15
作者 郭金玲 甄凯旋 +3 位作者 吴晨璐 马盼盼 胡雪婷 赵静 《中南药学》 2023年第7期1931-1936,共6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和图像处理技术对两种中药化妆品的保湿效果进行评价并提供选择依据。方法选取黄芪保湿沁润精粹乳(样品A)和茯苓亮肤菁华乳(样品B)两种化妆品为研究对象,对12名志愿者右前臂内侧皮肤分别使用样品A和B,使用后30 min对...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和图像处理技术对两种中药化妆品的保湿效果进行评价并提供选择依据。方法选取黄芪保湿沁润精粹乳(样品A)和茯苓亮肤菁华乳(样品B)两种化妆品为研究对象,对12名志愿者右前臂内侧皮肤分别使用样品A和B,使用后30 min对志愿者右前臂内侧皮肤进行肌肤检测仪检测,以及光谱数据和图像的采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使用样品A、B后右前臂内侧皮肤的纹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合光谱预处理方法,分别建立使用两种化妆品后皮肤含水量定量分析模型,两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621和0.946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4.8636和2.5713;对使用样品A、B后皮肤纹理特征的对比度和能量参数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光谱分析和图像分析结果发现,两种化妆品保湿效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样品B保湿性能优于样品A。这与肌肤检测仪结果一致。结论图像与光谱技术采用实时、无接触的方法对皮肤含水量进行测定,全面地从二维空间提供保湿评价,克服了生化评估方法对皮肤的损伤和视觉评估的主观性,为合理评价中药化妆品保湿功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图像处理技术 中药保湿化妆品 皮肤含水量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淫羊藿-女贞子药对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徐艳红 金鑫 +1 位作者 郭一沙 刘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36-844,共9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等[1-2]。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哮喘负担报告》显示全球大约有3亿人口患有哮喘疾病,估计到2025年世界范...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等[1-2]。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哮喘负担报告》显示全球大约有3亿人口患有哮喘疾病,估计到2025年世界范围内将增加至4亿哮喘患者[3]。哮喘疾病是仅次于癌症的全球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西医对哮喘的治疗主要通过皮质激素类药物缓解哮喘的急性发作,但是患者若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致使病情加重[4]。哮喘与中医“哮病”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归结于肺部有痰,痰因肺脾肾功能失常,津液凝聚而成。现代中医研究支气管哮喘常基于肺和肾虚、痰湿疾病来讨论气道炎症、气道重塑等病理特征然后提供不同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中医药在治疗哮喘方面独具特色,不仅能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和舒张支气管来治疗哮喘,而且在治疗哮喘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5-6]。中药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不仅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7],还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的功效[8]。女贞子甘、苦,性凉,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9]。根据中医“久病成虚”“缓则治本”的理论,平补肾中阴阳立法的药对淫羊藿-女贞子是名老中医徐辉光教授积30余年临床之经验而精选创制[10],临床4∶3配伍作为支气管患者缓解期用药。研究发现淫羊藿和女贞子配伍能减轻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改善胶原沉积和杯状细胞增生的现象[11]。目前尚未有系统研究淫羊藿-女贞子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淫羊藿-女贞子药对治疗哮喘的核心成分以及作用机制,为淫羊藿-女贞子药对治疗哮喘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女贞子 哮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BOPPPS模式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的设计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娜 李峰 +1 位作者 郑琳 张师愚 《药学教育》 2016年第6期53-56,共4页
为了解决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中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采用BOPPPS模式的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介绍BOPPPS模式的组成与特点,结合中医药类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的实例探讨BOPPPS模式的教学设计方式,总结该模式在课... 为了解决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中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采用BOPPPS模式的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介绍BOPPPS模式的组成与特点,结合中医药类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的实例探讨BOPPPS模式的教学设计方式,总结该模式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思考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工程制图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苏黄止咳胶囊中间体苏黄颗粒的水分含量
18
作者 马盼盼 吴晨璐 +4 位作者 张婉莹 张茳莹 王海霞 李正 赵静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1042-1047,共6页
目的 对苏黄颗粒进行水分含量检测。方法 取吸湿程度不同的苏黄颗粒,分别使用AntarisⅡ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Avantes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两种近红外光谱,同时采用烘干法测定样品含水量作为参考值。光谱采用一阶求导(1^(st)D)、... 目的 对苏黄颗粒进行水分含量检测。方法 取吸湿程度不同的苏黄颗粒,分别使用AntarisⅡ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Avantes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两种近红外光谱,同时采用烘干法测定样品含水量作为参考值。光谱采用一阶求导(1^(st)D)、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的预处理方法,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苏黄颗粒水分定量分析模型,并采用Passing-Bablok回归比较两种近红外设备预测苏黄颗粒含水量的能力。结果 采用1^(st)D预处理后,所建综合模型的预测能力优异,FT-NIR模型与P-NIR模型的R^(2)(c)均大于0.9897,RMSEC均小于0.0019,R^(2)(p)均大于0.9716,RMSEP均小于0.0029。FT-NIR批次验证模型的R^(2)均高于0.997,P-NIR批次验证模型的R^(2)均大于0.935,表明两种仪器所建模型对未知批次样品具有优秀的预测能力。结论 P-NIR的模型效果虽不及FT-NIR,但同样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可以准确、快速检测苏黄颗粒中水分含量,应用于生产实践与样品大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技术 苏黄颗粒 苏黄止咳胶囊 水分
原文传递
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开发及在中医临床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明 陆小左 赵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421-423,共3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断的基础,基于中医原理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列仪器及软件系统研发是中医证候辨识实现标准化、客观化的前提,文章分析了中医四诊仪器及中医健康管理软件系统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并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提出中医健康状...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断的基础,基于中医原理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列仪器及软件系统研发是中医证候辨识实现标准化、客观化的前提,文章分析了中医四诊仪器及中医健康管理软件系统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并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提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研发应该从系统、整体出发,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宏观到微观,多维多角度出发,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人体生理病理信息数据库,结合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大数据计算,挖掘大数据下隐藏的信息,从而提高证候辨识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状态辨识 系统开发 临床应用 宏观 微观 多维 多角度
原文传递
丹红注射液数字制药平台设计与建设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正 吴晓波 +3 位作者 姜毅 王臣臣 赵涛 赵步长 《天津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讨论丹红注射液数字化制药平台的设计与建设,建立制药过程数据采集与集成系统,集成原料、生产批次记录、质量检验、设备、人员等数据,实现丹红注射液从原料至成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信息智能处理系统对丹红注... 讨论丹红注射液数字化制药平台的设计与建设,建立制药过程数据采集与集成系统,集成原料、生产批次记录、质量检验、设备、人员等数据,实现丹红注射液从原料至成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信息智能处理系统对丹红注射液制药过程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丹红注射液统计质量监控模型,确保制药过程质量。将基于实时数据的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相结合,规范业务处理流程,实现生产过程高效、节能、环保和安全的全方位闭环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制药 数字GMP 丹红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