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种植体用于口腔正畸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磊 刘宾 +1 位作者 金祥 刘东菲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1155-115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行口腔正畸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行口腔正畸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满意度为65%,观察组满意度为9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口腔正畸术中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 疗效 满意度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对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MMP-9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孙军 娄雅昕 +2 位作者 苏凡 穆星彤 阙克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nandamide,AEA)对人成牙本质细胞(HODs)样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ODs样细胞,免疫荧光进行形态和功能验证,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研究AEA对HODs样细胞活性影响,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nandamide,AEA)对人成牙本质细胞(HODs)样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ODs样细胞,免疫荧光进行形态和功能验证,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研究AEA对HODs样细胞活性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EA处理后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AEA的作用受体大麻素受体1,2和TRPV1的表达,并检测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大麻素受体1,2和TRPV1在HODs样细胞中表达,不同浓度AEA和不同处理时间可刺激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提高。抑制大麻素受体1,2和TRPV1后AEA诱导的MMP-9表达水平下降,其中大麻素受体1和TRPV1作用较强。JNK信号通路在AEA对MMP-9的表达调节中起主导作用。结论AEA主要通过大麻素受体1和TRPV1调控HODs样细胞中MMP-9的表达,JNK信号通路是此过程的主要调节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 成牙本质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基于WGCNA分析及风险评分构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预后模型
3
作者 金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9-755,共7页
目的:构建1个基因预后模型来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的预后。方法:利用R软件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limma包分析来自GEO及ArrayExpress的HNSCC数据集,识别差异基因及共表达网络模块基因。用TCGA数据库识别与预后相... 目的:构建1个基因预后模型来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的预后。方法:利用R软件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limma包分析来自GEO及ArrayExpress的HNSCC数据集,识别差异基因及共表达网络模块基因。用TCGA数据库识别与预后相关基因,用LASSO-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风险模型,进行预后模型的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在TCGA数据库中得到11个基因与HNSCC总体生存相关,LASSO-Cox回归分析建立11基因的预后模型,低风险组的预后显著优于高风险组(P=8.002e-07),多因素Cox分析显示风险评分是独立的预后因子(HR:1.784,95%CI:1.461-2.180,P<0.001)。最后建立了可以预测HNSCC 1、3、5年生存率的列线图。结论:该研究构建并验证了一个新的HNSCC基因预后模型,可能作为HNSCC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预后模型 生存分析
下载PDF
透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74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甄桂秀 潘永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8-449,共2页
目的:观察透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透刺治疗:取患侧上关穴垂直进针然后斜向下透过颧弓,到达下关处,然后取太阳穴斜向下透过颧弓,刺向颊车和普通针刺治疗:取上关、下... 目的:观察透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透刺治疗:取患侧上关穴垂直进针然后斜向下透过颧弓,到达下关处,然后取太阳穴斜向下透过颧弓,刺向颊车和普通针刺治疗:取上关、下关、颊车、太阳穴等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7%,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透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针刺 透刺
原文传递
氟斑牙儿童甲状腺激素异常与DIO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金祥 崔玉山 曹立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分析氟斑牙儿童甲状腺激素异常情况及与Ⅰ型脱碘酶(DIO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天津市历史水氟区和非水氟区共随机抽取169名7~12岁儿童,检测儿童氟斑牙水平。其中正常儿童(正常组)79名,氟斑牙儿童(氟斑牙... 目的分析氟斑牙儿童甲状腺激素异常情况及与Ⅰ型脱碘酶(DIO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天津市历史水氟区和非水氟区共随机抽取169名7~12岁儿童,检测儿童氟斑牙水平。其中正常儿童(正常组)79名,氟斑牙儿童(氟斑牙组)90名。采集尿样,利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测定尿碘水平。采集血样,化学发光法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采用Sequenom SNP分型检测实验测定DIO1中rs2294512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DIO1 rs2294512位点的基因型分层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DIO1基因多态性在氟斑牙与甲状腺激素异常中的作用。结果相对于正常组,氟斑牙组FT3水平较高,FT4水平较低(P<0.05)。氟斑牙组FT3过高率达40.0%,高于正常组的21.5%,FT4过高率为3.3%,低于正常组的12.7%(P<0.05)。DIO1基因AA基因型儿童中,患氟斑牙者FT3较高(OR=6.357,95%CI:1.808~22.347,P=0.004)。结论 DIO1基因rs2294512位点为AA基因型的氟斑牙儿童FT3水平更易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促甲状腺素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Ⅰ型脱碘酶
下载PDF
氢氧化钙糊剂用于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甄桂秀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583-583,592,共2页
关键词 氢氧化钙 根管封药 根尖周炎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照射对脂多糖介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靳晓兰 张亚男 +1 位作者 孙成蕊 邹朝晖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0-266,共7页
目的研究低能量激光照射(LLLI)对脂多糖(LPS)介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炎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PDLFs接种于培养板内,随机分为正常组、LPS组和LPS+LLLI组。正常组细胞行常规培养基培养,LPS组及LPS+LLLI组在加入1 mg·L^... 目的研究低能量激光照射(LLLI)对脂多糖(LPS)介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炎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PDLFs接种于培养板内,随机分为正常组、LPS组和LPS+LLLI组。正常组细胞行常规培养基培养,LPS组及LPS+LLLI组在加入1 mg·L^(-1)LPS培养基中培养24 h,LPS+LLLI组3个亚组分别接受不同强度照射。4 d后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活力及细胞内游离Ca^(2+)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1)β及IL-6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个实验组hPDLFs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MMP-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LPS组hPDLFs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增加,细胞活力降低(P<0.05),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8、IL^(-1)β及IL-6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hPDLFs的MMP-2、MMP-3、MMP-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LPS+LLLI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游离Ca^(2+)浓度降低,细胞活力升高(P<0.05),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8、IL^(-1)β及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hPDLFs的MMP-2、MMP-3、MMP-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LLLI对LPS诱导hPDLFs炎性损伤有保护作用,照射强度为4 J·cm^(-2)时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量激光照射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脂多糖 炎性损伤 影响
下载PDF
天津市不同水氟地区儿童氟斑牙和龋齿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金祥 王洋 曹立春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天津市不同水氟地区氟斑牙和龋齿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氟斑牙和龋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在天津市历史低、中和高水氟地区分别选取1所学校,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3~5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对儿童进行氟斑牙和龋齿检查... 目的探讨天津市不同水氟地区氟斑牙和龋齿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氟斑牙和龋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在天津市历史低、中和高水氟地区分别选取1所学校,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3~5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对儿童进行氟斑牙和龋齿检查,采集儿童尿样和所在村水样,检测尿氟和水氟浓度,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氟地区水氟浓度、尿氟浓度、氟斑牙检出率均高于中氟地区(P均<0.05)和低氟地区(P均<0.05),中氟地区水氟浓度、尿氟浓度、氟斑牙检出率均高于低氟地区(P均<0.05),龋齿检出率低于低氟地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相对于尿氟浓度<0.84 mg/L组,尿氟浓度≥2.39 mg/L组更易发生氟斑牙(OR=17.986,95%CI:8.259~39.169)。母亲高文化程度(OR=0.217,95%CI:0.118~0.400)、家庭年收入10~15万元(OR=0.044,95%CI:0.022~0.088)及15万元以上(OR=0.079,95%CI=0.025~0.248)更不易发生氟斑牙。经常吃甜食是龋齿的危险因素(OR=4.110,95%CI=2.556~6.608),睡前刷牙(OR=0.068,95%CI=0.041~0.112)、尿氟浓度[(1.28,2.39)mg/L(OR=0.456,95%CI:0.239~0.869)]和≥2.39 mg/L(OR=0.347,95%CI:0.173~0.693)是龋齿的保护因素,家庭年收入10~15万元儿童更易发生龋齿(OR=2.729,95%CI:1.502~4.957)。结论本次调查的天津市部分水源高氟地区氟斑牙和龋齿检出率仍然较高,高尿氟是氟斑牙发生的危险因素,也是龋齿的保护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口腔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龋齿 尿氟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补骨脂及其活性成分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苏凡 王菲菲 +1 位作者 金祥 孙军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10期25-27,共3页
补骨脂是传统的补肾助阳的中药,其用途非常广泛,且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因此经常被应用在临床复方制剂中。研究表明,补骨脂不仅具有抗炎的作用、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还具有抗癌活性,并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 补骨脂是传统的补肾助阳的中药,其用途非常广泛,且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因此经常被应用在临床复方制剂中。研究表明,补骨脂不仅具有抗炎的作用、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还具有抗癌活性,并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补骨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补骨脂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补骨脂在口腔疾病中也有多方面的用途。本文就补骨脂及其活性成分(补骨脂的主要成分为: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酚等)在口腔疾病中发挥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具体方面如下:补骨脂对口腔内牙周等组织的抗炎作用、对口腔癌等的抗肿瘤作用、对颌骨等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和对口腔颌面头颈部等部位的免疫调节作用,以期为口腔新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抗炎作用 抗肿瘤活性 骨质疏松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不同药物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苏 牛一山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通过在根管治疗期间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根管内封药,比较其对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A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牙髓坏死、慢性根尖周炎、牙髓治疗失败而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再治疗的患牙146颗,根据用药不同随机分为3组:甲醛甲酚(FC... 目的:通过在根管治疗期间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根管内封药,比较其对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A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牙髓坏死、慢性根尖周炎、牙髓治疗失败而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再治疗的患牙146颗,根据用药不同随机分为3组:甲醛甲酚(FC)、氢氧化钙(CH)及奥硝唑-地塞米松(OD),7天后复诊由同一名医师记录患者在约诊期间出现的疼痛肿胀情况,并计算急性发作指数(FUI)。结果:FC组、CH组及OD组预防EIAE的有效率分别为61.2%、79.6%和85.4%,3组FUI均值分别为3.52±1.39、2.30±0.95和1.43±0.53。经x2检验和秩和检验:FC组与另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组与O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和奥硝唑-地塞米松糊剂较甲醛甲酚更能有效预防EIAE的发生并可降低EIAE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根管消毒 急症 预防
原文传递
光动力疗法联合EDTA进行根管侧支消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靳晓兰 孙成蕊 +1 位作者 张亚男 邹朝晖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5-69,74,共6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根管侧支内粪肠球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选取64颗人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制备人工根管侧支,建立粪肠球菌根管侧支感染模型。将感染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T组、PDT联合EDTA组、阳性对照...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根管侧支内粪肠球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选取64颗人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制备人工根管侧支,建立粪肠球菌根管侧支感染模型。将感染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T组、PDT联合EDTA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6个。PDT组于根管中注入40μg/ml血卟啉单甲醚,避光孵育5 min后将激光器的光纤插入根管内上下提拉照射90 s(激光功率为45 mW);PDT联合EDTA组根管给予5 ml质量分数为17%的EDTA溶液冲洗1 min,无菌纸尖吸出EDTA后进行PDT处理,操作同PDT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根管分别给予5 ml质量分数为5.25%的NaClO溶液和质量浓度为9 g/L的NaCl溶液冲洗1 min。各组处理前、后分别用K锉于根管侧支内取样,进行平板菌落计数。处理后将各组牙根置于无菌脑心浸液肉汤(BHI)培养基中厌氧培养24 h,再用K锉取样,统计检出细菌的根管侧支个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后各组根管侧支内壁的形貌。结果PDT联合EDTA组的杀菌率达99.5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98%)、阳性对照组(85.87%)和PDT组(87.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复实验结果显示,PDT联合EDTA组检出细菌的根管侧支数为5个,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15个)、阳性对照组(12个)和PDT组(11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PDT联合EDTA组未见明显粪肠球菌在根管侧支内壁附着。结论PDT联合EDTA对根管侧支内感染的粪肠球菌杀灭效果良好,有望为临床根管治疗中有效杀灭根管侧支内的粪肠球菌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疗法 肠球菌 根管侧支 血卟啉单甲醚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