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l-2/bax基因调控机体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9
1
作者 王彤 刘存志 +2 位作者 刘玉珍 于建春 韩景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658-1660,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BCL-2 BAX 基因 调控机制
下载PDF
就Alzheimer跨膜信号研究浅探信号转导和经络、三焦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本华 赵岚 +2 位作者 张雪竹 于建春 韩景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140-7142,共3页
现代生物医学中,细胞和生物学的一切活动功能均在细胞信号的始动因素和调控下实现的;中医学中,生命本原于精,生命维系于气,气也能反映出、调控着并携带着生命的本原信息,生命活动以气为载体,以经脉或三焦为通道而相互传递,从而维系并调... 现代生物医学中,细胞和生物学的一切活动功能均在细胞信号的始动因素和调控下实现的;中医学中,生命本原于精,生命维系于气,气也能反映出、调控着并携带着生命的本原信息,生命活动以气为载体,以经脉或三焦为通道而相互传递,从而维系并调控着生命活动的生、长、壮、老、已。阿尔茨海默病(AD)存在重要的信号转导异常机制,AD为针刺对信号途径影响的探讨提供一个极好研究对象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信号转导 经络 三焦
下载PDF
糖代谢酶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岚 韩景献 于建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837-4839,共3页
目前为止,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研究表明,AD患者脑中普遍存在葡萄糖利用降低和代谢异常,并且代谢能力的下降与痴呆程度成正比。AD患者在出现认知功能减退以前,大脑皮层的糖代谢就已经出现异常。Wang等也认为... 目前为止,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研究表明,AD患者脑中普遍存在葡萄糖利用降低和代谢异常,并且代谢能力的下降与痴呆程度成正比。AD患者在出现认知功能减退以前,大脑皮层的糖代谢就已经出现异常。Wang等也认为糖代谢下降是AD的早期标志,且下降的幅度与痴呆的程度有关。糖代谢障碍与AD关系密切,是导致神经元退变的共同通路,它与AD脑神经元的丢失、老年斑的形成、神经纤维缠结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 糖代谢酶 阿尔茨海默病 快速老化痴呆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岚 韩鹦赢 +2 位作者 沈鹏 于建春 韩景献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157-161,共5页
衰老伴随着免疫系统多种功能和表型的改变,使机体免疫力下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址体内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一群细胞,它在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抑制移植排斥反应以及防止自身免疫忤疾病的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是... 衰老伴随着免疫系统多种功能和表型的改变,使机体免疫力下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址体内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一群细胞,它在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抑制移植排斥反应以及防止自身免疫忤疾病的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是免疫力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调节性T细胞在机体衰老过程中发生变化,并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将衰老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功能、表型等的变化,以及调节性T细胞与老年相关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衰老 免疫 效应/记忆T细胞
原文传递
不同教育背景研究者对多发梗塞性痴呆的针刺效应不同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岚 沈鹏 +3 位作者 韩鹦赢 李国民 韩景献 于建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教育背景实验者对多发梗塞性痴呆(MID)大鼠的针刺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栓子注入法建立MID模型,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职业针灸师穴位组、职业针灸师非穴组,非职业针灸师穴... 目的:观察不同教育背景实验者对多发梗塞性痴呆(MID)大鼠的针刺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栓子注入法建立MID模型,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职业针灸师穴位组、职业针灸师非穴组,非职业针灸师穴位组和非职业针灸师非穴组6组大鼠的行为学、体重、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结果:职业针灸师穴位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体重增加,HK、PK,G6PD活性显著增高(P<0.05)。非职业针灸师组大鼠以上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职业针灸师针刺治疗MID作用显著,其机制与上调HK、PK、G6PD活性有关;而非针灸师针刺后无效,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教育背景研究人员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和针刺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实施手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多发梗塞性痴呆 教育背景
原文传递
“治未病”与健康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贾玉洁 于建春 +1 位作者 于涛 韩景献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0-32,共3页
提出中医"治未病"理论,除目前主要认为的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外,亦有研究健康之意。健康研究对于个人及社会均至关重要。
关键词 治未病 健康研究
下载PDF
论三焦气化是脑神的基础 被引量:29
7
作者 罗本华 于建春 +1 位作者 成海燕 韩景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4-1007,共4页
阐述了三焦气化为脑神的基础。"心藏神"是一身的最高主宰,是生命活动的内在机制;"脑神"即"识神",是"神"的外在表现,是以"心藏神"为前提的,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脑神表现是以... 阐述了三焦气化为脑神的基础。"心藏神"是一身的最高主宰,是生命活动的内在机制;"脑神"即"识神",是"神"的外在表现,是以"心藏神"为前提的,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脑神表现是以三焦气化化生的气血津液精为物质基础,脑神的血、脑髓居所赖三焦气化化生,五神五志赖三焦气化紧密联为一体;精气能化神,神能统精气,"精气神"互化涵括了气血津液精神间的互化,是三焦气化的集中体现,精气神及脑神赖三焦气化的气机而各就其所;脑神的整体神志观通过三焦气化体现,脑神的作用通过三焦气化来实现;三焦气化失司致脑髓不充则是脑神病变的基础,脑神的病变通过调理三焦气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三焦气化 脑神
原文传递
三焦气化和能量代谢与痴呆病机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帮启 刘存志 +1 位作者 于建春 韩景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9-530,共2页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痴呆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痴呆的发病机制不甚明确,中医认为五脏亏虚,气血津液运化失调,痰湿、瘀血、浊毒内生为痴呆发生的主要病因,西医多数研究表明能量代谢与痴呆发生密切相关,现就其发病机制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 痴呆 三焦气化 线立体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穴位局部解剖特点与腧穴功效结合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17
9
作者 袁安 李志道 +1 位作者 秦学联 于建春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7期561-562,共2页
以往对腧穴的局部解剖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针刺安全的指导。将穴位局部解剖特点与腧穴功效结合,关键在于研究腧穴体表标志与腧穴深层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人体姿势变化对其的影响,明确不同针刺方向所刺激的结构,所产生的针感,对应... 以往对腧穴的局部解剖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针刺安全的指导。将穴位局部解剖特点与腧穴功效结合,关键在于研究腧穴体表标志与腧穴深层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人体姿势变化对其的影响,明确不同针刺方向所刺激的结构,所产生的针感,对应的不同作用功效,适应的不同疾病,这将有助于针刺临床疗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功效 局部解剖 针刺 针感
下载PDF
脾胃在“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痴呆”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宏波 张雪竹 +1 位作者 于建春 韩景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1,共2页
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不畅,从而内生风、火、湿、热诸邪及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并在衰老过程中最终导致蒙蔽脑窍,元神失养,发为痴呆;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故在三焦气化过程中... 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不畅,从而内生风、火、湿、热诸邪及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并在衰老过程中最终导致蒙蔽脑窍,元神失养,发为痴呆;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故在三焦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 三焦气 化痴呆
原文传递
论生命气化阶段性失常是衰老病机之长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本华 成海燕 +3 位作者 赵岚 张雪竹 韩景献 于建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91-2394,共4页
在气化或三焦气化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功能及人生气化以三焦为纲等基础上,从生命气化阶段性失常是老年期痴呆的基础,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津液病机是建立在人生阶段气化规律病机之上的,以及脏腑虚损、气血津液失常和痰饮水浊邪实归属于三焦... 在气化或三焦气化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功能及人生气化以三焦为纲等基础上,从生命气化阶段性失常是老年期痴呆的基础,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津液病机是建立在人生阶段气化规律病机之上的,以及脏腑虚损、气血津液失常和痰饮水浊邪实归属于三焦气化失司等方面,阐发了生命气化阶段性失常是老年期痴呆的基本病机,提出生命气化阶段性失常是"衰老"病机之长,统帅着目前流行的先天说、后天说、脏腑虚损说、精气神虚损说、阴阳失调说、气虚血瘀说、津液不足说、邪实说、气运失常说等诸多衰老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老年期痴呆 生命气化 阶段性失常 病机之长
原文传递
论老年期痴呆是生命气化阶段性异常病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本华 赵岚 +2 位作者 成海燕 韩景献 于建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791-3795,共5页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位在脑,涉及五脏,证属本虚标实;并以年高体衰、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清阳不展为发病之本;而痰浊瘀血上蒙清窍,致窍闭神匿、神明失用,为病机之标。大体将本病分为髓海不足、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痰浊蒙...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位在脑,涉及五脏,证属本虚标实;并以年高体衰、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清阳不展为发病之本;而痰浊瘀血上蒙清窍,致窍闭神匿、神明失用,为病机之标。大体将本病分为髓海不足、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痰浊蒙蔽、气滞血瘀、脾肾阳虚、五志化火等证型;中医学中,气是最基本也是最高层次的概念,'百病皆由气生',即脏腑经络的气机逆乱是百病发生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生命气化 阶段性异常 脑神
下载PDF
艾灸养生防病方法探讨 被引量:15
13
作者 罗本华 于建春 韩景献 《陕西中医》 2011年第1期79-8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常用艾灸养生防病方法的含义、分类、常用灸法、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其中,强身延寿灸法类介绍了足三里灸、丹田灸、关元灸、气海灸、神阙灸、膏肓灸、中脘灸、涌泉灸、大椎灸、身柱灸及三阴交灸等灸法;防病灸法类介绍了&qu... 本文介绍了常用艾灸养生防病方法的含义、分类、常用灸法、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其中,强身延寿灸法类介绍了足三里灸、丹田灸、关元灸、气海灸、神阙灸、膏肓灸、中脘灸、涌泉灸、大椎灸、身柱灸及三阴交灸等灸法;防病灸法类介绍了"伏敷灸"防治哮喘、至阴灸预防胎位不正、预防中风灸、预防感冒灸、预防脾胃虚弱灸及灯火灸预防小儿腮腺炎等灸法;并重点介绍了起防病保健功用的"功能保健灸"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针灸疗法 足三里 丹田灸 关元
下载PDF
论下焦气化为精血之本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本华 于建春 韩景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52-1354,共3页
文章论述下焦气化为精血之本;下焦气化为精的生发之本;血之化生依赖于三焦气化,以下焦气化为本;下焦气化为"精血互化"的关键;下焦气化为骨、脑神之本,是老年性脑病和骨病的基础,治疗应从调节三焦气化入手,将调益气血与扶本培... 文章论述下焦气化为精血之本;下焦气化为精的生发之本;血之化生依赖于三焦气化,以下焦气化为本;下焦气化为"精血互化"的关键;下焦气化为骨、脑神之本,是老年性脑病和骨病的基础,治疗应从调节三焦气化入手,将调益气血与扶本培元紧密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气化 下焦气化 精血 老年性痴呆
原文传递
大脑萎缩与血脑屏障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亚娜 于建春 韩景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825-2827,共3页
关键词 脑萎缩 血脑屏障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水合氯醛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帮启 刘存志 +2 位作者 于建春 张雪竹 韩景献 《实验动物科学》 2009年第3期5-6,1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对Wistar大鼠使用麻醉剂水合氯醛的代谢过程中实验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探讨动物脑血流实验研究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Wistar大鼠30只,分为正常、假手术组、模型组,各组均10只,在麻醉后三个不同的时间段(麻醉后103、0、50 m... 目的通过观察对Wistar大鼠使用麻醉剂水合氯醛的代谢过程中实验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探讨动物脑血流实验研究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Wistar大鼠30只,分为正常、假手术组、模型组,各组均10只,在麻醉后三个不同的时间段(麻醉后103、0、50 min)对各组大鼠脑血流进行检测。结果各组脑血流量在麻醉后10、305、0 min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实验组在同一的时间段相比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鼠脑血流在麻醉后不同时间段受麻醉剂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验动物脑血流量的实验研究中,在麻醉后同一时间段对脑血流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 经颅多普勒 麻醉剂 水合氯醛
下载PDF
论足三里主治肾虚 被引量:11
17
作者 罗本华 于建春 韩景献 《陕西中医》 2010年第9期1188-1189,共2页
以古典文献等为基础,从理论上阐释足三里主治肾虚的理由;足三里有补肾精、益元气的功用及有利于下焦精气及精血平衡互化等功用,及其经脉与肾经戊癸相合、刚柔相济之妙,因而其能主治肾虚;无论是古代文献记载还是当今临床均广为运用,尤其... 以古典文献等为基础,从理论上阐释足三里主治肾虚的理由;足三里有补肾精、益元气的功用及有利于下焦精气及精血平衡互化等功用,及其经脉与肾经戊癸相合、刚柔相济之妙,因而其能主治肾虚;无论是古代文献记载还是当今临床均广为运用,尤其对年老肾虚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穴位疗法 足三里
下载PDF
应用不同材质容器对硝酸银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曲由 聂坤 +1 位作者 于建春 韩景献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52-954,共3页
目的:比较使用不同材料的染色容器对蛋白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银染显色速度及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小鼠脑蛋白的SDS-PAGE为材料,凝胶分别在玻璃平皿、医用搪瓷盘和密胺塑料盘中进行银染,参照常规银染方法;同时... 目的:比较使用不同材料的染色容器对蛋白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银染显色速度及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小鼠脑蛋白的SDS-PAGE为材料,凝胶分别在玻璃平皿、医用搪瓷盘和密胺塑料盘中进行银染,参照常规银染方法;同时采用一种优化的银染方法作为对照,在医用搪瓷盘中进行。银染后蛋白条带用Quantity One凝胶定量软件进行灰度值分析。结果:常规方法银染的凝胶,在玻璃平皿中显色最快,蛋白条带灰度值最高;在医用搪瓷盘中显色速度及灰度值均次之;在密胺塑料盘中显色速度及灰度值最低。对照优化方法银染的凝胶,显色速度和蛋白条带灰度值远高于常规银染的凝胶。结论:对于小鼠脑蛋白的SDS-PAGE银染,常规方法中,用玻璃平皿效果最好,医用搪瓷盘次之,密胺塑料盘最差。优化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用医用搪瓷盘银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染色法 电泳 聚丙烯酰氨凝胶 免疫电泳 双向 玻璃 塑料 陶瓷制品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信号途经的机理、防治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本华 张雪竹 +3 位作者 赵岚 成海燕 韩景献 于建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184-1188,共5页
在AD的发病过程中,多种信号分子的含量异常及分布改变,以及信息传递通路异常,在AD病理改变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传递与信号通路异常是AD发病机制的一个共同途径。第一,AD中,Gia、Gsa蛋白的表达差异是引起腺苷酸环化酶信号系统功能失... 在AD的发病过程中,多种信号分子的含量异常及分布改变,以及信息传递通路异常,在AD病理改变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传递与信号通路异常是AD发病机制的一个共同途径。第一,AD中,Gia、Gsa蛋白的表达差异是引起腺苷酸环化酶信号系统功能失调;第二,G蛋白的偶联活性的差异是引起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信号功能失调的原因:(1)AC与Gia、Gsa蛋白偶联环节出现障碍是AD中AC功能失调的重要原因。(2)G蛋白及其GTP酶活性失常是AD信号转导功能障碍的原因;第三,AD中,G蛋白与受体偶联障碍及受体脱敏是影响G蛋白活性的重要方面;第四,配体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的能力损害也是AD中AC功能失调的重要原因;最后,腺苷酸环化酶信号系统功能失调是导致AD病理改变的原因。AD中,G蛋白介导腺苷酸环化酶信号系统功能失调对AD的防治策略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机理
原文传递
胆固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20
作者 袁安 聂坤 +2 位作者 阚伯红 韩景献 于建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54-1657,共4页
Cholesterol staining is a useful approach for the visualization,local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holesterol in cells or tissues,which is frequently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some diseases such as arteri... Cholesterol staining is a useful approach for the visualization,local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holesterol in cells or tissues,which is frequently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some diseases such as arteriosclerosis,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and Alzheimer’s disease.It can be accomplished through various microscopes including light microscope,fluorescent microscope,and electronic microscope.During the past decades,various types of methods for cholesterol staining with different principl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It is important to choose an appropriate method that is suitable for particular experimental aims,features and conditions.At present,three kinds of methods are frequently applied: filipin fluorescent method,BCθ(a biotinylated and carlsberg protease-nicked derivative of perfringolysin O) toxin method,and cholesterol oxidase-diaminobenzidine(oxidase-DAB) method.Four kinds of methods are scarcely applied: Schultze method,perchloric acid-naphthoquinone method(PAN),digitonin method,and o-phthalaldehyde method.In this review,the principles,advantages,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mphasis of the application,sensitivity,and specif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染色方法 非律平 BCθ毒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