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足全周期一体化中医外科干预模式构建及实践
1
作者 朱朝军 宋连义 +5 位作者 杨凯君 施悦 孙俊超 关如东 李学东 张朝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42-44,48,共4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疮面愈合困难,容易复发,重症会导致截肢、死亡。糖尿病足溃疡5年生存率甚至低于部分肿瘤患者,患者全生命周期内受到足溃疡复发和截肢的困扰,给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对于糖尿病...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疮面愈合困难,容易复发,重症会导致截肢、死亡。糖尿病足溃疡5年生存率甚至低于部分肿瘤患者,患者全生命周期内受到足溃疡复发和截肢的困扰,给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推崇多学科协作模式,囿于我国医疗实践实际,多学科有效协作并完成各项技术有机整合难以实现。津沽疮疡学派致力于糖尿病足全周期的管理,形成了预防、治疗、康复、防复体系,构建了一站式、下沉式的中医干预模式。本文介绍了糖尿病足全周期一体化的中医外科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全周期 一体化 中医外科 一站式 下沉式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医外科学课程融入思政教学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强 陈肯 +1 位作者 李如意 姜星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及专业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学课程的教学通过医德、仁术等方面的教育,在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开拓奉献精...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及专业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学课程的教学通过医德、仁术等方面的教育,在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开拓奉献精神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医外科学在理论传授、实践技能锻炼、临床教学方面具有独特的思政教学特点,能将习近平新时代背景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通过课堂授课、技能培训、临床实习等教学过程,更加全面、系统、直观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中医学专业大学生头脑,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 中医外科学 课程思政 中医教学
下载PDF
中医医院外科住院医师文字书写能力规范化培训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强 卢旭亚 +1 位作者 彭娟 张朝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21期13-15,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中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外科医师文字书写能力进行深入思考,指出文字表达与书写能力是目前中医医院外科规范化培训中的薄弱环节,并需要加强相关培训。方法分析所造成中医医院外科规范化培训中对于医师文字书写培训中的... 目的通过对中医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外科医师文字书写能力进行深入思考,指出文字表达与书写能力是目前中医医院外科规范化培训中的薄弱环节,并需要加强相关培训。方法分析所造成中医医院外科规范化培训中对于医师文字书写培训中的不足,从不同角度探求造成此状况的原因,并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予以纠正和改善。结果中医医院由于本身条件所限,加之外科对于技能操作的过度重视,使得中医医院在培训外科规培医师过程中对于文字书写能力重视存在一定欠缺,主要体现在病历书写和科研论文撰写方面。结论在目前环境下,需要在提升中医医院带教医师自身能力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拓展规培医师思维,促进其文字书写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外科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文字书写
下载PDF
基于单元式教学探讨中医外科局部辨证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彭娟 张朝晖 +2 位作者 关靖 卢旭亚 孙玉芝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37-240,共4页
中医外科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为临床辨证提供了有效的客观依据,中医外科疾病诊断必须掌握局部辨证方法。局部辨证方法的掌握是中医理论、中医基础、外科特点的总结和凝练,形成这一有特点的辨证方法需要通过单元式教学贯穿和引导,利用... 中医外科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为临床辨证提供了有效的客观依据,中医外科疾病诊断必须掌握局部辨证方法。局部辨证方法的掌握是中医理论、中医基础、外科特点的总结和凝练,形成这一有特点的辨证方法需要通过单元式教学贯穿和引导,利用多媒体技术看到疾病的动态变化,再通过病例化、互动化的PBL教学模式,对理解和记忆就会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可以事半功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式教学 中医外科 局部辨证 PBL教学
下载PDF
煨脓长肉在中医外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卢旭亚 张朝晖 《中医外治杂志》 2015年第4期51-52,共2页
煨脓长肉作为中医外科特有的换药理念广泛应用于如慢性溃疡、糖尿病足、手术相关性不愈合伤口、开放性感染、烧伤、烫伤及骨髓炎等中医外科"疮疡"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常是指在创面愈合的后期阶段,运用外敷中草药膏(散),经皮肤和... 煨脓长肉作为中医外科特有的换药理念广泛应用于如慢性溃疡、糖尿病足、手术相关性不愈合伤口、开放性感染、烧伤、烫伤及骨髓炎等中医外科"疮疡"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常是指在创面愈合的后期阶段,运用外敷中草药膏(散),经皮肤和创面对药物的吸收,促进局部气血通畅,增强其防御机能,使创口脓液渗出增多,载邪外出,从而达到促进创面生长的目的^([1])。依据其作用过程可分为提脓期及生肌期两个阶段,体现出外用中药与创面之间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煨脓长肉 中医外科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非外科方向中医学研究生对于中医外科规范化培训评价及需求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强 卢旭亚 张朝晖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了解非外科方向中医学研究生对于中医外科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评价及需求,对此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方法 2019年5月1日至5月30日采用网络问卷,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级、2017级、2018级的144名非外科方向中医学研究生进行... 目的了解非外科方向中医学研究生对于中医外科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评价及需求,对此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方法 2019年5月1日至5月30日采用网络问卷,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级、2017级、2018级的144名非外科方向中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结果回收完整问卷100份,回收率69.4%,其中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97%。非外科方向中医学研究生普遍对中医外科的技术操作具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动手机会较少,加之大量的病历书写和技术含量较低的辅助换药工作使其在培训期间对中医外科技能掌握存在一定困难。结论在当前环境下,应从中医外科培训的实用性入手,在增加实训课程的同时根据研究生专业特点及需求开展有侧重的中医外科技能培训,同时注意加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和对住院医师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研究生 规范化培训 中医外科 调查问卷
下载PDF
邓鹤鸣教授中医外科的学术思想初探
7
作者 关靖 邓鹤鸣 《陕西中医》 2011年第7期874-876,共3页
中医外科疾病不仅需要外治,很多疾病还需要内治,需要辨证,现在许多中医外科医师多向西医一样崇尚手术或外治疗法,遇到一些需服用药物,不管阴阳,均采用清热解毒等法而疏于辨证。邓鹤鸣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全... 中医外科疾病不仅需要外治,很多疾病还需要内治,需要辨证,现在许多中医外科医师多向西医一样崇尚手术或外治疗法,遇到一些需服用药物,不管阴阳,均采用清热解毒等法而疏于辨证。邓鹤鸣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全国第三、四批中医师承带教老师。邓老在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上善用祖国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在学术上倡扶正祛邪,精于整体辨证,用药变化玄妙,得心应手,疗效显著。本文将邓老在长期的中医外科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做一总结,以期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科学 中医师 @邓鹤鸣
下载PDF
中医体质下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张亚军 庄伊楠 +2 位作者 朱玥 张思爱 王树苓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272-1280,共9页
[目的]了解中医体质下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家庭关怀度、恐惧疾病进展及慢性病资源利用四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2月—2023年5月选取天津市某1所三级甲等医院共40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 [目的]了解中医体质下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家庭关怀度、恐惧疾病进展及慢性病资源利用四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2月—2023年5月选取天津市某1所三级甲等医院共40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oP-Q-SF)、慢性病资源调查问卷(CIRS)、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及中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168.29±44.01)分,家庭关怀度总分为(5.47±2.60)分,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为(31.86±13.36)分,慢性病资源利用总分为(68.67±14.53)分;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家庭关怀度呈正相关(r=0.753,P<0.01),与恐惧疾病进展呈负相关(r=-0.666,P<0.01);与慢性病资源利用呈正相关(r=0.660,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居住地、居住情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家庭关怀度、恐惧疾病进展以及慢性病资源利用为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医体质下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居住地、居住情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家庭关怀度、恐惧疾病进展以及慢性病资源利用是影响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加强脑卒中患者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建设,发挥中医康复特色疗法干预患者,鼓励患者充分利用家庭关怀,正确认识疾病,重视积极心理品质对于患者康复的关键性,激发患者应对疾病的内在潜力,促进慢性病资源利用,削弱对于疾病进展的恐惧程度,有助于患者做好康复,进而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自我管理行为 家庭关怀度 恐惧疾病进展 慢性病资源利用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高憩云外科全书》下肢疮疡内治用药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济麟 张朝晖 徐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13期1-7,共7页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高憩云外科全书》在治疗下肢疮疡过程中明确有效的内治法的用药规律,为治疗下肢疮疡的临床药物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高憩云外科全书》中治疗下肢疮疡中明确有效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高憩云外科全书》在治疗下肢疮疡过程中明确有效的内治法的用药规律,为治疗下肢疮疡的临床药物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高憩云外科全书》中治疗下肢疮疡中明确有效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所选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相互关联规律。结果:共筛选出处方95首,药物使用以甘草、牛膝、当归、桑枝、黄芪等为主,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肺经为主,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24个,潜在新方组合8个。结论:基于《高憩云外科全书》治疗下肢疮疡明确有效的药物进行规律分析,得到以甘草、牛膝、当归、桑枝、黄芪、党参、秦艽、泽泻、炒白术等为核心的药物配伍组合,其对下肢疮疡的治疗主要可能与辛温、辛苦、甘平、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等药物作用来实现,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分析方式获得的8首潜在新处方分别针对阴虚证、脾虚水泛证、脾虚证、肝气郁滞证、热毒炽盛证、湿热下注证等,为临床中下肢疮疡内治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憩云外科全书 疮疡 内治法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提高中医专业学生论文撰写能力的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强 薛晓雪 +1 位作者 张慧婷 张朝晖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2期4-6,共3页
针对目前中医学类专业学生本科期间科研论文撰写能力欠缺的现状,通过对中医学本科生迫切需要提高论文撰写能力的必要性做出分析,并提出将科研思维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培训进行前置的教学改革对策。具体做法为设置并培训专职的论文撰写教师... 针对目前中医学类专业学生本科期间科研论文撰写能力欠缺的现状,通过对中医学本科生迫切需要提高论文撰写能力的必要性做出分析,并提出将科研思维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培训进行前置的教学改革对策。具体做法为设置并培训专职的论文撰写教师,将中医药论文撰写相关培训正式纳入中医学类本科期间选修课,通过科学安排课时,以论文设计、撰写、投稿、修稿技巧以及相关信息为授课内容,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训练,使得中医学类本科生能够尽早熟悉和初步掌握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和撰写过程,避免论文撰写的盲目性,在锻炼其文字归纳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在本科期间科研思维的形成,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本科生 论文撰写 选修课 教学改革 中医科研
下载PDF
油膏制作中的麻油中医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强 张朝晖 《中医外治杂志》 2011年第2期62-63,共2页
中药外用生肌药膏的熬制需要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溶质,就是中草药,一部分就是溶液,为的是在高温条件下提取溶质中的有效成分,其中油类是最主要的溶剂。究其原因,不外乎油类溶液具有沸点高、无毒、润滑,且容易与皮肤亲和等特点。但... 中药外用生肌药膏的熬制需要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溶质,就是中草药,一部分就是溶液,为的是在高温条件下提取溶质中的有效成分,其中油类是最主要的溶剂。究其原因,不外乎油类溶液具有沸点高、无毒、润滑,且容易与皮肤亲和等特点。但而今看来,中医外科医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香油这一溶剂。关于此点,笔者试从中医理论下对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油 油膏 中医机制 探讨
下载PDF
糖尿病足之中医正名刍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瀚驰 徐强 张朝晖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4-77,共4页
糖尿病足一词于1956年由OAKLEY提出并沿用至今,包括前期的下肢缺血和神经病变以及后期的足部破溃、坏疽等改变。该病在古代相对罕见,当时也缺乏对高血糖危害的认识,故中医古籍中常常将该病与其他原因导致的下肢破溃、坏疽类疾病一并论述... 糖尿病足一词于1956年由OAKLEY提出并沿用至今,包括前期的下肢缺血和神经病变以及后期的足部破溃、坏疽等改变。该病在古代相对罕见,当时也缺乏对高血糖危害的认识,故中医古籍中常常将该病与其他原因导致的下肢破溃、坏疽类疾病一并论述,而未将糖尿病足作为一个独立疾病进行论述和命名,导致其中医病名始终未得到统一。因该病后期的破溃、坏疽等症状与《灵枢经》、《刘涓子鬼遗方》中所记载的“脱痈”、“脱疽”症状极为相似,所以目前通行的观点是将其归入中医“脱疽”范畴。但该病分型多样,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将所有类型统称为“脱疽”显然是不合理的。笔者经古籍查证,并结合WAGNER分级法及2020年《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将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足分别以“脉痹”“血痹”“脱疽”“足底席疮”“足部疔疮”与之对应,明确命名,这将对指导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中医命名 脱疽
下载PDF
化腐再生法调控创面自噬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研究
13
作者 李琳琳 郭晶 +2 位作者 朱朝军 卢旭亚 张朝晖 《天津中医药》 2025年第4期496-503,共8页
[目的]探索化腐再生法调控创面自噬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X组)、化腐组(HF组)、再生组(ZS组)和化腐再生组(HFZS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全... [目的]探索化腐再生法调控创面自噬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X组)、化腐组(HF组)、再生组(ZS组)和化腐再生组(HFZS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切开+连续3 d肌肉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制备糖尿病皮肤溃疡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每日常规换药1次,MX组应用凡士林油纱换药,HF组应用菠萝蛋白酶纱布换药,ZS组应用橡皮生肌膏外涂换药,HFZS组应用橡皮生肌膏外涂联合菠萝蛋白酶纱布换药。于换药治疗后第0、3、7、14天4个时点随机选取各组3只大鼠观察创面生长情况,计算创面面积变化、创面愈合率及组织病理染色,并于换药后第7天检测各组创面组织自噬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各组在治疗前创面面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时,HFZS组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其他3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组织病理染色提示各组治疗前创面均出现水肿,伴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在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各组创面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逐渐减少,水肿逐渐消退,其中HFZS组效果最好,第14天,HF组和ZS组浸润炎性细胞少于MX组,而HFZS组炎性细胞明显少于其他3组,肉芽基本无水肿,并可见较多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组织沉积。治疗至第7天时,与MX组相比,HF组Beclin-1蛋白及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3Ⅰ/Ⅱ蛋白及mRNA升高,P62蛋白及mRN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HF组相比,HSZS组LC3Ⅰ/Ⅱ蛋白及mRNA升高,P62蛋白及mRN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ZS组相比,HSZS组LC3Ⅰ/Ⅱ蛋白及mRNA升高,P62蛋白及mRN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腐再生法能够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创面自噬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腐再生法 橡皮生肌膏 自噬 糖尿病皮肤溃疡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丹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王俊臻 霍磊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丹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丹参的药物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s)及人类...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丹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丹参的药物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s)及人类孟德尔遗传疾病在线数据库(OMIM)获取特发性耳鸣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y 2.1获取交集靶点。使用String进行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分析并使用Cytoscape构建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利用化学数据库(PubChem)、生物大分子结构数据库(PDB)及分子可视化软件(PyMoL)、AutoDockTools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研究发现丹参中的31个有效成分通过多条通路直接作用于13个疾病靶点以治疗特发性耳鸣,其中黄体素、毛地黄黄酮、诺坦申酮、隐丹参酮等是核心成分,PTPT11、TERT、STAT3、MMP9、AKT1蛋白是至关重要的靶点。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交集基因最可能相关的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对紫外线-A的细胞反应、内在凋亡信号通路的负调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对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细胞组分主要涉及细胞外空间、细胞外泌体、细胞外基质、核质和等离子膜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肽链内切酶活性、肽酶活性、金属内肽酶活性和ATP结合等。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丹参主要参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松弛素、脂肪细胞因子、催乳素(PRL)、白细胞介素(IL)-17、内分泌抗性、肿瘤坏死因子(TNF)、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黄体素和MMP9、TERT、AKT1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丹参主要通过调节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松弛素、脂肪细胞因子、PRL、IL-17、内分泌抗性、TNF、雌激素等信号通路的PTPT11、TERT、STAT3、MMP9、AKT1等靶点治疗特发性耳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特发性耳鸣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丹药在慢性疮面组织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徐强 詹天诚 张朝晖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249-256,共8页
丹药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制剂,是中医外科治疗慢性疮面的重要外治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疮面的治疗。组织修复与重建是慢性疮面治疗的必要过程,但目前对丹药在慢性疮面组织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丹药的传统应用及... 丹药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制剂,是中医外科治疗慢性疮面的重要外治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疮面的治疗。组织修复与重建是慢性疮面治疗的必要过程,但目前对丹药在慢性疮面组织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丹药的传统应用及分类、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浅显论述,分析丹药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丹药应用趋势和潜在研究方向,为慢性疮面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药 慢性疮面 组织修复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化腐再生法治疗糖尿病足疮面标准操作流程的制定及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一鸣 朱朝军 +6 位作者 孙旭 张慧婷 郭晶 张朝晖 卢旭亚 孙玉芝 田影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中医外治疗法在糖尿病足等疮面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致残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团队传承津沽疮疡学派学术思想,以学派第四代传人张朝晖教授提出的“化腐再生”疗法为指导思想,总结科室治疗糖... 中医外治疗法在糖尿病足等疮面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致残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团队传承津沽疮疡学派学术思想,以学派第四代传人张朝晖教授提出的“化腐再生”疗法为指导思想,总结科室治疗糖尿病足疮面临床研究经验及团队内外专家意见,制定并完善了一套规范化糖尿病足疮面标准操作流程(SOP),应用于科室患者,临床效果确切,但目前尚未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循证依据尚不充分。因此,该文拟从理论背景、操作流程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等方面展开论述,目的是面向临床推广该项标准操作流程,扩大应用范围,进一步评价其应用价值与疗效,为将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腐再生法 糖尿病足溃疡 疮面 标准操作流程
下载PDF
活血防塞汤改善气虚痰瘀型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腔内治疗术后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思佳 孙俊超 +1 位作者 朱朝军 张朝晖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2期445-449,460,共6页
目的探讨活血防塞汤对气虚痰瘀型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腔内治疗术后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下肢血管腔内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足患者88例,以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目的探讨活血防塞汤对气虚痰瘀型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腔内治疗术后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下肢血管腔内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足患者88例,以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防塞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经皮氧分压、肢体水肿以及症状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皮氧分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肢体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足部单项症状(疼痛、冷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RP、IL-6、TNF-α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活血防塞汤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腔内治疗术后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CR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血管腔内治疗 术后 外周血管疾病 再狭窄 活血防塞汤
下载PDF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探讨BMI增高与慢性皮肤溃疡的关系
18
作者 邢基祥 齐璐瑶 +1 位作者 孙旭 张朝晖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73-1176,I0007,共5页
目的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探讨BMI增高与慢性皮肤溃疡(CSU)的关系。方法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筛选出与BMI强相关的工具变量,在FinnGen数据库筛选CSU数据。采用TSMR分析BMI增高与CSU的关系;采用MR-Egger与逆方差加权法(IVW... 目的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探讨BMI增高与慢性皮肤溃疡(CSU)的关系。方法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筛选出与BMI强相关的工具变量,在FinnGen数据库筛选CSU数据。采用TSMR分析BMI增高与CSU的关系;采用MR-Egger与逆方差加权法(IVW)检验数据异质性,MR-Egger检验数据水平多效性。结果共有33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TSMR分析:其中IVW、Weighted median显示BMI增高会增加CSU的发生风险(OR=1.638、1.860,均P<0.01);而MR-Egger、Simple mode、Weighted mode等3种检验方法结果均不显著(均P>0.05)。所有数据均不存在异质性和水平多效性(均P>0.05),提示数据稳健性强且可靠。结论基于TSMR分析提示BMI增高会增加CSU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慢性皮肤溃疡 体重指数 因果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