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宏博 刘维 +1 位作者 刘晓亚 房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80-1181,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传统医学通过以细胞因子为突破口,通过辨证治疗,运用中药、针灸等不同方法研究中医药对RA的作用靶点,为RA的治疗拓宽了思路,为中医药走向...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传统医学通过以细胞因子为突破口,通过辨证治疗,运用中药、针灸等不同方法研究中医药对RA的作用靶点,为RA的治疗拓宽了思路,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因子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痛风近况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磊 刘维 +2 位作者 吴沅皞 刘晴 张伯礼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631-1634,共4页
痛风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痛风发病率逐年提高,而中医药对痛风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众医家对痛风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近5年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痛风 中医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品 刘维 刘晓亚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5期406-407,共2页
目的:将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与T细胞亚群检测指标相结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RA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RA患者分为寒湿阻络型、湿热瘀阻型、痰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T细胞亚群各指标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及相关... 目的:将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辨证分型与T细胞亚群检测指标相结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RA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RA患者分为寒湿阻络型、湿热瘀阻型、痰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T细胞亚群各指标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各组数据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CD 3^+T、CD 4^+T细胞在中医各证型间无统计学差异,CD 8^+T细胞、CD 4^+/CD 8^+在中医辨证分型间有差异。寒湿阻络型与肝肾亏虚型,寒湿阻络型与痰瘀痹阻型间有显著差异(P=0.01,P=0.03),湿热瘀阻型与肝肾亏虚型,湿热瘀阻型与痰瘀痹阻型间有显著差异(P=0.03,P=0.02),寒湿阻络型与湿热瘀阻型CD 8^+T细胞、CD 4^+/CD 8^+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证型不同,则T细胞亚群实验室指标有差异,这些规律可为RA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中医药疗法 T细胞亚群 证型
下载PDF
散寒除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患者IL-17、ASM、GPx、RF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博 金玥 薛斌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散寒除痹汤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纳入的所有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于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纳入研究前对106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 目的:探讨散寒除痹汤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纳入的所有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于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纳入研究前对106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3例联合散寒除痹汤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酸性鞘磷脂酶(ASM)、白介素-17(IL-17)、类风湿因子(RF)、前列腺素E_(2)(PGE_(2))、血沉(ESR)、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及中医症状总积分(主要症状:关节疼痛、关节不利;次要症状:局部畏寒、关节酸胀)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50/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8%(39/5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5%(4/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4%(12/53)(P<0.05)。结论: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西药联合散寒除痹汤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炎症,调节免疫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除痹汤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炎性因子 GPX 免疫功能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细胞焦亡在风湿免疫类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晶月 刘维 +2 位作者 王爱华 李培豪 张淑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62-567,共6页
细胞焦亡是一种近年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特征是细胞膜出现孔洞、细胞肿胀破裂,细胞内促炎因子的释放,导致强烈的炎症反应发生。炎症因子及炎症反应与风湿免疫类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细胞焦亡在风湿免疫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重... 细胞焦亡是一种近年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特征是细胞膜出现孔洞、细胞肿胀破裂,细胞内促炎因子的释放,导致强烈的炎症反应发生。炎症因子及炎症反应与风湿免疫类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细胞焦亡在风湿免疫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该文就细胞焦亡在风湿免疫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阐明风湿免疫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视角,也为风湿免疫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疾病 风湿性疾病 细胞焦亡 细胞死亡 综述
下载PDF
从温病卫气营血辨治成人斯蒂尔病验案1则 被引量:1
6
作者 何菲 吴沅皞 +1 位作者 张舒恬 卜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
卫气营血理论是温病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通过将疾病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4个阶段,以此论治外感温病。因势利导是中医学重要的治则,在本例验案中体现在“给邪以出路”。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种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 卫气营血理论是温病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通过将疾病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4个阶段,以此论治外感温病。因势利导是中医学重要的治则,在本例验案中体现在“给邪以出路”。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种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诊治手段有限。此文通过分享中医治疗成人斯蒂尔病验案1则,探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以及因势利导在成人斯蒂尔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卫气营血辨证 因势利导 成人斯蒂尔病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00
7
作者 冯兴华 姜泉 +13 位作者 刘宏潇 王海隆 何夏秀 张华东 唐晓颇 许凤全 刘健 周翠英 刘维 周彩云 高明利 李振彬 姜楠 曹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09-1314,共6页
目的评价中药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优效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354例活动期肾虚瘀阻证和湿热瘀阻证AS患者随机分入中药组和西药... 目的评价中药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优效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354例活动期肾虚瘀阻证和湿热瘀阻证AS患者随机分入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采取辨证论治,分别予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加减,西药组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疗程24周,采用国际强直性脊柱炎评价(asessment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AS)工作组制定的ASAS20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以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综合评价中医辨证治疗AS的临床疗效。结果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治疗AS患者24周后,ASAS20的达标率为86.7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5.47%,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BASDAI、BASFI、BASMI、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和PGA,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补肾活血、清热利湿活血立法处方的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治疗AS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疗效评价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风湿正痛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慧 刘维 刘晓亚 《天津中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观察风湿正痛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风湿正痛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并以柳氮磺吡啶为对照组,观察3个月。[结果]风湿正痛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50.0%。治疗组在改善晨僵时间方... [目的]观察风湿正痛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风湿正痛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并以柳氮磺吡啶为对照组,观察3个月。[结果]风湿正痛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50.0%。治疗组在改善晨僵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风湿正痛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风湿正痛丸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维 吴沅皞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61-262,共2页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侵犯泪腺、唾液腺为主,临床表现常以口眼干燥、反复发生腮腺肿大及关节疼痛等为特征。40岁以上女性多发。该病当属中医"燥症"范畴,也有将其归于"内燥""顽燥"、"燥痹"、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燥痹 中医治疗 进展
下载PDF
痹祺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HCgp-39调控机制研究
10
作者 刘维 刘晓亚 +2 位作者 王熠 张磊 刘滨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本课题罔绕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抑制关节破坏作用的途径与靶点这一主题,综合临床、细胞学及动物实验,分别从形态学、细胞、分子水平系统进行探索。人类软骨糖蛋白-39(humancartilageglycoprotein-39,HCgp-39)主... 本课题罔绕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抑制关节破坏作用的途径与靶点这一主题,综合临床、细胞学及动物实验,分别从形态学、细胞、分子水平系统进行探索。人类软骨糖蛋白-39(humancartilageglycoprotein-39,HCgp-39)主要表达于人类的单核细胞和滑膜细胞,本课题研究拟结合临床试验、细胞培养、动物实验等分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祺胶囊 类风湿性关节炎 HCgp-39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类风湿关节炎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闯 刘维 吴沅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4期551-552,共2页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国内少见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相关报道...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国内少见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相关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类风湿关节炎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基于“双毒学说”论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烜 马悦宁 +4 位作者 吕柳 陈彦竹 金玥 孟静岩 应森林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503-1506,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文章以“双毒学说”为切入点,阐释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双毒学说”的核心病因应归结于毒,根据不同发病特点,可分为“外感邪毒”和“内生伏毒”。文章阐述了“双毒学说”...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文章以“双毒学说”为切入点,阐释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双毒学说”的核心病因应归结于毒,根据不同发病特点,可分为“外感邪毒”和“内生伏毒”。文章阐述了“双毒学说”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现实意义,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双毒学说 病因病机 外感邪毒 内生伏毒 治疗经验
下载PDF
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边新群 刘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73-774,共2页
关键词 痹祺胶囊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镇痛 抗炎消肿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的“异病同治”机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戢杨 丁晴 吴沅皞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201-1208,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从靶点及生物学通路的角度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和骨关节炎(OA)的“异病同治”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环球蛋白资源数据库及人...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从靶点及生物学通路的角度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和骨关节炎(OA)的“异病同治”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环球蛋白资源数据库及人类疾病基因数据库等资源预测独活寄生汤治疗RA和OA的靶点。利用在线工具Venny得到共有靶点后再运用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之间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运用Cytoscape软件绘制独活寄生汤对于RA和OA“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网络,并分别利用网络分析插件和分子复杂检测插件进行拓扑分析和聚类分析。运用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数据库进行生物学过程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独活寄生汤治疗RA和OA共有194个共有靶点,特有靶点分别为80个和28个。对共有靶点的模块化分析得到5个模块,主要模块参与10个主要相关信号通路,可体现于滑膜细胞增生侵袭、异常骨形成、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衡等病理机制。独活寄生汤还可能通过调控新陈代谢通路、环磷酸鸟苷酸-G激酶信号通路等通路分别治疗RA和OA。[结论]独活寄生汤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补益肝肾、调养气血以“同治”RA、OA等“异病”,其作用机制与调控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两者的共同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独活寄生汤 类风湿关节炎 骨关节炎 异病同治 机制
下载PDF
应森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彦竹 傅蕾 +2 位作者 孟静岩 金玥 应森林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37-39,共3页
介绍应森林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认为"邪、虚、毒、瘀"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关键,临证时主张寒热并调、虚实兼顾,分期论治、各有侧重,活用验方、巧遣虫药。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专家经验 应森林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及临床检测价值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王伟远 刘丹丹 +4 位作者 张蓓 蔡悦 薄娜娜 雷洁 李会强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95-98,104,共5页
目的:定量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14-3-3η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0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36例RA患者(RA组)、65例非RA关节病变患者(疾病对照组)及同期36名健康体检者(... 目的:定量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14-3-3η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0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36例RA患者(RA组)、65例非RA关节病变患者(疾病对照组)及同期36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14-3-3η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imer)水平,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以上指标在不同组间的表达差异以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14-3-3η水平将RA组分为14-3-3η阳性组与14-3-3η阴性组,阳性组66例,阴性组70例。RA组血清14-3-3η水平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U=40.5、0.0,均P<0.0001);14-3-3η阳性组14-3-3η蛋白与DAS28-CRP评分(DAS28-CRP)、RF呈正相关(r=0.2598,P<0.05;r=0.2480,P<0.05);与红细胞沉降率(ESR)、D-Dimer呈负相关(r=-0.2354,P<0.05;r=-0.2536,P<0.05.);14-3-3η阳性组RF与anti-CCP的表达均显著高于14-3-3η阴性组(U=758,P=0.000;U=528,P=0.006)。结论:血清14-3-3η蛋白在部分RA患者血清中呈高浓度,且与RF水平以及临床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14-3-3η蛋白 抗CCP抗体 D-二聚体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护理本科生班级心理氛围、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宋晓秀 李功巧 崔慧霞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评估护理本科生班级心理氛围、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业倦怠量表、班级心理氛围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便利抽取辽宁省某校801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用Bootst... 目的评估护理本科生班级心理氛围、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业倦怠量表、班级心理氛围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便利抽取辽宁省某校801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用Bootstrap检验领悟社会支持在班级心理氛围和学业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护理本科生学业倦怠总分(55.56±10.67)分;班级心理氛围总分(157.93±26.54)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62.52±11.28)分。班级心理氛围、领悟社会支持均与学业倦怠呈负相关(r=-0.338,P<0.01;r=-0.325,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班级心理氛围呈正相关(r=0.488,P<0.01),领悟社会支持在班级心理氛围与学业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达33.5%。结论护理本科生学业倦怠水平偏高,班级心理氛围、领悟社会支持一般,学生班级心理氛围越好、领悟社会支持越高,学业倦怠水平越低,领悟社会支持在班级心理氛围与学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学业倦怠 班级心理氛围 领悟社会支持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诊断,应明确轻重;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毒增效
18
作者 刘维 王义军 +5 位作者 赵进喜 王建明 董菲 刘宁 贾海忠 刘江腾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80-1584,共5页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且以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原发和继发之分。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位主要在口、眼、鼻、咽等清窍,与肺、脾、肝、肾等多脏相关,病机以阴虚津亏为主,并常表现为...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且以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原发和继发之分。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位主要在口、眼、鼻、咽等清窍,与肺、脾、肝、肾等多脏相关,病机以阴虚津亏为主,并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方面,以滋阴润燥为主,或兼以益气、通阳之法,也常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清热燥湿等治法,也有学者强调从风论治。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对本病合并脏器受累时有效,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毒增效,有利于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燥痹 外分泌腺 自身免疫 病因病机 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用药规律及机制分析
19
作者 霍志萌 王芳 +3 位作者 樊一桦 孙思彤 姚雅琦 李遇伯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348-1360,共13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技术探寻高尿酸血症的用药规律和新方药物组合并探讨该新方的理论基础和潜在机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技术探寻高尿酸血症的用药规律和新方药物组合并探讨该新方的理论基础和潜在机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其用药频次、四气五味等进行显性规律分析,通过熵聚类对其进行潜在规律分析,得到符合临床的新方药物组合.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通过Cytoscape软件,按照标准依次筛选核心靶点,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研究新方的生物信息通路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最后得到符合标准的文献150篇,包含方剂160首,涉及中药196味.基于系统聚类分析获得新方(黄柏、牛膝、白术、茯苓),诸药合用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健脾化浊之功,配伍恰当,直指病机,故选其进行下一步的蛋白质靶点和信号通路预测.对新方药物组合进行分析,得到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核心靶点20个.通过KEGG通路分析,其中P<0.05的通路共有121条.分子对接实验发现PTGS2和MAPK8可能是槲皮素的潜在靶点,TNF、EGFR、IL6和SIRT1可能是豆甾醇的潜在靶点.结论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多以清热利湿、健脾益气、固肾泄浊为主,新方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小檗碱、槲皮素、黄藤素、汉黄芩素、豆甾醇等,作用于PTGS2、IL6、TNF、EGFR和MAPK8等关键靶点,调控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促进脂肪分解、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控细胞周期来起到降尿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中药 高尿酸血症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