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研究
1
作者 高雅 张琳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筛选文献后,将纳入的处方录入Excel中分别进行性味、功效统计,用Ori...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筛选文献后,将纳入的处方录入Excel中分别进行性味、功效统计,用Origin 2022进行可视化,用SPSS Modeler 18.0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高频药物,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16篇文献,涉及250味中药,出现的频次有1396次。处方中高频药物有黄芪、茯苓、山药、丹参,用药以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收涩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多为辛、甘、苦,四气以寒、温、平居多。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黄芪-山药,常见的药对:黄芪-地龙,黄芪-川芎,黄芪-当归,黄芪-丹参-山药。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形成四类组方:①芡实、金樱子、杜仲、菟丝子、地龙、蝉蜕、白术、薏苡仁、山茱萸;②熟地黄、牡丹皮、泽泻、茯苓、山药、丹参、生地黄、山茱萸;③党参、石韦;④白花蛇舌草、益母草、当归、川芎、黄芪、赤芍。结论:肾性蛋白尿的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以脾肾虚为本,兼有瘀血、湿毒,多采用补益脾肾配伍有祛瘀、解毒、利水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为临床治疗及临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但仍需进一步验证考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肾性蛋白尿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中医药辨治冠心病心绞痛真实世界研究概述
2
作者 田亚南 张静 +2 位作者 范慧敏 宋宇威 毕颖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262-1266,共5页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备受瞩目,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试验中,其在中医药领域也展现出了良好的相适性。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在真实世界中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存在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阐述真实世界研究的...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备受瞩目,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试验中,其在中医药领域也展现出了良好的相适性。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在真实世界中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存在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阐述真实世界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简要分析其与中医学的契合点,介绍真实世界中中医药辨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诊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中医药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肠道菌群失调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莉 窦一田 +2 位作者 郑亚娜 李博浩 马雷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73-577,共5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不仅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最普遍形式,而且还是全球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的主要原因[1]。尽管现代医学对DN的发病机...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不仅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最普遍形式,而且还是全球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的主要原因[1]。尽管现代医学对DN的发病机制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目前临床治疗仍缺乏有效手段。肠道菌群作为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近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导致细菌易位、产生异常的代谢产物,进而引发血流动力学改变、内毒素积累、炎症反应、糖脂代谢异常等[2]。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在DN病变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成为DN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显示,中医药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调而改善DN临床症状[3]。本文从中医药治疗DN和肠道菌群失调的已有研究出发,现拟近年来中医药干预肠道菌群治疗DN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肠道菌群失调 发生机制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原发性痛经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包红霞 李军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3期2643-2645,共3页
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是临床常见病,因其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降低生育力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最近研究发现T细胞因子Th1、Th2、Th17、Treg,炎性细胞因子IL-4、IL-6、TNF-α、IL-10,β-内啡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细胞因子在原发性痛... 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是临床常见病,因其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降低生育力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最近研究发现T细胞因子Th1、Th2、Th17、Treg,炎性细胞因子IL-4、IL-6、TNF-α、IL-10,β-内啡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细胞因子在原发性痛经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中医药通过调控这些细胞因子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此文旨在阐述中医药对原发性痛经细胞因子影响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细胞因子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糖脂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梦琳 王喜红 +1 位作者 张林 唐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3期206-206,I0001,F0004,共3页
慢性肾脏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最终可发展至终末期肾病,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健康,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着糖代谢、脂代谢异常,可激发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反应。中医药治疗慢... 慢性肾脏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最终可发展至终末期肾病,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健康,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着糖代谢、脂代谢异常,可激发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反应。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糖脂代谢的方法具有多靶点、多样化的特点。此文将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糖脂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水肿 糖代谢 脂代谢 发病机制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基于信号通路角度综述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相关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宏媛 刘湘玲 +2 位作者 刘洋 李彩云 张远辉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78-81,共4页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所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夜尿增多、高血压、水肿、贫血等症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被证实有很好的疗效及独特的优势,目前已有大量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现从信号通路角度...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所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夜尿增多、高血压、水肿、贫血等症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被证实有很好的疗效及独特的优势,目前已有大量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现从信号通路角度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相关作用机制,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主要与NLRP3炎症小体、NF-κB、Nrf2、TGF-β1/Smad3、JAK2/STAT3、JNK以及MMP-7/Wnt/β-连环蛋白等信号通路相关,以期为后续科研及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高尿酸血症 中医药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中医研究进展
7
作者 魏瑞洁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123-126,共4页
阿片类药物是治疗癌性疼痛的重要药物,便秘是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三阶梯止痛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对其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没有明确、有效、安全的方法。该文通过分析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相关文... 阿片类药物是治疗癌性疼痛的重要药物,便秘是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三阶梯止痛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对其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没有明确、有效、安全的方法。该文通过分析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预防、治疗该病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 药源性便秘 癌痛便秘 腹部按摩 穴位贴敷
下载PDF
大动脉炎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8
作者 宋晓莉 杨欣铭(综述) 石磊(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21-625,共5页
大动脉炎作为罕见疾病,是一种影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炎性疾病。其疾病特征包括血管狭窄、闭塞或动脉瘤,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该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具有挑战性,且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脏瓣膜病等。诊断... 大动脉炎作为罕见疾病,是一种影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炎性疾病。其疾病特征包括血管狭窄、闭塞或动脉瘤,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该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具有挑战性,且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脏瓣膜病等。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或血管内干预。中医药治疗具有潜力,尤其针灸疗法的免疫作用常被用于治疗该病,但仍需确切疗效证据。大动脉炎的管理挑战在于其疾病进展的不确定性和治疗的长期性,未来研究需致力于改善诊断、治疗方法和患者预后。文章对大动脉炎临床诊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流行病学 病因病机 诊疗进展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探讨针灸对不同OCSP分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吴林纳 徐志杰 +5 位作者 吴佳容 赵丽莉 徐帆 路梦楠 武思仙 李桂平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视角下针灸综合疗法对不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效应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所搭建的“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平台”的针灸干预...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视角下针灸综合疗法对不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效应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所搭建的“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平台”的针灸干预中风病队列构建研究数据库的病历数据。收集符合标准的病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评估针灸改善不同OCSP分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效应规律及相关因素。结果:经针灸疗法干预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残疾水平得到改善(Z=-15.764,P<0.001),针灸对不同OCSP分型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0,P=0.006),对后循环梗死患者效果更优;针灸次数对改良Ru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介入时机对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时机在≤7 d、8~14 d、15~28 d的患者相较于在≥29 d介入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程度较高;入院残疾水平在针灸对患者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重度残疾患者接受针灸干预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较高;不同年龄段在针灸对患者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0岁的患者中,接受针灸干预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越高;患者首/复发情况对针灸疗法改善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针灸改善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对改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效果更优;针灸在急性期介入对降低残疾水平的效果较好;针灸对降低脑卒中后中/重度-重度残疾患者残疾水平的疗效较优;针灸干预后年龄段为≤70岁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好;针灸次数、患者性别及首/复发情况对针灸疗效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针灸 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 肢体功能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中医温通法在奥沙利铂相关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10
作者 郭紫云 陈立伟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248-251,共4页
奥沙利铂作为消化系统肿瘤化疗的常用药物,其治疗副反应一直困扰着肿瘤患者,并影响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关注。其中,奥沙利铂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变是限制肿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中医防治奥沙利铂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手... 奥沙利铂作为消化系统肿瘤化疗的常用药物,其治疗副反应一直困扰着肿瘤患者,并影响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关注。其中,奥沙利铂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变是限制肿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中医防治奥沙利铂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手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治疗 温通法 奥沙利铂
原文传递
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视化研究
11
作者 甘晶莹 肖凌勇 +5 位作者 粱晨曦 史霄霄 田春蕾 王晓璇 刘艺 戴晓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64-67,I0001-I0004,共8页
目的 了解国内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领域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内容包括发文数量、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结果 最终纳入1506篇文献,通过可视化分析... 目的 了解国内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领域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内容包括发文数量、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结果 最终纳入1506篇文献,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发文量整体上逐年递增,2020年载文量为214篇,达到高峰。形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韩为和李静、安徽省针灸医院的曹奕、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周鸿飞、四川大学的李佩芳为代表的合作网络。高频关键词为缺血性脑卒中、针刺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失语症、偏瘫等,提示研究热点。结论 该领域研究内容在临床治疗方法、中风后遗症及并发症、现代作用机制方面研究较多;其中,对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成为研究新热点趋势;建议学者深入对针灸治疗本病作用机制的研究,弥补研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缺血性脑卒中 CITESPACE 可视化研究
原文传递
高迁移蛋白B1参与儿童癫痫发生机制及中医药干预进展
12
作者 陈汉江 张喜莲 +1 位作者 戎萍 马融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癫痫的防治策略已经由控制癫痫发作向控制癫痫发生前移。癫痫发生是癫痫的萌芽和前期阶段,是癫痫形成的“时间窗口期”,也是药物干预的最佳阶段。神经元损伤与免疫炎症是癫痫发生的基本特征,免疫炎症参与儿童癫痫发生的全过程。研究发... 癫痫的防治策略已经由控制癫痫发作向控制癫痫发生前移。癫痫发生是癫痫的萌芽和前期阶段,是癫痫形成的“时间窗口期”,也是药物干预的最佳阶段。神经元损伤与免疫炎症是癫痫发生的基本特征,免疫炎症参与儿童癫痫发生的全过程。研究发现抑制早期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等)并不能阻止癫痫发生,近年来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蛋白B1(HMGB1)在癫痫发生中的特殊地位越来越被重视。在功能上,HMGB1存在细胞内基因调控和细胞外促炎的两种不同功能。抑制HMGB1的转胞易位是调控其功能的关键。HMGB1通过两个经典的转导通路激活下游免疫反应:HMGB1-RAGE轴和HMGB1-TLRs轴。中药主要通过HMGB1/TRL4/NF-κB通路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干预癫痫发生的进程。本文从HMGB1的源流、结构、功能、释放形式、信号通路、抑制剂及中医药干预的概况进行综述,为中医药干预HMGB1及癫痫发生提供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发生 HMGB1 免疫炎症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成人Still病体会
13
作者 王晶 张池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9期140-142,共3页
成人Still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炎性反应性疾病,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和病理学表现及临床特征,不易诊断。多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关节症状,部分出现内脏损害,预后差异大。西医治疗多采用... 成人Still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炎性反应性疾病,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和病理学表现及临床特征,不易诊断。多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关节症状,部分出现内脏损害,预后差异大。西医治疗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不良反应多,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且能辅助减少激素等西药用量,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张池金教授认为本病因其病程时间较长,发热持续反复发作,伴肢体关节疼痛不舒,多由湿遏热郁,湿热互结,缠绵难清,久而耗气伤阴,阴虚邪伏,经络关节痹阻所致,可给予蒿芩清胆汤或青蒿鳖甲汤化裁加减治疗,使热清湿化,气行阴养,临床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成人Still病验案,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成人STILL病 中医药疗法 张池金 验案
下载PDF
近20年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邬霄霞 李焕敏 +2 位作者 李艳娇 孙丹 李新民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12期204-210,219,共8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 5.8.R3和VOSviewer 1.6.18软件分析近20年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研究现状、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数据库从2001年1月至2022年5... 目的:基于CiteSpace 5.8.R3和VOSviewer 1.6.18软件分析近20年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研究现状、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数据库从200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小儿MPP的相关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 5.8.R3和VOSviewer 1.6.18分析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84篇,年发文量总体呈先波动上升后略下降趋势;作者姜之炎发文量最多,为18篇;主要研究团队有姜之炎、吴振起、李新民等为中心的团队;研究机构主要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等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除检索的主题词外主要包括中医西结合、临床疗效、阿奇霉素、中医、痰热闭肺、感染后咳嗽、麻杏石甘汤、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因子、辨证论治等;关键词聚类共得到11个聚类结果;关键词时间线研究发现研究内容逐渐从中医治疗转向MPP的机制研究;关键词突现共得到25个突现词。结论:自2001年以来中医药治疗小儿MPP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但近几年略有减少,核心作者发文量较少,研究深度不够,作者之间缺少合作,今后需加强合作交流,并进行本领域高质量的研究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集中体现在临床疗效观察与机制研究。目前研究热点与趋势为中医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病理损伤、改善高凝状态、缓解不良反应等治疗小儿MPP及运用中医药改善耐药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医药 CITESPACE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距骨坏死验案分析
15
作者 王槐旌 王平 +3 位作者 符碧峰 王晓博 崔庆同 卜寒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29-31,共3页
距骨坏死在中医学属于"骨痹""骨萎"范畴,早期距骨坏死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瘀血阻络,故临证运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距骨坏死,包括中药汤剂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以活血化瘀、舒筋和络、补养气血,刃针针刺联... 距骨坏死在中医学属于"骨痹""骨萎"范畴,早期距骨坏死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瘀血阻络,故临证运用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距骨坏死,包括中药汤剂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以活血化瘀、舒筋和络、补养气血,刃针针刺联合拔罐,踝关节摇拔戳手法,疗效显著,为中医药综合疗法非手术治疗具有手术适应证的骨科疾病提供了新技术,临床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坏死 中医药综合疗法 验案分析
原文传递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16
作者 王贤良 葛昭 +4 位作者 赵志强 毕颖斐 侯雅竹 王帅 唐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7期1-3,共3页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阶段我国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心血管疾病教学尤其是中医心病学的临床教学模式形式多样,且均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临床教学实践显示,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阶段我国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心血管疾病教学尤其是中医心病学的临床教学模式形式多样,且均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临床教学实践显示,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联合应用团队合作学习(TBL)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中医特色教学培养等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可提高医师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出具有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临床教学 TBL PBL 中医特色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从几个词的译法沿革看中医英译发展之路
17
作者 吴江莹 刘晓新 +6 位作者 许迎春 丁晶 张俊华 吴潇哲 郭睿婧 郑娜 田珍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3期89-93,共5页
从“气”“五行”“五脏”“辨证论治”“经络”几个词的译法沿革分析中医英译四十年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同时归纳重要的历史事件,总结取得的成绩及不足,指出中医英译的发展方向,提出今后工作要求。
关键词 中医学 中医名词术语 翻译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推拿临床实习教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华南 王金贵 +6 位作者 张玮 房纬 董桦 王海腾 包安 王建伍 陈英英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6期194-197,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推拿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20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60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试验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实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 目的:评价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推拿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20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60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试验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实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习教学法,以临床跟诊为主。2个月后,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分别采用笔试、实践考核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笔试成绩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学生的问诊思辨成绩、体格检查成绩、手法操作成绩及实践成绩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教师授课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对于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推拿科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是比较认可的,而对照组则对现行教学模式表达了希望有所改进的意愿。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推拿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针灸推拿专业 推拿实习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19
作者 葛永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期24-26,共3页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中医药院校应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中医专业自身特色,着力课程思政研究。文章针对中医内科学课程特点,依托教学素材,撷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中医药院校应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中医专业自身特色,着力课程思政研究。文章针对中医内科学课程特点,依托教学素材,撷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衔接,为提升人文修养、实现价值引领、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思政元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顺铂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腹腔灌注治疗胃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20
作者 刘宏根 赵林林 +2 位作者 杨佩颖 赵成 孔凡铭 《癌症进展》 2024年第5期520-523,539,共5页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腹腔灌注治疗胃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胃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分为顺铂组(n=34,顺铂腹腔灌注)和顺铂联合H101组(n=34,顺铂联合H101腹腔灌注)。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腹腔灌注治疗胃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胃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分为顺铂组(n=34,顺铂腹腔灌注)和顺铂联合H101组(n=34,顺铂联合H101腹腔灌注)。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腔积液缓解情况、腹腔积液间隔时间、生存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顺铂联合H101组患者腹腔积液总缓解率为73.5%,高于顺铂组患者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联合H101组患者腹腔积液间隔时间为(34.02±9.79)天,明显长于顺铂组患者的(27.56±9.3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顺铂联合H101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长于顺铂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H101腹腔灌注治疗胃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腹腔积液生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恶性腹腔积液 重组人5型腺病毒 顺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