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防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温玉 胡琨建 +2 位作者 李欧 蔡晓月 赵英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12-216,共5页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机体能量代谢的关键因子,可通过能量代谢、自噬、内质网应激、炎症反应等机制参与心衰的发生与发展,而中医...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机体能量代谢的关键因子,可通过能量代谢、自噬、内质网应激、炎症反应等机制参与心衰的发生与发展,而中医药可以激活AMPK,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调节自噬、改善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反应等途径对心衰的防治发挥作用。对AMPK调控心力衰竭的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 心力衰竭 中医药 综述
原文传递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姚曳 朱明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64-67,共4页
焦虑抑郁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合并发生,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都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基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核心,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常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进行分析,通过梳理归纳近年来临床治疗中运用到的中药汤... 焦虑抑郁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合并发生,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都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基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核心,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临床常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进行分析,通过梳理归纳近年来临床治疗中运用到的中药汤剂、针灸推拿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探究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处方规律。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具有效果明确、形式多样、易于接受、副作用小等优势,值得进一步与临床基础治疗结合,共同襄助患者向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抑郁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孙兰军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凌燕 孙兰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270-271,共2页
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孙兰军教授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与研究工作40余年,博采众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 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孙兰军教授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与研究工作40余年,博采众方,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分期,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治疗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体现了中西医优势互补。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理气法,并善于应用药对,成功地运用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医药治疗 孙兰军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自噬治疗心衰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烨 徐强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9期196-198,共3页
心力衰竭是在不同病因病机的综合作用下,机体出现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通常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临床中已有多种药物及左室辅助装置等用于心衰的治疗,但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欠佳。研究显示心肌细胞的自... 心力衰竭是在不同病因病机的综合作用下,机体出现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通常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临床中已有多种药物及左室辅助装置等用于心衰的治疗,但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欠佳。研究显示心肌细胞的自噬可能通过改变心肌损伤进而影响心衰的发病进程。采用中医药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疗效总体来看是比较可观的。近期的研究结果更加证明,中医药在调控自噬治疗心衰的研究方面有所进展。本文通过对自噬相关通路及中医药调控自噬治疗心衰进行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心衰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董齐齐 谷旭放 王保和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39-544,共6页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人群逐年增加,其发病机制复杂,西药疗效甚微。中医药辨治此病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其机制可能与参与调节中枢及内分泌系统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管通透性等改善循环代谢,抗抑郁改善...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人群逐年增加,其发病机制复杂,西药疗效甚微。中医药辨治此病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其机制可能与参与调节中枢及内分泌系统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管通透性等改善循环代谢,抗抑郁改善焦虑等相关。重视情志的作用,辨证病位主要在心,与其他各个脏腑密切相关,以气血阴阳失衡、心神不宁为其主要病机,治疗坚持整体观念,多从心、肝、脾、肾入手,调整脏腑气血阴阳,扶正兼以祛邪,配合针灸推拿治疗,疗效显著,常见的分型有心神不安型、气血两虚型、气阴不足型、肝气郁滞型、心肾不交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神经症 中医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肺朝百脉、主治节”探讨心房颤动的辨治
6
作者 孙非非 王智先 +2 位作者 袁宏伟 刘岩 杜武勋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肺朝百脉、主治节”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是对“血-脉-心-肺”相互作用的高度概括。肺主宗气生血,行治节而调控生命节律,肺损伤可诱导血、脉循行失常,节律紊乱。心房颤动为心体受损,造成血脉失和、心体失养、神不安位,其发... “肺朝百脉、主治节”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是对“血-脉-心-肺”相互作用的高度概括。肺主宗气生血,行治节而调控生命节律,肺损伤可诱导血、脉循行失常,节律紊乱。心房颤动为心体受损,造成血脉失和、心体失养、神不安位,其发生和转归涉及到血、脉、心、肺多个环节相兼共病的病理过程。文章以“血-脉-心-肺”一体观为基点,探讨“肺朝百脉、主治节”与心房颤动间的内在关联,提出治疗上应以调“肺”朝“脉”、调“肺”使“治”为主要原则,稳定期补气益肺、气血并治、加重期和调枢机、痰瘀同调、病进期升阳举陷、解毒防变为主要治则,分阶段动态辨治,同时注重恢复肺功能常态,以求标本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朝百脉 主治节 心房颤动 调补宗气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长玉 《河北中医》 2007年第6期564-566,共3页
关键词 室性旱搏复合征 中医药疗法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心肌能量代谢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发展进程的作用
8
作者 冯禾 徐强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愈加成为一个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1])。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针...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愈加成为一个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1])。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针对心力衰竭新药开展了多项大型随机临床试验,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等多个新药获批临床使用。上述治疗手段虽然可以稳定心力衰竭,但多数患者的病情仍处于进展之中。能量代谢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中至关重要,CHF的进展被认为是由心肌细胞对能量底物的利用异常、代谢失衡和氧化应激引起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缓解期中医临床论治思路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林平 曹旭焱 +2 位作者 刘岩 刘长玉 杜武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818-820,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根据慢性心衰缓解期的病因病机,总结多年来中医药临床诊治慢性心衰的经验,形成并制定了慢性心衰缓解期的中医药治疗治疗方案,临床应用屡获良效。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疗法 缓解期 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方案及其组方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宏伟 朱明丹 +7 位作者 冯利民 朱林平 张红霞 刘岩 曹旭焱 张建平 刘长玉 杜武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884-1885,共2页
冠心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中医药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在治疗冠心病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将冠心病分为实证类和虚证类两类,并形成了实证类以标实证候分类,寒热分治;虚证类以本虚... 冠心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中医药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在治疗冠心病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将冠心病分为实证类和虚证类两类,并形成了实证类以标实证候分类,寒热分治;虚证类以本虚证候分类,阴阳、气血分治的冠心病辨证论治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积极开展中医药对疾病治疗的研究,探索疾病治疗的新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药辨证论治 虚实分类 寒热 阴阳 气血分治
原文传递
106例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证候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立凤 冯利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对糖尿病性冠心病证候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数据库收集本院2003-2006年糖尿病性冠心病106例。结果106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70.86±8.48)岁,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尤以70... 目的对糖尿病性冠心病证候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数据库收集本院2003-2006年糖尿病性冠心病106例。结果106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70.86±8.48)岁,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尤以70岁以上的发病率高。男女发病比例为1.07∶1,糖尿病病程在5-10年者最多。证候调查,本虚证中阴虚的比例较非糖尿病冠心病显著增加,而阳虚比例相对减少,标实中气滞与寒凝比例相对减少,血瘀与痰浊仍是主要证候学要素。结论糖尿病性冠心病具有相对独立的临床特征,男性发病年龄较低。证候要素以虚、瘀、热、痰、湿为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冠心病 中医证候 本虚 阴虚 阳虚 标实 气滞 寒凝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中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建平 冯利民 王焕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及预防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本病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通脉养心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晓月 李甜 +2 位作者 温玉 张运娇 赵英强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7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受试者,随机分成通脉养心丸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试验组服用通脉养心丸,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治疗8周,观察两组动态心电图总疗效、动态心电...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7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受试者,随机分成通脉养心丸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试验组服用通脉养心丸,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治疗8周,观察两组动态心电图总疗效、动态心电图心率指标、中医证候总疗效及中医单项症状疗效的差异。[结果]通脉养心丸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试验组平均心率、总心搏数、最慢心率和最快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提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3.9%,对照组为43.3%,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90.3%,显著高于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症状疗效,试验组在改善心悸、气短懒言、疲倦乏力、多汗、五心烦热、口干、头晕等症状方面疗效较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失眠多梦症状方面,两组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养心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疗效显著,能有效提升心率,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养心丸 缓慢性心律失常 气阴两虚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褪黑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4
作者 郑君毅 李晓凤 郭绪昆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调控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O4(FOXO4)/B细胞淋巴瘤2样11蛋白(BIM)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心肌细胞IRI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组)、IRI组、褪黑素组(IRI+MEL组... 目的探讨褪黑素调控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O4(FOXO4)/B细胞淋巴瘤2样11蛋白(BIM)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心肌细胞IRI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组)、IRI组、褪黑素组(IRI+MEL组)和Akt抑制剂组(IRI+MEL+MK2206组)。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变化,酶标仪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FOXO4(p-FOXO4)和BIM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CTRL组比较,IRI组细胞存活率下降,LDH释放量升高,细胞早期和总凋亡率升高,IL-6、TNF-α和MCP-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FOXO4和BIM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IRI组比较,IRI+MEL组细胞存活率升高,LDH释放量降低,细胞早期和总凋亡率减少,IL-6、TNF-α和MCP-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FOXO4和BIM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Akt抑制剂MK2206可部分逆转褪黑素对IRI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褪黑素对IRI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FOXO4/BIM信号通路、降低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再灌注损伤 信号传导 炎症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赵英强教授以疏肝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经验
15
作者 赵旭 崔拓拓 赵英强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2期4353-4355,共3页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病,病死率高,预后不良,且当前尚无根治的药物,属于中医学“胸痹、胸痛、真心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进展较多,疗效显著。赵英强教授精研古代医家“五行理论”的治病经验,认为胸痹的发病与心肝脾三脏功能...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病,病死率高,预后不良,且当前尚无根治的药物,属于中医学“胸痹、胸痛、真心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进展较多,疗效显著。赵英强教授精研古代医家“五行理论”的治病经验,认为胸痹的发病与心肝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肝气郁结为发病之始,脾失运化为发病的关键,据此提出了“疏肝健脾”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以疏肝解郁、泻肝养肝、健脾化痰、温阳豁痰、调和心脾、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效果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疏肝健脾 赵英强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颖 邵独婧 +2 位作者 刘晓罡 赵英强 刘玉洁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血脂、炎性因子、心绞痛症状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92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96例。对照组予以标准的冠心病治疗及降压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血脂、炎性因子、心绞痛症状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92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96例。对照组予以标准的冠心病治疗及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1次0.5 g,3次/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西雅图心绞痛评价量表(SAQ)症状相关维度(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评分)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等差异。结果2组治疗后SBP、DBP、TC、LDL-C、hs-CRP及IL-6均低于治疗前(P<0.01),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及治疗满意程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BP、DBP、TC、LDL-C、hs-CRP、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及治疗满意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给予标准的西医治疗方案后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可以起到更有效降压、控制血脂、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血脂异常 炎症 芪参益气滴丸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室重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杜武勋 朱明丹 +5 位作者 冯利民 宋启刚 魏营 马朋 刘长玉 刘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疗效。方法90例AMI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n=46)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44),治疗的第1、2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第4、6周检测超...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疗效。方法90例AMI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n=46)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44),治疗的第1、2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第4、6周检测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评价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第1周时,治疗组WBC和CRP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第2周时两组WB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第4周,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对照组减低,两组LV-EDV、LVESV比较差异显著,两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第6周,治疗组LVDd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LVEDV、LVESV较对照组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第4、6周,治疗组较对照组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降低外周血WBC和CRP水平,减轻AMI后炎症反应;抑制AMI后LVDd的扩大,降低LVEDV和LVESV,改善整体左室功能,且改善症状,具有一定的抗心室重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芪参益气滴丸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时晓迟 柳威 +1 位作者 王娟 赵英强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机制及对心肌组织B细胞淋巴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1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中药组...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机制及对心肌组织B细胞淋巴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1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中药组7只、西药组7只。中药组灌服天麻钩藤饮20 m L/(kg·d),相当生药20g/(kg·d)。西药组灌服雷米普利1 mg/(kg·d)。空白组灌服同体积的纯净水。连续灌胃4周。分别于给药0、1、2、3、4周测量血压和心率。给药4周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含量,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1)从给药3周后开始,与空白组比较,天麻钩藤饮能明显降低收缩压(P<0.05,P<0.01)。天麻钩藤饮降压效果虽没有西药明显,但整体上能控制收缩压的升高,并有逐渐降低的趋势。2)天麻钩藤饮和西药雷米普利对心率的变化均没有明显影响。3)与空白组比较,天麻钩藤饮和西药均能明显降低血清的AngⅡ和ALD含量(P<0.01)。4)与空白组比较,天麻钩藤饮和西药均能明显降低心肌组织的Bax、Caspase-3蛋白表达(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能有效控制SHR大鼠收缩压的升高。天麻钩藤饮的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AngⅡ和ALD含量有关,并且还可能通过减少Bax、Caspase-3蛋白表达来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实现对心肌细胞的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降压 AngⅡ ALD BAX Caspase-3
下载PDF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和脉象参数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瑞华 孙兰军 +1 位作者 赵英强 吴喜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005-2009,共5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与脉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从中医脉象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中医脉诊提供客观化技术支持。方法:运用脉象仪系统采集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脉图,提取各种脉象参数,同时...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与脉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从中医脉象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中医脉诊提供客观化技术支持。方法:运用脉象仪系统采集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脉图,提取各种脉象参数,同时采集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标,两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彩超指标和脉图参数两因素变量间的相关性比较密切,相关系数为0.9978。脉图参数中的h1、h4、h4/h1、h5/h1、t5/t4、t1/t与心脏彩超中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末径、左室缩末径、主动脉瓣开放幅度、右室前后径、主动脉瓣流速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与室间隔厚度、左室舒末径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脉图参数与心脏彩超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变可以通过脉图参数的变化反映出来,提示通过脉象的改变可以间接反映心功能状况,为脉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脉图 心脏彩超
原文传递
热瘀痰湿毒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杜武勋 刘长玉 +1 位作者 刘梅 张红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7-42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热瘀痰湿毒 病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